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中的林海雪原是东北平原吗
狭义的林海雪原就是林海雪原描述虚胡的长白山林区和辽河平原,广义的包括东北三大林区和整个东北灶腊平原
希望常联隐誉滑系
㈡ 林海雪原是指什么地方
林海雪原:是指黑龙江省东南部长白山凳培支脉张广才岭及其周边地区,中温带大陆性山地季风气候区。
林海雪原威虎山:
威虎山就在海林县境内头道河子中上游一带,地处张广才岭的东部,当地群众俗称“大夹皮沟”。 威虎山原为无名高地,是张广才岭伸向牡丹江边余脉的峻峰,海拔757米,总面积40万平方米。
威虎山位于海林城以北40公里处,距牡丹江市区的三道关乡仅一山之隔。深山老林原为惯匪“座山雕”的巢穴,有的称“座山雕棚”。
1947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侦察兵小分队进山剿匪,英雄侦察员杨子荣深入敌巢,小分队最后以少胜多,智歼全部匪徒。
1967年发现和确定该无名高地为当年座山雕的胡侍巢穴遗址后,开始进行保护和建设,并将“威虎山”三字石刻在山顶岩石上。由于小说《林海雪原》也讲到这段历史,以它为艺术原型的威虎山才更被人关注。
林海雪原景点:
林海雪原让我们看到山的宁静、雪的洁白。山林馈赠丰厚,而这里的人们生活简单至极。至于那本已经红遍全国的着名小说,只是这茫茫雪原上闪耀的一角。
走进寂静的山林,踏入及膝的雪径,在从天而降的雪道上飞驰,在童话般的雪堡中嬉戏,这里是雪的世界,这里是银色的乐园。一路风景一路行,在行走的路上看牡丹江浩瀚的林海、苍茫的雪原,总会有一种恍惚,仿佛穿越了时空。
林海雪原地理:
春秋短促,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多雪。年平均气温1.9—3.6℃,极端最高气温为36.3度,极端最低气温为-38.8度,无霜期85—130天。年平均降水450—1000毫米。
全年一般积雪日89天,高山区积雪日可达130—150天,最大积雪深度29厘米,山区50—60厘米,高山区可达60—100厘米,域内双峰滑雪场(我国着名的雪乡)最深达150厘米。地貌以山裤粗吵地、浅山、丘陵为主,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海拔高度大多在180—800米之间,平均海拔为400——500米。
㈢ 水流平缓一望无际是哪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九曲回肠林海雪原是哪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尼泊尔地理考试可能会考
水流平缓一望无际指长江中下游平原,林海雪原指黑龙江省东南部长白山,尼泊尔地震的原因
㈣ 林海雪原的地理环境
地理老师轮绝行为你答疑解惑。宏野
林海雪原是指我国东北地区北部腊哗,黑龙江一带的景观描述。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有大兴安岭部分山地,小兴安岭等山地,这些山地有大面积的森林分布,有林海之称。
黑龙江省纬度比较高,冬季寒冷漫长,降雪不化,到处都是冰天雪地的景色,因此有雪原之称。
㈤ 林海雪原在东北的哪里
林海雪原在黑龙江省东南部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及其周边地区,地貌以山地、浅山、丘陵为主,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张广才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和吉林省东部部分地区。历史上曾为中国北方肃慎人、靺鞨、女真族建立的渤海国、金、辽、清等势力管辖,清代长期为清王朝禁地。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
林海雪原海拔高度大多在180—800米之间,平均海拔为400——500米,年平均气温1.9—3.6℃,极端最高气温为36.3度,极端最顷吵低气温为-38.8度,无霜期85—130天。
(5)地理林海雪原的含义是什么扩展阅读:
张广才岭山势高峻,地形复杂,既有悬崖绝壁,又有深谷陡坡,为黑龙江省最突出的崇山峻岭迅衫。由主脊向两侧,逐渐由中山降为低山和丘陵,属于流水侵蚀山地。
侵蚀剥蚀中山:主要沿张广才岭主脊和锅盔山主脊分布,山体大部分由海西期花岗岩、白岗质花岗岩组成,北部主脊为志留纪的砂岩、板岩,南部为中、酸性火山岩。山体走向为北东方向,山势雄伟高峻、坡陡谷深、河谷深切、山坡陡峭、
山脊狭窄、地势高峻、悬崖绝壁,是张广才岭中山的主要特色。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很多,最高峰是主脊南端的大肚顶子峰,海拔1780米,是黑龙江省第一高峰。由西南向东,超过海拔1000米的山峰有20多个。
如大秃顶子(海拔1668.9米)、老秃顶子(海拔1421米)、大锅盔(海拔1301米)、大涂顶(海拔1291米)等等。沿主脊分布的山峰多具有平缓的山顶,代表古夷平面,是第四纪以来地壳抬升所形成的顶平而坡陡的地形。
㈥ 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人教版
1.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人教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三省的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的天然林区。
3、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北平原又分为三江平原、松嫩纤友平原和辽河平原。
4、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地形特征)
山环: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
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图们江、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
5、气候: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6、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窗户小、墙体厚等特点。房顶坡度大可以有效的避免雨雪在屋顶积存;窗户小、墙体厚有利于御寒保暖。
7、东北农业发展
有利条件:(1)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2)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条件:(1)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2)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8、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熟制:一年伍纯一熟,热量成为制约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9、东北平原(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1)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2)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3)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4)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5)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10、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历被称为“北大荒”。
(1)开发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2)采取的措施: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3)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的淡水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11、地位: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毁橘槐“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目前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12、重工业基地的发展优势:(1)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2)铁路网稠密,交通便利。
13、部门: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东北三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地附近(靠近原料产地)。
