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包含的内容比较多,那么旅游地理的知识点又有什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中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1、选择观赏位置
(1)距离
①观赏景观时,选择适当的距离很重要。距离不当,往往观赏不到美。
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峰峦之雄伟俊美,惟远观可得。
③观赏瀑布,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收其形、色、声、动之美。
④远望取其姿,近看取其质。
(1)角度
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观测角度;
②观赏角度举例:正面观赏、侧面观赏、平视、仰视、俯视等。
(2)动态
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
2.把握观赏时机
①一般来讲,我国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夏秋观赏,越往南,山水风景的观赏季节越长,至华南地区,四季皆宜。但是南方地区一些千米以上的高山如黄山、庐山等,也适宜夏季观赏。
②特定时间出现:青海湖的候鸟以五月份观赏最佳,钱塘江大潮以农历8月18左右(中秋节前后)观赏最佳。
③观赏佛光的机会是有限的,因为佛光只有在夕阳斜照、云雾飘飞的山谷之中才会出现,时间、地点、天气条件有一条具备都不行(峨眉山佛光、庐山佛光等)。
④赏云海、日出、夕阳、飞瀑、彩虹,以及观赏生物景观(比如藏羚羊大迁徙、非洲角马迁徙、大象迁徙等,青海湖候鸟等),也必须把握住时机。
⑤清明踏春、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
杭州西湖--春季最好;北京西山观山红叶--金秋最佳;“冰城”哈尔滨--冬季观赏;松花江、太阳岛--夏季最宜;海南岛--11月前后最佳。
赛龙舟--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每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季牧草繁盛、牛羊肥壮时举行。
3、抓住景观特色
(1)做好景观观赏前的准备工作;
①查看相关资料;②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确定旅游路线;③了解景观形成的原理。
(2)游览建筑、园林景区要把握节奏
建筑、园林以及一些风景区的机构布局都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为序幕、发展、高潮和结束等景区。
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和谐生美
①旅游风景区的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我国自然风景区的特色之一。
②非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
我国古代园林要求再现自然,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基本准则。
(2)一方水土一方情
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比如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和傣族风情、内蒙古风光和内蒙古风情等。
5、以情观景
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刻感悟到自然的美。
(1)综合感受;(2)发挥想象:①观赏地貌的酷似造型,只有与想象中的事物或者情景合二为一之时,才会顿觉天工之巧、美仑绝伦。②观赏形如卧佛、仙桃、猴子、八戒望月等造型的地貌景观,只有与想象中的景物一致之时,才能领会到天工造物的'奇妙。(3)移情于景,情景交融;(4)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6、品味文化内涵,洞悉文化定位:许多旅游资源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身后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构成了内在美的核心。
【方法技巧】
1、中国的园林艺术(记忆)
(1)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
(2)我国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法有主配、层次、框景和借景。
主配即主景和配景,主景是全园的精华,配景起到烘云托月作用;层次是借有限的空间,造无限的风景;框景是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画框,把景象限制在框内,是园林中的局部特写;借景是借园外风景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远景。
2、对山水的鉴赏
(1)山的内在意蕴鉴赏
①力量之美;②刚毅之美;③文化之美;④精神之美。
(2)水的内在意蕴鉴赏
①以水寄情,游水抒情;②以水寓意,观水体验;③以水寓理,观景升华。
