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球外部圈层在地理环境中被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由不同状态和不同物质成分的同心圈层所组成的球体。地面以上的圈层称为外部圈层,地面以下的圈层称为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3个圈层。
大气的地质作用主要表现在:
(1)氧、二氧化碳等是进行地球化学作用的重要物质;
(2)大气是生命的保护层(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
(3)大气使地球表面具有适宜的温度;产生各种气候现象,导致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发生;
(4)运动的大气(风)是塑造地面形态的一种重要动力;
(5)环境污染已开始破坏人类生存的保护层:直接的有飞沙走石,如内蒙古-北京-东北的春天沙尘暴;间接的为大气温室效应(工业二氧化碳排放使大气升温)、产生臭氧层空洞。
水圈的地质作用主要表现在:
(1)破坏岩石 包括机械破坏如流水的冲刷作用、干寒带的冰劈作用等;化学破坏,如水中含有CO2等物质的溶蚀作用等。
(2)搬运岩石 通过水的流动过程完成。
生物圈的地质作用主要表现在:
(1)破坏岩石 包括机械破坏,如根劈作用、动物的穿凿作用等;化学破坏,如生物分泌有机酸等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2)本身成矿作用 如石油、煤、形成生物岩等。
❷ 生物会对岩石造成什么影响
你好!
风化作用,可分为生物机械风化作用和生物化学风化作用两种。
生物机械风化作用是指生物在生长或活动过程中对岩石的机械破坏,促使岩石崩解。例如扎根在岩石裂缝中的植物,随着植物的生长,其根系也变粗变多,迫使岩石裂缝扩大,人们称之为根劈作用。穴居动物如蚯蚓,蚂蚁可穿石翻土。人类作用就更明显
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通过生物的新陈代谢的分泌物和生物遗体腐烂分解物对岩石产生腐蚀破坏的作用
❸ 地理高手请进来
1、海岸均衡剖面:水下岸坡下部坡度变缓,重力作用值相应减小,和向岸与离岸运余能量差值相抵消,此时整个剖面上颗粒都做等距离的往返运动而不发生位移,这一凹形剖面被称为海岸均衡剖面
2、冻融作用:是指冻土层水分的冻结与融化,他是冰融地貌的最活跃因素。随着冻土区温度周期性发生正负变化,地下水相应地出现相变与迁移,导致岩石的破坏,沉积物受到分选和干扰,从而引起冻土层的变形产生冻胀、融陷和流变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其主要表现为冻融风化、融冻扰动和融冻泥流。
3、冰蚀三角面:槽谷两侧一般具有明显的谷肩和冰蚀三角面,在冰川流动过程中,还切除了部分原来河谷两侧的交错山嘴,在槽谷两侧的小山脊前端产生了一系列冰蚀三角面。
4、冰砺阜:是由冰面或冰川边缘湖泊,河流中的冰水沉积物因冰体融化沉积物倒塌堆积而成。它是一种圆形或长条形的冰水堆积丘陵,主要由粉沙、砂、细纱组成。
