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有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首先我们需要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这就要求地理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很重要,
第二就是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不能要求一时的成绩,更多是培养学生独立的性格,学习习惯。
第三课程内容及实施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能够去应对这个世界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成绩仅仅是很简单的一个方面,更多的是让学生知识与技能共同发展
Ⅱ 地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与评价
窗外,淅沥沥的秋雨下个不停,100位来自河南省各个县的农村教师聚在大合教,聆听国培专家杨蕙如老师的娓娓道来。
杨老师强调,地理核心素养一定是解决复杂的问题情境时所表现出的综合思维品质。
接下来,杨老师带我们从课标开始,如何认识地理教学。课表从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对我们提出了要求。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叙写。杨老师先为我们展示了目标叙写中存在的问题,使我们明白了学生是行为主体,教学目标陈述大而空泛,把课时目标等同于课程目标。三维目标不能割裂开来,三维目标是一个目标的三个维度,不是三个目标,不是三件事。具体应该表述为:在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之下,遇到什么样的过程,以何种方法,获得何种知识技能。在教学目标叙写中避免使用“了解、理解、懂得、学会”指向不明的行为动词,因为这样不具体,不可测评。
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落实“目标——教学——评价”。确定目标,围绕目标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评价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坚持“教——学——评”一致性,即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以及评价和目标的一致性。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学生情况、教学资源确定教学目标,接下来制定评价任务,开展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最后评价学生表现。
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路径是按照能力层次要求逐步提高:了解-理解-应用-分析-评价-设计。了解认知维度:记忆。(运用材料)说出,记住,描述,列举。在地图上指出、辨认、识别等。理解认知维度:解释、归纳、概论、阐述、举例说明:识(判)别、量算、估算。应用认知维度:执行、实施、运用、设计、解决、计划、总结。分析认知维度:比如展示气温和降水分布图,气候直方图让学生分析。
教学设计要用自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丰富的活动,把课堂和现实生活连接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
评价设计题目让学生用知识点解决问题。比如讲解地势特征时,先告诉学生地势特征的分析工具:河流、剖面图、气温、等高线、等温线,然后再让学生基于这些要素分析地形。
杨老师以《地理概念的教学》为例,为我们示范如何进行地理概念的教学。活动一、找出描述气候的词语。活动二、必须分类。两个活动,让学生抽取特征,自己定义概念。关于概念的教学,脑中有了思路。概念教学,一定不是让学生自己背书上的概念,而是让学生经历学习的真实情境,自己总结概念。
关于地理规律的教学,杨老师教会我们,从感性认识——局部规律——整体规律。此外,还有地理原理的教学,地势特征的教学,气候特征的教学,河流特征的教学。每一类都有本身的教学规律,这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努力钻研。
杨老师以一个中招出题人的眼光,指引着我们教学应该走向何方,理念懂得了,还需去实践和运用。
Ⅲ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怎么写
目前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是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学习的程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本节课学习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课程目标;
二是课堂教学目标;
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教学科目(学科)是教学内容的基本门类。课程是指各个教学科目与课外活动的综合。
Ⅳ 教学目标中的素养目标怎么写
教学目标中的素养目标怎么写:
“让核心素养落地”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工作重点。核心素养导向,既是课程标准文本的主旋律,也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方向和依据。
(1)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其经过学习后在核心素养方面的达成度,避免以单纯识记知识作为教学目标;
(2)确定核心素养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目标,改变以往机械地分别列出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表述;
(3)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以课程目标、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聚焦问题解决的实际程度,尤其是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4)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使之指向学生通过学习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同样指出: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充分体现地理课程不同阶段核心素养培育的侧重点,避免机械套用核心素养的名称;各项目标之间既有层次,又有联系,做到具体、可测。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相关表述: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尤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以问题解决的水平程度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避免将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机械地分离;
二是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通过教学能够达成;三是教学目标要有可检测性,能够衡量出学生通过学习所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
Ⅳ 怎么在把地理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方面写进说课稿
1、《教育部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
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
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
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
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口号: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
3、《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一个“抓手”————课程改革
五项任务(五个统筹)
统筹各学段、统筹个学科、统筹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统筹各方面优势力量、统筹校内外阵
地
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证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国家提出立德树人、高考改革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了85以上,高中教育成为了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国民基本素质。国际上,高中教育改革也成为共同趋势。
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实践力(1)人地协调观
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研
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人类社会要更好的协调好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