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什么地理条件适合有机农业

什么地理条件适合有机农业

发布时间:2023-05-22 10:50:51

❶ 发展种植业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1、气候:光照时长..降水量..季风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为的影响极大.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水分: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2、地形: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水利化和机械化,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垂直化,多样化。3、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对农业的影响较大。例如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华北平原(钙质土)等地土壤肥沃,大豆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❷ 农业区位条件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例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在湄南河平原等地,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劳动力价格等。

气候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的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地形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种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土壤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水源

水源对农业特别是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的影响可以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场

农业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

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运输条件。园艺业、乳畜业等,由于其产品容易腐烂变质,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科技

科学技术主要通过影响其他区位条件来影响农业区位。

劳动力

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寡也会影响农业区位。例如:发达国家的机械化农业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的区别。

工农业基础

一个地区工业基础和农业基础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区位都会造成影响。

❸ 什么是有机农业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有利条件:耕地地况良好,水源灌溉充足,劳动力充足,杂交水凳燃稻广为推广。
不利条件:耕作方式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缺乏精细化耕种。

(3)什么地理条件适合有机农业扩展阅读

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有机食品的销售量还不到食品销售量的1%,但其发展速度相当快,而且销售潜力相当可观,有人预测在21世纪初,全球有机食品销售量占全部食品销售量的5%。但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多数人还在解决温饱问题,有机农业的发展相对较慢;而在众多发达国家由于人们对这个问题认识较早、投入力度大。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枣耐虚织脚步的临近,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会受到绿色非贸易壁垒的限制,有机食品的发展能与国际接轨,可以开拓国际市场。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亩举有机食品的国内市场在近几年内将有较大发展,因此有机食品在国内外都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❹ 建立有机农业基地条件有哪些

想在有机农孝含业这块发展,那么建设基地的标准得好好了解呢。
先说说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是指在生产中完拿游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根据此项规定,建立有机农业基地的条件需要满足以下几点:
1、 选择在农业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远离城镇消慎销、工厂、交通干线。
2、 基地应相对独立,自然隔离良好或在周边设立保护隔离带。可能受到污染的基地需要进行环境质量监测,环境监测应由农业部认定的监测机构完成,环境质量应符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现在讲究的是科学有效发展,推荐从事有机农业必收藏的一个网站:中国有机农业网有很多技术指导哦。

❺ 中国哪些气候条件适合农业生产

受季风影响明显,雨热同期,是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在我国西部的非季风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少,所以以畜牧业为主;在东部的季风区内谈悄,降水丰富,适宜发展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生产由岩侍悔于各地所处粗正纬度位置的不同,所以各地的活动积温也不尽相同,所以,各地农作物的品种和熟制也不相同。
总之,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样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❻ 地理:各种农业类型所需的区位条件

水田农业(季风水田农业) 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条件
①气候高温多雨
②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 ①气候温和、降水较多
条件
②平原辽阔、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牧场畜牧业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地
条件
①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
②天然草场面积辽阔

混合农业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①气候温和湿润,既利于谷物生长又可种植牧草
条件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灌溉便利

❼ 四大地理区域中、那一区域对发展农业最为有利有利条件又是什么

南方地区

人文:1 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2 经济发达 3 交通便利 4 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自然:1 雨热同期,水热资源配合好 2 河网密布,水源充足,水量丰富,汛期长 3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灌溉便利,利于发展淡水养殖

❽ 农作物适合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为了因地制宜地实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必须充分认识各地区自然、经济条件的特点,掌握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

农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中国农业自然条件的主要特点是:

①光热条件优越,地带性差异显着。

中国国 *** 跨有8个温度带,各地带温度条件不同,宜种农作物种类及熟制差别很大。

但除高寒气候(青藏高原大部)外,76.5%的地区温度条件均较优越。

夏半年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各种喜温作物。

水稻、棉花的种植北界为世界最北。

暖温带及以南地区农作物均可复种(见中国的气候、中国土地资源)。

②水资源丰富而地区分布极为不均,特别是水土资源不平衡,给农业带来重大影响。

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和西北部的半干旱、干旱地区约各占国土面积的一半。

东南部地区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极有利于植物生长。

全国90%以上的耕地和森林分布在东南部地区。

西北部地区降水不足,农业必须依靠灌溉。

这就限制了农林业的发展,大部是草原和荒漠,成为天然的牧业地区。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河川径流量占全国82.4%,而耕地仅占全国38%;北方黄淮海流域耕地占全国37%,而河川径流量仅占全国6.6%。

