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培养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科表达各种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在历年地理高考试题中,几乎是无图不成题,图表占整张卷的篇幅越来越大,且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如果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图表数据进行正确分析与绘制,并能从图表数据中归纳总结地理规律,对解答高考地理试题就迎刃而解。地理读图能力也是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要求,但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呢?
一、养成良好读图习惯,训练读图与绘图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教师在上课就应有意识地多用地图,布置作业也如此。我们应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重点引导他们如何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可从以下几个步骤做起:一是示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在学生面前展示地理挂图,或在黑板上多画地理简图,然后让学生自己在挂图上或板图上指出某些所学的地理事物,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二是绘图。在学生学会了看图后,还要要求学生做一些必要的填图、绘图训练,以便读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正确填注地图、绘制示意图和地理图表。填图练习过程,我注意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文字的大小、书写要规范,间距、位置要准确,不能随心所欲,张冠李戴。要使他们明白:图上相差毫厘,实地失之千里。绘图训练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课堂训练。首先我要求学生要准备纸和笔,然后根据学习内容动手、动笔。学习区域地理,先画出区域轮廓,例如,非洲、南北美洲都略呈倒三角形,中国形似雄鸡。然后,根据教师讲授的内容,再分别把山脉、河流、矿产、铁路等地理事物画在轮廓图上。比如在讲“中国主要山脉”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绘中国主要山脉示意图,这样能使学生深刻地记住我国的主要山脉,在脑海中可以浮现出主要山脉的大概地理位置。2.活动课训练。在课后,我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地理调查,收集地理素材,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编绘学习平面图、家乡交通图、工农业生产增长(曲线或柱状)图等。
二、重视基础,构建知识框架
1.重视基础积累,熟记基本地理事物。学生对于初中的基本地理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有些学生甚至连中国地图、世界地图都不会看,因此,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熟记一些基本的地理事物,例如一些重要的大江大河大山的名称、地理位置等,还有一些重要国家、城市及其工业部门或农产品名称等。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2.构建知识框架,形成基本知识体系。在各章节内部,章节与章节之间,人文与自然之间,区域与洲际之间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建立起完整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使学生建立起地理基础知识库,必要时可以随时到脑海中提取已有的储备知识,尽快地解决问题。
三、加强图文互换和图图转换能力的培养
学生习惯文字的表达方式,不习惯利用图来表达地理现象,更不用说在这两者之间转换。有时候文字的表述过于累赘,用图形来表示会清晰很多,有时候图的表达不够详细,要文字的补充说明。有时候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要进行图图转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训练学生的图文和图图转换能力。把握图与图、图与文的转换,迅速准确地解题,试题常常会考查学生图与图之间的转换能力,如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表格转换成曲线图、扇形图与柱状图的转换等,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图分析能力,才能顺利地获取相关信息,迅速解题。另外,很多题目都尽可能地将课本中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上去考查学生,要求学生理解与掌握,不要凭空去记、去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图与文之间的转换。例如一幅等高线图,就要求学生能从图中等高线的走向、密度、递变规律中读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发展农业的方向等;又如:太阳光照图中侧视图和极地图的转换,抽象图和平面图的转换。
地理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既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地理教学的目的和重要任务。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就能借助地图用自己的头脑和眼睛去探求各种各样的地理现象和它们相互间的关系,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在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经验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学习成绩。
❷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教学策略
1. 重视地图教学,教会学生如何看图。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很多的学生对地图很不熟悉,有些学生甚至不会看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这就给其学习地理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为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地理教学中,在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的同时,要向学生特别强调地图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如何看图,并养成经常查看地图的习惯。