5、冰砺阜阶地:由冰水沙砾层组成,形如河流阶地,呈长条型状分布于冰川谷地的两侧,它是冰川边缘的冰水沉积,在其与原冰川接触一侧因冰体融化失去支撑而轰塌,从而形成了阶梯状陡坎沿槽谷两壁伸展。他的介地面平坦,尾端与冰水扇相连。
6、海蚀拱桥:突出的海甲两侧如发育相向的海蚀洞被蚀穿而相互贯通,则形成海蚀拱桥。
海蚀柱;海蚀拱桥进一步受蚀使顶部崩塌,其外侧形成脱离海岸的海蚀柱,它也可由海崖后过程中离按小岛再经过海蚀作用而形成。
7、天生桥;有些溶洞由于顶板崩塌而消失,但崩塌后的溶洞往往出现峡谷,如果峡谷中仍残留着狭窄未崩塌的洞顶时则成为天生桥。
8:根劈作用:。树根沿岩石裂隙生长,楔入岩隙扩张裂隙,把岩石挤开,这种作用称-----
冰楔作用:地表水周期性的注入多年冰结裂隙,水体相应的多次重复的冻结,以致岩石崩碎块,这种冰胀作用称----
9石堆:崩塌下落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都堆积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
坡积裙:在坡麓地带由于坡度变缓,坡面经流流速减小并有大部分水体渗入地下所以水流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发生堆积,围绕着坡地下部显片状覆盖,形如裙子,故称—
10石柱:石柱是石钟乳和石笋相对增长,直至两者相接而形成的,由洞顶下渗的水溶液继续沿石柱表面堆积,使石柱加粗。
石幔含钙的水溶液在洞壁上流时,因CO2迅速与散产生片状或层状的碳酸钙堆积,其表面有弯曲的流纹,高度可达数10米,十分壮观。
11.上叠阶地:形成后期阶地时,河流下切深度较前期阶地下切深度为小,河谷底部仍保留早期冲积物,因此每一较新阶地的组成物质就叠置于较老阶地的组成物质之上。
内叠阶地:形成后期阶地时,河流下切深度达到发育前期阶地的谷地,年青阶地的坡麓触及基岩,新老阶地呈内叠相接。
内叠阶地;形成后期阶地时,合流下切深度达到发育前期阶地的谷地,年青阶地的坡底触及基岩,新老阶地呈内叠相接。
12.基座阶地:这种阶地以基岩为基座,基岩顶面覆有河流冲积物,基座阶地的形成是由于构造抬升,河流下切,并且过原先河谷的底部。
埋藏阶地:早期形成的阶地被后期河流冲积物所掩埋,形成埋藏阶地。
13.风蚀雅丹:极干旱的地区,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此支离破碎地面称风蚀雅丹。
风蚀洼地: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的长期吹蚀,形成大小不同呈椭圆形,沿主风向伸展的洼地。
14.冰斗:三面为陡壁所围,朝向下坡的一面是个缺口,外形呈围椅状,分布普遍而明显的一种冰川地貌,由冰斗壁,盆底,冰坎组成。
冰碛物:是由砾砂,粉沙和粘土组成的结构疏松,粒度差别悬殊的的混杂堆积。
15.石河:石河发育在多年冻土区具有一定坡度的凹地或谷地里,是由充填河谷的冻融风化碎屑物在重力和冻融作用下,石块沿着湿润的碎屑下垫面或多年冻层顶面徐徐想下运动而成,大型石河亦称石冰川。
石海:发育于冰缘地区的山顶夷平面或缓坡等平坦地貌部位上,由基岩经冻融风化作用和崩落的巨大块砾组成。
16.堡岛:平行于海岸与岸线之间有泻湖相隔的狭长沙岛,堡岛的开阔海一侧坡度较陡,岸线较平直,向泻湖一侧坡角较缓。
泻湖:泻湖以堡岛为屏障与大海相隔开,常有一个或数个潮汐通道与外海相通,四周常发育潮滩,其范围随潮差而变,潮差越大范围越广
17.溶斗与落水洞?
