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如何开展科学实践活动计划

地理如何开展科学实践活动计划

发布时间:2022-03-03 21:36:07

1. 浅谈怎样加强地理课的实践活动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恩格斯说过“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地理实践活动对正确理解地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活动可以为课堂和书本上抽象孤立的知识提供极为生动形象的例证和解释。通过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目标,变学科的“封闭型”为活动的“开放型”,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使用地图、图表的能力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应用地理信息手段进行交流、表达的能力;为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舞台。因此,地理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配套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巧妙设计,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
设计实践活动方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取题,活动方式和目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能太难、太高,学生无法达到;也不能太简单,学生没有兴趣。另外,实践活动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既与教学相关联,又与生活联系,只有这样的方案才切实可行。
1.结合教材开展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进行《地球的运动》教学时,我事先布置学生根据课本要求准备好制作地球,月球,太阳的工具、材料,在上课时,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对这些材料进行观察、按照课本步骤制作三球仪。借助这一活动,学生对地球经纬线、月球,太阳的形状以及大小,相互运动等抽象的知识不仅理解得深刻、透彻,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还亲手制作了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等教学用具,在教学中既发挥了积极作用,又弥补了教具不足的现状。这样,不但能够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结合其他学科开展实践活动
地理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衔接,达到融会贯通。如与历史相结合,开展“赞美家乡”的班级讨论会;与语文相结合,组织一次“地理知识”的辩论赛;与音乐相结合,探究“歌曲中的地理文化”等,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得到肯定,同时还可以使不同的学科有机地融为一体,综合提高学生素质。
3.贴近生活开展实践活动
把课堂知识巧妙地与生活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知道地理就在身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把地理知识与周围可视、可触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如在学习工业“三废”的危害及治理的内容后,带领学生参观新钢公司的污水处理设备,听取厂领导的有关介绍,让学生对工业“三废”的治理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既增加感性知识,也深化了理性知识的学习。
(2)结合春游,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会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如去湿地公园、仰天岗春游时,我就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讨论:湿地公园、仰天岗旅游资源的美在哪里,怎么欣赏?如何理解中国山水画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美德意识;建造江西自然博物馆的实际意义等等。
(3)结合环境节日深入环保意识。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得到关注,联合国确定了一些重大的环境节日,如3月12日植树节、4月7日“世界无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11日“世界人口50亿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每一个节日来临,我要求学生思考由来,搜集资料,从搜集资料的实践活动中体味环境的重要作用。
三、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在实践活动中有很多时候是要走出课堂的,要注意学生的安全,要学生能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2.在整个实践活动期间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
3.不能过多。频繁的实践活动容易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厌倦而失去兴趣,甚至会喧宾夺主,动摇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产生负面作用。
4.注意实践活动结束时的评价工作。要找出活动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树立下次参与实践活动的信心。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以利于下次活动的开展。
由此可见,地理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方面,有着特殊重要性,它能帮助学生在思维、感观、言行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地理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如何组织学生参加地理社会实践活动

探索学习是一种狭义的体验学习,一般主要指学科领域内的探索性活动。这种学习重要的不是学习和记忆科学的结论,而是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因此:1探索学习是从抽象的科学结论和知识的接受转向通过具体的探讨,获得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而不是以获得或证实某个结果为目的的。例如学生对学校周边地区的调查。2探索学习的本质在于探索,而不是某个固定过程、方式的重复和再现。探索即伴随着失败,因此探索学习也是体验失败的学习。最终结果的有无,正确与否,不是评价活动是否成功的依据。3探索学习包括发现问题、设立假说、收集资料、信息、数据,处理资料数据,以实验等方法验证假说,以及制作模型等操作活动。活动主要是在教室外进行;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探索能力、研究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于养成科学的研究习惯,形成热爱和尊重科学的态度、是非常宝贵的机会。例如学生对学校当前绿化情况的分析,发现问题后,设立假说,然后收集资料、信息、数据等,处理资料数据,并以实验的方法验证假说。(三)解决问题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使学生直接面临实际问题,以学习和研究某个问题为中心的活动方式。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学习主要可应用这一方法。1解决问题学习,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寻求解决或解释某个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综合地、关联地、切合实际地分析和思考问题,掌握一般方法,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行为方式。例如学生对垃圾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的调查活动就是如此。2解决问题学习不是按照某种固有的体系、顺序、接受和记忆知识的学习,而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事实,通过提出问题、采用查找资料、访问调查、自行探讨解决和解释问题的方式和途径进行的活动。3解决问题学习的基础是每个人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个人的生活经历及体验的多样性即构成了对于问题分析的角度和所寻求的解决方式的不同。4解决问题学习是从社会事物和问题出发的学习,中心是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以小组协同、合作学习为主的组织方式构成了实际的社会技能的学习。5在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中,如:垃圾与环境保护、人口问题,道路与环境问题等,伦理的、道德的、对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判断必然贯彻始终。对社会某个地区人们具有突出意义的自然和社会问题,或者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面临的重大问题,都采用专题调查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直接经验,可以极