在地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做出表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图的态度、用图的技巧和艺术都会对学生形成用图习惯和培养对地图的兴趣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图文并茂”,重视教材插图、地图册和教学挂图的使用,多用图、常用图、用好图,把图和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尽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知识落实到有关图上,使图上内容与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即实现图文转化和文图转化,使学生对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逐渐熟悉起来。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指导。要严格要求学生课堂上带好地图,养成左图右书、经常查看地图的习惯,坚持一看图名、二看图边、三看图中的顺序;看地图要有明确的目的,对于图中的某种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延伸方向或轮廓形状特征,必须仔细查看并进行记忆。第三,教学中要强化填绘地图的训练,以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 “心理地图”,最终在脑中分别形成一张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首先用好图,然后才能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和兴趣。
2. 问题引导,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及析图能力。读图能力的关键是完整而准确地获取地理图像中的有用地理信息,并调动相关知识对所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最终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或位置特征)、变化规律、组成结构、形成原因或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为更好地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较顺利地读懂各种地理图像,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有意识地设计出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生读图,引领学生正确的读图方向,以免学生不知如何入手,或者出现在读图过程中“胡思乱想”、偏离主题的现象。
❸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 反思
现代社会对文盲有了新的定义,不会看地图、用地图的人也算是文盲。读图、用图能力成为学生能力素质的一个方面,学生更不应该忽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另外,
现在莆田市初中地理会考考试中,读图综合题分值增加到50分。如果学生不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将会在这一类题型中造成过多的失分。为了了解初中学生在读图、用图中存在的问题,我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地图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在2010年5月进行,在本校的初一年段选择8个班进行调查。由教师组织学生课堂上独立完成,发放问卷560份,收回有效问卷555份。通
过调查,我发现有65%的学生喜欢上地理课,有15%的学生不喜欢上地理课,另有20%的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一般。另外,77%的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最大的
障碍是读图题,84%的学生认为七年级上册的读图题很难。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86%的学生很少使用地图,有14%的学生能较多地使用地图。
一
通过以上分析,我发现目前初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尤为薄弱。原因在哪里呢?
1.学生和家长对地理不重视。
当前,一部分初中生家长只看重语数英成绩,忽视地理。他们认为只要到会考复习的时候,背一背地理《探索中考》就可以过关了。学生和家长不重视,学生上地理课的效率比较低,自然不会注重读图能力的培养。
2.学生的读图基础知识欠缺。
这一部分学生可能认识到学习读图的重要性了,但是因为读图基础知识的欠缺,不知道读图的方法,所以对读图“一知半解”,自然就不会读图分析问题了。
3.学生的读图思维能力差。
七年级的“地球与地图”、“世界的气候”这些内容一直是很多学生的死穴。很多七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空间想象能力,一遇到经纬网就不知所措,碰到“地球运
动”就晕,甚至很多初中生毕业了还分不清野外的实际方向。另外,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观察和分析地图,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地理知识。
4.教师忽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很多老师可能只关注地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文代图”、“以教代学”。如部分老师在分析读图题时,仍然实行的是“填
鸭式”教育方式,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从表层获取信息,然后由教师总结、分析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接受的仅仅是表层信息的获取能力训练,而对
思维能力的训练很少,因此无法有效提高多数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
针对以上问题,应该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地理读图能力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读图。
读图是指从地图上获取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分布,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形状、方向等信息。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强调读图的顺序,要严格坚持按读图
名、读图例、读正图的先后顺序阅读地图。一幅地图,对学生来说有点纷乱繁杂、抓不住重点的感觉。教师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划出较为重要的地理事物并掌握它们的
地理位置。
如教授“中国金属矿产地的分布”时,应该指导学生从读图名开始,了解这张图展示的是金属矿产的分布情况;其次熟悉金属矿产的图例,
如铁、金、铜、铝土、稀土等金属矿产的图例;最后读正图。但是矿产地有那么多,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掌握每个矿产地。所以我们引导学生找出几个比较着名的矿
