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下: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太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春分至秋分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3、四季的更替,这是因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导致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热量不同,产生了四季。
4、五带的划分,这是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造成的。
地球轨道总长度是940,000,000千米,因此,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就是每年9.4亿千米,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了9.4亿千米,即每秒钟29.8千米。
依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是固定的值,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
‘贰’ 地球公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什么,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什么
1地球公转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地球围着太阳自西向东的转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公转的轨道周长为94000万公里,我们所谓的年就是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可以这么理解,我们一直在跟着地球在旅行。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更替;太阳的直射点随着地球的公转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地球表面接受到的热量也随着地球公转而不同,因为地球是斜着身子在公转,外形近似球形,因此造成了地球各地随着地球公转接收到的热量而不同,因此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再加上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造成了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在改变。一个近日点在一月初左右,远日点在七月初左右。南北半球接受到的光照面积和时间不同,造成昼夜长短不同。
2地球公转周期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地球公转周期。
笼统地说,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因为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是相同的,所以地球公转的周期可以用太阳周年视运动来测得。地球上的观测者,观测到太阳在黄道上连续经过某一点的时间间隔,就是一“年”。由于所选取的参考点不同,则“年”的长度也不同。常用的周期单位有恒星年、回归年和近点年。
3地球公转有哪些规律呢
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是一种周期性圆周运动,轨道半长轴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并且地球公转的中心位置不是太阳中心,而是地球和太阳的公共质量中心,但由于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日地的公共质量中心离太阳中心仅450千米,这个距离在浩瀚的宇宙中微不足道,因此,我们通常把地球公转看成地球绕太阳运动。
‘叁’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什么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肆’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公转产生的4个地理现象: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3、四季的更替。
4、五带的划分。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地球公转产生的影响:
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极点周围有极昼现象;冬半年昼短夜长,极点周围有极夜现象。
2.极点上:出现极昼夜的天数最多:各为半年。
3.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4.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的昼逐渐加长,南半球的昼逐渐缩短;直射点南移正好相反。
5.太阳直射的纬线,白昼不一定最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冬至日南半球各地昼最长)
四季的更替
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季和秋季:夏季与冬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伍’ 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一直不断地自西向东自转,与此同时又绕太阳公转。而地球公转的轨道又是一个椭圆的形状,太阳始终位于一个焦点上。地球在不断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始终会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终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因为地球公转的原因,致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四季更替。如下图所示:
在每年6月22日前后,地球就是位于B点.太阳会直射北回归线,也就是北纬23度26分,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与此同时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热量最高,白昼最长,因此气候也炎热,是北半球最热的世界,称为北半球的夏季。与此相对南半球正处于寒冷的冬季。
此后因为地球继续在公转轨道上不停运行,太阳的直射点便会南移到了C点,太阳就会直射赤道,这一天南北半球受热相等,称之为秋分日。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得到的太阳热量都相等,昼夜平分。
地球继续不断运转,到D点,太阳便直射南回归线,也就是南纬23度26分,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热量为最少,且白昼时间最短,气候也相当寒冷,因此是北半球的冬季。与此相反,南半球刚好是夏季。
太阳直射点北返以后,在3月21日左右,太阳再次直接射向赤道,也就是A点,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春分日。这个时候是北半球的春季,也是南半球的秋季。
地球像这样以一年为周期绕太阳不停运转,从而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陆’ 公转产生的4个地理现象
(1)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太阳是地球公转的中心)
(2)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约365天)。
(3)地球公转特点:公转轨道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4)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产生。
‘柒’ 地球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出现,四季变换,这些熟悉的自然现象,都是由地球运动引起的。地球运动主要有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地球围绕其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的旋转叫自转;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叫公转。
地球的公转的特点:
1、地球公转是以太阳为中心,自西向东的旋转;
2、地球的公转轨道同赤道的夹角为23°26′;
3、地球公转的时间为365.25天;
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南北半球的四季变化。
(7)公转的产生的地理现象是什么扩展阅读
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
(2)产生地方时差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
规律:
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球
‘捌’ 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昼夜更替现象、四季变化、一天24小时。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太阳东升西落、昼夜更替现象和一天24小时都是地球的自转形成的,四季变化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
‘玖’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什么
南极北极的雪山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