③山地显着多于平地。

山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2/3,平地只占1/3。

山地自然条件的多样性,要求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利用方式,方可发挥其生产潜力。

特别是中国东南部的亚热带和热带的丘陵山地,全部位于多雨湿润地区,为世界所罕见,有发展林特产等多种经济的潜力(见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

④易发生各种自然灾害。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尤大。

旱涝威胁交替出现。

冬季寒潮降温可影响到海南岛。

春秋低温也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

此外,外雹、干热风及沿海地区的台风等,对部分地区的农业也有重大影响(见中国的寒潮、中国的台风、中国的干热风、中国的冰雹)。

⑤各地区农业自然条件配合不甚协调,各有利弊。

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力高,气候不甚干旱,但气温较低,生长期短,易受寒害。

华北地区平原广阔,夏暖冬寒,水资源不足而变率大,旱涝碱面积较大。

南方地区温度条件好,水源充沛,植物生长发育快,但丘陵山地比例大,耕地较少,降水变率大,易受洪涝威胁。

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广,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信含丰富,夏季温度高,但严重干旱缺水,沙漠、戈壁和盐碱地分布很广。

青藏地区地势高,太阳辐射强度为全国之冠,但气候寒冷,生长期短。

社会经济条件

由于各地区在农垦历史先后、民族生活习惯、人口密度、工业交通城市分布及不同时期国民经济需要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别,往往在相同的或相似的自然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农业特点。

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农垦历史已超过3000年,而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等地区则不过一二百年甚至只有几十年,两地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差别显着。

藏、蒙古、哈萨克、塔吉克斯坦等族是长期从事畜牧业的民族,而汉、 *** 尔、 *** 等则长期习惯以农为主。

这些民族的不同分布区,基本上也就是牧区和农区的所在地。

朝鲜族擅长种植水稻,东北地区的水稻分布区过去往往就是朝鲜族分布区。

人口密度影响农业劳动力的保证程度和农产品的需要程度,从而影响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和作物布局。

全国大面积复种指数最高的地区,并不在地处热带、人口较稀、灌溉不发达的海南岛和西双版纳,而却在人口稠密、灌溉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全国粮食单产最高的地区,往往即为人口最稠密地区含坦瞎。

这同劳力充裕、精耕细谈空作有关。

但粮食商品率的高低,则不仅同粮食单产有关,更重要的是同人均耕地面积、当地粮食自给需要量的大小有关。

因之,人均耕地最多的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也最高。

至于一些不便长途运输的作物如甘蔗、甜菜及蔬菜、园艺、奶牛饲养等的分布,则和加工工业、交通条件、城市分布发生直接联系。

土地的农业利用与改善

据粗略估算,中国土地资源中,约有74%的土地已利用或可利用于农林牧渔生产。

①耕地。

全国耕地约0.9567亿公顷,垦殖指数为9.97%,耕地分布极为不均,90%以上分布于大兴安岭经长城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线以东地区。

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垦殖指数可达50~60%,四川盆地40%,东北平原20~30%,长江以南的丘陵低山地区一般约10~20%。

西部地区耕地少,主要集中于山麓平原的小块沃洲,广大高原山区耕地很少。

宜农荒地资源估计共0.3535亿公顷,其中质量较好的仅0.1亿公顷左右,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及新疆等地区,其余多为质量较差、开垦需要投资较大的土地,且大多又属于宜牧或宜林地,处置不当易引起农林牧业之间的矛盾。