3. 如何开展初中地理实践活动

哇哦!地理实践活动!羡慕,我初中高高中超想参加可惜没有人组织和参加过。
我觉得你可以带着大家出去玩呀,去本地的山水地方,记得分析一下这个地方山体、水源的成因,当地植物、植被还有当地民俗的原因,对了天气气候也可以当场分析一下。
去博物馆看看其实也有一定的好处,毕竟地理和历史也是有联系的。
初中主要是地理开窍,不好学,我觉得地理中国节目就挺好的,平时也可以推荐给大家看看,我超级喜欢地理,我觉得这个节目很好看!

4. 如何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地理

1、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课题,通过课前调查、搜集,课上研究、讨论,课后实践、研究,使学生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探索的精神及自主探索的能力。

2、通过设计各种课题方案,培养学生学会调查、实验、参观访问、查找资料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

3、通过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分析、研究,从而有所发现,体验到与人分享的乐趣及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关注社会,关心自然,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师资准备: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以及班主任、各班综合实践
活动时间安排:每周综合实践活动课及课外活动时间。

5. 怎样增加地理教学设备,开展实践活动内容

经过新一轮的地理新课改教学以后,我们对课改有了进一步的熟悉: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思想的转变应是先导。在《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这里,更多地强调了生活中的地理和地理知识的把握以及地理技能的运用,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地理,并且带着地理知识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才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那么如何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呢? 在初中中学教学中,地理课程的开设仅在初一、初二,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是: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年龄小,对中学阶段学校还不适应,他们的学习爱好需要激发,学习方法需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需要锻炼,但他们有的是对新事物的渴望以及蓬勃的朝气与活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是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取题,活动方式和目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能太难、太高,学生无法达到;也不能太简单,学生没有爱好。另外学生还比较小,活动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既与教学相关联,又联系生活,只有这样的方案才切实可行。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如下几种类型的尝试: 一、结合教材设计实践活动方案 地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它兼跨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结合初中教材,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实践活动方案。 ( 1)绘制学校的平面图。  时间安排在在学习了《地图》一节后。学生刚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通过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学以致用,又增进刚入学学生对新学校的了解。 ( 2)实地考察家乡的海陆变迁。  时间安排在学习了《海陆的变迁》一节后。课后组织学生分组找寻我们身边的海陆变迁,比如在沿海地区,身边就有许多海陆变迁的实例,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成果也是显着的,有海上公园的浪蚀崖,有山上的鹅卵石,还有“鲸园”名称的由来(传说曾经有一条巨大的鲸鱼在此搁浅)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本中学得的知识更加形象化、生活化。 二、结合环境教育设计实践活动方案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因此,环境教育在中学教育中也日益受到重视,这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平台。具体办法如下: ( 1)结合重大的环保节日进行。  如4月7日“世界无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11日“世界人口50亿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每一个节日来临,教师都向学生具体地介绍它的由来和现实意义,让学生搜集资料,并探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都应该如何做。通过环保节日的宣传,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 2)结合实际寻找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 很多环境问题实实在在都存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能够意识到、观察到、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因此善于挖掘身边的素材,比如:学校边的一条小河的污染与治理情况、学生课间餐天天使用的一次性的筷子和餐盒数量等等,通过调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之中。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可行性强,并且对学生的现在乃至将来都会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是我们进行环境教育比较典型的案例。  ( 3)结合学生各科课程学习设计实践活动方案 在初一、初二阶段,虽然学生的理解力、知识面都是有限的,但也不能忽视他们的能量,有时他们能够自觉的把历史、地理、生物、语文甚至音乐等学科课堂学到的知识与地理课堂的知识联系起来,提出这样那样好奇的问题问老师。所以我们要抓住这样的机会,了解其他学科教学内容与地理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及时开展一些小演讲、手抄报比赛、唱歌比赛等等活动,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如与历史相结合,开展“介绍我的家乡”的主题班会、介绍黄河及其流域人类活动的发展历史(或重大事件);与语文相结合,组织一次“歌颂祖国”的演讲比赛或者唱歌小展示;与美术课相结合,出一份《我们的家园》的手抄报;与音乐相结合,探究“歌词中的地理名称”等。这种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得到肯定,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打到综合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比较开放的模式,所以对活动的选取和设计教师要分外谨慎,活动方案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可掌控性强。对于活动场所和方式的选择一定要深思熟虑,要能够预见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能力,活动前做好充分的预备。由于初一、初二的学生还比较小,对问题的解决和处理能力较弱,实践活动应先以调查问卷、搜集资料为主。另外,实践活动不能过多、 过频,轻易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厌倦感而失去爱好,甚至会喧宾夺主,动摇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产生负面作用。

