❶ 高中有哪些与地理有关的社团主要从事什么活动
可以取名叫做天文社、旅游与中国地理、地球协会以及地理考察社等。
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一、天文社
在社团活动时举办一些有关天文知识的课,同时结合图片更直观,也更容易被了解。
二、旅游与中国地理
社团活动是看影片,介绍各种名胜,然后组织郊游考察,这个其实都是跟学校外出活动挂钩的,因为想要去稍微远点的地方学校都是要批的,当然也有纯粹的旅游地理讲座,而且是专门请资深老师来讲的,全校都可以听课。
三、地球协会
主要是搜集一些有关地理的新闻,资料然后公布,还有就是大家拿出一张地图(中国或者世界)随便指出一个地点让大家用地理语言来交流这个地方比如气候,地形,特产,也可以和政治军事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地理考察社
可以是学校附近的地理考察,办一个地理考察社,以此联系全国各个地区的区位条件,那就联系上了课本内容更有助于学生学习。
❷ 生活中与地理有关的现象(10个)越多越好哦
雨,雪,霜,雾凇等。
生活中最普遍的自然现象就是降水,降水分为两种:一种是液态降水,这就是下雨;另一种是固态降水,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
雪是大气固态降水中的一种最广泛、最普遍、最主要的形式。大气固态降水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美丽的雪花以外,还包括能造成很大危害的冰雹,还有我们不经常见到的雪霰和冰粒。
大气固态降水分为十种: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和雹。前面的七种统称为雪。为什么后面三种不能叫做雪呢?原来由气态的水汽变成固态的水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水汽先变成水,然后水再凝结成冰晶;还有一种是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这种过程叫做水的凝华。所以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
霰:夏天,在高山地区,天空里经常有许多过冷水滴围绕着结晶核冻结,形成了一种白色的没有光泽的圆团形颗粒,气象学上把这种东西叫做霰,许多地方口语称它为米雪或雪霰。霰的直径一般在0.3到2.5毫米之间,性质松脆,很容易压碎。霰不属于雪的范畴,但它也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
冰粒和冰雹,夏天,在北方平原地区,常常会遇到另外两种大气固态降水,这就是冰粒和雹。冰粒和雹是比较大的能够流淌的水滴围绕着凝结核一层又一层地冻结而形成的半透明的冰珠。气象学上把粒径不超过5毫米的叫做冰粒,把粒径超过5毫米的叫做冰雹。冰雹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据记载,世界上最大的冰雹,比拳头还大,直径超过十厘米,重量超过一公斤。
霜、雨淞和雾淞,除了大气固态降水之外,地面上还经常出现另一种所渭“地表生长型”的固态降水,这就是霜、雨淞和雾淞。这些固态降水,虽不属于大气固态降水,仅仅是水汽在地表凝华结晶和冻结而形成的。但这些固态降水,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影响较大。
霜冻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它经常让农业减产。为了避免霜害,人们付出了艰巨的劳动。雨淞和雾淞对人类也并不是很友好的,它们一般在高山地带出现。在过冷天气里,微小的雨滴或雾滴碰到剧烈冷却的物体表面时,便在上面形成雨淞和雾淞。
❸ 下列活动中,哪项与地理有关( ) A 早睡早起 B 收听天气预报 C读书看报 D步行上学
B 收听天气预报 天气状况是大气运动产生的现象,属于地理范畴
D步行上学 是交通方式,属于地理范畴
❹ 地理学生活动有哪些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开展的常用形式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内容, 不仅科学体系强,
而且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知识的介绍有许多是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问题出发的。 所以“新课程标准” 下的地理的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
地理实践活动的种类比较多, 既有课堂内的实践活动, 也有课堂外的实践活动。 主要包括信息收集、 地理讲演、 地理竞赛、 地理辩论、 地理游戏、
地图绘制、 地理摄影、 教具制作、 地理实验、 地理调查、 地理观测、 地理参观、 地理旅游、 野外实习、 方案设计、 论文撰写、
墙报编辑等等。 (一) 动手制作教具 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既是一个手脑并用、 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的过程,也是学生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的过程。 案例: 在进行《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时,我事先布置学生根据课本要求准备好制作地球仪的工具、 材料, 在上课时,
