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湖北的地理环境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因在洞庭湖以北而得名,居东经108°21ˊ~116°07ˊ,北纬29°05ˊ~33°20ˊ之间。
湖北东连安徽,南界湖南、江西,西部与重庆市接壤,北接河南,西北和陕西毗邻,东西长约740.6公里,南北宽约470.2公里,版图面积约18.5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95%。湖北地处中国地貌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为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环山,外高、内低,向南敞开,形成一个不完整的盆地。大巴山脉在本省境内的最高峰—神农顶的海拔3105.4米,为华中最高峰,有“华中屋脊”之称。 湖北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根据海拔高度、形态特征,全省地貌可划分为平原、岗地、丘陵、山地4种类型,分别占19.87%、13.16%、22.59%和44.38%(《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办公室,1998)。湖北省地处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北段,北部接近我国北亚热带的北界,南跨越中亚热带的北界。处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季等特点。由于境内地形结构复杂,导致地区气候差异较大,形成一些各具特点的小气候区域(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撰委员会,1995)。
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属于湿润带,局部地区甚至属于多雨地带。因而河流水源补给充足,境内以长江、汉江为骨干,接纳了省内干余条中小河流。长江从重庆巫山县入境,浩荡东流,横贯全省,至黄梅县出境长达1061公里。汉江自陕西蜀河口入境,由西北向东南斜贯省内,于汉口汇入长江,省境长878公里,是湖北省第2大河流。省内河长在5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共有1193条,总长度达35130公里,通航里程10000余公里。全省水资源数量较为富裕,但因受水气来源和地形条件的影响,地区分布不均,各地丰歉程度不一。
湖北成土的自然地理和生物气候条件复杂、成土母质多种多样,因而土壤类型繁多,表现出南北过渡地区特征。全省土壤分可分为11个土类,土属137个,土种455个。
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厘米2 。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100—2150小时。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2000—2150小时;鄂西南最少,为1100—1400小时。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因地而异。全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各地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1400—1600毫米,鄂西北最少为800—1000毫米。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全省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最大,是湖北的梅雨期。
Ⅱ 湖北省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与江西省相接,南邻湖南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交界。湖北省是国家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概况
湖北历来为中国水陆交通运输枢纽。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于武汉市,京九铁路联络线(武麻铁路联络线)与武汉相连,以及沪汉蓉铁路快速大通道(上海至武汉动车现已实现公交化运营,汉宜铁路也将于2012年5月通车,并与宜万铁路对接,2012年渝利铁路又将与宜万铁路连通,届时沪汉蓉大通道将真正贯通),使武汉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九省通衢”。
内河运输在省内居重要地位,以长江汉江为两大水运干线,全省一半以上县、市处于航运线上,是中国内河航运最发达的省区之一。
铁路干线四通八达。京广铁路是中国铁路运输最繁忙运输线之一,纵贯省东部,过境物资运输量远大于省内物资装卸量。1990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1673公里,其中复线占1/4以上。横穿鄂西北山区的襄渝铁路中的十堰-重庆段是中国第3条电气化铁路。
公路分布不平衡状况有了极大改善。“十五”期间,全省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一、二级公路4609公里,长江、汉江大桥10座,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5000公里,等级公路比重达到91%,实现省会武汉到各市通达高速公路,市州到县(市)全部通达二级以上公路。公路建设以“六路六桥”为主,完成高速公路1000公里以上,完成长江大桥6座,同时完成一、二级公路4609公里。
民用航空事业发展迅速。武汉市是中国航空运输中心之一。武汉天河机场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航空港,设计为4E级国家一级民用兼国际备降机场,是全国十大机场之一。空中航线共107条。省内有航线通往沙市、宜昌和恩施,省外有航线通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
1、航空
湖北省拥有的武汉(天河机场)、宜昌(三峡机场)、襄阳(刘集机场)、恩施(许家坪机场)、武汉(王家墩机场,已关闭)、荆州(沙市机场,已关闭)等民用机场,还有在建的十堰(武当山机场)、神农架机场,以及规划的武汉第二机场和鄂东机场,其中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辟有多条国内和国际航线,宜昌三峡机场也开通了宜昌——香港航线及至日本的国际包机。
2、铁路
湖北境内的铁路线有京广线、京九线,襄渝线、汉丹线、焦柳线、长荆线、及宜万线,高铁有武广客运专线,石武客运专线,沪汉蓉铁路大通道(上海至武汉动车现已实现公交化运营,汉宜铁路也将于2012年5月通车,并与宜万铁路对接,2012年渝利铁路又将与宜万铁路连通,届时沪汉蓉大通道将真正贯通)等,省会武汉有直达省内各地的列车,此外还有直达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昆明、哈尔滨,广州等全国各地市的列车。
3、公路