6. 浅析中学地理教师如何组织野外实践活动

一、地理教师如何有效组织野外考察实践活动野外调查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基础地理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而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活动,它改变了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等职能。地理学科是比较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学习地理我们就必须走进生活,贴近自然。新课程改革对地理野外实践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并且专门增设活动设计、建议等内容。这说明新课程更加强调地理课程教学的实施要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十分有必要。要做到这一点,地理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宽松而又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野外考察实践活动的展开,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在课外教学实践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如何更好地组织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呢?

7. 浅谈地理科学如何为实践服务

阳光实践 贴心服务——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阳光服务小分队实践纪实

暑期来临,大学生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正式开展。7月2日——16日,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师范081班“阳光服务小分队“的同学们在崇川区任港街道晨苑小区进行了为期14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实践主要目的是通过帮助居委会工作人员对社区内居民举办一些活动,从而让大学生们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一定的责任感,增强团队意识。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工农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实践总体上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期七天,主要是协助校区工作人员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第二部分同样持续一星期,主要是举办一些有特色的活动,丰富小区居民的生活。
在第一个星期的活动中,小分队的队员们被分成了8个小组,每组由一位或者两位同学组成,将普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刚开始的工作,由于有一些居民点人口相对较多、出租户多、人员结构复杂,加上同学们在开始还有些不熟悉,当地居民又多讲南通本地方言使沟通存在了问题,所以工作开始开展并不顺利。为了使问题得以解决,小分队队员在入户登记时,针对普查对象见面难的现实,采取错时登记法,在多次上门都找不到人的时候,借助居委会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帮助,收集住户的起居规律,以便调查员有的放矢;其次使用电话通知、电话预约或请街坊四邻互相转告;最后是在各个居民点张贴宣传条,并将居委会电话和普查员电话做成小条贴在信上,提醒居民主动与调查员联系。工作最终得以能够高效的进行。
另外,由于人口普查表所填内容较多,为了防止填报时间过长引起居民不满,同时也为了使登记规范更为高效,在入户登记过程中,同学们对于同一小区建筑物内的住户,在填写如建筑层数、住户类型、是否饮用自来水、住房内有无厨房、住房内有无厕所等指标时,按照相同的基础信息,根据已核对过的信息填表,缩短在住户家滞留的时间,确保入户登记高效,同一建筑物基础信息规范。
在登记过程中,同学们随着工作的深入而逐渐掌握了一定技巧,使得工作进展更为顺利,面对听不太懂普通话的老年人,同学们不厌其烦地耐心沟通,并用微笑寻求周围其他居民的帮助,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居民多,工作量大,所以同学们一大早就去社区,登门造访,中午只打一个小盹,下午接着工作。尽管有点苦,但队员们都认为很值得。一位队员说:“虽然这几天感觉很累,但是每当我下班时捧着一叠厚厚的写完了的登记表时,觉得自己的努力也换回来了劳动成果,就会有一丝欣慰。”