1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解决措施:(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实施产业转型;(3)调整产业结构;(4)发展多样化工业。
2.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人教版
世界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称谓:文明的摇篮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等。
3、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被尊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4、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原因:(1)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容易干燥,容易开挖;(2)降水较少,气候干燥。
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6、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7、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原因: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8、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1)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2)地表*露,缺乏植被保护;(3)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1)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9、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10、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3.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人教版
祖国的首都——北京
1、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首都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的城市中心广场。
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东南与天津相邻,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经纬度位置:40°N,116°E
3、北京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河流由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流。
4、主要城市职能
(1)政治中心:我国首都,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 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文化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学研究机构,国家图书馆,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
(3)国际交往中心: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跨国公司等。
5、北京古城的变迁与水源有关。
6、北京是我国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
《世界遗产名录》:明清故宫、长城、颐和园、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天坛、明十三陵等。
历史文化传统:四合院、胡同、牌楼等。
7、北京旅游名胜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世界现存规模、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为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院。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前门大街是老北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有许多中华老字号。
南锣鼓巷是我国完整的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8、北京的重点功能区: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等。
9、北京的交通网络
(1)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2)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3)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
(4)北京是全国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10、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目前,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11、(1)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北京把大型钢铁企业“首钢”迁出北京。“首钢”旧址改建成首钢工业遗址公园。
(2)皇城根遗址公园在紫禁城和王府井商业街之间构筑了一条绿色走廊。
4.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人教版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黄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 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3、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云贵高原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4、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气候条件: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2)地形条件: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3、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
(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 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5.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人教版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汇之地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气候:亚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3、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我国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特点: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形成我国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4、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1、文化特色: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南京明孝陵。
3、水乡风貌: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4、特色文化: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5、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1)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2)便捷的交通(3)较为完善的服务措施(4)经济发达,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大。
