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科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那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划分的时间界限和代表人物
地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古代地理学,以记载地理知识为主体;
近代地理学,对各种地理现象进行条理化归纳,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性描述;
现代地理学,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举,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并预测其未来演变。
2. 试述地理学的发展分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征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古代人文地理学的萌芽时期(萌芽阶段):从公元前9世纪荷马史诗开始到1859年(19世纪中叶以前)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形成时期(近代阶段):1859—1945年(19世纪中叶到二战以前)
(3)现代人文地理学时期(现代阶段):1945年—今(二战以后)
3. 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 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 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2)认识论。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4)方法论。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人文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4.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4.1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 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4.3 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4]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4 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 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4.6 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4. 地理教育的发展历程
学校地理教育分为大、中、小学 3个阶段。17世纪中叶捷克教育家T.A.夸美纽斯首先提出在学校中把地理作为独立科目进行教学。18世纪前半叶,欧洲中、小学开始设置地理课,于19世纪在大学开设地理课并设立地理系。中国在19世纪中叶某些教会学校开始设置舆地课,19世纪末开始设置地理课,以后在大学设立地理系。大学地理教育主要培养地理科学的研究人员、教师和地理工作者。不少国家按专业培养地理人才,专业划分和范围各有不同。中学地理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小学地理教育要求学生了解初步的地理知识。随着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世界性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的出现,使地理教育还在其他学科、相关学校,以及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方面受到重视,形成社会的地理教育。
国外世界地理教学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世界地理一直沿用着苏联的区域地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分为“外国地理”和本国与地区地理两大部分。也有一部分专门论述某个部门如工业、能源、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的部门地理。西方,主要是美国的“世界地理”一直是以“区域地理”的形式出现,但是没有统一的名称规范,多数称“区域地理”,也有一部分称为“世界地理”或者“世界经济地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对区域地理-世界地理的影响较大。几乎不做任何数量模型建设,而是以大量的地理知识为基础,运用十分有力的描述手段,如图像、概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的图片,使区域描述的水平和效果达到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境地。关注社会、文化、经济,而不注重自然地理知识的讲授,是西方区域地理的多年传统。这与西方地理学多年以来在人文地理方向上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追求以新视角来解释各国各地区的地理事物,是教材的突出之处。在区域体系的安排上,普遍的是把欧洲或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置于前面,之后是与欧洲文明关系密切的美洲、非洲。这其中体现了一种以欧洲为中心的“地理过程”的思想,即把欧洲作为近现代文明的发源地,按照地理扩散的规律——由近及远地形成了当代世界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即使不是按大洲的顺序,按照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顺序,也体现着地理的扩散。
自工业革命以来的近现代文明传播显然是以西欧为中心的。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启发,因为地理格局和地理过程是我们过去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所一贯忽视的。保持区域研究的传统,注重格局和过程的研究,辅之以数量(模型)的分析和数学化表现的图像(图谱),应该是当前地理科学发展的新的要求。西方世界地理(区域地理)大量引用西方经济学的成果是一贯的。从历史上引进经济区位理论,到后来的空间经济学、区域科学,西方的区域地理不断走向理论的深化。在它们的世界地理教材中,会看到这种理论化的倾向:在非洲介绍经济二元结构、在中东介绍文化地理的基本原理、在东南亚介绍“增长极”、在印度介绍人口地理原则、在拉丁美洲介绍核心-边缘地理论(这个理论的发祥地)
我国地理教学的发展:
任何一个国家的地理教育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在这个框架下,我国的世界地理学与研究取得了下列一些发展:
(1)突破了苏联区域地理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的束缚。
(2)全球地理环境方面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的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减少、陆地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沙漠化和森林草原退化、自然灾害的负面作用加强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3)随着世界经济的巨大发展,促使世界地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石油经济、世界财富的巨大增长、世界贫富差距的扩大、国际经济关系的不断调整、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众多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国家以及国家的区域集团化等等,已经使得我们过去掌握的世界地理知识显得陈旧,世界地理的教学内容大大地更新了。