溶斗;亦称为喀斯特漏斗,是一种蝶形漏斗形,圆简形的小型封闭式洼地。
落水洞;它是开口于地面而通往地下深处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
18.风化作用与分化壳
岩石发生物理的化学的变化称为分化,引起岩石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被分化了的岩石圈的疏松表层称为分化壳。
19.崩塌及滑坡
崩塌;在陡峻的山坡上,巨大的岩体`土体或碎屑层急剧侧倒。
滑坡;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整体下滑的现象。
20.断层崖与断层线崖
断层线崖;除活动形成的断层崖外,还有一些沿断层先发育的崖壁却是沿古老断层线位置发展起来的,近代并无断层活动。
断层崖;是指断层一侧的地盘抬高后,沿断层线延伸的陡崖。
21.平衡剖面与侵蚀基准面
当河床的侵蚀和堆积达到了平衡状态时所出现的河床纵剖面称为平衡剖面
河流的下切侵蚀深度不是无止境的,通常是下切到接近某一水平面后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在向下侵蚀,这一水平面称为河流的侵蚀基准面。
22.羊背石猪背山
羊背石;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特别在大陆冰川作用区,石炙小丘往往与石质洼地湖盆相伴分布,成群地匍匐于地表,如羊群伏在地面一样,故厂称羊背石。
猪背山;组成单斜山的岩层倾角较陡,山两侧的坡度都较陡,称猪背山。
24.向蚀拄与风蚀蘑菇
发育在水平节理和裂隙上的孤立突起的岩石,经受长期上午风蚀作用后可形成上部大基部小,外形很象蘑菇的岩石,辰风蚀蘑菇。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在风的长期吹蚀后,易形成一些孤立的柱状岩石;称为风蚀柱。。
25.块体运动:重力地貌是指地面上的风化碎屑不稳定岩体,土体主要在重力并常有一定水分参与作用下,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体,岩体沿坡向下运动所导致的一系列独特的地貌。由于坡地重力所移动的物质多系块体形式,故称块体运动。
26.成冰作用:固体降水落到雪线以上的地区,在一定的年条件下,发生新雪→粒雪→冰川冰→冰川的一系列复杂而缓慢的过程,称为成冰作用。
27.雪线;常年积雪 区的下限界。
中立线;水下岸坡上各个中立点的连线 称为中立线,中立线上的颗粒紧作等距离的往返位移,且中立线大致于岸线平行,此线的上下两侧,颗粒分别向坡上和坡 下运移,成为上下两个侵蚀带,因此,中立线其实是一个中立带。
28.石钟乳与石笋
石笋;它是由洞底往上增高的碳酸钙堆积体。
石钟乳;悬垂于洞底的碳溶钙堆积,其生成是由于洞顶部渗入的地下水中CO2较高,对石灰岩具有较强的溶蚀力,呈饱和碳酸钙水溶液。
❹ 沉积物质的形成作用
组成沉积岩的原始物质的来源有四类:①母岩风化作用形成的沉积物———陆源碎屑及粘土物质,此类物质是组成沉积岩的最重要和最丰富的原始物质;②生物成因的沉积物———生物残骸及有机质;③深部来源的沉积物———火山碎屑物、深部来源的热流体,包括深源热卤水、温泉水和喷气物质等;④宇宙来源的沉积物———陨石及宇宙尘埃。以下仅介绍母岩风化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1.风化作用的概念
地壳表层的岩石,在水、空气、太阳能以及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weathering)。
风化作用的趋势是使原先生成于温度、压力较高的岩石,包括岩浆岩、变质岩以及先形成的沉积岩等地质体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以适应低温低压、富含H2O、O2、CO2、有机质等地表环境而产生新的物质。因此,风化作用可使母岩结构改变、体积增大、相对密度减小,最后松解和分解成物理的和化学的新物质,即风化的产物。
2.风化作用的类型
风化作用按其因素和性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作用(physical weathering)
使母岩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极少或根本不变化的风化作用,称为物理风化作用。引起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变化、盐的结晶作用、冰劈作用、植物根劈作用、动物钻孔活动,以及重力作用、应力效应以及水、风和冰川的机械破坏作用等。
物理风化作用主要发生于严寒的极地,气候干燥、温度变化强烈的干旱气候区,永久积雪的高山区等,其产物主要是碎屑物质。
(2)化学风化作用(chemical weathering)
化学风化作用不仅使母岩破碎,而且其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也发生本质的改变,直至形成在地表条件下新的稳定矿物组合或产生可溶解的化学物质的过程,称为化学风化作用。
