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简要论述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哪几个方面来完善教学过程,答案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口头语言或者运用书面语言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教学方法。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际工具,它在教学过程中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识媒体,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大量是靠语言来实现的。对于学生来说,口头语言的训练、书面语言的表达“也是培养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①。因而,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至今仍是一种非常重要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板书笔记法等。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讲解、讲读地理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讲授法主要有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
1.讲述法讲述法是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叙述或描述地理事象的方法。一般在叙述地理事物、现象、特征和分布时运用讲述法。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教学中各种现象、景观的描述,区域地理教学中有关地形分布、水系分布、资源分布、生产分布的描述,各地风土人情、城乡景色、地理探险的叙述等,常运用讲述法进行教学。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描述水循环的复杂过程时,这样讲述:“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跟踪水质点作一次循环旅行,那将是极其有趣的。你可以想象你所喝的那杯水中的水质点,曾经在唐古拉山上的冰晶中闪烁,然后它就奔入山中小溪、急流,随小河水进入滔滔长江,汇入东海,来到太平洋,在广袤的大洋上游荡……在灼热的阳光下,它又从洋面蒸发到空中,开始周游世界——也许它出现在北京天空的彩虹里,赤道上空的雷雨中,西伯利亚的沼泽里,非洲的大瀑布中,吐鲁番的坎儿井里,南极洲的冰原上;也许它又从土壤中被吸收到甘蔗的枝叶里、纺缍树的躯干中、仙人掌的茎球中;或许它又摇身一变,成了骏马身上的汗珠、巨鲸喷射的水柱、鳄鱼流出的眼泪、草履虫体中的细胞液。你也可以想象它正在为人类作出贡献——流淌在水乡泽国的稻田上,沸腾在发电厂的锅炉里,或在病房的吊瓶中缓缓滴入病人的体内……通过这次漫游世界的追踪旅行,你完全可以体会到,地球表层几乎任何地方、任何时刻,都有水的踪迹,并且它们是处在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之中的①。”
教师在运用讲述法时,除了要注意讲述内容的科学性之外,还应注意语言的口语化,讲求语调的抑扬顿挫,讲述的语言要生动、形象、优美、亲切。并且可以结合其他一些教学方法,如:结合直观的方法,边指地图边讲述,或边绘黑板略图和示意图边讲述;结合谈话法,用讲述作为引言,然后提出问题,或者边讲述、边提问题,等等。
2.讲解法讲解法是教师运用富于理性的语言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的方法。讲解法和讲述法的不同在于:讲述法以叙述、描述为主,而讲解法以论述、阐述为主。教师一般在说明各种自然或人文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布局原理、相互联系,或阐述地理区域的综合性和差异性,解释和推导天文、气氛、水文等一些公式和原理时,常运用讲解法。例如,地球的运动、风带气压带的形成、洋流的成因、水循环的原理、板块运动机制、地貌形成的内外力作用、工农业生产配置、人口迁移的因素、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等内容,都可以运用讲解法进行教学。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人口自然增长率”时,这样讲解: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国或地区,年净增人数与总人口之比,通常用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假如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一年内平均1000人中,出生20人,死亡8人,净增12人,那末这个国家或地区这一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
教师在运用讲解法时,应注意:①语言要条理分明、措词准确。讲解时运用的语言要有严格的科学性,措词要准确、精练,说理要有逻辑性、结构严谨。例如,讲解“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时,首先应指出它的“连续性”——即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包括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区)都有水的存在,即使没有液态水,还会有气态水或固态水;然后再指出它的“不规则性”——即地球表面水圈的分布不均,有的地方水多,有的地方水少;最后归结它是一个“圈层”,并且这个圈层里的水是一个整体,永远和不断地处于循环运动之中。②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讲解要注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即使对高中年级学生,也应避免深奥、繁复的讲解。例如,对于东亚季风的成因,就可以围绕“海陆热力差异”这一主要成因,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如从水和砂受热、增温、散热、降温速度快慢的差异(或以游泳池池水和池边中午与夜晚的温差),引入陆地和海洋的冬、夏季节的温差,再进一步从热容量、气压梯度等概念分析,从而得出关于季风形成的正确结论。③要正确地运用地理教学经常采用的比较法、分析综合法,以及其他逻辑思维方法。例如,讲解关于背斜和向斜的概念,就不仅要从岩层的形态(背斜是褶皱向上拱曲部分,向斜是褶皱向下拗曲部分),而且要从岩层的新老排列顺序、地表形态等方面入手,运用比较法讲清两者之间的差别与联系。④要尽可能地采用直观的方法辅助讲解。运用讲解法时要充分地运用地图及各种地理图表,尤其是采用能揭示地理事物之间联系的各种示意图帮助讲解。例如,讲解珠江三角洲特有的农业、副业、农产品加工工业之间的联系时,运用如下页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连环图”,就可起到很好的讲解效果。
3.讲读法讲读法是将讲述、讲解和朗读结合起来运用的一种方法。在地理教学中,朗读的运用虽不及语文和外语学科普遍,但在教学课文中的重点或精彩段落时常有运用。尤其在中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中,采用朗读的机会更多一些。从教学内容来看,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运用讲读法。一种是在教学课本中课文的重点段落时,采用讲读法,目的在于重视课本中原文的涵义。教学时教师经常是边朗读、边解释,或边朗读、边让学生把课文中的重点内容用笔勾划出来,或分析句子的结构特点,讲清有关新、老地理概念之间的联系,甚至要求学生能把重点句子熟读、背记。例如,对于很多自然地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人文地理教学中有关工农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布局的类型等内容,都可以采用讲读法。另一种是讲授课本中文字精彩的段落或者可读性很强的内容时,采用讲读法。例如,有关喀斯特溶洞内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的描写,长江三峡雄伟景象的描写,威尼斯水城景色的描写等,都可以采用讲读法的形式进行教学。运用讲读法的形式,除了由教师本人讲读以外,也可以请某位普通话标准、朗读技巧好的学生站起来朗读,在小学或中学低年级还可以分组或组织全班齐声朗读。运用讲读法时,朗读的材料不一定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教师自己平时收集的一些含有地理内容的诗词、民歌、民谣、解说词、散文、游记、传记、小说、故事、名言、名句等等,都可以用来朗读。
以上三种讲授法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讲授法能将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简洁、快速地传授给学生,不需要经历地理学家探索地理事象那样曲折漫长的过程,因而在短时间里能够讲授较多的知识。其次,讲授法适应性强,方便、灵活,无论在课堂或在室外、野外都可运用,并能够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条件、教学对象任意修改讲授内容,也能够根据学生听讲时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讲授内容的深浅度以及讲授的速度、节奏。第三,教师进行讲述、讲解时的情感,语言的表达方式、逻辑顺序,甚至动作、姿态、风度等,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力。第四,讲授法还能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国内外时事以及当地或学校的实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讲授法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首先,教师讲授的完善,不等于学生理解的完整,知识的传递“并不像传递物理东西那样直接简单。它既不能采取手对手的交接那样简单的方式来传递,也不能采取脑对脑的直接灌注的方式进行”①。学生接收了教师语言信号是一回事,是否真正理解语言的含义又是一回事,两者之间有时并不完全统一,教师的讲授化为学生的认识,两者并不完全是等量的②。其次,教师的讲授假设全部为学生所领会,也并不等于学生就会应用。从认识、理解到应用,还需一次“飞跃”。第三,过长时间的讲授也不易维持学生的注意。