从北到南,不同熟制之间耕地生产水平差别很大。

东北、内蒙古、甘新、青藏及黄土高原西部和北部等地区,约占全国35%的耕地,基本一年一熟,其中一部分尚实行轮歇撂荒,复种指数低于100%。

华北地区大部实行二年三熟,复种指数为120~150%。

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一年二熟至三熟,复种指数为180~250%。

有些地区人口较稀、劳力不足,水利灌溉保证程度不高,虽位于生长期很长的亚热带或热带,复种指数并不高,甚至仍有一年一熟地。

因此,无论南方和北方,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潜力都较大。

但也有一些地区,人多地少,有机肥不足,片面强调提高复种指数,势必导致土壤肥力减退,或出现次生潜育化,实际是掠夺地力,这一情况亟需改善。

在中国水田较旱地、冰浇地较无灌溉地,单位面积产量往往高出50%,乃至200%以上。

因之,兴修水利,解除旱涝威胁,是提高耕地生产力、实际稳产高产的关键。

20世纪50年代以来,灌溉面积已从0.153亿公顷发展到1990年的0.474亿公顷,约占全部耕地的49.5%,抗旱能力大大增强。

旱涝保收面积约占耕地1/6。

全部旱地中,还有70%无灌溉设施(其中一般无需灌溉的南方旱地约占19%)。

水田面积占耕地26.67%,约有90%分布于淮河泰岭以南地区,但其中也有一部分无水利设施或水利保证程度不高。

现有耕地中,约有1/3以上为各种低产耕地,其中约50%是易于引起水土流失的坡耕地,约20%是涝洼、盐碱地,约23%是风沙、干旱耕地,约7%为低产水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基本建设、城乡居民点、交通、水利等的发展,占用耕地现象相当严重。

平均每年占用耕地约83.3万公顷,多年累计达0.31亿公顷,而同期垦荒扩大耕地面积约0.32多亿公顷,二者大致相抵,全国耕地总面积略略超过20世纪50年代初期水平。

②草地。

宜牧草地占国土面积1/3以上。

草场面积虽广,但类型很多,产草量和质量差别很大。

北部和西部的天然草场为中国主要放牧业基地。

但长期以来,利用多而建设少,全国人工草场和改良草场面积仅占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的1.5%,绝大部分还是靠天养畜,草场产草量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直接影响牧业生产,使牧区牲畜长期处于“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状态。

由于多年来牲畜头数增加远远超过草场载畜能力,大部分牧场出现超载过牧,局部地区草场兼受滥垦、滥樵和滥挖药材的破坏,造成草场退化、沙化,估计北部、西部牧区退化草场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3%,平均产草量下降30~50%,且质量变坏,可食性牧草比重下降,毒草杂草增多。

因此,必须大力改善对天然草场的利用和加强草原建设。

中国中部和南部的草山草坡,产草量高而质量较差,粗纤维含量多,草场又大多分布零散,坡陡土薄,利用不当易引起强烈的水土流失(见中国草场资源)。

③林地。

中国森林面积124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2.98%,与世界平均数22%比差距很大。

地区分布极为不均。

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一带为全国最大林区,次为西南地区的川西、藏东南、滇西北等山区。

内蒙古东部,东北3省及长江以南各省区,森林覆盖率在25~30%以上,广大农区和牧区少林甚至无林。

华北平原地区覆盖率不及10%,西北地区不及1%。

林地面积中,用材林占73.2%,次为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竹林等。

现有林地利用,在交通方便的林区,普遍存在重采轻造、超采过伐、更新跟不上采伐的现象,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交通不便的边远林区,得不到开发利用,成过熟林比重大,自然病腐损失多;森林火灾也较严重。

人工造林则一般质量较低,成活率不高,成林面积小。

除已有林地外,尚有疏林地、灌木林、未成林造林地、苗圃用地及各种宜林荒山荒地,约占国土面积15.8%(见中国森林资源)。

④内陆水域。

全国内陆水域约有0.266亿余公顷,占国土面积2.8%,是发展淡水水产的主要场所。

其中江河0.126亿公顷,湖泊0.08亿公顷,池塘水库0.066亿公顷。

约有92%分布于爱辉―兰州―腾冲一线的东南部,自然条件极有利于淡水水产业。

但多年来重捕捞、轻养殖,人工养殖面积占可养面积的比例,池塘占73%,湖泊仅占25%。

加以不合理的围垦,使湖泊池塘面积大为缩小,水域污染和水利设施的截流等措施,使鱼类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依中国农业用地的利用现状,宜牧地、宜林地远较宜农地(耕地及可垦荒地)广阔得多。

