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大学的文化地理讲什么

大学的文化地理讲什么

发布时间:2023-06-02 21:10:02

❶ 大学里人文教育专业(人文地理方向)都学什么

主要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逻辑学

逻辑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逻辑学的对象、性质、作用、研究与学习方法,命题逻辑基础,传统词项逻辑,现代谓词逻辑,模态逻辑基础,归纳逻辑和科学逻辑方法,语用逻辑基础,论辩逻辑,辩谬逻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自觉地进行逻辑思维和表述论证的训练,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增强论证的逻辑力量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其他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分析工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人文科学概论

人文科学概论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从宏观上介绍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象、任务、性质和研究方法,科学和人文科学分类系统结构,人文科学的功能系统、历史发展及规律,当代人文科学发展的趋势和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以及人文科学工作的主体素质和人文科学工作管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文科学体系,增强对人文科学知识的全面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掌握收集人文科学信息的途径与方法。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概论

自然科学概论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科学发展的历史为线索,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古代、近代和现代自然科学的主要部门和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重点讲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论和协同论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使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功能、体系与发展规律有一个基本了解,具备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系统介绍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规律,重点介绍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奋斗史,特别是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使学生懂得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必然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历史方法论,增强民族自信性和历史责任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世界通史

世界通史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简介世界上古史、中古史,系统地介绍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概况及特点,了解各国各地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客观规律,具备深入学习世界历史的方法和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等基本内容,使学生准确地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确立辩正唯物的物质观和意识观、唯物辩证的发展观、科学的认识论、真理观和价值观、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科学地理解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先秦儒家哲学(孔子、孟子、荀子)、道家哲学(老子)、法家哲学(管子、韩非子)、墨家哲学(墨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教哲学、宋明心性理学、清代实学、当代哲学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哲学的主要内容,吸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自身之人文素质与修养,并铸造健全之人格。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西方哲学概论

西方哲学概论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将概要介绍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早期自然哲学、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晚期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的诞生、早期经院哲学、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英国的经院哲学家、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精神、笛卡儿的唯理论、唯理论的发展、英国经验论、法国启蒙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绝对唯心论、黑格尔哲学体系和黑格尔哲学的余波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方哲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哲学与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伦理学

伦理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系统介绍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伦理学的结构与本质,伦理学的规范及其价值功能,伦理学与法、宗教、哲学、政治的关系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伦理道德观,用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应用写作

应用写作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求职用文体、礼仪用文体、办公用文体、策划用文体、商务用文体、调研用文体、财经用文体、法律用文体、科技用文体等应用类文体的基本理论和写作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应用类文章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培养和提高为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文章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分析和讲解中国文学史上着名的作家作品,并简要介绍中国文学发展的概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使他们了解我国历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和发展历史,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含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发展和外国文学思潮的演变历史,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以及主要的流派、作家及其代表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分析和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在揭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运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运行,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系统介绍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地位和作用,人地关系理论,人口的变化、构成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城市的形成和城市化,人类文化现象的分布、空间组合及发展演变规律,国家和领土,世界政治格局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处理人文地理问题的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系统介绍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变换关系,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划分,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以及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途径及方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处理自然地理问题的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从法学的基本原理入手,重点讲授我国的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市场秩序法等法律制度,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不同部门法的概念特征,进而阐述我国法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学的一般原理,了解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的主要规定,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一般法律问题。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美学

美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审美、审美经验 、自然美、工艺美、艺术美 、生活美、审美价值、审美功能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美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文化学

文化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的含义、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文化的本质与特征、文化的结构与类型、文化的模式与规律、文化的变迁与转型、文化传统与现代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文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社会学

社会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系统介绍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社会的本质与结构,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化,基本群体与社会组织,阶级、阶层与社区,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交往,社会流通与社会变迁,社会文化,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学地看待和分析现今社会问题的能力。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政治学

政治学是四年制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研究国家起源和发展、国家本质、国家消亡的一般理论,重点分析与讲解国家类型与职能、国家结构、国家政治体制等,同时介绍政治权力、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道德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