;2. 如何从旅游美学角度欣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指凡能使人们产生美感或爱好的、由各种地理环境或生物构成的自然景观。它们通常是在某种主导因素的作用和其他因素的参与下,经长期的发育演变而形成。固然在历史时期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人工构景物体,并带有特定时期历史文化的某些特征,但就构景的主体来看,依然具有自然景观的基本特点,所有人工构物仅起着衬托和点缀作用。就旅游建设而言,自然景观不宜有较多的加工改造,一切人工建筑都不得改变其原有景观的基本属性。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人们在欣赏自然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就是审美。水,覆盖着地球面积的尽大部分,它滋润着地球,修养土壤,润泽空气,养育着我们,也给人类以生的灵气;以绿色为主的自然植物更是把人类生存的地球和我们生活的环境装扮得妖娆多姿,美伦美奂。自然,客观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欣赏自然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怀,因此也就有了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之说。
自然旅游资源接其形态特征和成因回纳为以下几类:①地貌景观旅游资源。如山地景观、喀斯特景观、丹霞景观、砂岩峰林景观、风成地貌景观、火山景观、冰川景观、海岸景观等;②水体景观旅游资源。包括海洋、河流、湖泊、瀑布和各类泉水;③生物景观旅游资源。包括森林、草原和各种野生动植物、海洋生物;④自然地带性景观旅游资源。如热带景观等;⑤天气旅游资源。如避暑、避冷胜地和四季宜人的温带与副热带游览地;⑥天气气象类。极光、云海等。⑦其他自然旅游资源。如特殊自然现象等。在众多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中,那些分别以水光山色、奇石异洞、流泉飞瀑、阳光海滩、宜人天气和珍禽异兽、琼花瑶草为特色的景象组合,往往形成不同风格的着名风景区,成为人们观光揽胜、避暑消夏、度假疗养和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旅游胜地。
在大自然中,我们要如何欣赏自然能资源旅游美,没有哪些特点,这都是我们要把握的。首先来看看有哪些美。旅游资源的形象,泛指地象、天象之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综合美。可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野等价值特征。一“雄”美的旅游资源。二“奇”美的旅游资源。三“险”美的旅游资源。四“秀”美的旅游资源。五“幽”美的旅游资源。(含义及典型景观)六“奥”美的旅游资源。(含义及典型景观,并留意与“幽”美的差别)七“旷”美的旅游资源。(含义及典型景观)八“野”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色彩极其丰富,五彩缤纷。这些色彩主要是树木花草、江河湖海、烟雾云霞及阳光构成,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色彩美主要包括:山色、石色、天气、水色、植物色等。
听觉美:鸟语、风声、钟声、水声等。
嗅觉美:花的芳香、陈酿、丰美的肴馔、水果、清新的空气等。
协调美:①物态协调美:是指人类为了审美的需要,对自然风景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如修建亭、台、楼、阁),以协调和强化整体旅游资源的审美效应.
②心理协调美:是指通过自然风景联系到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来反映崇高的风尚、道德、伦理、情操、美好的心灵等,给人以心理上美的享受,进而对游人产生更大的感染力。
风情美:①独特性;②神秘性;③、真实性;④体验性。
现代人都具有崇尚自然的情结,亲近大自然更是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闲暇时间休闲旅游已成为人们的钟爱,中学生也需要鸟语花香的世界,渴看到大自然中与天地交流,在赏心悦目的游览中使疲惫的身心得到调节和放松。高中学生已不满足于对蜂缠蝶绕,花红柳绿的新奇,较多地追求对自然及其生物的体验和感受,享受自然赋予人类的聪明与灵感。更何况我们这些眼光更加犀利的大学生呢?
我想以下四点时相当重要的:预备心境、把握时间、把握角度、选定间隔
在欣赏时我们应该注重从这些方面往体验。
一、定点――散点法。
一定点透视法――静态观赏。
在欣赏旅游资源时,找到一个正确的审美视角,选择最佳欣赏点。
二散点透视法――动态观赏。
在运动中观察旅游资源,表现出旅游资源观赏的活动性。
二、分离欣赏法:
在旅游资源审美中,将特定的对象从四周的现实背景中抽取、剥离出来。被当作一个独立的相对封闭的系统来观赏,从而获得满足的效果。
三、联想――想象法:
联想――想象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方法,它可使旅游者享受到一种“活化”的形象,使美感得到深化。
一联想欣赏法。
主要指旅游资源以一种“感性魅力”来触动观赏者的生活积累,这种触动唤醒了观赏者所直接感受的对象(旅游资源)与自身的审美经验记忆之间的某种联系,从而产生出新的审美对象。
二想象欣赏法。
想象主要表现为,不仅感知直接作用于观赏者的旅游资源,而且还能在观赏者的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四、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法是对旅游资源的高质量的欣赏,是旅游资源审美中令人沉醉的境界。
一触景生情
观赏者在旅游资源审美中,由于各种不同的旅游资源的触发,而引起的各种不同的情感反应。其特点为“因物起兴”:一是不同情感对应于不同的对象形式结构;一是不同的美感有着不同的心理基础。
二缘情择景。
是指旅游者,根据不同的情感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特定情感需要的旅游资源,寓情于景,把内在的情感投射于外在的旅游资源上。
触景生情与缘情择景的区别:
触景生情使旅游资源得到了情感形式,而缘情择景却使情感得到了自然形式。