㈦ 林海雪原是什么意思
多指东北地区,森林型缓面积广阔,四面都是森林,十分美丽樱租笑,
还有,冬天时候,雪弥漫整个东脊含北平原,十分辽阔
㈧ 林海雪原是中国的哪一个省份
林海雪原指的是海 林 市
概 况
海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的东麓,行政区域总面积8816平方公里,东北至西南方向长204公里。东西较窄,平均宽度为48.45公里,最宽处71公里。境内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形如卧虎。南部、西南部、西部和西北部、东北部依次与吉林省的敦化市、黑龙江省的宁安市、五常市、尚志市、方正县、林口县接壤,东部及东南部与牡丹江市和东宁市毗邻。由绥芬河至哈尔滨方向的301国道从市域横贯而过。市区距离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中心城市牡丹江市仅12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海林市处于中温带大陆性山地季风气候区。春秋短促,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多雪。年平均气温1.9—3.6℃,极端最高气温为36.3度,极端最低气温为-38.8度,无霜期85—130天。年平均降水450—1000毫米。全年一般积雪日89天,高山区积雪日可达130—150天,最大掘肆积雪深度29厘米,山区50—60厘米,高山区可达60—100厘米,域内双峰滑雪场(我国着名的雪乡)最深达150厘米。
地貌以山地、浅山、丘陵为主,素有“九山半迅散颂水半分田”之称。海拔高度大多在180—800米之间,平均海拔为400——500米。最高峰老秃顶子山位于海林市西南部,海拔高度1687米,最低点为东北部莲花湖大坝处,海拔高度160米。境内水系发达,全市常年流水的河流有140多条,均发源于深山水分涵养林区,水量充沛,常年不断;河流含沙量少,清澈见底。多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平均径流量200—500毫米,平均径流总量378250万立方米,其中南部海浪河流域185244万立方米,北部牡丹江流域1930036万立方米。
海林市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是牡丹江市以及黑龙江省旅游资源最丰富、最集中、品位最高的地区之一。国家及省级风景区、森林公园、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等10余处,优势资源主要体现在“雪、虎、山、水、情”等方面,素有“林海雪原”、“中国雪乡”之美称。
海林市地势起伏多变,地貌类型齐全,自然景观丰富壮观,森林覆盖率达71.3%,自然环境基本保持着“自然古朴的原汁原味”。拥有森林、冰雪、山岳、河湖等自然资源优势。既是夏季避暑旅游的好去处,又具备冬季开展冰雪旅游的天然条件,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被称为“中国第一雪乡”,有着名的雪景外景地,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雪景摄影爱好者和来自各地的游客。海林市森林广阔茂密,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世界最大的东北虎养殖、繁育、科研和观赏基地——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在国内享有很高知名度,雪乡、佛手山、威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莲花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等自然风景对省内游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海林市文化底蕴深厚。在人文资源中以旧街流人文化和群力原始文化为代表,有商周时期的群力古岩画、渤海国高丽古井、唐代渤海国的重要军事城址九公里山城、历史名城宁古塔将军旧城遗址、金代满斗城遗址、金代江东古墓群、清代烽火台。民俗文化丰富,满族、朝鲜、赫亩郑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等10余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独具特色。
㈨ 地理问题'林海雪原'是指哪里
实际上就是指东北地区。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都有大量森林覆盖,是我国重要的林数颤区,所以有林海之称。
而由于东北地区纬度旅手高,冬季时间长,所以常年一薯镇败片雪域风光,所以有雪原之称。
㈩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习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习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也就和人失走肉没啥两样,只是改变命运,同时知识也不是也不是随意的摘取。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八年级 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1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地理位置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 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 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
五、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一)自然条件
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主要作物
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 种植 小麦、玉米、谷子等。
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自然灾害
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1、解决 措施 :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2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位置、气候、地形
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
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
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1)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3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 称谓:文明的摇篮 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二、严重的水土流水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4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一、区域全貌
二、现代化的大都市
1、北京的重要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等。
2、北京的交通网络
(1)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2)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3)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
(4)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3、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历史 文化 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目前,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知识点复习
★ 八年级地理下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重要知识点归纳
★ 8年级下学期地理第六章教案
★ 八年级地理思维导图
★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主要知识点整理
★ 中国地理初二下册知识点
★ 8年级地理会考主要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