所以,由于讲授法的上述局限性,无论是讲述法、讲解法还是讲读法,都必须和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凭借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生活、学习经验,通过问答的方式传授地理知识、启迪智力的方法。随着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目前在中学界的教学实践中采用谈话法已愈来愈多,不仅在复习巩固旧知识、检查知识掌握程度时普遍采用谈话法,而且在传授新知识时也较多地采用谈话法。谈话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问答式谈话法,另一种是启发式谈话法。问答式谈话法一般在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的地理知识是否遗忘时运用,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比较简单。例如,在学过“世界的海洋”以后提问学生,海底地形主要有哪几种;学过“大气垂直分层”以后提问学生,大气圈自下而上分为哪五个圈层等。启发式谈话法则不同,教师提出的问题通常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通过创立“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智力上的困窘状态”。或者把较复杂的内容分解成几个组成部分或一些小问题,然后启发、诱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利用自己已有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有关陆地水的内容时,这样运用启发式谈话法:首先告诉学生,非洲中部有一个乍得湖,它是个内陆湖泊;接着将此湖的位置和注入水系作一描述,指导学生观察乍得湖的位置示意图;然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内陆湖一般都是咸水湖,但乍得湖却是一个淡水湖,并且一年之中湖泊面积相差将近一倍,请根据该湖的地理位置以及水源补给特点分析原因。在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该湖泊的纬度位置、所处风带气压带、注入水系流域的状况等等,一步一步寻找正确答案,从而起到了联系多种知识、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启发式谈话的提问方式有多种,如递进式、分解式、迂回式、反问式、悬念式、比较式、串联式、扩展式等等①。
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把握提问的时机和对象。要针对教学目的、重点、难点以及教材内容的特点设置问题。提问时要面向全班,让全班学生都积极思考问题,然后再指定学生回答。指定对象应顾及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学生。②教师的提问要有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要根据学生答问时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提问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顺利找到问题的答案。③拟定问题的深浅度要适当。问题要明确、具体,切忌模糊、空泛;问题的范围大小和难易度都要适中;问题要避免带暗示性,以免学生不是在思考问题,而是在猜测;重点的、主要的问题地理性要强,切忌在枝节问题上大做文章;有关的问题应有系统性和连贯性。
谈话法与讲授法相比,有一些共同和不同的特点。首先,谈话法与讲授法一样,具有方便、灵活、适应性强和富有感染力等特点。其次,由于谈话法相对讲授法来说需要学生更多、更直接地参与,因而只要教师平时注意培养和训练,对于学生地理术语的应用能力及语言组织表述能力的提高将会有很大的作用。第三,谈话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尤其是启发式谈话对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益处。第四,谈话法能迅速地、直接地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控教学进程。第五,讲授法有“过长时间单纯地讲述、讲解不易维持学生注意”的缺点,而谈话法由于师生共同参与,有问有答,因而相对地弥补了讲授法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谈话法的局限性首先表现在,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场合都适合运用谈话法,虽然讲授新课、复习旧课都可运用谈话法,但有些难度很高需要完全由教师讲解,或者情节生动、文字精彩需要由教师讲述、讲读的教学内容,就不需要或不适合采用谈话法。其次,谈话法相对于讲授法来说教学时间一般要长一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过多地采用谈话法,有时可能会完不成教学任务。第三,对于初次走上讲台的实习教师或新教师来说,运用谈话法有一定的难度,他们虽然在备课时也能设计好提问的方案,但上课时往往只会按“既定方针”办,不能灵活掌握谈话的进程,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常常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缺乏应变能力。当然,要想自如地运用谈话法,掌握好提问的“时机”、“火候”和“分寸”,必须有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尤其达到谈话技巧的“炉火纯青”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从这个意义上讲,谈话法的运用确实是一种“艺术”。
(三)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地理课本和有关参考书(包括课外读物)以获得知识的方法。如何指导学生读书,是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古代的教育实践在这方面留下了许多经验。如“俯而读,仰而思”、“循序渐进”、“熟读精思”等,都是关于如何读书的至理名言。尤其是“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的“左图右书”的读书方法,至今已演化成为地理教学中的课本和地图册相结合的读书法,为广大地理教师指导学生读书时所普遍采用。
指导学生阅读地理课本时,应要求做到以下几点:①通过预习,初步了解课本内容,并能带着问题听讲。②能根据课本回答有关问题,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能举一反三。③能掌握课本中地理知识内容的框架、结构,分清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④能比较课本内容与教师讲授内容的相同点和差异之处。⑤能将不同章节中同类的地理知识作比较和联想。⑥能把课本内容和地图册上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将地理知识“附着”在地图的“骨架”上。
供学生用的地理参考书籍种类较多,其中既有适合学习和复习用的地理词典、地理基础知识手册、地理学习指导书、地理复习参考书等,也有增进地理科学知识、激发兴趣爱好的地理科普读物、地理专着等。指导学生阅读此类书籍、报刊、杂志时,应要求学生:做好批注和辑录;写好读书提纲、概要和心得;将有关地理知识同课本上相应的概念、原理联系起来并加以比较。
读书指导法的运用,可以穿插、渗透在平时课堂教学之中,也可以在课堂上相对集中一段时间作专门辅导,或者利用课外时间,作读书指导讲座、组织读书小组等等。
(四)板书、笔记法
板书、笔记法是教师出示教学提纲、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记录讲授进程、教学要点的一种书面语言运用方法。如果说讲授法和谈话法主要是运用言语(口头语言)来传递信息的话,那末读书指导法和板书、笔记法则主要是运用文字(书面语言)来传递信息。虽然板书和笔记在地理教学中有时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方法,但它们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板书可以展示教师讲授内容的结构、层次,也可以提示教学要点、显示教学进程、突出教学重点,并为学生笔记提纲作出示范。笔记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极有帮助,它能起到理清思路、维持注意力、把握重点、利于比较、方便复习等作用。
板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边讲边写的零星板书,另一种是显示教学提纲的主板书。零星板书主要用来书写地名、数据、重要的地理概念等,一般随着教学进程的继续,需及时地擦去。写零星板书时,对于地名、地理术语,教师要提醒学生以后自己写时不要写错别字;对于要求学生记住的地理数据,要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下来,或在课本上注出来。主板书的种类很多,经常采用的主要有纲目式、表解式、图示式等几种。编写主板书要注意:①地理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并与课本中课文的标题、段落密切配合。②板书的文字要简练、准确、规范;要注意同级标题之间的并列关系和大小标题之间的包容关系;字迹要清楚、端正,避免写不规范的简体字和错别字。③板书的版面要部位恰当、布局合理美观;板书的篇幅应适当,留出一定的空位供悬挂挂图或写零星板书之用。④纲目式板书的层次要适度,标题一般以2~3级为宜,切忌第3级标题下再列“1)、2)、3)”“A、B、C”“甲、乙、丙”,以免让学生感到层次繁复,抓不住要领。
出示板书的形式有多种,最常见也是最简便、灵活的形式是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随着教学进程边讲边写。篇幅较长、来不及边讲边写的主板书,也可于上课前写在小黑板或白纸上,上课时用遮幅的办法,逐段显示。近年来有些教师将板书写在空白投影片上,用投影仪映出,效果很好。出示板书更先进的手段是采用电脑在屏幕上显示。