那么,走进自然看什么,怎么看?我国历来把欣赏大自然以为是“外供线人之娱,内养仁智之性”的高雅文化活动,更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方式。在观看名胜古迹时,可以使人感受古代文化的气味,民族风土人情的演进和时代的变迁,从中找寻历史发展的脉络,探寻地方或民族发展的轨迹;看名山大川,可体验自然的鬼斧神工,想象沧海桑田的变迁,感受大自然巨大而神奇的气力;看自然及其植物,体验自然生物的多样性,想象自然物种的起伏兴衰,从而感受自然创造生命的神奇过程,汲取人类生存的意义,激发孩子保护自然,珍惜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大自然深奥神奇,赋予青少年驰骋想象的天地,激励他们勇敢面对未来,升华自己的理想境界,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转转公园,那里是微缩的自然景观,亭台楼榭、花草树木、小桥流水、山石景观都有。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玲珑的假山,潺潺流淌的小溪,呈现给我们的是和谐、美丽、纯净。动物园里天鹅伸着长长的脖颈,不时展开雪白的翅膀上下翻飞,显出高雅端庄;长颈鹿独自傲立,仪态优雅;敦厚的大象如盘石一般稳重;灵巧的猴类动物上窜下跳,表现出灵长类动物所具有的特质;孔雀有意要与人比美,等待它展开那美丽的屏,你得煞费一番心劲;虎狮咆哮时显示出勇猛威武之美。这一切细细品味,韵味无穷。
长廊和楼阁以及碑刻中记载着历史,它把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题刻在里面,并沉淀着人类文化传承的经历,是历史的缩影,其价值相当厚重。
名山大川,走进自然,往欣赏城市中、公园里难以见得到的景观。此行应有目的性,如亲历四季,感受春的盎然生机,夏的炽热,秋的舒爽,冬日的严冷和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并理解四季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在变化;这些教科书上的内容,只有亲身经历了感受了,才会熟悉得更加深刻。走近大山,突兀的山石,惟妙惟肖地形成人们熟悉的桂林的象鼻山;石林地貌,喀斯特地貌等等,使人们深刻体会自然界妙手神功、倒海翻江、滴水结晶的神奇变迁。奔腾的大江大河,显示出一种勇往直前的气势,永不停息;湍急的山泉,潺潺的小溪,叮叮咚咚,音乐般的韵律美妙无比;再看山间那缭绕的云雾,似飘逸的白纱,缠绕着大山,时隐时现,会使人浮想联翩,增强想象力。
3. 旅游地理的概念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括康乐在内,是广义的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定义 是指人们闲暇时间内进行的旅行游览、观赏风物、交流文化、增长知识、锻 旅游地理学炼身体、度假疗养、消遣娱乐、探险猎奇、宗教朝觐、考察研究、购物留念、品尝佳肴以及探亲访友等非定居性的暂时性移居过程,也是一种以各种不同方式分配空间和利用时间的社会现象。一般来说,旅游仅指离家在外逗留至少一夜以上的活动,而娱乐包括离家不超过一昼夜的活动。
4. 旅游鉴赏是属于自然科学类还是艺术类学科
应当是人文社科类
我学校的一门学科
《旅游地理学》课程简介 法政学院 李巧玲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作为公选课,本课程将在介绍旅游各雀辩要素的基础上,以旅游资源为授课重点碧扰,通过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及其分布;中外精品旅游资源鉴赏;以及旅游规划案例分析等多个专题和大量的影像资料,展示旅游客题的吸引力和无穷魅力。使学生对旅游审美与愉悦、旅游消费和旅游业、旅游文化及环境等有一个系统的和深刻的认识,并能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升旅游效果,以顺应21世纪旅游大发顷慧缺展的需求。
本学期开课32学时,2学分
我想你说的类似吧
5. 旅游文化的特征有哪些一共6点好像
中国旅游文化具有规范性、多样性、时代性和扩散性。中国的旅游文化包括中国旅游文化传媒、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宗教文化、中国的世界遗产、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中国艺术、中国旅游文学、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象征文化等。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广义的理解,旅游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学习中国旅游文化,有助于解释人类的旅游行为,揭示旅游活动发生发展的机理。学习中国旅游文化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旅游业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
中国旅游文化教程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处理好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和谐统一,促进接待地整体的、全面的、持续的进步。
发展动力:
1、外向力
旅游者自身及所处群体产生的超越既有环境约束的一种期望性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是满足探奇求知的需要。人们在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中,为了丰富精神世界.
就需要去探索和认识外界的事物,或是为了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或是为了丰富知识、增强能力等。
2、吸引力
来自异地地理环境和特殊场景,是旅游目的地特有的环境或场景对旅游者期望的响应。了解和体验其他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生活、社会经济生活、风土人情及民族传统习惯等都属于这种需求。
6. 旅游地理知识
1、什么是旅游业?
