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概括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越详尽越好。
首先,是所处的位置,处于哪个大洲,主要的经度和纬度范围
然后,是地形,该国主要的地形特征,主要的地形是什么,这些的地形分布是怎样的
接着,是气候,写出该国主要的气候和其气候特征以及其所在的自然带,写出主要特点就行了
另外,是资源,主要写自然资源的特点,可以把河流,矿产,土壤等的特点都概括一下
最后,是人文方面,可以先写其经济,是属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然后对该国的主要经济加以叙述,是以第几产业为主的,也可以写出各产业所占的比例,再写农业工业的分布,工业区,农业区等等,接着可以写交通,主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交通网的特点,然后可以分析其城市化水平和老龄化等方面。
⑵ 地理位置特征包括什么.!
学习地理,要特别重视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位置特征。可以说,分析地理问题,首先就要抓住位置特征。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很大程度决定于该地所处的位置,这里的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特征也都打上了该地所处位置的烙印,工业、农业、交通、贸易、城市的布局和发展离不开位置条件,人口的分布状况也与位置条件有关。
一般要注意分析以下几个位置特征。
(一)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最基本的因素。分析时要注意这个国家处于什么纬度带,处于什么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如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就要通过读图知晓我国最北地点的纬度和最南地点的纬度,得出大部分地区在中纬度,南部一小部分地区在低纬度的结论,进一步分析可知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在热带,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再如俄罗斯和加拿大面积很大,但是都有面积很大的人口稀少的地区,什么原因呢?也要首先分析这两个国家的纬度位置。这两个国家人口分布状况与所处的纬度位置有很大关系,这两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处于高纬度。
由于气候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农业影响很大,所以不同纬度地带农作物有差别,农业有不同特点。在分析一个地区农业特征的形成时,必须要联系该地所处的纬度位置。
(二)海陆位置
分析一个地区所处的海陆位置,既要看该地区是在内陆还是沿海,还要看是处于大陆东岸还是西岸,处于不同的海陆位置对气候影响也很大。如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就与我国的海陆位置有关。再如亚热带的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气候有不同的特点。
海陆位置还影响交通及对外的经济联系。日本和英国发展经济都利用了其海陆位置的优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比内地经济发达,海陆位置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三)交通位置
分析一个地区的交通位置要看是否有海运之便,海洋运输的优点是海港及其附近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另外,还要分析其铁路交通、公路交通、内河航运、航空运输条件,处于交通枢纽位置,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工业的地理位置优劣与运输条件关系很密切。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和我国的一些重要的工业中心,一般也都是世界或区域的交通运输枢纽。
由于现代运输条件在工业布局的重要作用,所以当一个地区运输条件改善,这个地区的工业布局环境就得到优化。
(四)与经济中心的相关位置,与资源富集地的相关位置
经济中心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有辐射作用,其辐射力与距离远近有关。一般情况是,经济中心对远距离地区,辐射力较弱;对近距离地区,辐射力较强。在我国的大城市周围,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现象:近郊地区经济比较发达,远郊地区经济比较落后。
广义的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社会资源。与有关资源富集地接近的地区,受其影响,发展与其相关的产业部门具有有利条件。如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技术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工业的布局都要考虑相关的条件。
在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在进行工业布局、农业布局分析的时候,必须考虑与经济中心的相关位置,与资源富集地的相关位置。
⑶ 求我国主要区域的区域地理特征整理
人为:人口激增;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樵采造成植被的破坏。 ③长江中下游的洪涝:自然:有的年份流域内多降水,流量大;蓄洪、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中上游植破坏,水土流失,使中下游河道淤积,泄洪能力下降;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洪能力下降等。 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雨水冲刷能力强 人为: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9、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使土地退化;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产生洪涝灾害;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生产潜力衰退;造成细沙裸露,在北方,冬春季节形成沙尘暴 破坏森林资源的危害:局部地区气候发生变化,如降水量减少;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 10、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 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整治: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②长江中下游的洪涝整治:营造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修建水库,控制洪水;中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退耕还湖,提高湖泊的蓄洪能力等。 11、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12、现存的原始森林的分布:亚寒带针叶林(俄罗斯、加拿大),热带雨林(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 13、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南林区(横断山区)、东南林区(东南丘陵) 14、长江流域的开发和整治: ①资源:剖析流域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 ②资源开发:上游的水能(三峡)、中游的矿产、农业,下游地区的农业、沪宁杭经济区建设; ③整治:着眼于流域各段的主要问题(生态或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等)。如上游的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中游的洪水灾害,下游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15、黄河流域的开发和整治: ①资源:剖析流域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 ②资源开发:上游的水能梯级开发、中游的煤炭、天然气、农业,下游的农业、环渤海经济区建设; ③整治:上游的荒漠化,引水量过多,中游的水土流失,下游的“地上河”、断流现象、污染问题。 