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是什么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对应四大地理分区的分界线分别是:南方与北方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与西北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大致走向为界;西北与青藏以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青藏与南方以横断山脉为界。
三大自然区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我国气候分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800 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3、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4、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2.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是什么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是:
1、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北方地区地势坦荡,耕地以旱地为主,多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所以人们主食以面食为主。东北和华北平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产区。
2、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气候较温暖,降水丰沛,为发展种植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人们主食以米饭为主。南方还有很多河流、湖泊、鱼塘等水域,盛产淡水鱼等水产品。因此,南方地区有很多的鱼米之乡。
3、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的制约,在具有灌溉条件的河流附近和绿洲,可以发展种植业和栽培业而多数地区由于降水少,只能发展牧业。
4、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
青藏地区的农业以牧业为主,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高寒牧场。主要牲畜是世界上其他地区没有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在青藏地区的一些谷地,分布着一些种植业。那里的特色作物为青稞,它是当地居民传统食品糌粑的原料。
3.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分界线是哪六条
我国六条重要的分界线
一、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因此,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我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状逐级降低。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大致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为界;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大致以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为界。 第一宽稿级阶梯以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高原上有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第二级阶梯主要有其他几大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盆地和山地等。第三级阶梯主要有三大平原,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和山地。
二、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大致沿33.5oN分布,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温度带中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干湿地区中的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南方水田农业区与北方旱地农业区的分界线,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分界线。
三、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经过大兴安岭西侧和东南侧、内蒙古高原南部、黄土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部,其主要穿过的省级行政斗老区有内蒙古、黑、吉、辽、冀、晋、陕、宁、甘、青、藏等地区。 这条界线大致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较为相似。
四、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慎销孝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除青藏高原地区以外)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风有显着变化,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从而也形成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习惯上,我们把自东北向西南的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等作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季风区是指受夏季风(东南风和西南风)影响很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与夏季的地区;非季风区则是指受海洋影响小,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较少,全年都比较干旱的内陆地区。
五、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界线
受西高东低的地势和气候等影响,我国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太平洋,但也有河流不注入海洋的。因此,我们把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河流的集水区域)称为外流区,反之叫内流河和内流区。 内外流河的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 但西北地区也有外流区,如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最终注入北冰洋;东南地区也有内流区,如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就有一小部分地区为内流区。
六、人口分界线 亦称吴焕庸线
以黑龙江省黑河市至云南省腾冲县为界,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但人口却占94%以上;西北部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还不到总人口的6%。
4. 中国4大地理分界线的意义是什么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7.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8.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9.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10.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5.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是什么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界线(秦岭、淮河)、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大兴安岭、长城)、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其中, 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 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影响因素:
界线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主导因素是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
界线B(秦岭—淮河):大致与1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重合;主导因素是气候。
界线C:主导因素是降水和地势地形,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6.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影响因素:
界线A北方及西北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主导因素是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
界线B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大致与1月份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降水)。
界线C西北青藏及南方分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即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根据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区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和地势因素。
故答案为:根据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区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和地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