产地即可,如辽宁鞍山、本溪和海南石碌的铁矿,山东招远的金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矿,江西德兴铜矿和大余钨矿,湖南锡矿山锑矿和水口山铅锌矿等。其中
江西和湖南的两个矿产地还要结合位置来记,江西德兴在北,大余在南。湖南省锡矿山在北,水口山在南。
2.析图。
析图就是去寻找地
理差异的原因和了解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比如我们针对我国盐场的分布提出几个问题:“(1)为什么我国海盐总产量85%集中在北方盐区?(2)长芦盐场为
什么是我国最大的盐场?(3)海南莺歌海盐场和台湾布袋盐场为什么会成为我国着名的盐场?”只要学生抓住“晒盐的条件”,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3.绘图。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动手操作环节,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个人的地理技能。初中阶段一些比较难的图,我们一
般会要求学生自己去绘图,如“世界的海陆分布”、“长江水系简要示意图”、“黄河水系简要示意图”、“中国铁路干线分布”等。下面着重介绍“中国铁路干线
分布”的教学。教师可边讲边在黑板上用圆圈绘出主要铁路干线的起讫点,标明起讫点城市,然后用直线连接成为铁路干线,标明线路名称。先画南北向的铁路干线
最东边的一纵,标注全国铁路枢纽中心北京,并标出直辖市天津市,再在相应位置标注全国最大城市上海,然后用直线相连,说明该线路名称为京沪线。再画其他几
纵铁路。讲一条干线,画一条。画完南北向铁路干线,再到东西向铁路干线。最后,让学生找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要求学生与老师同步进行,最后思考从本地区
出发到北京、上海的近便线路。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视听结合,思维集中,印象深刻,培养了动脑动手的能力。
4.填图。
课堂练
习和课后作业,适当填绘一定数量的地图是复习巩固所学地理知识的重要环节。填图不但可以复习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知识,如海陆分布、气候类型分布、矿产资
源分布、人种宗教分布等,而且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一般来讲,我会在课堂结束前留5分钟给学生,让学生先认真熟悉一下课本原图,然后关上课本,
完成《导学练习》中的读图题,我加以指导,这样学生印象比较深刻,掌握情况也比较好。
5.用图。
我们学习需要地图,生活和工作更
需要地图,学习地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地图,因此还要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一是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简化地理知识的能力。比如复习的时候,如果学生能把
地理知识落实到图像上,使复杂的地理事物和文字成为简单的直观图像,则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记忆。二是训练学生运用地图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如用交通图选择便捷经济的运输路线,确定旅游观光路线等。
总之,只要重视地图能力的培养,通过长期的读图、析图、绘图、填图和用图,多看图,多练图,在平时带着问题读图,就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❹ 如何提高地理读图能力
一、强化读图表步骤的课堂教学训练,养成读图好习惯。
这就要求从教材入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学生拿到一幅图,要做到“读图四步走”:一读图名,即这是幅什么图?二读图例和注记,即图中的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三读有无坐标轴,若有坐标轴,要看清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四读取图表中表达了哪些地理信息?“读图四步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这是提高读图能力的基础和关键。在地理高考中因读图习惯不良,漏读、误读图名或漏读、误读图例而导致失分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要想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途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做到“读图四步走”。
二、强化教材中图表的阅读与识记,是认识其他图表的基础
地理教材中汇集了大量图表,只有对教材中图表做到熟记于心,才能有助于认识出现的变式图、大比例尺的区域图等难度较大的图。
例如对变式图处理的方法是局部放大,整体恢复,回归基本。如有关晨昏线的读图题同学们普遍感觉较难,就是因为变式图特别多(约有20种)。但最基本的形式却只有两种,即侧视图和俯视图。在复习时我们首先要掌握教材上的基本图形,再重点弄清每一种变式图与基本图形是什么关系,是如何“变”的。解题时先将局部图恢复为整体图,将变式力回归为基本图,可以使此类题大大简化。同时,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总结一些读图“法则”。
再如要认识小范围、大比例区域图,除了要根据经纬线进行空是定位外,还要求学生识记一些地面上点状的重要标志以及线状的轮廓,点状的如一些重要山峰、矿产地、城市等,线状的如河流、岛屿、海陆、行政区等,只有从教材上识记,才能有助于认识区域图。
三、强化图表归类的教学训练,培养对不同图表的阅读方法
经过阅读步骤和对教材中图表的阅读和识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和基本的读图技能,要想更快地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就必须将图表归类,了解不同图表的特点,指导学生总结各类图表的读图方法和关键注意点。在近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地理部分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变式图”、“叠加图”、“等值线图”、“统计图”和“区域图”,下面本文就逐一介绍一下这些常见图形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1、“变式图”,就是从教材中的图演变而来。这类图形虽然看上去没有见过,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寻根导源”,并非无从读起。如:光照变式图、地球公转变式图、气候类型变式图等。下面主要介绍光照图的阅读技巧:光照图的种类比较多,此类图的解题关键要求学生牢记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逐步掌握读图的技巧和方法。当解题的已知条件不够时,要充分发掘图形中隐含的条件。如: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处,其经线的地方时时为6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时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利用地球的自转方向确定“东”和“西”等。