旅游业是练习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他们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它不仅能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而且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气者促进和带动作用。
旅游者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条件并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简言之,旅游业是旅游(地理)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产业模式(经济)。
2、现代旅游业的主要特点
①综合性;②服务性;③涉外性;④带动性;⑤脆弱性。
3.旅游的定义与判定
旅游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人们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暂时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4.判定方法与技巧:
旅游活动以“活动空间”的“异地性”区别于“其他休闲活动”;
旅游活动以“活动目的”的“娱乐性”区别于“其他经济活动”;
旅游活动以“活动时间”的“临时性”区别于“人口迁移”;
旅游活动以“消费活动”的“高层次性”区别于“一般的消费活动”;
旅游活动一定要和消费结合起来。
5.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内涵
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既可以是风景,也可以是风俗民情。
旅游资源的内涵
①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包括为旅游提供服务的设施;
②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
③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讲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6.旅游资源的价值
美学价值
美学价值主要针对自然景观而言。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人们到自然风景名胜区观光、度假、疗养,主要目的就是感受自然景观的美。
各类自然景观组合而形成的自然风景区,其美学价值要高出各类自然景观单独具有的美学价值的机械累加。例如河、湖、溪、瀑、泉等水文景观,以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的组合,可产生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美感。在山水风景的基础上,动植物不仅丰富了自然美的内容,而且使自然界焕发生机;变化万千的气象,以及气候上的季节变化,使自然美因时因季节不同。
科学价值
科学价值主要针对自然景观而言。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在地学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例如,夏威夷的火山、东非的大裂谷、北欧的冰川地貌等,都是世界着名的风景名胜。我国的泰山、庐山是形象高大的断块山;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黄山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长江三峡是典型的河流峡谷地貌。许多名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则是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风景名山对研究高山气候、山地垂直自然带、云雾的成因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是针对人文景观而言。
如古代建筑、摩崖石刻、书画题记,以及名人活动的遗迹和旧址等。
经济价值
所有旅游资源的开发,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
康体娱乐价值
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登山、野营、滑雪、攀岩、狩猎、森林浴、水上运动等旅游项目,能满足旅游者康体娱乐的需要。
社会文化价值和环境价值
一般来说,艺术和美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表现在观光方面,文化和科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
根据某一旅游资源功能,就可确定其所在地的开发方向。
7.地理位置和交通
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位置和交通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
交通条件决定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和旅游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
很多地方,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增强了吸引力。
如位于经度和时间起点的英国皇家天文台、位于赤道上的厄瓜多爾尔尔的加拉加利镇,位于北半球极昼极夜起点的瑞典斯德哥尔摩等地均为世界旅游热点地。
市场
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并不一定与其他旅游资源价值呈正比,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客源市场。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主要有客源地、游客数量、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
其中,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是两个最基本的指标。
客源地
客源地是指游客的来源地。
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前国际上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西欧、北美、日本。
一般情况下,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经济较发达,开发能力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
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
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讲,靠近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旅游资源所在地与客源所在地距离越远,旅游资源吸引力越小,客源数量相应减少。
8.基础设施
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服务设施(如交通、水电、电信、食宿)条件也会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的顺序和规模。
9.其他条件
其他开发条件包括资金条件、施工条件、现有的开发条件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等。
首先,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持续支持。
其次,旅游资源的开发项目必须考虑工程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
7. 什么是旅游地理学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娱乐在内,是广义的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旅游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旅游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动规律,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保护和开发利用论证,旅游区(点)布局和建设规划,旅游区划和旅游路线设计,旅游业发展对地域经济综合体形成的影响等。
(7)旅游地理文化鉴赏是什么扩展阅读:
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麦克默里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被认为是现代旅游地理学的第一篇论文。早在1935年,英国地理学家布朗就倡议地理学家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旅游业上。
他和詹姆斯、卡尔森等先后论述了局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发展基础、聚落构成的差异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测定了旅游形态及其经济价值,并阐述了旅游形态和旅游设施的意义。
20世纪40年代艾塞林、迪赛对游客客流进行了分析。50年代联邦德国地理学家哈恩从游客的性质、逗留时间、季节性变化方面划分了德意志联邦旅游地类型。可是,这段时间内绝大多数旅游地理着作主要是描述某些旅游胜地,或限于一般论述旅游的经济意义,对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极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