❷ 大学选修课 文化地理和人文地理概论主要学什么 哪个好

人文地理学简而言之就是是研究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文化地理学简而言之就是是研究文化现象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那么其区别就在于“人文”与“文化”了。
而人文与自然相对应,是包括文化的,所以文化地理学属于人文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人文地理学最主要的包括:人口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
文化地理学主要包括:民族地理学、宗教地理学、语言地理学、艺术地理学等。
当然,两门学科是有交叉和重叠的,比如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景观等基础内容都是会讲的。
因此,
两个都是大学地理学科类专业很重要的课程,选哪个还的看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想学全学范的话就选人文地理学,如果想学部分学精一点的话就选文化地理学。但如果两个都能选的话,建议两个都学。

❸ 文化地理属于什么类选修课

文化地理学是地理教育专业类型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近9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学科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远在希里多德、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和斯特雷波(古希腊地理学家)时代的学者有重大关系。被称为人文地理学之父的德国地理学家卡尔·李特尔(1822年),关心人类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李特尔以后的几十年,美国学者G .P.马什(1864年)研究了人类活动改变陆地的方式。可是另一位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克·拉采尔(1891年)为人类文化的地理研究或给他创造的人类学一词提供了一个线索。

他在1866一1875年考察了美国和墨西哥,被美洲生活方式的各种文化类型(德国人、中国人、印度人和非洲人)的贡献所感动。他阐述了由文化的结合所引起的地理模式的总的思路。与拉采尔在德国发现了人类地理学的同时,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1899年)带动了法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维达尔在他开辟的索帮被任命为主席,他提出了人类文化与他的地理特征。他发展了作为继承人类集聚特征的生活方式的概念。

❹ 什么是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基本内容

人文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地理老师而言,教好人文地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什么是人文地理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什么是人文地理,欢迎阅读。

什么是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题,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在地理环境影响下的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同为地理学的三大分支,当前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研究正有分离走向相互结合,深入洋酒国家建设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和决策起到日益显着的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知识积累、学科形成和理论演变、学科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的革新等过程。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人文地理发展简史

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1]

古代阶段

古代阶段是人文地理知识的积累时期,以片断记述为主,出现了各种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

在中国古籍中,载有许多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其中既有《礼记·王制》篇中“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这种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孙丑下》中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有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的主张人、地各有规律,反对人地关系绝对化的思想。不过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系统表述人地关系思想的人文地理着作来。

在西方,地理学一直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古希腊、罗马学者如希罗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着作中对各地的人文地理现象作过论述。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一些相互隔离、闭关自守的君主制国家,经济、文化处于衰落状态,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相应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的地理学获得较大发展,伊德里西等学者在着作中记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现象。

近代阶段

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线以及“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各国陆续出版了各种地理着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关于世界各地人文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于种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现代阶段

在19世纪里,地理学开始形成自然和人文两大分支,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德和李特尔,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创立了早期理论。从此,人文地理学出现一系列理论,各分支学科陆续建立并形成了体系。

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的形成和演变是从李特尔用经验法和比较法,研究世界各地区各种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开始的。李德尔在他的《地理学-地理对人类素质和历史的关系》一书中,探讨了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把自然作为人文的基本原因,强调自然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在他去世后,人地关系理论在各国有不同的发展。

德国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在1882年和1891年出版的《人类地理学》-书中,论述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到环境的严格限制。以后他的学生美国地理学者森普尔和亨廷顿等人更加强调地理

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他们的观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系统的环境决定论。

法国

几乎与此同时,法国的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提出了另一种人地关系论,后人称之为可能论或或然论。他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阐述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提供一定范围的可能性,而人类在创造居住地时,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他的这一观点在其学生白吕纳1910年发表的《人地学原理》一书中得到进一步发挥,白吕纳认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等人的观点对法国地理学影响很深,从而形成法国学派。

英国

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罗士培教授受法国学派的影响,1920年创用了“调节”一词,创立“适应论”。他认为调节包含两重含义,即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以及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罗士培认为人文地理学研究人-地之间双向的相互关系,主要探讨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美国

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1923年发表“人类生态学”一文,提出生态调节论。他主张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的生态的观点,在人地关系中人是中心论题,其他现象只是当它们涉及人及其对它们的反应时,才有必要说明。他还认为历史学研究人类在时间上的关系,地理学则应侧重于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其他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施吕特尔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探讨原始景观转变为文化景观的过程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以后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又提出,人类按其文化的标准,对天然环境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施加影响,将它们改变为文化景观。

