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初二地理考察报告有哪些

初二地理考察报告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5-12 20:35:21

‘壹’ 考察报告怎么写

实地考察,是考察报告写作的重要基础。

考察重亲自观察,目的就是要抓观察对象的特征,但没有专业知识作指导,观察就是两眼一抹黑了。结果一无所获,或者得出错误的结论。比如一个没有地质地貌知识的人站在西藏打加拉山坡上,看到一个高于一个的平台会无动于衷,但对搞地质地貌的考察队员来说,他们面对这种地貌马上就能判断:“所有这些平台的存在,都表明高原在上升过程中是间歇性的,运动时快时慢,交替更进,每个平台代表着或长或短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见《地理知识》 1984年第6期)对一个没有林业知识的人来说,面对卡马沟谷里茂密整齐的林子只能发出“真美呀”的感叹,却说不出各类树木的名称,更不懂它们的价值,但对有专业知识的考察队员来说,他就能马上发现:“在250平方米的样方内,竟有22种高大的乔木,占优势的科属是壳斗科的栲属、石株属、青冈属,槭科的槭属……”(《片马行》)(见《地理知识》1983年第1期。可见,有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作指导,考察队员才能耳聪目明,迅速捕获到考察对象的种种特征,发现考察对象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考察报告是专家们的写作。像综合考察就必须由各门科学的专家们联合组成考察团,容不得“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综合考察任务,最终完成考察报告的写作。

丰富深厚的专业知识,既是考察活动的必备条件,也是写出有分量的考察报告的必备条件。

‘贰’ 初二生物地理必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总结一些考试的高频考点,那么初二的生物和地理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呢?

初二生物知识点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

2.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意义是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性,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更能适应新的环境,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对植物的进化也有重要意义。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意义是产生新个体的速度较快,利于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短时间繁殖出大量个体,并且后代特征较为一致,易保持母体的优良特征。

3.无性生殖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有压条、嫁接和扦插。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确保嫁接成功的条件是亲缘关系越近和形成层紧密结合。嫁接后可以保持接穗的优良特性。常用扦插方法的有甘薯、葡萄、菊、月季、紫背天葵、杨、柳等。

4.扦插材料的处理:实验步骤(1)选取易扦插的材料并处理,共20只;(2)选择有两个节的,上节的叶去掉一部分,下节全部去掉;(3)贴标签A、B,A组上切口水平,下切口斜向,B组上下切口都为水平;(4)插入土中,放入容器,提供充分的光照、水分和适宜的温度;(5)定期观察记录。

5.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较易生根。茎段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斜向是为了容易辨认正反方向,同时上方水平是为了减少水分过多蒸发,下方斜向是为了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生根。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留部分叶是为了保持光合作用;下一个节要去掉全部的叶是为了留有伤痕,易形成愈伤组织,易生根。

6.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种植,每一块都要带有芽,原因是芽合成生长素旺盛,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抗病能力,没有芽的马铃薯小块在土中会腐烂。种植菊花和芦荟的时候,一棵植株常常会变成一丛,原因是他们有很强的萌蘖能力。

7.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特点为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变态发育。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蝗虫的一生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成为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有蜜蜂、菜粉蝶、蚊、蝇等。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同蝗虫一样,还有蟋蟀、蝼蛄、螳螂等。

8.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细胞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9.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10.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初二地理知识点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经线与纬线的特点,经度与纬度和半球的划分。

4.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5.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6.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7.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8.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9.世界的气候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寒带:寒带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2)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4)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以上就是一些初二的生物地理的重点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叁’ 地理野外考察(150字作文)