笔记主要指学生上课时的随堂记录。指导学生记好笔记,重点是掌握笔记内容的详与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笔记主要是随着上课的进程,抄录教师的板书提纲。对于高年级学生除了抄录板书提纲外,还可笔录教师口述的内容,包括学习内容要点、主要事实材料和结论。笔记过于简略,往往作用不大;而笔记过于详细,有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听讲和思考。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演示各种地理教具、地理实验和组织课外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地理事物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真实性。直观是“领会的开端环节”①,地理学科的直观性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具特殊意义,这是由于地理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和间接性”①所决定的。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对于形成学生丰富的地理表象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由于条件限制,对于有些教学内容,如地下、高空或发生在久远地质年代、历史年代的地理事象,教师较难或不可能都让学生进行直接观察和感知。所以,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必须和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及其他方法合理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者进行示范实验,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感性认识的方法。地理事物在空间上很多存在或发生于较远、甚至遥远的地方,对学生来说大都不可能亲自经历或直接进行观察。例如对于遥远的南极大陆、高寒的珠穆朗玛峰、炎热干燥的撒哈拉大沙漠、深邃的马里亚纳海沟……一般人都不可能亲临观察,所以获得这些地理事物的表象,进而掌握和理解有关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还须依赖直观演示法等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演示,主要有地理挂图、图片、照片、卫片的演示;地理实物、标本和模型的演示;幻灯、录像、电影的演示;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理实验的演示,等等(地图的演示已归类在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中)。这些直观演示手段,有的反映了地理事物的直观形象,能体现地理事物的景观和分布特点;有的具有立体感和动感,画面多、容量大,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的能再现地理事象发展变化的过程,揭示地理原理、成因,因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运用演示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无论哪一种演示,都必须和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等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紧密结合起来运用,注意各种方法的穿插和渗透。②演示的时间要及时,根据教学进程在适当的时候展示,并及时撤下,以免学生提前或迟迟地沉湎于演示中非关联内容的细枝末节。③演示的内容一般要选择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内容,以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迎刃而解;演示内容的地理性要强,避免演示的重点内容过多的是其他学科的内容。④演示必须突出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防止学生把注意力分散到次要或无关的问题上去;演示的方式要有多种,使学生能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演示对象,并尽可能地让学生洞察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⑤演示各种教具或实验,在数量上和时间上要注意适量,除了专门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电视或实验演示课以外,一般每堂课的演示不宜过多;此外,演示和学生的操作、练习也要密切配合。
(二)参观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要求,组织学生到自然界或社会场所,通过对自然、人文地理事象的直接观察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地理教学参观的内容很多,如对山川湖海、名胜古迹、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工厂、矿山、商场、港口、道路、农场、乡村等等各种自然或人文地理事物的观察、参观。参观法以大自然、人类社会为活教材,能打破课堂和教科书的束缚,扩大学生的视野,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到大自然和社会实践中去感知直接知识、验证间接知识。
参观法同依靠测量工具或手段培养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野外实习训练(归属于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还不尽相同,其主要的方式是观察和记录。采用参观法时,首先要订出参观的计划和步骤,明确参观的目的和要求,注意收集必要的参考资料。在参观前,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和方法,尽量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参观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重点观察对象上,把感知与理解结合起来,从多方面认识观察对象,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自己独立观察,作好参观的记录;参观结束后,要指导学生写好参观报告或总结,也可通过讨论、谈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真正起到获得感性知识,以及验证、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作用。
三、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
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地图、地球仪、剖面图、示意图等以象征符号表征的图象,使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与演示法展示地理事物外部形象的直观教具不同,地图是以一系列惯用的象征符号来表征地理事物的,它能揭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特征以及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相互联系的特点,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可以说,同语文学科运用词典,生物学科运用显微镜,物理、化学学科运用实验一样,地理学科运用地图是其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和不可缺少的手段与方法。对于地理教学来说,无论是教师的讲授,还是学生的学习,离开了地图都是不可想象的。当然,地图或者其他象征符号表征的图象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必须结合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并且与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紧密配合,做到符号认知和直接感知相结合,图象信息和语言文字相结合,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B. 地理事物的注意事项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分析-综合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分析问题必须注意事物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分析。例如,在分析四季更替的原因时,应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地球在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时地轴的方向固定不变—地球的赤道面和公转轨道面有23.5度的夹角—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度之间来回移动—地表各地所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季节变化。 2.抓住各要素之间的主要矛盾 影响事物特征有多种因素,其中必有一个主要因素,它对事物的影响就成为形成事物特征的主要矛盾。在综合事物的整体特征时,必须抓住这一主要矛盾。例如,影响农作物分布的因素很多,但气候是主要因素,所以在理解农作物分布规律时,应主要考虑气温、积温、降水、蒸发等方面的原因,把农作物的分布区域与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等联系起来。 3.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灵活地运用 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对不同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认识方法,应根据教学的实际,灵活运用分析-综合方法。例如,关于外力作用,可以先综合后分析,即先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再分别说明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在改造地表形态中的作用;也可以先分析后综合,即先分别说明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再完整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作用。