引起化学风化的主要因素是氧、水、二氧化碳、有机酸等。方式有氧化作用(oxidation)、溶解作用(solution)、水化(水合)作用(hydration)、水解作用(hydrolysis)、碳酸盐化作用(carbonatization)以及离子的带出作用和生物的化学分解作用等。
(3)生物风化作用(biologicalweathering)
生物对岩石、矿物产生机械的和化学的破坏作用,称为生物风化作用。生物对母岩的破坏方式既有机械作用(如根劈作用),也有生物化学作用(如植物、细菌分泌的有机酸对岩石的腐蚀作用),既有直接的作用也有间接的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可发生于任何地区,但以生物繁多、植被发育的温湿地区最强烈。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是很强烈的,它不仅可腐蚀和分解岩石,并能从母岩中吸取某些物质,转化为有机化合物,对某些金属矿床的形成也有一定意义。
3.风化作用的产物
以花岗岩的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为例,可看出其变化过程及性质不同的三类风化产物(表4-1):
表4-1 花岗岩的风化作用
碎屑物质 是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如表4-1中的石英砂粒、云母碎片及锆石等。这类物质除未遭受分解的矿物碎屑外,还有母岩直接机械破碎而成的岩石碎屑。
粘土物质 是母岩在分解过程中残余的或新生成的粘土物质,它们常是化学风化过程中呈胶体状态的、不活泼的物质,如Al2O3、SiO2等,在适合的条件下形成粘土矿物。所以可称作“化学残余物质”或“化学风化矿物”,也有部分粘土物质是机械磨蚀的碎屑物质。
溶解物质 主要是活泼性较大的金属元素,如K、Na、Ca、Mg等元素呈离子状态形成真溶液,而Al、Fe、Si等的氧化物呈胶体状态形成胶体溶液。它们在适当条件下可沉淀而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这三类风化产物当其分别沉积时,就构成三大类沉积岩的基本物质:碎屑物质构成碎屑岩的主要成分,粘土物质组成粘土岩,溶解物质组成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4.主要造岩矿物和岩石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
造岩矿物在风化时的稳定性决定于两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内因,即对化学风化的稳定程度决定于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对物理风化的稳定程度则决定于矿物的物理性质,如解理、硬度等;其次是外因,即造岩矿物所处的风化条件,主要是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1)主要造岩矿物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
各种造岩矿物在风化时的稳定性不同,其风化习性和风化产物也不同,现简介如下。
长石类 长石类矿物是风化过程中不稳定的矿物,但不同类型的长石其稳定性有较大差别,如钾长石比斜长石相对稳定,而斜长石中的酸性斜长石又较基性斜长石稳定。因此,在沉积岩中比较常见的碎屑长石是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因为长石类矿物抵抗风化能力不强,故在沉积岩中少见新鲜的长石碎屑,或多或少受到风化作用影响。若出现新鲜的碎屑长石,则可能是在干燥的气候和迅速堆积埋藏的条件的产物,否则就可能是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自生长石或为火山坠落物质。
铁镁矿物类 主要是含Fe、Mg及Ca的硅酸盐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它们的稳定性比长石要低得多,是最不稳定的矿物。其中以橄榄石最易风化,辉石次之,角闪石再次之。故这类矿物在沉积岩中含量很少,一般多在近物源的沉积体中以重矿物的形式存在。
石英 石英是在地表环境中最稳定和最丰富的造岩矿物,在风化过程中几乎只发生机械破碎。母岩风化愈彻底,风化产物中石英所占的比例愈大,所形成的沉积物中石英的相对含量也愈高。因此,碎屑岩物质组分的改造强度,即成分成熟度是以岩石中石英含量或石英/(长石+岩屑)的比值大小来度量的,即石英含量愈高,或石英/(长石+岩屑)的比值愈大,物质组分的改造愈强,即成分成熟度愈高,反之则低。
云母类 云母类矿物中以白云母稳定性较强,故在沉积岩中比较常见。黑云母不稳定,容易遭受水化(水合)作用改造,在大气水风化条件下,可形成水黑云母、绿泥石,最终变为细分散的氧化铁、氢氧化铁或高岭石等粘土矿物。而在海底风化条件下,经水解改造的黑云母可转变成海绿石。
(2)主要岩石类型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
