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必考知识点
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 方法 ,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 高一地理 期中考试必考知识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必考知识点
地理如何才能学好
如何快速记忆地理地图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必考知识点
(一)昼夜交替
1.(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二)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
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三)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
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四)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3.时间计算:
⑴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 秋分 日——0°; 夏至 日——23°26′N; 冬至 日——23°26′S。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
地理如何才能学好
第一、培养自己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地理学科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一定要在学习生活中去培养。比如诗句中“春风不度玉门关”,那么自己就要研究一下了,古人为何会写出如此诗句呢?明白后,原来“春风”是指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玉门在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这里,因而这里降水稀少,一片荒凉。如此这般,便可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第二、端正 学习态度 ,积极主动。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有一个学生该有的样子,不要相信天才怎么怎么样,自己做好自己,踏踏实实做学问,不懂就问同学或者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会非常喜欢粘着自己的学生,内心会倍感欣慰,就怕不懂还愣愣的自己研究,闭门造车,那样很可能问题越积越多。
第三、课前认真预习要讲的内容,心中有数;课上要认真听讲,聚精会神”课下要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查漏补缺。课上的一时打小差儿、分心,很可能会落队而难以弥补。有时候,当堂理解的知识,课下花几倍的时间也可能难以突破,这时就是事倍功半了。
<<<
如何快速记忆地理地图
1.丰富联想,词图对照
一味背图、填图是乏味的。应根据人和动物共有的反射机制,对信息源做恰当处理。采用多办法刺激,以获得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的最佳效果。把抽象的地图符号化作具体物象激发联想,如柴达木盆地区域图有矿区,有铁路,编成冷湖向东把鱼(鱼卡)打,打柴(大柴旦)南去锡山(锡铁山)下,挥汗(察尔汗)砍得格尔木,火车东运到茶卡,一边看图一边诵词,很快就能记住这部分图。
2.要点精减,信号提示
对地图承载的信息要分析、加工、分化、改组;提高其精度;缩小范围,排除干扰 渠道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1)以示意图为基础,先易后难,如铁路采取干线为本,枢纽填准,变曲为直的办法,就易掌握。(2)用单色笔和多色彩笔勾画插图,然后再和地图册对照。这样先看黑白后看彩电,可起突出重点,互相弥补作用。(3)对难记内容进行强化,揭示区域图的关键点,如在图例练习课和快速查图比赛中可不停地揭示,如水电站应画在水库的上游还是下游?基尔运河是在国界上通过吗?石太线的中点是哪个矿区?吴哥窟画面上有几个塔?等等。(4)抓住文字特征,简化信号。如在学习朝鲜东部港口时,让学生边看图边吟诵清津金(策)、咸兴兴(南)、无山(釜)山,这样,省时省力又好记。
3.阅图忆文,看文思图
掌握地图知识的落点应放在发现特征、理解概念、揭示规律、阐明成因上。如果片面阅图而不思文,知识显得支离破碎。反之死记课文,地理概念失去具体形象的支持,必然造成张冠李戴、桃李不分。尤其高中学生 抽象思维 发展很快,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写读图 说明文 ,提取说明要点,开展课后讨论活动,把课本知识活化于地图之中。
4.人为设图,图形赋意
为使图像内地理事物的相互区位关系更加明确,把地理事物依附在人为设计的几何框架之内。如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可在图上将无锡、苏州、宜兴、湖州围绕太湖连成一侧立的梯形;说明英国五大城市位置采用金线穿珠的办法,将利物浦、曼彻斯特、谢菲尔德、伯明翰、伦敦用反s形穿起来说明英国五大城市位置。又如:澳大利亚东南部悉尼等三城市构成三星式;裕溪口和芜湖构成隔河连珠。还可将图形作形象说明,例如用y表示波罗的海的外形等。
在填图训练中,根据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大小图结合,按先读图,后简化,最后复原的程序练习。即:先看总图,再出示暗射图,在脑海中浮现和拼图;接着简化填绘、仿制,最后打开地图册验证复原。由于调动了各个感官协调动作,使地图知识记得住、记得牢。
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 热点 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最后我想在说一个问题,有的同学们觉得地理特别抽象和生活没太大关系,我想说,生活之中处处有地理,时时有地理,例如阴晴冷暖,昼夜更替,日长日短,抽洗脸池子按钮的旋转,冬夏季节影子长短等等,都有地理的影子,因此地理就在我们生活中,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好地理其实真的不难,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必考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必考知识点
★ 高一地理总复习必考知识点归纳
★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的重点知识点概括
★ 高一地理期末考知识点
★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的知识点分析
★ 高一地理期中复习主干知识点概括
★ 高中地理知识点(期末必备)
★ 高一地理期末知识考点有哪些
★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② 地理问题
南方:主食大米(温度高,水充足),熟制:一年两熟(亚热带)或三熟(热带),传统房屋特点: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墙体高(利于排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传统运输方式是水运(河流多)
北方:主食面食(温度低,干旱),熟制:一年一熟(寒温带和温带),传统房屋特点:屋顶坡度小(干旱,利于晒谷物),墙体厚(冬天冷),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传统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河流少)
考试就考这些,选择题中多,初二就要求知道这些,中考也只要知道这些!我教初中地理,重点就这些!
③ 今天我们看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古人也是这样看地图的吗
我们现在的地图一般都遵循“上北下南”的方向,但在中国古代却并非如此。考古发掘出来的中国最古老的地图是《兆域图》,它是战国中山王修建陵园的规划图,制作于公元前323—前315年间,该图方向为上南下北。
总结:在从地理位置上讲,我们中国人生活在北半球,古人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而中国的“中”就是这样来的。
他们白天看到的太阳无论东升西落,它始终都是在我们的南方,晚上夜观星象,抬头正对着象征帝王的北斗七星。
古人都是面南而居,坐北朝南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所以反映在地图上就是上南下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