湖北省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公路网,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公路四通八达,可一直延伸到深山之中,同时也将铁路和水路运输连接起来。湖北省高速公路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719公里,初步形成了“四纵三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四纵”分别是京港澳高速湖北段(京珠高速)、大广高速湖北省北段、菏泽至广州高速湖北省中段(随岳高速)、二广高速湖北省(樊魏、襄荆、荆东高速),“三横”分别是福银高速湖北段(汉十、十漫高速)、沪渝高速仙桃至宜昌段(汉宜高速)、沪渝高速湖北段(黄黄、武黄、汉宜高速),“一环”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根据规划目标,到“十二五”末,湖北省高速公路将超过6000公里,届时将形成布局合理、衔接紧密、辐射周边、畅达全国、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五纵五横二环”高速公路网络。
4、水运
“九省通衢”、“千湖之省”的湖北有着得“水”独厚的优势:通航河流229条,通航里程8385公里,居全国第6位,其中,千吨级以上航道1091公里,港口51个,船舶运力300余万载重吨,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1.6亿吨,在全国是名副其实的水运大省。
矿产资源
省境沉积地层完备,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并有经区域变质而大面积分布的变质岩系,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131种,其中磷、红金石、硅灰石、石榴石、泥灰岩居全国首位;铁、铜、石膏、岩盐、重晶石、萤石、石墨、金、汞、锰、钒、镍等储量亦很丰富。在矿床的组成成分上,一般伴生或共生有多种有益成分,如大冶铁矿,除铁矿外,还伴生有铜、钴、金、银等,可供综合利用。煤炭资源较少,质量较差。江汉平原一带已发现储油构造数十个。
Ⅲ 湖北省自然地理特征
对楼上的补充湖北省简称鄂,位于中国的中部,因地处长江中游的洞庭湖以北,故称为湖北。湖北全省设有12个省辖市(武汉、宜昌、黄石、十堰、荆州、襄樊、鄂州、荆门、孝感、黄冈、咸宁、随州),3个省直管市(仙桃、天门、潜江)、恩施自治州和神农架林区,还有市辖区(县级)35个,市辖县(市)63个,省会设在武汉市。湖北省地理位置为北纬29°05′~33°20′、东经108°21′~116°07′之间,主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利于农业生产,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全省年均温15~17℃,7月均温为27~29℃,江汉平原最高温在40℃以上,有“火炉”之称,为中国酷热地区之一。全省平均日照1150— 2245小时,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年均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由于受地形影响,大神农架南部等地为全省多雨中心,江汉平原在梅雨期长的年份常发生洪涝灾害。
Ⅳ 湖北是个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什么样的气候
湖北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
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双七场降水充足。
Ⅳ 武汉的地理位置具有哪些特点
1、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31°22′,东经113°41′—115°05′。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千米。
2、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
3、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5)湖北省有什么地理位置特点扩展阅读
武汉的景点介绍:
1、黄鹤楼:黄鹤楼自古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历代文人墨客也曾在此留下许多千古绝唱,虽历经重建,但黄鹤楼独特的雄伟气质却依旧壮丽,登楼远眺,武汉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2、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长江大桥,至今仍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一大标志,也是武汉打卡地首选。
3、黎黄陂路:黎黄陂路建于1900年,是武汉着名的慢生活街区,保留了老汉口独特的生活气质,后经政府整修,变得更加洋气,潮流、小资的生活,更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喜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武汉
Ⅵ 湖北省地理位置是在哪
截止到2022年3月8日,湖北省包括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地级市包括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自治州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
湖北省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湖北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山地、丘陵和岗地、平原湖区各占湖北省总面积的56%,24%和20%。
民间艺术:
武汉杂技厅于1992年建成,是中国第一座可供进行国际杂技、马戏表演的观演建筑,也是亚洲最大的杂技厅,在此举办的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是全球三大国际杂技节之一,被文化部列为中国“七大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之一。
汉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糅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1910年和1915年,汉绣制品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湖北省
Ⅶ 分别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描述湖北省的自然特征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内陆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形以平原(江汉平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和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湖北省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燥。河流水量比较大,冬季不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