岩石是由造岩矿物组成的,因而各类岩石在风化时的稳定程度决定于它所含的矿物成分。如超基性岩、基性岩和偏基性的深度变质岩,主要成分是易风化的铁镁矿物和基性斜长石,因而易风化;酸性岩浆岩和浅变质岩则相反,因其主要由石英、钾长石、酸性斜长石和白云母等稳定性较高的矿物组成,故抗风化的能力也较强,不易风化。
在沉积岩中,砂岩的主要成分为石英碎屑,不易化学分解,而以机械破碎为主;粘土岩一般也较稳定,但易碎解呈细小碎屑被搬运;石灰岩在干寒地区以机械破碎为主,在湿热地区则以溶解为主;硅质岩则很难化学风化。
❺ 自然旅游景观由什么地理因素组成的啊
世界上美景无数,壮丽的高山,委婉的丘陵,无际的大海,广阔的草原,深邃的大峡谷,美妙而又迷人的湿地,神秘的大沙漠,传说中怪异的鬼城,令人叹为观止的溶洞,鬼斧神工的石林,海拔数千米高山顶上的天池……真是世界真奇妙,无不令人称奇。
人们不仅要问,那么美妙的景色是如何形成的?其根本原因,不外乎是地球的表面受了两种力,一是外力,二是内力。
何为外力?就是风霜雨雪,河水冲刷,地下水的作用,动植物的生化作用等地球外部力量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影响。
何为内力?通俗来说,内力就是地球内部的作用力(可以表现为火山,地震等激烈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稳定的上升下降,大陆的漂移等等)使地表产生断裂、形成山脉裂谷等等。
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地球的外力与内力的联合作用对地球表面进行改造的,再结合各地区不同的地层岩石特点,形成不同的地貌,不同的风景。
高山:大多数都是由两个地块相互挤压,硬是在其间挤出来个高高的山来,如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就是由印度大陆(地质学上称印度板块,下同)与欧亚大陆大约在七千万年前,相互碰撞挤压,硬是挤出个高高的青藏高原,一直延续至今,这个过程还在缓慢地进行,青藏高原也在不断地升高。它是一座最年青的山脉,比起我们的泰山来,它还是个年青的娃娃。泰山的形成要比喜马拉雅山早四千万年。
大峡谷,有山必有谷,那也是因为地壳的持续的断裂与水流长期的冲刷的联合作用而形成的深谷,如我国的西南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那就是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文化独特,民风纯朴.森林茂密,在几十公里的水平距离上、垂直五千米的范围内,浓缩了从热带到北极的全部自然景观。河南省焦作市境内的云台山,也是以太行山岳丰富的水景为特色的峡谷地质地貌的美景,与位于美国科罗拉多高原的大峡谷极为相似。以山称奇、以水叫绝。有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等十大景点。
溶洞及石林:云贵高原风景如画,其溶洞更为迷人,被誉为“地下艺术长廊”叹为观之,要知道这些地区在几亿年前,都是茫茫大海一片,形成了巨厚的碳酸盐岩(石灰岩),经历了多少次地壳运动,上升为陆地,形成了高山深沟,石灰岩易溶于水,地下水渐渐溶蚀淘空了山体,形成了空洞,洞内由于具有侵蚀性的流水(饱含碳酸盐岩的水)沿石灰岩洞内常有各类滴水石沉积物,石笋、石花、石莲、如柱,如山,如兽,如仙女下凡,如亭台楼阁,形状千变万化,引起人们的美感,而成为风景。再加上人工的改造布置及绚丽的灯光,塑造形象,调节色彩,美不胜收,观后令人啧啧称叹并具有重大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溶洞在中国的《易经》、《山海经》中均有记载,并从唐代始,就开始研究及旅游溶洞。
石林的形成原因与溶洞相似,只不过这种作用是在地上,而不是在地下。
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世界着名的旅游胜地,它以地形险峻、风光绮丽,气势磅礴,名胜古迹众多称着称于世,全长约200公里 ,它的形成与长江直接有关。滚滚长江奔流到重庆与湖北相邻处,遇到绵亘的巫山山脉,由于地层的上升和水流的切割的联合作用,千年万载,这才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巫峡山奇水秀,当为三峡美景之首。
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是众山中的一大奇观。共有石峰三千余座,峰林造型奇特,变化万千。山体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由于石英砂岩性硬而脆,在地壳运动中易形成了许多垂直裂缝,这就为地下水的侵蚀切割提供了条件,再加上倾斜、重力、物理风化作用、生物化学及根劈等多种外力的作用下,山体则按复杂的自然演化过程形成峰林。
张家界武陵源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形成时间不长,大致也是在七千万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