让学生独立的自由地对这些材料进行观察、 按按课本步骤操作制作地球仪。 借助这一活动, 学生对经纬线、经纬度、
地球的形状及大小等抽象的知识不仅理解的深刻、 透彻, 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同学们还亲手制作了等高线、 时区转动盘等教学用具,
在教学中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又弥补了教具不足的现状。 (二) 小型辩论会 地理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
还要教会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能力必须经过学生自主动手参与才能真正的获取。 辩论会的开展就是锻炼学生创造思维,
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 案例: 在讲解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内容时, 组织学生讨论未来世界的人口能否超过地球环境人口容量。
❺ 在你一天的生活中,哪些活动要用地理知识
要用地理知识的活动有:
1、衣服穿着,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都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与女士的连衣裙,春秋季的休闲装和羊毛衫,冬季的滑雪衫和皮夹克等。
2、购买食物,北方,蔬菜少且贵,肉多且便宜。南方,肉少且贵,蔬菜多且便宜。临海水产多且便宜。
3、出门看天气,要了解发布的天气预报,能识别天气符号,熟悉冷锋、暖锋、高气压、低气压、气旋、反气旋和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
4、每天出行,需要合理选择出行的时间、交通方式和线路。
5、迷路时,根据路牌、附近的建筑物进行定位。
❻ 哪些节日与地理有关系
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的各种节日,按时节划分,可分简贺为三大类:
1、国际上所确立的或公认的与地理知识有关的节日,许多都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直接相关.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气象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日,9月27日—世界旅游日,10月第一个星期一世界住房日,10月第一个星期三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10月11日—世界湿地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等.一般情况下,这些节日每年都有新的主题,如2007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
2、历法日
历法是根据天象等来推定年、月、日、时、节气,用以计算较长的时间的方法.主要有阳历、阴历和阴阳历3种.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伊斯兰教历是阴猛携历的一种,农历是阴阳历的一种,因此,庆祝新年的时间都不同.此外,月相变化、潮汐等所对应的农历日也反应了太阳、月球与地球之间的位置关系.用黄经表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规定太阳黄经每变花15度叫做一个节气,共有24个节气.24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并沿用至今.和节气相关的知识有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的划分、各地气候和农业生产的特点等.每一个节气如有地理课都可以补充相关的地理知识.
3、事件纪念日
灾难纪念日,如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纪念日,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纪拦知派念日等.
环保大事日,如2005年2月16日为《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日,1987年2月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做出了科学的论述,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成熟.
人类成就今年日,如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2003年10月15日我国实现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1911年10月19日人类首次到达南极点,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次征服地球第三极珠穆朗玛峰等等.