C. 简要论述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哪几个方面来完善
第一、你要有足够的知识来脊颂让学生们吸收
第二、你要让学生们爱上地侍野友理
第三、多注意潜移默化的力量
第四、上课不能只拘泥于课本与辅导书
第五、适当幽默一下会更好
第六、老槐做到及时的知识更新
第七、不要老想着考试。。。
D.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地理知识的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中,对这门学科的课程性质作了如下描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 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局搏握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因此,《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衔接的过渡的课程。它的.课程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3.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银斗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桐庆实现的。 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学生的认识范围不同,因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在设置时按照儿童社会生活圈的扩大,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为线索来进行内容设置。又因为地理是儿童真实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儿童形成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智力纽带。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同时,协调环境与“我”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学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号、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规律都是对真实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儿童通过由浅入深地接触这一系列的知识,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空间感和存在感,从而在空间维度上还原和体验真实的生活。同时,地理打开了儿童接触世界的窗口,极大地拓展了儿童的生活空间,在儿童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桥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历史”从时间角度来看人类事物不同。“地理”是从空间角度出发来看人类事物的。地理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是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是儿童整体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小学德育课中地理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而并非传授给他们非常专业的、系统的地理知识(这个任务自有中学的“地理”等专门课程来承担)。总之,小学品德课程中的地理教学旨在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不是要把儿童培养成地理学家。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难题,要求德育教师能牢牢把握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引导儿童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紧密儿童的现实生活进行地理教学 首先,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己(而不是教师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例如,在教育儿童节约用水、爱护环境时,不能仅仅利用别人(别的地方)缺水或环境破坏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儿童自己的亲身体验,如,自己口渴的经历,家里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环境污染给自己带来的不便等。在讲到祖国或家乡的美景和壮丽山河时,不仅是用到书本、资料上的图片、描述介绍等“外在资源”,更要重视利用儿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游经验等“内在资源” 。 其次,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着力于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如根据儿童思维的感性、直观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的概念、数字“生活化”──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如,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如果将其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如拿它同儿童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的某一具体地方的面积对比(例如,儿童所在城市面积的多少倍),无疑比仅凭空洞的数字更能在儿童心中形成有效的概念。另外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如在儿童学看平面图时,在平面图上用长方形等表示房屋等建筑肯定比直接用圆点表示更适合于儿童的思维特点。同样,我们还可以借助儿童的想象来培养儿童的定位等能力,如,“把我们祖国的版图想象成一只迈着阔步的雄鸡,那么你(儿童)的家乡在这只雄鸡的什么部位呢?”“遗憾的是,作为我们祖国这只雄鸡迈出的前脚──我们的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因此,等台湾回归祖国以后,祖国这只雄鸡是不是将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子呢?”这样不仅能帮助儿童记住祖国版图的形状和快速定位某个城市在祖国的什么位置,也能培养和保持儿童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这样还能有效地融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实现在地理教学中育德,“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的目标。 二.有效处理和拓展教学内容 老师们在一起讨论时,大家经常说新教材存在着缺乏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知识内容材料繁杂、难度偏高等问题。由于学生甚至教师都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得教材难以驾驭,教师和学生均感到无所适从。 我以为,这些问题是由于老师们仍以传统的课程和教材观对待新的德育课程和教材所造成的。很明显,传统的德育课程观,是以追求对教材中的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教授为目的的。这种传统观念最终忽视了德育课程的经验性,造成德育的知识化,存在诸多问题。
与此不同的是:新德育观认为,课程和教材是儿童探索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平台,旨在帮助儿童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同时“新课标要求教科书、实现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造血机能’”“学生凭借教科书所呈现的话题、范例来组织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学习人类的文化成果”。即是说,教材只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它只是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的一根拐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完全可以(也应该)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如对有些超出儿童实际能力和实际生活需要的内容可适当删减;相反,对儿童实际生活需要而教材中没能考虑到的地方应该适当加以丰富充实。总之,地理教学应该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结合儿童现实生活的实际,依据教材而又超越它,是一种创造性的使用。在将到我的家乡这一单元时,请学生回答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有何特产,有哪些和普通话不一样的地方,大家交流,学生兴趣较高,都参与进来。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宣传家乡,写广告语。。