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降水量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
降雨量等级是按照降雨量来划分的。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小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
中雨:24小时降雨量10~25毫米。
大雨:24小时降雨量25~50毫米。
暴雨:24小时降雨量50~100毫米。
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100~250毫米。
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降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带来的危害:
1、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发生是由于大雨、暴雨造成的水过多或过于集中引起的。而特大暴雨还会引洪暴发、河流泛滥等。洪涝灾害不仅危害农作物、林果业和渔业,而且还能冲毁农舍和工农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我国历史上的洪涝灾害,几乎都是由暴雨引起的。
2、涝渍灾害
涝渍灾害包含涝和渍两部分,涝是雨后农田积水,超过农作物耐淹能力而形成,而渍主于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土壤水分经常处于饱水状态,农作物根系活动层水分过多,不利于农生长,而形成渍灾。但涝和渍灾害在多数地区是共存的,有时难以截然分开,故而统称为涝害。渍涝灾害是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产生有毒物质,从而使作物受害而减产。
2. 降水等级划分表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气象部门: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降雨等级表
雨量时段
等级
12小时降雨量
24小时降雨量
雨量时段
等级
12小时降雨量
24小时降雨量
小雨
0.1~4.9
0.1~9.9
暴雨
30.0~69.9
50.0~99.9
小到中雨
3.0~9.9
5.0~16.9
暴雨到大暴雨
50.0~104.9
75.0~174.9
中雨
5.0~14.9
10.0~24.9
大暴雨
70.0~140.0
100.0~250.0
中到大雨
10.0~22.9
17.0~37.9
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105.0~170.0
175.0~300.0
大雨
15.0~29.9
25.0~49.9
特大暴雨
>140.0
>250.0
大到暴雨
30.0~49.9
38.0~74.9
防汛部门: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按12小时降雨强度和24小时降雨强度划分大小降雨量等级,见下表:
雨量等级表
强雨
等级
12小时降雨量
24小时降雨量
小雨
R12<5
R12<10
中雨
5≦R12<10
10≦R12<25
大雨
10≦R12<30
25≦R12<50
暴雨
30≦R12<70
50≦R12<100
大暴雨
70≦R12<140
100≦R12<200
特大暴雨
140≦R12
200≦R12
水文部门: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另外,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声。
3. 地理学上年降雨量的多少的划分标准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
降水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液态降水量称为雨量,有时两者也作为同义词。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或mm/min为单位。单位时间的雨量称为雨强。
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644.2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23.7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