随着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发展,研究内容和范围也不断扩大,人文地理学同自然地理学-样开始分化,陆续出现了一些分支学科,并形成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等,都是在此阶段形成并发展的。

人文地理研究方法

学科介绍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欧洲许多的大学地理课是由历史学者讲授的,他们十分强调地理学研究,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与历史学关系密切,而且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也长期囿于历史人文地理的内容,因此历史地理学曾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的学者达比等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研究历史自然

地理,使历史地理学不仅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也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现象的变迁,从而成为地理学的一门独立分支。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人地关系理论方面,已由过去的环境决定论、可能论以及适应论转变为和谐论。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发展的影响下,分析并和谐人与环境的关系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的新课题。

数学方法

在观察和分析方法方面,数学方法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65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理系教授加里森开设研究班,用数学统计方法培养了一批地理学者。其中的英国学者乔利和哈格特在1960年以后把数量方法引进剑桥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地理系,使得这种革新很快在各国地理学者中传播开来,对地理现象分布差异的表述开始从定性向定量阶段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使地理学者能够处理多种变量的复杂计算,对一些空间规律的研究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精确的度量,并用数字形式表达人地关系,说明区域差异及其变化。

自20世纪50年代系统论创立以后,美国地理学家阿克曼于1966年提出:地理学者应当探索许多各自不同,但又相互依赖的变量的一种系统的概念,从时空角度处理人与环境的系统。6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已在研究生态系统、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地域系统方面作出贡献。定量计算和系统论思想的引进,使地理学开始采用模型来表述所研究的地理现象。

60年代行为科学兴起后,出现了行为地理的研究。70年代,行为研究在地理学中十分盛行,通过研究不同人类社会集团、阶层、阶级对不同环境的反应和行为决策这一过程,使地理学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收入对于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使得旅游地理学发展很快,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人类以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形式存在,各集团的不同文化既是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行为制约的因素。因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空间中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差异的社会文化地理学重要性日益提高。同时,许多国家重建城市的需要,新的城市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的趋势,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城市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逐渐居于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人文地理学以小区域研究、经济区划和文化景观类型为其主要论题,现在则转向分析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涉及国土整治、环境保护、贫穷和饥饿、种族歧视、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问题。20世纪中期以来,人文地理学开始面向社会问题,从而在研究中打破各分支学科人为界线,出现新的综合。

人文地理基本内容

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一般可以分为综合理论部分、通论部分(部门人文地理学)和专论部分(区域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综合理论部分主要指对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人文地理学通论部分可分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个方面,也有一些学者将其分为社会文化和经济两个方面。人文地理学专论部分则包括对各种地区人文要素的区域地理研究。

经济地理学是以阐释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分配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和空间组织为主要任务。近代地理大发现以后,人类的商业活动空前繁荣,从而产生了经济地理学的前身——商业地理学。

传统的经济地理学关心各种资源、生产及商业的分布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生产布局、区位分析为研究的核心。其中区位论和中心地学说曾对地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

现代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开始注意社会结构、政府决策以及人们的行为决策对经济布局的影响,出现了国土经济学,重视国土整治问题。有些学者认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旅游属于经济活动范畴,因此旅游地理学也是经济地理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政治地理学是通过研究国民与领土的关系来分析政治现象的地域体系,并分析以政治、军事、经济和宗教为背景的各种国家集团对世界和地区所起的作用。

1897年出版的拉采尔的《政治地理学》,将国家当作附着于地球上的有机物,并提出“生存空间”的概念。以后,麦金德于1904年提出陆心说。由于他们及其他学者的努力,政治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

20世纪30年代,豪斯霍弗把地缘政治学引入为德国纳粹的侵略政策服务的歧途,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受到影响。现代分析技术及模式的应用,使地理学者得以制定各类各级政治区域的效率和效果,并开始研究政治行为和政府决策的地理背景。例如,参与对国土整治的决策、首都的定位、大都市区的结构、国家公园的设置、选票地域分布模型以及领海界线和沿海捕鱼权等课题的研究。