(4)经济学的理论不断被吸收到世界地理的教学之中。
(5)世界地理越来越重视文化、政治、历史因素的分析。
(6)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地理的教学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很方便地获得由各个国家、各个国际组织和国内外专家的着作提供的各类丰富信息。
5.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艾塞林、迪赛对游客客流进行了分析。50年代联邦德国地理学家哈恩从游客的性质、逗留时间、季节性变化方面划分了德意志联邦旅游地类型。可是,这段时间内绝大多数旅游地理着作主要是描述某些旅游胜地,或限于一般论述旅游的经济意义,对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极少探讨。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理论问题逐渐为人们所重视。1964年,加拿大地理学家沃尔夫指出:旅游地理学是从经济地理学中分离出来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英国地理学家罗宾逊则把旅游地理学当作一门应用地理学。70年代鲁彼特等结合联邦德国实例,对旅游市场和旅游区位做了分析研究。法国在这一时期对地中海沿岸的沼泽、沙丘地进行规划建设,成功地建成了富有魅力的国际海滨旅游胜地。同期,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和国际地理大会(I.G.C)开始专门讨论旅游和娱乐地理。 旅游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存在不同的见解。如1966年意大利的布鲁诺提出5个方面的研究课题:旅游的基本动力;旅游的环境和空间;旅游对人们居住地的影响;旅游的运行;旅游区规划。罗宾逊在《旅游地理学》中,着重阐述了旅游的发展,人类需求的演变,旅游的动力,国际旅游者的流向,旅游的计量和范围,旅游的组织、运输、经济、社会意义以及旅游规划,旅游与环境,世界区域旅游的发展等。
苏联地理学家科特利亚罗夫所着《休憩与旅游地理》,主要阐述游憩地域综合体形成的理论基础,游憩地域综合体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游憩用地区划和评价,游憩地域综合体的布局,游憩用地的自然保护和改造。美国地理学家布里顿1979年提出了闲暇地理学的概念,他认为闲暇地理学的研究包括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娱乐旅游、城市娱乐、运动等活动,旅游和娱乐只是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
目前,旅游地理学研究已从传统的定性描述转入结合数量方法、系统工程,模型研究,参与旅游区(点)布局和开发规划。 1、旅游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
2、旅游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6. 高中地理的发展方向主要是答什么,谢谢了
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世界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出八个趋势:
一、农业生产日益科技化,高新技术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它是建立在全面应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高效农业,目前,现代农业科技正迅速地向宏观和微观两个领域全面发展,由生物技术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科技革命正促进着农业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二、各国政府都把发展农业科技作为振兴农业的一项重要事业来抓。尽管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很小比重,但考虑到农业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各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很重视农业科技工作,鼓励和支持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积极建立各自庞大的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体系。如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建立了以国立农业科研机构为主导的科研体系,并与地方政府和全国“农协”的科研推广组织相配合,成为“科技立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运用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实行技术改造,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创新农业技术,在作物栽培、畜禽和水产养殖的各个环节,包括土壤调查与环境控制、配方施肥和配合饲料、品种选用、栽培与饲养管理、病虫害与疫病防治以及产后处理等过程,都己实现了工厂化,并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调控;各种形式的设施农业,如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瓜果生产,无土栽培和植物快繁脱毒等密集型高新技术正开始在实际中应用。
四、农业正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以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为主导技术的农业高新技术革命,正使未来农业由“资源依存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农业面临着观念更新、内涵深化、外延扩大的挑战。
五、农业日益走向商品化、国际化。世界农业正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各国都在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经济循环。农业国际化趋势对各国农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各国只有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优先吸纳先进技术,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形势。农业日益商品化、国际化的趋势是农业采用高新技术的强大动力,它把各国的农业生产逐步推向世界市场。
六、农产品朝多品种、高品质、无公害方向发展。质量和品种成为农产品竞争的首要因素。未来农业不仅满足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还能给人们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享受,“无公害”、“无污染”、“反季节”水果蔬菜以及工艺型、观光型、保健型农产品将会应运而生,为农业开发和科技应用展现了诱人的前景。