地学科技活动中的野外考察就是组织青少年到大自然中去对山、川、湖、海、石、泉、土、林等事物或现象进行的考察活动。它是地学科技活动中的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地学特点的活动形式。
3.1 野外考察活动的基本过程
野外考察是进行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地学科技活动中,可以作为考察的内容非常多,常见的就有地质、地貌、河流、湖泊、海岸,洞穴、土壤、植被、草原、沙漠等,某些特殊的地质,地理现象,如火山、冰川、泥石流、地震灾害等也可以列入考察的范围。此外还有乡土地理考察、环境地学考察;大区域的综合自然地理考察等等。
野外考察的全过程,可以划分为准备工作、野外工作和室内总结等三个阶段。
一、野外考察的准备工作
充分的准备是搞好野外考察活动的前提,野外考察不同于旅游观光,它是要组织青少年有目的地到大自然中去研究和探讨地学问题,去研读大自然这本“无字书”。所以,没有充分的准备是不行的。
准备工作大体上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思想准备
野外考察是在大自然中进行的一项艰苦的学习过程,它不是闲情逸致地游山玩水,而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体力和脑力的劳动。这一点必须事先向参加考察活动者讲清楚。野外考察,经常要和困难,甚至危险打交道,要走路,要爬山,连续多天的野外工作更会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因此,参加活动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野外考察是一项集体活动,任何地学现象的观察和测量,都需要大家的通力协作才能完成,考察中遇到的每一个困难,也是需要集体的努力才能克服,可以说,在野外考察时,离开了集体,则将一事无成。所有这一切,都需要考察者自觉地树立群体意识,加强集体主义观念,要有为集体的事业做出奉献和牺牲的精神。这一点对于保障考察活动顺利进行,无疑也是非常必要的。
2.业务准备
业务准备是指考察出队前进行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以及资料文献的收集工作。
为使青少年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除讲课和培训外,还可以组织青少年走访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同志,向他们学习,请他们介绍情况,传授经验。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应包括考察区的地形图、地质图,有关的调查报告、论文和文章,在有条件时,还应收集该区的航空相片、卫星相片等遥感图像资料,以便全面了解前人对该地区的研究成果。这对于确定考察内容和编制活动计划大有助益,也会使考察实施及其尔后的总结少走弯路。
对于收集到的资料文献,还要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和编选,条件允许时,最好能编写出一份适合青少年水平和需要的综合材料,向他们宣讲或印发给他们。
3.物质准备
野外考察用的仪器、设备、文具用品等,一般分为通用和专用两大类。适用于各种内容的野外活动用的通用装备有:罗盘、高度表、望远镜、照相机、放大镜、铁锤、卷尺、标本盒(袋、夹)、以及背包、遮阳帽、厚底鞋、长袖衣裤、饭盒、水壶和用以记录的笔记本、铅笔等。专用装备是指适用于不同学科的专门仪器或设备。例如:水文考察用的流速仪、水尺、求积仪、计算纸;土壤考察用的土镐、土锹、土钻、取土刀和用于简单土壤化验的药品;生物考察用的年轮仪、测高器、采集器(筒、袋)、枝剪、解剖器(解剖刀、镊子、剪子)以及制作标本用的酒精、防腐剂、福尔马林、氢氧化钾等。
此外,还应准备一些常用药品,如预防晕车、中暑、治疗伤风、感冒和各种外伤用的药品,到南方和山区还应准备一些蛇药。
4.组织准备
严密的组织工作是顺利进行野外考察的有力保证,对于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尤其如此。要使考察队成为一个拉得起走得动,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的队伍,出发前一定要做好组织工作。
具体办法是把全体考察人员编为一个队,设队长一人,负责全队工作。参加人员少时,辅导员可以全面负责,参加人数较多时,应请行政领导任队长。再根据辅导力量和参加人员的实际情况,划分为若干小队,每位辅导员负责15人左右为宜,人数过多势将影响考察质量。小队设队长一人,协助辅导员工作;小队下面再划分小组,每组3~5人,负责小组的野外考察,现场讨论,室内准备、作业检查等组织工作。

‘肆’ 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全面的)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 降水 )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00年( 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 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 策: 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 中部 )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 )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 傣族 )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 )族的长鼓舞等。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我国地势特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的分界线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①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⑤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着
●四大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柴达木 )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5、我国的气候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
.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一个地势较高的高原气候区.
(1)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高原气候区
(2)0
(3)暖温带
(4)琼 台 粤 桂 云或滇
(5)一 三
(6)②亚热带 ③暖温带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
为4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干湿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
农业类型 种植业(水田农业) 种植业(旱地农业) 畜牧业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 雨热同期的季风 )气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 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 )和( 夏季风 )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海陆位置、夏季风)
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原因是(纬度因素 )
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钭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气候复杂多样 )
②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气候复杂多样 )
③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气候复杂多样 )
④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气候复杂多样 )
,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⑤各地的建筑特点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⑥对。……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
(2)夏秋多冬春少
(3)广州、哈尔滨;我国的雨带推移是自南向北推进。
(4)因为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我国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寒潮 )、( 台风)、(水旱灾害 )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 从图中读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 )气候显着。
(2)三明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
●列表对比长江、黄河
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源头 沱沱河 约古宗列渠
流经省区 青、川 、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汉江、赣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等
流域范围 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 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开发 水能(上游)、航运 水能(上游)
治理 兴建中上游防护林 (略,见下表)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 段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产生的主要灾害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水土流失 地上河
产生灾害的原因 气候趋于干旱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
治 理 植树种草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加固黄河大堤
8、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丰富)、( 但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类型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区 东部的平原、低缓丘陵、盆地
森林 湿润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干旱区 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没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特点: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丰北缺。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跨流域调水。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9、我国的交通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①兰新线 ②青藏线(未建成) ③包兰线 ④京九线
⑤宝成线 ⑥成昆线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
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 )、(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略)
9、我国的农业
●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西部差异:
西部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东部
种植业 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渔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 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 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小麦 花生 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三大棉区: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P102图4.16填充图册P32五)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10、我国的工业
●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 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 )工业带。
(3) 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 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 京津唐) 、( 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3) 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侧重(科技园区型) 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侧重(贸易导向型)型产业;内陆地区侧重与(国防军事类)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
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
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网络购物、SOHO族、网络社区等