但长期以来,中国农业上往往只重视对耕地的利用与改善;反之,对于广阔的宜牧地、宜林地和内陆水域,却是利用多而改良建设少,或进行掠夺式的滥牧、滥伐、滥捕,或者任其荒芜,或进行毁林开荒、毁草原开荒、围垦水面,从而破坏林牧渔业的资源基础。

发展中国农业,必须着眼于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合理利用,从而发掘巨大的土地生产潜力。

农业生产结构

1990年全国农业总产值7662.09亿元,其中种植业占58.49%,林业占4.31%,畜牧业占25.63%,副业占6.21%,渔业占5.36%,除 *** 牧业比重大于种植业,青海、内蒙古牧业比重稍大外,其他各省区种植业均占绝对优势。

这是长期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同中国人口多、粮食需要量特别大有关,也是多年来忽视多种经营发展的结果。

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

①农业生产结构的单一性与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很不适应,自然资源尚未充分合理利用。

②经济效益低,农业费用高,纯收入比例小。

③以大田作物为主的农业经济,经不起天灾(尤其水旱灾害)的考验,具有较大的脆弱性。

1978年以后,农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农村经济正转向多部门综合经营,农村社会总产值已由1978年的2037.54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16619.21亿元;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已由1978年的68.6%下降为46.1%,而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饮食业总产值则由1978年的31.4%,上升到53.9%,全国农村单一的农业结构正在发生根本变化。

农业生产布局可分为下列5方面:

①粮食生产布局。

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成分(见中国粮食作物地理,全国各县市粮食作物各有其组合特征:第一,在淮河秦岭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稻谷占粮食总产量70%乃至90%以上,平原地区有较多的双季稻,旱地以玉米、甘薯为主,但占比重不大。

在丘陵山地区域,尤其是西南地区,玉米、甘薯比重也较大。

第二,淮河秦岭以北,六盘山以东、长城以南,以冬小麦、玉米为主,次为高粱、甘薯、大豆、谷子等。

第三,东北地区以玉米、大豆、春小麦、高粱、谷子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后,玉米扩大很快,而大豆、高粱、谷子等则缩减很多。

第四,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地带,粮食作物种类多而杂,以春小麦、玉米、谷子、莜麦、马铃薯、糜子、高粱、大豆等为主。

第五,西北灌溉沃洲农业地区以春小麦为主,次为谷子、糜子等。

南疆等地以冬小麦和玉米为主。

第六,青藏高原地区以青稞、春小麦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发展迅速,1990年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3.9倍。

其中,1953~1990年平均增长2.7%,而1981~1990年则平均增长3.4%,但年际很不稳定,丰歉年起伏很大,1990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每公顷为3.93吨,各地产量水平相差很大,提高单产和平衡增产还有很大潜力。

1990年全国人均粮食社会占有量为393.1千克,粮食商品率为36.6%。

为保证国家商品粮的需要,提高粮食商品率应在普遍提高各地区粮食产量的同时,有重点地选建若干片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见中国粮食作物地理)。

②经济作物布局。

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逐年有所增长,1990年达14.4%,主要为棉花(占经济作物面积26%)和油料作物(占经济作物面积50.90%,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5大油料),其次为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烟叶(烤烟为主)、麻类(黄红麻为主)、药材等。

此外还包括未计入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茶、桑、水果、橡胶等木本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虽远小于粮食,但产值和商品率均高,在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需要、增加农民收入、提供轻工业原料和出口商品等方面均占有重要地位。

大多数经济作物各有一定较集中的分布区。

20世纪50年代初期,多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产量稳定增长。

50年代后期起,经济作物面积缩减,种植分散,管理粗放,产量降低,商品率下降,棉、油、糖均不能自给。

自7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纠正了忽视经济作物的现象,经济作物面积又有所扩大,大多数经济作物如棉花、花生、油菜籽、向日葵、甘蔗、甜菜、烤烟、茶叶、蚕茧、水果等的产量均已创历史最高水平(见中国经济作物地理)。