这样处理是不是就做到了做到了“不再过分追求规范,而是真实展现学生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丰富的活动代替讲解。大胆重组教材,重视师生互动,使自己自然融入学生之中”。同时也完全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开发乡土教学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开发出真正适合于自己需要而又有乡土特点的社会地理、生活地理学习资源。三、地理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德育课程的经验性、生活性也必然要求德育课的地理教学能突破传统德育课教学的课堂讲授的单一模式,实现教学形式的生活化、多样化。至少,除了课堂讲授、讨论外,还有如下形式可供参考:1. 游戏竞赛活动是把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地理知识教学于游戏之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获得知识的过程。一般用于教学中的读图析图、地理谜语竞猜、地理知识竞赛、地图旅游、政区拼图等方面。如学习人教版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祖国多辽阔”一课时,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轮廓特点,可进行拼图比赛活动。这种游戏比赛活动可以创设一种愉悦的氛围,既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可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2.参观访谈:在“我的家乡”的相关章节中学习有关儿童家乡地理知识时,通过组织儿童参观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向家乡父老做访谈,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家乡的自然生态环境、风俗习惯、经济特点以及人们之间的生活关系等,而且在培养热爱家乡之情的同时,也培养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的眼光。3.社会调查:引导儿童亲身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如引导儿童对家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这可以让儿童对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又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见怪不怪、逐渐麻木的问题有切身体会,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社会调查之后,引导儿童通过协作形成调查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建议或进行环保宣传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儿童树立环保意识。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精神,更有助于让儿童明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最终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而不是纸上谈兵。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校开展德育决不是要为儿童提供一个只能看见美好事物的“温室”。德育课程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关键在于帮助儿童在发现生活的美好的同时,也能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培养在必要时置身事中,寻求措施解决问题的“参与生活”的精神。其它形式又如,地理小制作(如制作我们国家从东到西三级台阶的地理走势模型等,这有利于儿童理解我国的地理走势特征)、游戏或表演、组织儿童外出旅游等。总之,地理教学完全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地进行,实现德育课教学与儿童真实生活建立联系,育德于生活之中。4.淡化教育痕迹,“育德”于无形之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取代原来的思想品德、生活、社会等课程,旨在根据德育的本质特征,实现德育回归生活,育德于生活之中,以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主张品德教育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在新课程中不搞“两张皮”,而是融为一体。因此要尽可能淡化品德教育的痕迹,避免将德育从生活中抽离出来进行纯学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说教。归结到德育课程中的地理教学上来,也就是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常识的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地理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生硬地往“德目”(如勤俭节约、热爱祖国等)上靠。相反,要重视让儿童自己从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常识中去体验和感悟(如大自然的神奇、自然资源的珍贵等),以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在教育学生节约和环保的时候,应注意利用“身教重于言传”的“不言之教”,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其它方面应注意的问题,难以尽述。总之,作为地理题材的品社课,知识目标要求准确规范,但不求系统化;过程与方法目标,提倡多元综合,但注重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贯穿教学始终,是核心和关键。品德与社会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不只是机械的记住一些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进而产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总之,在课堂上,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创设多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力图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将活动过程最优化。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长期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让我们认识到:要想上好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需要老师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为了准确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点,我们老师必须在课前充分的查阅资料,有时甚至要向专业人士虚心请教,只有自己钻研透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不至于误人子弟。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多读书学习,丰富自己,使自己能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E. 高中地理学科评课应注意什么
一、从教学内容角度评课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进行评课,是大部分地理老师评课时切入的角度。首先要求评课者清楚那堂课的教学目标,如果是听有准备的公开课、展示课,执教教师一般备有写明具体教学目标的教案,评课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来组织自己的评课思路,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评课。这样的评课,使执教教师回到自己执教的起点,回头一看,登高一看,会豁然开朗。如果有的执教老师事先没有准备教学目标,评课老师也可以请执教教师先谈一谈,让大家明白执教老师的意图,便于大家沟通。然后就是评教材的处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的具体材料和教师的具体表述。评课时的题目可大可小,评课时的话语可多可少,评课的时间可长可短,评课的空间比较大、自由度比较高。特别在教学有难度、内容有深度、表述有争议的时候,对教学内容的评课,往往能引起共鸣或者讨论。
大多数同行教师的评课,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教学内容上,在地理知识和技能问题上进行研讨,对执教教师、参加评课的教师无疑是有利于专业发展的。
二、从教学的组织角度评课
评课的时候,也可以从教学的组织角度来评课。过去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组织比较简单,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在上面讲,以讲台为中心;学生坐在下面听,一行、一排成秧田式;教师一般是以教材或者地图为教学内容,以板书、板画、板图来串联教学过程。而现在不是“为革命保护视力”的年代了,现在的地理信息传播的方式不一样,教学手段、演示技术都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教学的组织角度,主要就是看教学思路和实施方法。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实施方法是否有序、灵活,都是值得细细举例说明的。教学组织得如何,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如何,“配合”得如何,既是教学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保证,也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外在表现。