16、分析流域的地理条件:①自然条件:流域位置、自然环境条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系特点)、自然资源(矿产)②人文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 17、流域开发的核心内容是:资源,特别是水资源、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结合,可以发挥综合效益。 流域开发的制约因素:洪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和环境污染加剧等方面 18、农业生产条件: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工业基础、机械化水平、劳动力、政策、科技等) 19、区域农业生产的布局:平原—耕作业、高原—畜牧业、山区—林业、牧业 20、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化;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东北平原的黑土肥力下降;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东北地区的热量不足;西北地区水源不足;青藏高原地区的热量不足;南方低山丘陵、云贵高原、横断山区等地区的地形限制等等。 23、能源资源是指:水能、煤、石油、天然气等 24、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①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滑坡;②气象灾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 25、我国各种灾害的分布区:华北——旱涝、地震;华东、华南——旱涝、台风;西北——风沙;西南——地震、山灾;东北——旱涝、低温;西部——地震、高寒;台湾——地震 26、我国气象灾害的成因:见必修一第二章16 27、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其纬度大约是33°-34°N) ①气候界线:一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亚热带和暖温带 ②农业界线:水田和旱地;水稻和小麦种植界线;苹果和柑橘种植界线; ③区域界线:南北方地区界线
⑷ 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一个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地形(地势、地貌、自然灾害)、气候(气温、降水)、河流(供水、灌溉、航运)等方面来具体分析.
亲,
⑸ 如果叫你分析一个地方的区域地理特征,如何分析从哪几方面回答
一、位置(区域定位)
1、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区域范围,确定一个具体地点)
2、相对位置
①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②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判断区域
③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判断区域.
④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判断区域.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①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还可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高程及地形剖面图判断.
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上来描述.
③地势特征: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如西高东低或由西向东倾斜.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a用等高线判断;b根据图幅提供的图例来判断;c根据河流的流向来判断.
④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指板块的碰撞、挤压和张裂以及大的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降水多的区域(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降水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是风力作用.
⑤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2、气候:可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指降水和气温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方面分析,主要介绍两个方面.
①气候类型: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②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大区域的气候要素的分布,就是指的其气候特征,第二种局部地区气候要素的分布,就要根据其局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来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等温线在局部地区的弯曲、延伸、闭合及影响因素.
3、河流:主要从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
①水文特征: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冰情(有无结冰期、冰期长短、凌汛)等.
②水系特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面积、水系排列形式).水力资源等.
③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是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通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开发内航运.
⑹ 我国划分的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草原、荒漠草原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着自然特征是“寒”。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由于空气稀薄,气温低。有“日光城”之称—拉萨市。
区域地理
1、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中部(3省、2市)
2、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4省区)
3、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6省、1市)
4.、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省)
5、华中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3省)
6、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4省、1市)
7、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部(3省、3区)
8、港澳台地区:香港、澳门、台湾
⑺ 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方法
1.从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分析: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地及矿产资源.
2.从人文地理环境分析:包括人口,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情况等.
⑻ 区域地理特征包括哪些
区域地理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的经、纬度地理坐标;
——2、区域的地形、地貌概述;
——3、区域的海拔等高线意示;
——4、区域的气候概述;
——5、区域的江、河、湖、海等水利资源概述;
——6、区域的道路、交通概述;
——7、区域的自然资源(森林植被、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状况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