❼ 在一天的生活中,哪些活动要用到地理知识
很多活动都要用到地理知识,例如:衣,要看天气情况,选择穿什么衣服;食,各地的饮食习惯受当地的地理环境影响,如北方人喜食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食;住,传统民居各地是不同的,其特点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而建的。
如果没有地理常识生活中常会出现“南辕北辙”,这是中国古人已经总结出来的事。因为“地理常识”中最基本的就是两地之间的位置关系。
南辕北辙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人要去楚国。他驾着马车在太行道上急驰。
路上,他遇到一个同路人,二人攀谈起来,当同路人得知他要去楚国时大吃一惊,问他:“楚国在南方,你怎么朝北走啊?这样走,什么时候能到楚国呢?“这人不慌不忙地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不愁到不了楚国。”同路人提醒他:“这样走会离楚国越来越远的。”
这人指指自己的行李说:“我带的路费、干粮很多,能用好多天,路远不要紧。“同路人着急地说:“你走错了,这样走你到不了楚国的。”那人很自信地说:“我的车夫驾车技术非常好,不用担心。”同路人见这人如此糊涂,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叹了口气。
成语寓意:
这个故事是魏国大臣季梁讲给魏安厘王的。当时魏安厘王准备攻打赵国,季梁用这个故事劝谏魏安厘王放弃这个打算。季梁认为成就霸业,是通过诚信树立威望,取得天下人的拥护。如果用武力成就霸业,恰恰就像去楚国向北走的人一样,条件越好,离目标越远。
做人和做事,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条件越好,花的力气越大,离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就越远。
❽ 除农业生产外,还有哪些生产活动与地理有关
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都与地理有关——农业大多是靠天吃饭,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基本决定了农业的生产。能源产业离不开能源基地、采矿业离不开矿床、制造业离不开本地的工业基础与市场……各行各业都需要与资源、交通、消费市场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人文地理等要素有关。
❾ 在一天的生活中,哪些活动要用到地理知识
很多活动都要用到地理知识,例如:衣,要看天气情况,选择穿什么衣服;食,各地的饮食习惯受当地的地理环境影响,如北方人喜食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食;住,传统民居各地是不同的,其特点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而建的。
如果没有地理常识生活中常会出现“南辕北辙”,这是中国古人已经总结出来的事。因为“地理常识”中最基本的就是两地之间的位置关系。
南辕北辙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人要去楚国。他驾着马车在太行道上急驰。
路上,他遇到一个同路人,二人攀谈起来,当同路人得知他要去楚国时大吃一惊,问他:“楚国在南方,你怎么朝北走啊?这样走,什么时候能到楚国呢?“这人不慌不忙地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不愁到不了楚国。”同路人提醒他:“这样走会离楚国越来越远的。”
这人指指自己的行李说:“我带的路费、干粮很多,能用好多天,路远不要紧。“同路人着急地说:“你走错了,这样走你到不了楚国的。”那人很自信地说:“我的车夫驾车技术非常好,不用担心。”同路人见这人如此糊涂,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叹了口气。
成语寓意:
这个故事是魏国大臣季梁讲给魏安厘王的。当时魏安厘王准备攻打赵国,季梁用这个故事劝谏魏安厘王放弃这个打算。季梁认为成就霸业,是通过诚信树立威望,取得天下人的拥护。如果用武力成就霸业,恰恰就像去楚国向北走的人一样,条件越好,离目标越远。
做人和做事,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条件越好,花的力气越大,离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就越远。
❿ 地理实践活动有哪些种类
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分为六类。
(1)观察。有气象观测、天象观察、地震测报、环境监测、野外观察等。
(2)阅读。有时事地图、地理墙报、地理课外阅读等。
(3)集会。有地理专题报告会、讨论会、地理晚会、地理知识竞赛、地理游戏等。
(4)制作。有地图、图表、模型及教具的制作。
(5)参观。有天文台、气象台、博物馆、展览会及工厂、农场、市场的参观和调查。
(6)研究。有乡土研究等。可根据学校条件、学生爱好和初高中学生的不同特点,组织全体或部分学生参加一种或几种。
地理课外活动是指学生从事的与地理学科内容有关的课外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在校内或校外进行;也可在教室内或其他场所进行。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有利于学生扩大和加深地理知识领域,锻炼实际技能,激发对地理的爱好以及培养优良的品德等。
(10)哪些活动与地理有关扩展阅读
地理实习,地理教学活动形式之一。旨在巩固地理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培养应用地理知识的实际技能和能力。包括气象观测、天象观测、地震测报、环境监测、野外观察及地理调查等。气象观测包括将当地每天的气温、气压、降水、风向风力、云量、湿度及其他天气特殊现象记录下来,结合气象台(站)的天气广播进行分析,作出当地每天的补充天气预报。
天象观测包括记录北极星等主要星座的位置及其变化,月相的变化及其他特殊天象等。地震测报包括对地下水变化、动植物异象及其他自然界异象(如气温及降水的异常、地声、地光等)的观察;记录、分析和试作地震预报。环境监测包括对水、空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农药等污染环境程度的监视、测算、分析和采取的对策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理实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理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