在听课过程中,听课老师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看教师是如何教学组织的。应特别反对的是事先“排练”过的教学组织,因为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映教师能力、智慧、创造力的课堂教学,而是一场按部就班的课堂“表演”。
三、从教学技术角度评课
现在的高中地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普遍具有多媒体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有的还懂得利用虚拟地球、网上地图等工具,扩充地理资源,使高中地理教学的空间大大拓展,也使地理事实的空间性、时间性比以往得到了更好的展示,使地理思维的综合性、比较性得到了有力的表现。
从教学技术的角度进行评课,要看新颖性,更要看有效性、经济性,不是说省钱的经济性,而是说教学上的经济性。看教学技术的应用是不是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了,看是否使得难点、重点教学内容变得容易解决了,看是否使教学效益增加了。现在,我们的教学环境也改变了,许多教室有了大屏幕,许多老师制作了课件,地理课堂教学技术的确和以前不同了,技术已经影响和改变了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关注这个角度。
四、从教学效果角度评课
教学效果是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如果一堂地理课的教学效果不好,其它的教学目标、组织、技术等等,就谈不上好了。但是从地理教学效果切入进行评课,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从哪里去看、怎样去看教学效果如何?看出教学效果如何,才能评论教学效果如何。
如何看地理教学效果呢?一种是看集体或者个人的当堂地理测验,或者地理测试的效果。一种是看教学效率,在45分钟里面,教学容量如何、预定目标是否完成。一种是看学生的集体反映,思维是否积极,气氛是否活跃。
五、从教学亮点角度评课
每个老师在教学上都会有所长有所短的,在教学中有的老师的心情也会跌宕起伏。即使是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也有他们的朝气和锐气。尤其是进行公开教学或者展示教学的老师,一般是做了精心准备的,总是有一些新鲜的招数给人以耳目一新。如果这种新鲜的招数能够促进教学、提高效果,那就是“亮点”了。出现了“亮点”,评课的老师就应该抓住,通过评议使得“亮点”放大,(下转第99页)(上接第95页)使同行们得以借鉴。
六、从教学环节角度评课
评课比较容易切入的角度是评教学环节。一般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环节可以分为:引入、新课、读图用图引起的教学高潮、巩固训练、小结作业五个环节。比如从某一环节去评课,从“引入”环节入手,也可以评出很多。至少可以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七、从教学基本功角度评课
青年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公开,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要加强课堂教学基本功,有时候还要比一比课堂教学基本功。其实,我们评课时完全也可以从执教老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角度切入进行评课。一般的中学教师的基本功,有共通的地方。如教学设计、语言表达、课堂组织能力、板书等等。地理老师还有自己独特的基本功,那就是地图能力。地图能力中有板图能力、读图能力,还有指图能力。对于中青年地理老师来说,还有课件制作能力。
以上不同的评课角度,并不是全部的、全方位的角度,只是给老师们提供一个视角。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切入,比如教学方法。从一个角度切入进行评课,可以深入一些;从多个角度切入,可以全面一些。千万不要一个人八个角度一起来评,搞成一言堂,全被你一个人说完了,没有研讨的氛围,也没有意思了!要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进行评课,取长补短。
F. 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处理好新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观的关系。
二、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三、是要提高课堂讨论、辩论效果。
四、强化地图和区域地理教学。
五、联系学生现实生活。
G. 地理新课程互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既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的学科。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特别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它独到之处,为适应新时期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有利于21世纪人才的培养,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当今世界,知识飞速发展,学科间横向联系强、相互渗透紧密。知识面狭窄的单领域人才,已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首先从我国优越的国土条件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坚强信心,地理课中有关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要从全面深刻地认识祖国入手。只有全面认识祖国,才能更好地热爱祖国,进而致力于建设祖国。这是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比比皆是,大量体现在阐述祖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方面。如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宽广辽阔的领土范围,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体现了中国国土条件优越的主要特征。如我在讲述初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时,告诉学生我国三面靠陆、一面临海的海陆条件,既丰富了我国自然条件的种类,又有利于国际交往,无论是靠陆地或海洋,我们都有优越的条件来建设祖国。东西宽达5000千米、跨60多个经度,南北长达5500千米、跨近50纬度。不论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所处的温度带等看,学生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又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初中地理本学科教学,注重打好“双基”
重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运用能力。靠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建立以章或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使学生逐步形成知识结构系统,能在大脑记忆系统中构建起“地理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如对于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要经过师生的共同加工,而不是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要理清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初中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表达能力。例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黄河下游的流域面积明显地比中、上游小,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好素材。我们都知道,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纳支流入黄河干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人尽皆知,但这一点仅从流域的平面图中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的结论。
立足本学科教学时,应注重夯实学生的“双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每一个知识点真正弄懂、吃透。要形成地理知识的系统网络,纲举目张,只有系统了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才能运用自如。
三、重点教学系统地理知识,适当拓宽和补充区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综合分析往往是学生掌握的难点,也是教学活动的重点,它必然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源于单科知识,往往又融合其它的科知识,这就要求各学科的教学中要加强联系,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整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地理学科而言,综合性本来就是本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所研究的对象——地理环境又是一个由自然、社会多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体,必然与其它学科之间有不少相互渗透、交叉之处。如环境问题就渗透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历史因素、生态环境、人地关系、国家政策和措施等等方面的知识。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综合意识,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立足本学科,就是要按照《初中地理教学大纲》,抓好本学科的教学,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并且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知识,以教材的不变应万变。