三天时间的工作,同学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丰富了阅历,又掌握了更多与人沟通的技巧,更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有队员自信的说“这次的社区服务,我有自信把它做得更好,让人们看到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经过了一个星期的锻炼,同学们就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实践——将活动带进社区,进行为期七天的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在开始之前,小分队队员们就提前与社区工作人员联系,结合小区实际和自身的专业素养,一起制定了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小分队的第一个活动话题为“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为中国官方语言,普通话的推广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整个活动分为五部分构成,普通话推广的意义及法律依据;普通话的发音基础;如何咬准字音;普通话有关的幽默、绕口令。小区居民积极配合,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尤其幽默、绕口令部分时,笑声不断。
小分队的队员们的第二个活动就是向晨苑社区老年人讲解一些有关养生的生活小知识。活动当天,很多老人早早来到礼堂,活动举行极为顺利。阳光小分队就老人常见疾病预防及食疗提供了许多简单实用的办法。活动给老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在随后几天的活动中,队员们针对青少年假期安全问题、创立节约社会、树立人生目标、普及科普知识等角度出发,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活动。
青少年安全工作是一向长期性、社会性的工作。活动方式以阳光小分队成员与晨苑社区青少年互动为主,展示演示文稿,对互动中的内容加以总结讲解。讲解内容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以及网络安全。活动得到了社区大力支持,并提供消防灭火器等器材做了现场演示。活动现场气氛活跃,效果显着。
在向小区居民讲解生活中的节约小妙招时,小分队主讲同学将这个本来很大的话题分为用水篇、用电篇、用气篇三部分讲解。这样不仅条理清晰,而且更容易方便小区居民理解。
为了帮助中小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一些有意义的规划。7月14日,阳光服务小分队在小区举行了一场针对青少年的励志讲座,这场主题为“过不平凡的生活”的讲座,主讲同学在讲座中解读了为什么不同年龄段的人有着不同的梦想,从而引导各位同学对自己现在的生活进行思考,规划未来。
活动的最后一天,“阳光服务小分队”举行了一场地理知识普及讲座,主讲同学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结合小区居民的实际情况,选取比较常用而且有意思的地理小知识进行讲解。最后,主讲同学对今天所讲的全部知识进行了全面回顾,并用精美的地理美景图片,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提出了环保的重要意义,结束了整个讲座。
几天的活动下来,活动中很多社区居民纷纷表示此次阳光小分队的活动不仅有很强的实际意义,而且整个活动趣味十足,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小区居民的欢迎与支持给予了阳光小分队很大的鼓励,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使自己更进一步地了解了社会。通过与社会零距离接触,把自己从校园带到社会中,亲身体味社会生活,使自己学到了真本领。 热心、真诚的他们不仅仅把它看成了简单的社会实践,更看成了一次用自己的能力服务社会的机会。--------------------蛋蛋的忧伤

8. 地理科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9. 怎样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初中地理课外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的地理实践活动。有些学生自小喜爱地理,并具有一定的地理才能,他们不满足于地理课堂教学中所学知识,而需要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地理课外活动可满足这些学生渴望获得地理知识的需要,促进他们地理才能的发展。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育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技能、及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品德,拓展有限的课本知识,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根据内容和目标的不同需要,地理课外活动可分为: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活动、地理科普活动、地理群众活动、地理参观活动、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等等。