很早以来,地理学的着作中已注意到种族和民族的分布,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拉采尔的人文地理学代表着作即以“人类地理学”命名。在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的人文地理学着作中,也都包含种族和民族地理的内容。不过,现在人种地理学和民族地理虽然仍是介于人种学、民族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但研究者则多为人种学和民族学者。

各地的人口数量、分布和迁移是重要的地理现象,人文地理学者十分关注。维达尔·白兰士的《人文地理学原理》第一章即论述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以及各洲的人口状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鲍曼分析了中欧的人口地域分异现象,瑞典地理学家德·耶尔深入研究瑞典人口分布并制出人口分布图。从此,人口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社会地理学分析空间中的社会现象,研究各种社会类型的区域分布并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探讨人地关系上强调社会因素对地区文化景观、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人口、聚落、民族、宗教、语言行为和感应等方面的地理问题,并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

文化地理学则从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的角度,解释各种文化要素如何使不同地区具有各种区域特征,研究对象和内容与社会地理学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前者主旨是研究人类不同社会集团的地域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后者则是研究人类创造的文化地域。有些学者将社会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内容合称为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

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做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人文地理学仍是许多分支学科松散组合的一门学科,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此外,有关人地关系的理论探讨,数量统计方法和模型、系统的运用,行为科学的引进,以及对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也尚处于初始阶段。

尽管人文地理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着,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多种对中国地区的习惯的划分方法。

人文地理研究特点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特点既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又有以人文现象作为研究主体的特征;其研究对象虽与社会科学有相同之处,但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又不同于社会科学,从而形成其特有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边缘性科学。作为地理学中一门接近人文或社会科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传统的方法(如实地调查、运用地图等)和现代方法(如航空像片、卫星像片、地理模型等),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如抽样调查、定量技术、心理学和行为学等研究方法)。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环境: 是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地域组合, 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团,经济, 交通,军事,社会行为等许多成分.它们在地球表面构成的圈层, 称为人文圈或社会圈,智慧圈,技术圈..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而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文化等等。人文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的重要方面,人类是引起以上各类地理分布及变化的主要载体,民族又是人类中具有特色的群体,于是人口的增长、分布和迁徙,民族分布和融合,成为历史人文地理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人文地理地理划分

按照大行政区划分

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港澳台。

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

按照经济战略划分

中国东部,中国中部,中国东北,中国西部。

按照南北划分

南方和北方,中国以秦岭和淮河为南北分界,这种划分一般只限于汉族主体居住区。

其他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中华民国的首都是南京、重庆,中华民国政府当前所在地为台北。除了北京和南京外,历史上的中国还曾长期以西安、洛阳、开封、杭州为国家的施政中心。

❺ 人文地理包括什么

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5)大学的文化地理讲什么扩展阅读

人文地理学(英语:Human geography),是一类社会科学分支,关于研究世界、人类社会、文化、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空间和地区的关系。作为一门学科,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后者通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集中分析研究人类活动。

分支领域,人文地理学有众多分支学科,以下为部分分支学科:

文化:文化地理学是一类对于文化产物及概念的.分析,研究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传播、演化规律,以及文化要素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聚焦于分析语言、宗教、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以及人类活动的参与[5]。

它的子分类还有儿童地理学、语言地理学、性别与空间以及宗教地理学。

发展:发展地理学,是一类关于地球中的人类居住的生存标准和生活质量分析。此外包括地区研究、经济活动的分布与空间组织等。这类研究深受科研家的方法论影响。

经济: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和空间组织、以及相关生物环境等。又可细分为市场地理学、交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等。

健康:健康地理学,是一类关于健康、疾病、保健有关的地理信息、观点与方法论研究。

历史:历史地理学,是一类关于人类、物理、虚构、理论和真实的地理学过往。历史地理学研究聚焦于一系列争议和话题。常规讨论是包括一段时期内的地点与宗教变迁。一类学者聚焦于人文地理环境变迁、人类与环境关系,以及文物财产等。

政治:政治地理学,研究人类政治活动空间分布和地理环境关系。子分类包括有选举地理学、地缘政治学、战略地理、军事地理。

人口:人口地理学, 研究人口空间分布规律、聚居、移民和人口增长。

聚落:聚落地理学,包括城市地理学,是一类研究聚落的形成、分布和发展。又可细分为城市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这些地区主要经济活动包括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类城市聚落中,往往存在高度人口密度。