四、加强地图教学,掌握读图方法,提高读图能力
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充分运用地图获取有用的地理知识,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图的教学,必将给学生留下知识的大漏洞。学生读图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掌握的程度,也直接关系到地理综合能力运用的高低。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要加强地图知识的教学,要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提高读图能力。平时的教学要注重运用各种地图,如区域图,最重要的是正确识别图示地区是什么地方?这就要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等去加以识别。教会学生一图多思、多图并用,图文转换的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填图、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并用这些信息联系已学过的地理知识来理解、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五、捕捉教学信息,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重视自然和社会热点问题,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去审视、分析、评判他们熟悉的地理事实、地理环境和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要提供事实材料或背景,指导学生获得取有用信息,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思维对事件作出评判。
在教学中要关注社会热点和国际焦点问题,例如资源、能源、人口、粮食、环境是全球人们最关心的五大问题,人类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这些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成了一项全球性的全民战略问题。对未来的公民,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对人类当前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给予关注。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面的拓宽,思维也逐步地从具体的感性思维向抽象的理性思维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强有力的影响因素,无论是从思维的模式、方法或就其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认清并勇挑自己肩上的重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H. 地理教学情境设计应注意什么问题
结合教学实践,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情境的创设要有真实性、科学性。情境所创设的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地理知识科学性很强,在创设情境时,创设的地理教学情境、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悖。
第二是情境的创设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紧密配合。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进行情境创设,要逐渐拓展延伸,控制情境导入的节奏。还要区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是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由于不同年级学生知识经验、思维、语言各方面水平不同,可根据教学任务,创设他们既能感知又能接受的情境,既不能超越学生的心理范围,也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水平,让学生无所适从,又要具有经验和经历的难度值,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
I. 地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一、学习和探讨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首先课堂教学内容要以学生学为主,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可以在两人间探讨,小组内探讨,组与组之间探讨,班上探讨,老师与学生间探讨等多种形式。这样,在学与探讨中解决困难,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太阳高度角各地太阳高度角如何变化的时候,可以把重庆纬度大致30度写出来,学生探讨重庆太阳高度角是如何随季节变化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高度角各是多少?自己先思考,然后探讨(方式多样),最后老师总结。这样,学生在学习探讨中获取的知识就会在以后运用中灵活的使用,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讲与读环节
讲与读环节,即教师的启发引导、归纳总结等指导性的教学活动与学生自学性的阅读活动相结合。新教材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以及“读一读”这一栏目的设置为实施这一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在讲到“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内容时,可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山中的岩石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及“读一读”栏目中“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等内容,然后教师再总结出“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结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地理知识的印象,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地形变化原因的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动机。
三、问与答环节
这是教师在上课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新教材“想一想”这一栏目中设置的问题及一些教师自拟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可以及时检测和了解教学的效果,以便教师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并且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提问的内容不必局限于课文中现有的题目,教师在上课时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设疑提问,以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
四、图文相结合环节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任何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都无法代替地图在学习地理中的作用。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地图册及课本中的插图,把课文内容与有关的图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读图、填图、分析图或绘图,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图象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在上课时,注意利用这些图象和课文中的“读图”要求或者是一些教师自拟的读图提纲,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查阅地图、分析地图,将课文中用文字表述的地理知识与地图形象语言紧密结合起来,既可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又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
五、练习与评讲环节
即教学中先让学生动脑、动手完成教师布置的适量练习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分析,并订正答案。这一活动一般是在讲授完一定量的教学内容后,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课文中的思考题或一些自拟的题目来进行的,旨在通过练习和讲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弥补知识缺陷,并掌握一些地理的基本技能。这种练习活动主要是书面作业练习,但也可以是针对课文某一内容而进行的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活动。新教材“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中的许多内容都是进行这种练习的好素材。