2、“叠加图”,就是几种地理要素的内容叠加在一幅图上。虽然读起来相互之间有些干扰,但只要采取“分而治之”并注意其交叉点的办法还是不难解决的。如中国和美国的版图叠加在一起,我们只有分开读,再进行叠加对比,找出其相同和不同处。若不会读图,自然就无从答起。
3、“等值线图”,包括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这类图都遵循“等值线原理”即:凸向高(指数值)处反而低。(如山谷、低压槽、寒流等),凸向低处(指数值)反而高。(如山脊、高压脊、暖流等)。具体含义是:若为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凸向低处为山脊;若为等压线,凸高处为低槽,凸向你处为高压脊;若为海洋表面等温线,凸向高处为寒流,凸向低处为暖流。
4、“统计图”,包括柱状统计图(有纵向的和横向的)、折线统计图、扇状统计图、饼状统计图、三角状统计图等。这类图表读图的关键,是要读懂、读通坐标的含义,尤其是要注意坐标轴上数字的单位。
5、“区域图”,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域的图形。这类图又可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分为区域地形图、气候图、洋流图、资源图、农业地域图、工业分布图、交通图等。读区域图,重要的是正确识别图示地区是什么地方?这就要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面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等去加以识别。如: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图。要提高读此类图的能力,就要在平时要求学生对重要经纬线(如0经线180经线,30E,120E,赤道、23 26 N,23 26S,66 34N等)所经过的区域加以关注,再加上各类图表归类分析和总结,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网络状的地球,注意线与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在复习大洲、大洋的基础上,让学生记住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的大地形、气候区;在复习高中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丰富这些经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经过以上训练,当给你地球上一点或线时,学生脑海中涌现的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
❺ 地理读图能力方法有哪些
发挥地图辅助教学作用,培养学生读图兴趣
注重地图基本知识讲解,强化学生对图例记忆
强化读图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❻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一、“提高学生读图能力”问题提出的原因
1.问题的发现
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认识上有误区。他们认为地理属于文科,考前记一记就行了,导致一些学生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同时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近年的试卷分析来看,学生的读图能力是非常差的,有的学生连最基本、最简单的地形图、轮廓图都看不懂,更别说用图来分析地理问题了。地理学科的学习要求七~九年级的学生能读图、析图并运用地图解决一些问题。然而,现在的初中生对地图缺乏兴趣,我在以前的教学中也未能足够重视地图的教学,特别是实行学案导学以来,课堂上画简图更是少了。要求学生画图时,很多学生极不情愿,出于应付作业,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2.解决“提高学生读图能力”这一问题的意义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也是学习最有效的工具,许多地理知识通过读图、析图可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因此,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对学习地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导致“学生读图能力弱”的原因
1.教师方面
(1)教师本身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课堂上画图会影响整个教学进程,对读图、析图的指导不到位。
(2)教师没确切认识到,要提高读图能力,必须以动手画图为基础。
2.学生方面
(1)学生思想上对图形还不够重视,并认为考试时不会考到画图,所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上。
(2)通过调查了解、与学生谈话等方式,发现许多学生对地图不够重视,对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没有清醒地认识到,总以为考前背背书就行了,不注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也有一部分学生了解了地图的重要性,但基础知识欠缺,使他们对地图“一知半解”,不知读图的方法,当然也就谈不上读图分析问题了。
三、针对“读图”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1.强调地图的重要性
每节课向学生说明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并举实例分析,并且在班级选地理学习成绩好的、对地图掌握有一定心得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引起学生对地图的重视。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读图技能
看一幅图首先要想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再就是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观察,并分析其地理特征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而得出结论,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努力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动手画图的兴趣
“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地图、动手画图的兴趣。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各个国家时,课下学生画一幅该国的地形图,学生完成后由小组长选出优秀的,各组将优秀作品放到一起,我们再选出十幅优秀作品,在班内进行展览;然后各班再选出优秀的在全校展览,并将其评为“星级小画家”,从而激发学生动手画图的积极性。
4.训练学生绘制地理图表