③畜牧业生产布局。

1949年以来,全国畜牧业有很大发展,至1990年大牲畜达13021万头;猪36240.8万头;羊21002.1万只;大小牲畜总计达到70264.9万头(只),为1949年的3.39倍。

但畜牧业仍然是农业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第一,畜牧业产值比重低,人均畜产品很少。

1990年畜牧业仅占农业总产值的25.63%,人均年产肉量22.1千克,年产蛋量6.95千克,接近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年产奶量只有3.64千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第二,牲畜头数多而产品率很低。

1990年猪出栏率只有87.84%,牛的出栏率更低。

第三,牲畜增长很不稳定,广大牧区基本上“靠天养畜”,抗灾能力弱,牲畜常年死亡率超过5%。

为加速畜牧业发展,农区要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和发展饲料工业,提高生猪的出栏率和出肉率,改善畜禽结构,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半农半牧区要逐步过渡到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牧区要大力加强草场的管理和建设,改善畜群结构,加速畜群周转。

在城市郊区和工矿区要建立和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增加肉、奶、蛋、禽产品供应。

同时,应根据不同地区条件,逐步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现代化的稳定、优质、高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见中国畜牧业地理)。

④林业布局。

1949年以来,历年累计造林保存面积0.28亿公顷,天然更新和封山育林0.326亿公顷。

木材年产量由50年代初期的500多万立方米增加到5000余万立方米,提高9倍多。

林产品产值增长17倍。

但木材和林产品均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林业仍是中国农业经济中十分薄弱的部门,在造林、育林、护林和木材生产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见中国森林资源)。

进一步发展林业生产,要把整个林业纳入以营林为基础的轨道,要重点建设好东北、西南两大林区;加强广大农区的绿化造林;充分发挥南方亚热带和热带丘陵山地的林业生产潜力;建设以木本油料为主的经济林和林特产品生产基地;在黄土高原和北方干旱地区大力发展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林。

⑤水产业布局。

1990年全国水产总量1237万吨为1949年产量的26.5倍,但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仅10.8千克。

海洋水产占57.7%,以捕捞产量为主(占77.28%),养殖产量较小,(22.72%)。

淡水水产中,养殖产量占84.92%,捕捞产量占15.08%。

长江及淮河流域拥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群和最密的水网,淡水水产产量占全国60%以上,次为珠江流域。

进一步发展水产生产,主要在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资源,发展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重点建设一批海水和淡水养殖基地(见中国水产资源)。

农业区划概述

中国可综合地划分为以下10大农业区:

①东北农林区。

包括辽、吉、黑3省及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

农垦历史短,可垦荒地广,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木材供应基地,也是重点开荒扩耕地区。

大豆、甜菜、亚麻、温带水果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

发展本区的农业生产,必须战胜自然灾害特别是低温寒害的威胁,改变粗放种植习惯,大力提高单产。

同时合理开垦荒地,建设高产稳产的商品粮基地;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采育并重,建设永续采伐基地。

②内蒙古及长城沿线牧农林区。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以东地区及从辽宁至宁夏的长城沿线地区。

草原辽阔,农牧兼营,在全国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发展本区生产,需要因地制宜地逐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坚持以牧为主,牧农林结合;合理利用和建设草原,逐步摆脱靠天养畜状态;以草定畜,制止草原继续退化、沙化;稳定农区耕地,着力提高单产,逐步实行粮草轮作;营造防风固沙林。

③黄淮海农业区。

包括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以东的黄淮海平原及山东丘陵地区,是中国小麦、高粱、谷子等旱粮的主产区和棉花、花生、芝麻、烤烟等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

发展本区农业的关键在于综合治理旱涝碱,实现水利化,改良低产土壤,大大发掘增产潜力,实现稳产高产;因地制宜地建设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商品生产基地;改变农业结构过分单一状况,大力发展畜牧业及林果渔业生产。

④黄土高原农牧林区。

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及秦岭以北地区,是重要的旱杂粮产区,但水土流失极其严重,是全国突出的低产、贫困地区。