‘伍’ 地理报告怎么写初中

以下初中地理报告可以参考
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七年级三个班历史和七年级一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学校教务室的指导下,兢兢业业,扎实刻苦,圆满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现归纳如下:

一、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本学期所使用的教材是湖南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科书。七年级地理教学的主体任务是了解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技能。八年级的教学要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总结教学得失,并对本期教学加以改革。但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较差,并且地理被视为副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不高,再加上我教学经验欠缺,这样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此,我首先分析和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透过与班主任教师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透过与其他科目的学习效果比较分析;从与同学们的交流、交谈中,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呼声和感受。七年级学生是刚从小学毕业来的,所以在初中第一学期的学习中必须要给他们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对学生入学的成绩进行分析,透过与学生的沟通及间接了解,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了一个粗略的印象。为本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把好了脉,明确了本期的教育教学重点。

二、常规工作一刻不容忽视

(一)一堂好课,前提还在于备课的质量好与坏。“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离不开夜以继日的研究教材及学生、查阅资料、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手段。由于第一次参与地理教学工作,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对教材的思想资料、教学方法等方面把握不足,所以,我经常为了备好一堂课,不厌其烦的问同事,尤其向那些在地理教学中积累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从他们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到网络上查找各种资料等,为上好一堂课竭尽所能,付出了许多的精力,也为课堂良好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每次课堂下来,我都有种充实的感觉,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同学们开心的笑容是我的鼓励与快乐。

(二)注重方法的传授。在知识爆炸的这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学中务必注重方法的传授。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资料,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构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潜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得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潜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潜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三)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忙学生透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

气预报等等。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四)精讲精练抓提高。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了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避免了面面俱到、拖泥带水等一些问题。在本学期的第五章资料《世界发展差异》讲解中,我重点教学生们如何总结归纳教材资料,把比较烦杂的资料梳理清楚,从四个方面了解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最后又回到各个国家地位是平等的,这样本章资料条理就十分清楚,学生也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做到精选、精练,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地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了复习效率。

(五)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作业,因材批阅,为每位同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都在四十人以上,每批改一次作业就是一项沉重的工作。每次应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本,我没有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深感职责之重,是一种使命。对成绩差的同学的作业,我更显得认真仔细。要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作业是与他们最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我很少划“×”,对于错题我只是在题的旁边划上“?”,或者给一些提示性的评语以及告知学生就应怎样避免错误。对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我都不吝笔墨,用鲜红的话语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使之成为他们进步的起点、台阶。期中考试结束后,有些学生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他们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改变,变得厌学了。这样作业便成为我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我给了他们更多鼓励的话,也期望他们在期末的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就是对老师的安慰。

(六)地图训练抓潜力。学生地理成绩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地理图表的理解、分析、运用潜力的高低。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在上课的时候都要让让学生翻开世界地图,从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教学中培养他们读图分析潜力。尤其是在12月份的地理期末复习中,我复习重点以读图分析为主,就是让学生明白,地理教学尤其是世界地理教学务必学会识图。教学中我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地图知识,重点掌握最基本的地图阅读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潜力,掌握读图技巧,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熟练地掌握图文转换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完成对地理事物的准确定位,对重要大洲和重要国家的准确位置的掌握。

三、与时俱进,争做学科的带头人

用心进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运用实践。现正值教学改革的新时期,一场教育的革命正在兴起,尤其以新教材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思想蓬勃发展,只有融入这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我用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教改的活动,把学习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来。本学期学校组织教师上公开课,我也用心的参加。在整个公开课的活动中,我学会了听课;学会了评课;学会了备课;学会了讲课;学会了我明白我学到的这些只是皮毛和其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没有办法相比较。但是,这是一种进步,一种来自内心最深处的喜悦油然而生。