10. 如何基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一、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基础点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基于学生主体性需求及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并通过地理教学中一系列实践活动所获得,课程标准对地理课程教学有指导性作用。因此,地理实践力培养须以课程标准、学生需求为基础,以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
1.以课程标准为基础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其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阐述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编写高中地理教材、指导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及高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指南。因此,地理实践力培养必须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将地理实践力素养作为地理课程理念之一,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多个方面渗透了地理实践力培养要求,即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搜集和处理各种地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备科学精神;能够独立或合作设计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案和计划;能够设计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目标,并选择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2]。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标准进一步对地理实践力学科素养水平划分为五个等级,便于地理实践力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层次性。
2.以学生需求为基础
学生需求有希望成功成才的需求和表现自我的需求等深层次需求,也有希望轻松学习的浅层次需求。从需求本身看,有学生的内在实际发展需求,即在一个特定阶段的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知识、思维、情感态度基础上的最近发展区。还有课程总体目标、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能力发展的外在需求。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地理实践力培养须遵循学生的需求。
地理实践力培养应从学生兴趣出发。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体会到实践活动的乐趣,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更好地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地理实践能力。所以,地理实践力培养宜从学生兴趣出发。同时,地理实践力培养还应注意学生年龄特征,高中阶段学生相比初中阶段已达到更高发展水平。其一,感知觉目的性和系统性增强,观察力大有提升,并且趋向精确;其二,注意力更加稳定,思维表现出更高抽象概括水平。地理实践活动设计和实施应遵循学生年龄特征,体现出弹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感受体验,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观察、行动、思考,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二、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结合点
地理实践力培养不仅以课程标准、学生需求为基础,还需更为真实的情景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操作、观察、探究实验等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社会生活,其中充分结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实践平台,是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结合点。
1.充分结合校内资源
依据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可将其划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地理校内资源指学校范围内可作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包括校内教材、设施、地理师生等。丰富多样的地理校内资源,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提供充足的条件。应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如模拟实验、教具制作、气象观测与天气预报、天文观测等。
室内课程实施过程中,可通过仪器演示、音像图片等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提升,如在讲授“昼夜交替和时差”时,视频演示或地球仪演示,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地理知识,还有助于提升地理观察能力。通过学校地理实验室、地理活动室,充分利用相关设备也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如“模拟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在借鉴各版本教材优势基础上整合教材,为学生构建基础性模拟实验活动。充分利用地理园等地理场馆或校内自然环境也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如结合气象站观测气温和降水,在地理园观察自然或人文地理模型等,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地理观测能力,还有利于提升问题探究能力。
2.积极结合校外资源
校外资源即学校范围外可作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包括研究机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天文台、有关政府部门、工厂、农村等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等[3]。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外资源为学生的地理观测、调查、考察等实践活动提供广阔平台,是培养学生实践力的有效途径。
利用课余时间到博物馆、规划馆、科技馆、研究机构参观,如重庆市自然博物馆参观,可通过“山水都市”、“地球奥秘”、“生态家园”等场馆线路,丰富学生地理知识同时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利用国家地质公园、地方自然或人文资源环境供学生参观学习,如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等考察,可弥补学校实践场地不足,促使学生体验学习、拓展思维、提升能力。利用到工业园区、农业园、科技园等参观学习机会,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独立行动、主动思考、自主认知。如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时,可到学校附近工厂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社会实践体验。学生将实践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进而转化为个人发展所需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落脚点
地理实践力培养不仅应充分结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具体还要落实在地理野外考察、地理社会调查和地理模拟实验等各项能力的提升中。
1.提升地理野外考察能力
地理野外考察主要是指学生对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直接观察,一般包括地质地貌、气象物候等自然地理要素的专项观察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观察;还包括农业、工业、环境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综合观察[1]。通过地理野外考察,可促进学生地理观察观测能力提升,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意识及能力。如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学生能够运用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技术和其它地理工具,对地貌、土壤等自然要素和相关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能够观察比较不同区域的特点,掌握归纳区域特点的方法;能够在野外观察、测量和分析地质地貌基本形态,推断其形成过程。
2.提升社会调查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到“社会即学校”,突出体现地理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社会调查就是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展开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学校所在地或某一特定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进行直接的、有计划的、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深入分析研究的活动。社会调查能力是地理实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三峡库区移民”问题调查中,学生自主合作性设计方案,搜寻该区域统计信息及发展规划,进而参与调查,并对相关问题及成因作出简要解释,有理有据提出可行性策略。调查结束后,撰写调查报告并展开交流评价。
3.提升地理模拟实验能力
地理模拟实验即使用一定实验器材及设备,人为地把所要学习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表现出来,以获得和验证地理知识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学生地理实验能力的提升具体体现为能够设计和实施地理模拟实验并作出解释;能够解决高考地理试题中相关问题。如模拟实验“模拟山前洪(冲)积扇的形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实验,利用白纸和细沙等实验材料进行模拟,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理解其中科学道理,获得地理知识,还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认知和情感等素养提升,发展地理实践力。

阅读全文

与地理如何开展科学实践活动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10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6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