发展农业的关键在于把土地合理利用和治理措施结合起来,控制水土流失;利用川地、坪地、塬地建设稳产高产的农业生产基地;逐步把陡坡耕地退耕种草造林,尽快扩大草地林地比重,实行农牧林副综合发展;以流域为单位开展综合性水土保持工作。

⑤长江中下游农林养殖区。

包括淮可―伏牛山以南、福州―英德―梧州以北,鄂西山地―雪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

是全国稻谷、棉花、油茶籽、麻类、茶叶、蚕丝、木本油料、生猪、淡水水产等的主要商品基地或集中产区,农业经营较集约,复种指数和粮棉单产均为各大区最高。

发展农业的关键在于加强水利建设,战胜洪涝渍害及伏旱威胁,改进耕作制度,合理利用丘陵山地及淡水水域,大力发展亚热带经济林、用材林、家畜家禽及水产养殖业。

⑥西南农林区。

位于秦岭以南,百色―新平―盈江一线以北,宜昌―溆浦一线以西,川西高原以东,包括四川大部、滇黔地区及陕南、湘鄂西部,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和油菜籽、烤烟、甘蔗、生猪及经济林、用材林生产基地。

但大部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增产潜力很大。

发展农业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丘陵区水利事业,改造低产田,提高单产;充分合理利用丘陵山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建设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发展多种经济。

⑦华南农林热作区。

位于福州―大埔―英德―百色―盈江一线以南,包括闽南、两广大部、滇南及台湾省。

农业经营较集约,大部粮食单产较高,是全国主要的蔗糖、热带亚热带水果产区,也是橡胶、椰子、剑麻、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的唯一产区。

发展本区农业的关键是要发挥本区的自然优势,建设以橡胶为主的热作基地,蔗糖基地和热带水果、经济林、用材林生产基地;大兴水利,战胜洪涝旱渍,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粮食自给水平。

⑧甘新农牧林区。

位于包头―盐池―天祝一线以西,祁连山―阿尔金山以北。

农业基本上完全依靠灌溉,农区小而分散,利用荒漠及山地牧场进行季节性游牧,甜菜、瓜果、长绒棉及畜牧业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发展本区农业的关键在于合理开发和合理利用区内有限水源,改良盐碱地;调整季节牧场,加强草原建设,实行农牧结合;造林种草,防风固沙。

⑨青藏高原牧林农区。

是国内最大的牧区,大牲畜和绵羊头数均为全国各区之冠,人均牲畜头数也为各区最多,南部和东南部拥有全国第二大林区,农业主要限于东部和南部的河谷低地,主要牲畜、作物和树种均带有高寒地区特点。

地广人稀,农牧业经营较粗放,生产水平一般较低。

进一步发展本区生产,必须加速建设巩固的草料生产基地,摆脱靠天养畜状态;提高牲畜质量,调整畜群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加速林业生产建设;提高作物单产,建设区内的粮食基地。

⑩海洋水产区。

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太平洋西部5大海域,各海域鱼、虾、贝、藻品种繁多,资源丰富。

发展海洋水产生产,要根据海洋水产资源增殖及变动规律,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调整或减轻沿岸和近海捕捞强度,保护和增殖海洋水产资源,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和建设海水养殖基地,积极发展外海及远洋渔业。

❾ 有机农业对土壤的要求

有运裤档机农业是指纯洞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旁乱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既然你提到的事对土壤的要求,那么指的应该是种植业。
有机农业的条件是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而用有机肥,自身的土壤条件不是一个主要因素,一般来讲,由于是用有机肥,那么对土壤的影响将不会很大,因此土壤自身条件要求要比较好,因为靠有机肥来改良土壤将花费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那么针对种植的作物,我们需要根据其生长特性选择适合其生长的土壤,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主要元素含量,腐殖质含量,保肥性保水性,通透性,孔隙度等。另外有机农业的土壤养分消耗之后恢复的速度较慢,有条件的话需要注意对土壤养分的养护,例如种植绿肥等,使消耗的养分能够较好的恢复。

阅读全文

与什么地理条件适合有机农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