‘陆’ 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上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一、 位置:半球(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优越性(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北温带、少热带、没寒带)-----海陆兼备
二、 国土辽阔: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三、 中国的四至:东----乌苏里江,南----曾母暗沙,西---帕米尔高原,北---漠河
四、 人口: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3、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五、 民族:56个(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六、 民族的分布:汉族遍及全国,以东部,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七、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 地形、地势
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为三级阶梯
一级: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一级、二级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二级: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盆地,云贵、黄土、内蒙古高原 二级、三级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级: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形复杂多样:
高原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平原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盆地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山地 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天山等
丘陵 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两广丘陵
二、气候
气温:南北差异(纬度影响) 冬季----差异很大
夏季-----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降水:东西南北的差异 总趋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复杂多样:除上述三种外,还有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河流和湖泊
内流河-内流区-内流湖-咸水湖 我国最大的湖(青海湖)
我国最大(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外流河-外流区-外流湖-淡水湖 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 黄金水道、水能宝库
我国最大的外流胡—鄱阳湖
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京杭运河
黄河 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 呈“几”字形 注入渤海
长江 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的各拉丹东峰 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注入东海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森林、土地、矿产、水等
2、自然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等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
3、评价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5、水资源: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6、我国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夏季降水集中、冬春少
空间上:南丰北缺
7、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长江水系)、节约用水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1、现代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
2、分布: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地区密度小
3、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南北干线-京哈-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
东西干线-陇海-兰新线、京包-包兰线
二、农业—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1、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2、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
3、生态农业(桑基鱼塘、沼气)
八下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1、地理区域类型多种多样:行政区域: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23省、5自治区、4直辖市、2特区)
自然区域:地形区、气候区等
经济区域:工业区、农业区、经济特区等
气候 气温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降水 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南北方的分界线
一月0℃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
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南北方的差异
分界线 气温 降水 植被 农业
南方
秦岭--淮河
一月0℃以上 800mm以上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田:水稻、甘蔗、油菜
(一年二至三熟)
北方 一月0℃以下 800mm以下 温带落叶阔叶林 旱田:小麦、甜菜、花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0
住宅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交通 水运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陆运
干旱的西北地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我国之最 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高寒的青藏地区:世界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丰富的太阳能、地热资源 (拉萨)--“日光城”
我国的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 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牧区 细毛羊
青海牧区 牦牛、藏绵羊
西藏牧区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1、北京---(北方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面向渤海。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人民大会堂
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中南海
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名胜古迹:长城、故宫、周口店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
2、香港和澳门:(南方地区)
位于我国大陆的东南端、珠江口东西两侧(东--香港(深圳),西--澳门(珠海))

人多地狭 香港:香港岛、九龙、新界、1997.7.1回归 上天—建高层建筑
下海—填海造陆
澳门: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1999.12.20回归
3、台湾省:位于我国大陆的东南方的海洋中。
北—东海、南—南海、西—台湾海峡、东—太平洋
台湾岛(我国最大的岛屿)、钓鱼岛、澎湖列岛组成。
台湾岛的美称:祖国的宝岛、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水果之乡、樟脑王国、海上米仓、东方甜岛。
经济特点: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加工贸易经济)
4、新疆: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西北地区)
地形:“三山夹两盆”(三山指:阿尔泰山脉、天山、昆仑山)
(两盆指: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多种瓜果
人口和农业主要分布在(绿洲);引水工程:坎儿井;
油气资源:西气东输(上海---轮南)
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利于瓜果着色
夏季昼夜温差大------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稳定灌溉水源------优质棉花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一、珠江三角洲:
1、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模式“前店后厂”

3、我国的四大工业区
珠江三角洲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上海是沪宁杭工业基地的核心,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沪宁杭地区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京津唐地区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 我国着名的重工业基地
二、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云南南部(傣族为主)
旅游资源丰富 动植物资源丰富 望天树、板状跟、绞杀植物、独木成林
“热带动物王国” 绿孔雀、亚洲象等
多样的民族风情 傣家竹楼、泼水节、孔雀舞等
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海南省和西双版纳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一、黄土高原:1、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
2、是世界上黄土堆积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
3、景观:黄土梁、黄土塬、黄土峁
4、自然灾害:旱涝灾害、泥石流、滑坡、塌陷。
二、长江沿江地带:1、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
2、以长江为轴线,形成“H”型经济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通过南北之流和南北铁路干线向南北方向辐射。
四个特大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并以它们为中心形成三大火炉(除上海)
长江上、中、下游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汽车工业走廊”雏形。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