例如,在讲授完“地形的变化”一节课后,引导学生“想一想”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对地形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并要求他们列表比较这两种力的来源、表现形式、影响结果等内容。课后带学生到校外做一次野外考察活动,让他们看一看当地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裸露的岩层中有没有褶皱、断层的痕迹,探讨流水对当地地形的影响,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和考察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作必要的补充。这种总结性、实践性的练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培养他们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
总之,只要合理地利用教学中这几个环节,使学生在课堂上耳听、眼看、口念、手动、脑想,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地理教学质量就有可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J. 在使用教学案例时地理老师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使用教学案例时地理老师要注意案例的选取和使用。
一、教学案例的选取原则
教学案例的选取原则并未统一,通过查找和筛选,引用《高师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综述略》这篇文章中所提出的原则。地理教学案例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客观性、典型性、教学性和时代性。依据此原则对陆老师选取的案例进行分析。
1.客观性。客观性即案例的基本 材料来源于客观事实,具有科学性,不早唯含有设计者的个人观点。视频中教师所用案例均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人文现象,是我们熟悉的地理实物,常识性知识。
2.典型性。典型性即案例能体现同类地理事物的共性特征,隐含基本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此外,案例还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体现区域差异,能在共性中彰显个性。陆老师所选案例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性,,太湖平原、东北地区是典型的南北方的农作物种植区。
3. 教学性。教学性即案例为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服务,要求案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其创设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思考,除文字描述外还应采用图像、视频等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无锡辅仁高级中学位于太湖平原,老师以太湖平原农业生产状况作为案例,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知识。案例材料丰富,问题设计合理,逐步深入。让学生可以顺利进入情景。
4.时代性。时代性即案例应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反映当今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并且案例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具有生活性。随着经济发展,发达地区农业生产面临新问题,大量农用土地被占,劳动力减少等因素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陆老师以太湖平原为例正反应了这一问题。
二、案例教学实施的方法
与其他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所具有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案例教学如果只在素铅睁铅材和内容上引人案例,而在教学方法和思路上沿袭传统模式,必然进人一种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讲”和“授”变得不再重要,让学生自主、能动地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教学的核心。所以,案例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是教师角色的转换。
(1)开放教学过程。案例教学的一大特色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教师的主要职责应该是精选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以考促学。在案例教学的组织中,教师应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参与,既是组织者,同时也是案例讨论的参与者: 为多数情况下,案例所涉及的“问题”之解决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根本没有标准答案。而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果,往往会出现难以预料的解决方略:这时,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全体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辨,一方面自己要思索,运用“知识群”的相应理论,就学生观点进行研讨。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提升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 ,即所谓的“教学相长”。陆老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整节课,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针对不同案例、不同情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地理知识,梳理知识体系。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
(2)学生自主学匀。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活动是真正被关注的中心,教师的角色就是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精神,鼓励学生自主的思考、自主的交流、自主的学习,并进行总结或提炼要点。案例教学中学生在阅读案例内容、寻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自己观点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很大的自主性。采用这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能最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学生能把课程中相互分割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看到其内在的联系,透过表面现象探寻其本质,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最透彻并能灵活运用。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每位同学都有参与、表达意见的机会。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碰撞,最后总结归纳。学生的参与程度极高,对知识的理解夜更深入,课堂效率高。
(3)问题的探究。案例教学把教学变槐好成了一种特殊的探究活动,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讨沦分析,围绕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完成探究内容的确定、解决问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学生敏锐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地理结论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通过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引出下一个教学内容。“问题”贯穿于教学始末。
(4)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案例教学是使用特定案例学习某种原理或规律的方法。在地理案例教学时,应把原理的学习实践的 应用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以东北地区为例,研究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并不是主要目的,实质上是为了总结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为分析太湖平原农业生产所遇到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可以作为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农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