❻ 文化地理是文科还是理科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范畴下的一个亚分支,是研究不同地域特有的文化,以及文化渗透、转变关系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属于文科类。

理科学习的地理学是研究地质、环境、大气运动等等的学科。
地理,在高考时是属于文科的。历史,地理,政治是一张综合卷。进入大学后,就会分化成文科专业、理科专业不同的学习内容。

❼ 论述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一门人文地理分支学科,也是文化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地表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空间组合及发展演化规律,以及有关文化景观、文化的起源和传播、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环境的文化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❽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范围

尽管文化地理学的主题比较分散,但研究分析问题的方法比较一致。景观研究在小区域主要依靠直接考察和形态分析,具有经验的、观察的和历史的研究特征。从大范围讲,文献资料更为重要。广泛收集文献和实物的第一手资料,从而进行整理排比和分析论证。文化地理学是论述相对于自然而言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地理规律的科学。其中包括政治、宗教、民族、种族、人口、城市、农业、工业和交通的起源、景观、扩散分布及生态等方面的论述。内容涉及国家的起源与职能;宗教的产生与传播,民族和种族的习俗;民间文化与流行文化的特点;工、农业的区位;交通的作用与发展;城市的产生和职能;商业网点的布局;人口的理论与动向,人们居住地的选择。 从内容来说,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是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多变的复合。由于一个地区的文化体媳有它的历史传统,历史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形成文化-历史地理,但文化地理学对历史地理学的依靠更多。由于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有互相交叉的研究课题,所以欧美国家有时将两者合称为社会文化地理。从它的研究内容来说,就是狭义的人文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有共同的研究对象,但侧重不同。例如对农业,文化地理着重研究它对人类生活方式所起的作用,劳动工具的起源和传布,以及农业景观的形成等,而农业地理学着重研究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规律。此外,政治地理学研究常常要涉及文化地理学的内容。聚落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同文化地理学也有许多重叠的研究领域。
具体分支学科
地理学概述(地理学导论、地理科学导论)、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应用地貌学)、生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公司地理学、企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种地理学、聚落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医学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地图学、地名学、理论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应用地理学 社会地理学研究各种社会类型的区域分布并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探讨人地关系上强调社会因素对地区文化景观、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人口、聚落、民族、宗教、语言、行为和感应等方面的地理问题,并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文化地理学从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的角度,解释各种文化要素如何使不同地区具有各种区域特征,研究对象和内容与社会地理学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前者主旨是研究人类不同社会集团的地域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后者则是研究人类创造的文化地域。有些学者将社会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内容合称为社会文化地理学。
很早以来,地理学的着作中已注意到种族和民族的分布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拉采尔的人文地理学代表着作即以人类地理学命名。在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的人文地理学着作中,也都包含种族和民族地理的内容。不过,当今的人种地理学和民族地理虽然仍是介于人种学、民族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但研究者则多为人种学和民族学者。 各地的人口数量、分布和迁移是重要的地理现象,人文地理学者十分关注。维达尔-白兰士的《人文地理学原理》第一章即论述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以及各洲的人口状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I.鲍曼分析了中欧的人口地域分异现象,瑞典地理学家 S.德·耶尔深入研究瑞典人口分布并制出人口分布图。从此,人口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聚落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景观,既反映自然环境的特征,也表现人类文化的差异。德国地理学家J.G.科尔最早对聚落作系统的研究,他于1841年发表了《人类交通居住与地形的关系》。白吕纳则把房屋这一聚落现象列为人文地理事实的第一纲第一目,包括房屋类型、村落形式、都市位置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此后,聚落地理研究在一些国家形成各自的风格。如德国着重聚落景观,法国重视经济对聚落的影响,英国偏重聚落历史地理,美国则关注白人拓荒者居住问题。聚落地理学形成后,最初包括在其中的城市地理学由于发展迅速,逐渐独立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使得聚落地理学如今实际上是研究乡村聚落地理。以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以及资源和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乡村地理学也是在聚落地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其研究内容已超出乡村聚落地理范畴。

阅读全文

与大学的文化地理讲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2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7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69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6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9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6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0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