让学生动手绘制一幅图,其价值远远大于读十幅图。而气温变化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是初中地理的一个难点。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制作,各班选出优秀作品,在全校进行展览。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各地的气候特点,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5.学会图文转换,强化学生一图多思,着重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平时注意把课本中、练习中出现的地理数据转换成图形,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每一幅地图进行发散思维、多图综合。如,学习巴西时人口城市分布在东南沿海,从而想到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也是这样分布的。
掌握地图是学好和运用地理知识的最主要、最重要的手段。只要学生能做到经常读图、绘图、制图、用图就会进步,学习地理会变得轻松而有趣味,各方面的能力也一定会逐步提高的,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❼ 如何提高学生地理读图能力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所有地理知识都可以在地图上表示出来,有些知识还可以用演示表现出来。平时练习或考试,有些知识课本上没有明确说出,但是地图上有或演示中可看出,学生不能正确答出,是因为学生没有仔细观察造成的。要弥补这个缺憾,就要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图、观察地图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地图在地理学习和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看,是先有地图然后才有系统的地理学理论知识。地图集中了客观世界大量的信息,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概括出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中学阶段的学生,恰恰对地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强调地图的重要性,还要教会学生阅读各类地图。“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图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信息源泉,是表达地理思想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重视读图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学好地理的钥匙——读图技能,使学生由熟悉地图法到看懂地图,进而能分析、运用地图,并逐步建立起有确切空间概念的知识系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明其“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把地图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至关重要。一、熟悉图表语言,掌握读图的基本步骤 要学会读图、用图,首先应掌握好地图的基本知识,熟悉图表语言,明确有关概念。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点、线和图形,各种符号不仅表示地形、地物的位置、性质,还能代表所示地物的范围和大小等数量关系,所以只有讲清各种符号的地理意义,才能使学生熟悉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地理事物,准确而迅速地找出它们的分布概况,相互联系等。其中,图名、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都是组成地图的要素。图例是地理事物的标记,让学生懂得地图是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是读懂地图的基本前提。学生通过熟悉图例、联系地图上的符号,最终达到能够认识具体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结构。 同时,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在观察每一幅地图时,应注意先看清图名,直到地图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再阅读图例注记和比例尺,知道地图的表现方法;最后,要深入到地图内部,关注具体的内容和信息,这样,就可以
❽ 如何提高地理读图能力.ppt
一、读图
读图能力是指从地理图像中掌握信息的能力.地图上有成千上万的地理信息,怎样才能找到有用的地理信息?哪些信息有助于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读图,不只是获得了知识、拓宽了思维空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习的积极性,具备了观察能力,这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地图构成包括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等几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这些地图要素,培养他们对地图的敏感性,从而获得相关的地理信息.这可从三方面入手:1.观察比较.例如,在了解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时,可引导学生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然后来观察它们的轮廓、形状和分布特征,通过联想让学生将各行政区的名称、形状、轮廓、分布关系结合在一起.2.模型演示.通过模型演示,学生获得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并能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这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的能力.有些模型要让学生自制,如认识地球概况,对于中学生而言,单凭一些简单教具是不够的,可以让学生自制简易地球仪,再通过演示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一些地理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析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析图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惘.”读图仅是掌握地图能力的第一步,只有不断思考分析才能将图中的信息变成自己的知识.在学习中,学生往往习惯死记图中的内容,不重视地理基本原理,一旦遇到一些稍有变化的图形就不知所措了.正如库拉左夫所说:“只记住地理名称和正确地指出地图上的地名并不是掌握地图的唯一标志.”学生除能列举地名外,还应该理解地图上的海拔、高程等地理特征,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地图.例如,在地图上看到柴达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时,就能说出其气候、河流、植被、农业、交通等特征,也就是能把地图上的各种符号、颜色联系起来说明问题.
在地图上找出各种地理事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