七、从专业化生产向农工商一体化发展。农业生产内部的许多环节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专业化农业部门,随之出现了市场竞争、商品流通、各专业化农业部门供求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农工综合体”、“农工商联合企业”应运而生,促使世界农业向农工商一体化发展。这一趋势50年代最先在美国兴起,60年代波及西欧各国,到70年代扩散到原苏联、东欧及世界各地。
八、世界农业的潮流——建立实现“高效、低耗、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世界农业发展的新目标集中在全球农业低耗、持续发展这个主题上,许多国家的农业经济学家和有识之士都认识到,农业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短期产业,重视农业持续发展,增强农业的持续发展后劲,这是每一个国家在发展农业时都必须考虑的一个基本原则。
7. 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已对国家与其地理区域的关系进行探讨。在其着作《理想国》中,提出了理想国家的模式。以后,古罗马学者斯特拉波在其着作《地理学》中,也论述了大政治区域有效功能的必要条件。
古代所有主要区域地理着作中,政治地理的内容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着重记述国家疆域、边界、首都、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城市、交通以及与邻国的敌友关系等有关政治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例如,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地理志》,以及后来历代史书和方志中,都有这方面记述。
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顾祖禹分别撰写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读史方舆纪要》,论述了中国古代利用区域地理特点经营边防、保卫疆土的历史。到了近代,西方不少地理学家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和当时的政治状况,进行理论探索。
拉采尔1897年发表的《政治地理学》,第一次把政治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他还提出了国家有机体学说,以及政治地理学的空间和区位分析因素。瑞典的谢伦进一步发展了国家有机说,并提出了地缘政治学这个名称。以后麦金德提出了陆心说,斯皮克曼提出陆缘说,鲍曼提出“民族自决论”。他们的政治地理学论述,在不同时期的国际问题讨论和国际形势决策中,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
20世纪20~40年代,豪斯霍弗等德国地缘政治学者歪曲拉采尔的“生存空间”的概念,使地缘政治学成为纳粹德国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致使政治地理学的名声一度深受损害。为使政治地理学复兴为真正的科学,一些政治地理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即开始探讨新的研究方法。
1950年,哈特向提出政治地理学应当研究政治区域内的区域异同,强调向心力和离心力对政治单元结合的作用。以后,工戈特芒提出引起国家不稳定的流通或运动和促进国家稳定的国家意识,是政治地理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因素。70年代以来,研究多集中在政治过程和政治行为方面,更为关注较小的政治区域,如城市政治地理、隔离区、选举地理等。
8. 中国国家地理的发展历史
南京解放后,中国地理研究所和国立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地理系的教研队伍希望有一份地理学习、研究杂志,故而,1950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应运而生。 当时整本杂志只有8页,一年后增至16页。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国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后来,杂志得到金擎宇兄弟等舆地界名流协助,发行状况和杂志印刷质量均有显着改善。
1954年,《地理知识》因发表披露中国国内的工业地理文章,被中国官方认为是“泄密”而遭受重创。但不久后影响消失,该杂志的内容继续扩充,至1957年时增至48页,发行量达到了20000册。
1960年7月,首次遭遇停刊,1961年改名为《地理》复刊。
中国大陆的一些科学杂志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击,《地理知识》也不例外,1972年才得以复刊。在此期间,《地理知识》发行很不稳定,时断时续,该情郑野况在文革结束后才有所改善。
1998年,该杂志全面改版,页数增至84页,翌年增至100页。由黑白改为全彩,由胶版纸改为铜版纸,定价由4.9元增至16元。
2000年10月,《地理知识》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随后亦在台湾、香港等地推出繁体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增至148页,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创刊55周年之际,推出550页的“选美中国”特刊,出版量达到55万册的历史新高。该特刊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乃至出现了部分地区的书报亭出现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情况。
2008年3月,《中华遗产》正式成为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品牌下的一员。
2008年7月,推出港澳繁体版。
2009年1月,杂志价格提升至20元,页码加到176页。
2009年4月,《中国国家地理》英文版正式出版。
2010年是《携丛陵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杂志举办了重温最有影辩戚响力的观点、征集改变最大的地方、寻找60年传读的世家和“校园行知客”4样活动。
9. 地理环境的发展历程
人类今天枝扰所处的地理环境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的。
首先是地表液态水的形成和原始海洋的出现。水不仅是地表环境中的活跃因素,而且为生命所必需。原始海洋是地球上最早的有机化合物的聚集场所,使它们在此演化成为复杂的高分子有机物,以至演化成为生命。因此,原始海洋不仅是生命的诞生地,而且由于海洋能阻挡紫外线伤害原始生命,保障了原始生命的生存和发展。也有人认为生命不起源于海洋,而起源于能防御紫外线的地壳表层(风化壳)。
其次是生命的出现。地理环境的成分包括生物,只有在生命出现以后,才标志着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前有人认为生命出现于10~20多亿年前,但近十几年,学者们在前寒武纪的岩石中发现多种厅拦正链烷氨基酸,因而认为大约在30亿年前就有生命存在。
第三是大气中游离氧的出现。最早的原始生命处于还原环境。植物出现后,卟啉类化合物已经被合成,其中一种含镁的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氧,从而使一个富含二氧化碳、不适于动物生存的环境转化成为一个适宜动物生存的氧化环境。由于大自然的放电,太阳辐射和紫外线对氧的作离地面20~50公里处形成臭氧层,保护扮搭胡了生命特别是动物的生存和发展。
第四是人类的出现,人文地理环境的出现,意味着地理环境发展到了成熟的程度。
10. 地理变化趋势答什么
地理变化趋势可能可以答包括气候、地形等诸多地理要羡拦素的变化趋势。地理要素中包含了气候、地形等等。题干并没有具体指明语境和带派铅题目环境,所以并没能给出具体的作答。但是可能可以围绕气候或地形来展开相同地区时间变化蠢好,地理变化可能更侧重于气候变化,不同地区的地理变化可能更侧重于地形变化和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