本身是word文档 表格复制不了 所以有点乱 如果想要文档 把邮箱留下可以发给你 希望采纳

‘柒’ 贵州省地理考察报告1500

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相接壤,是西南地区陆路交通枢纽。辖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铜仁市、毕节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活动,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黔西观音洞文化”,晚期直立人的“桐梓人”,早期智人的“水城人”和“盘县大洞人”,晚期智人的“兴义人”、普定“穿洞人”、桐梓“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和安龙“观音洞人”。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有绚丽多彩的喀斯特景观。
贵州是首个国家级大数据集聚发展示范区,以贵阳、遵义、贵安新区、为中心建设大数据基地。

‘捌’ 初二地理知识点梳理

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二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的四大地区

北方地区

1.地形: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东北平原是中国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土壤为肥力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气候: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北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方地区

1.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丘陵交错。

2.气候: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西北地区

1.地形:西部地区地形包括天山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吐鲁番盆地等山地、盆地、沙漠、戈壁。

2.气候:西部地区仅东南部少数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的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青藏地区

1.地形: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2.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全年干旱少雨,辐射强烈,植被较少。

初二地理知识点

中国的自然资源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2、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3、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5、土地国家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6、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

7、海洋水占地球全部水资源的97%,淡水资源仅占2.5%。在地球全部的淡水资源中,只有0.3%人类可直接使用。冰川、深层地下水占全部淡水资源的98%。其中大部分淡水资源分布在冰川及两级地区。

8、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南水北调工程,引黄济青工程,引滦济津工程)。(我国降水量800mm分界线和一月份0℃等温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9、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初二 地理 学习 方法

1语言文字描述法,即针对所学的地理事物,通过听师生的语言描述,或者阅读和理解课文的文字描述,来建立表象的学法。如天体、天体系统、太阳辐射、自然景观、自然带、天气系统、气候变化、区位等等。

2感知图像、演示实验而建立表象的学法。包括:

⑴地理图像学习法,即依靠对地理图像的感知,步步深入,实现图文转换,获得地理事实,并分析地理事实的本质,揭示或理解相关地理概念、规律或理论的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地理图像获取地理知识的一种学法。它由按图索文的五个步骤,即“理解图名→明确图类→阅读图像→分析图像→归纳 总结 ”来完成。这一学法主要用于感性知识的学习,也可用于理性知识的学习,它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譬如大气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图→立体的大气运动形式图→表达近地面与一定高度空气流动状况→归纳总结引起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影响气压变化的是高度和温度等因素的结论。必修地理Ⅰ主要内容是自然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如大气环流、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水循环、洋流等都要运用图像学习法。

⑵地理演示实验学习法,即通过教师的演示或学生的亲自操作实验,来感知或验证地理事物,建立表象的学法。如地质构造的褶皱和断层,通过仔细观察模拟演示,解说地层弯曲变形形成背斜与向斜,地层变位形成地垒与地堑,从而建立起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表象。譬如大气水平运动、岩石、风力作用和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等地理事物都运用处法学习。

3实地考察学习法,即到实地或生活小区直接观察、触摸、对比,建立表象的学法。它是最直观、最深刻、最有效的学法。如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对人体健康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以及农作物播种和收割时期等均要要此法,体现学习是生活,生活是学习的道理。

初二地理知识点梳理相关 文章 :

★ 中国地理初二知识点全汇总

★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整理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 初二地理上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 初二地理上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

★ 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玖’ 地理考察的一般流程有哪些

地理考察程序通常分为预察和正式考察两个步骤。
预察是在正式考察以前,对考察地区的资料、交通、物资供应等多方面情况作初步了解,为制定考察路线和考察计划提供依据。
正式考察包括室内准备、野外作业和室内总结等阶段。
室内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有:①搜集、分析已有的文字材料和图件,包括航空、航天图像和地图资料;②对航空、航天图像进行判读,初步确定考察区的一般地理规律,提出需要深入解决的问题;③编制工作底图和考察大纲;④确定考察路线和典型考察地段,确定采样点;⑤列出考察报告提纲初稿。
野外作业阶段主要工作有:①核对、充实室内图像和地图判读结果;②采集标本、样品;③记载沿线考察情况,初步编绘考察区基本图件;④搜集考察报告所需的各种文字资料,进行必要的访问、调查。
室内总结阶段主要工作有:①样品、标本的鉴定、分析和化验;②编制所需要的图件;③进行综合分析,编写书面报告。

阅读全文

与初二地理考察报告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