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教育

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教育

发布时间:2023-07-16 07:55:43

㈠ 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进行环境教育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环境教育的渗透

一、深入挖掘地理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初中地理课本教材从地球宇宙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相应形成的人文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各个部分,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如:可以把最近几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相关环境状态数据读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我国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土地资源利用的状况,这些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有什么联系,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产生保护环境的强烈使命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政府针对以上环境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及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让学生知道上至国家下至个人都应该重视环境保护,树立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又如全球变暖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温室效应相关资料,思考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了解温室效应对我们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最后进行分组讨论:人类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过度开采矿藏和地下水、任意排放有害物质等行为,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自己身边还有哪行行为是能够引起温室效应。通过讨论,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产生从自己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减轻温室效应的想法,从而达到了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比较抽象或难以想象,如果地理教师单纯地进行口头讲述,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也不容易让学生真正理解,更不容易在学生心中产生震撼了。但是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产生形象、直观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学生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浓厚,思维高度活跃,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主动探究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如在讲“复杂的气候”时,可播播放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8年的南方冰雪、2010年的西南大旱等录像,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观看结束后,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形成这些反常气候现象的主要原因及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为环境中的一员,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何一次性餐盒,在平时学习中注意节约用纸,对废纸进行积极回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植树造林,每年的植树节,都亲自栽几棵小树,节约用水,并监督和呼吁身边的和自己一起做等等。这样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三、直观地突出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些地理问题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进行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用绘制地理图表等方式,使地理问题能够更直观地显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如在学习“地球上的水”时,如果单纯从水的储量、覆盖面积和水循环来看,学生很容易产生“水是取之不仅,用之不竭的”的错误想法,但如果教师将地球上各种不同的水体按其所占的比例进行分配,体现在扇形统计图中,学生就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中很小一部分,如果人类继续污染水、浪费水,最终会导致全球水危机,甚至造成地球水枯竭。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让学生计算自己所在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讨论,分析缺水的人为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通过讨论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如洗手时水龙头尽量开小一点,涂肥皂时要先将水龙头关上,洗完后要将水龙头关紧,将洗手用的水冲厕所等。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进一步认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了环保意识。另外,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特殊日子,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或参加具体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环境保护行为的自觉性。结语总之,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需要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㈡ 地理对幼儿教育的意义,谁知道

地理:儿童道德发展的空间线索
──浅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李晓菲
新世纪初,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为此,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新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各套以新标准为依据所编制的新教材也开始在全国各实验区试用。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是打破了原有的教学体系,把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与“社会”整合成新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生们在学做人的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地理、历史的基本常识。这种做法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但同时也引起一些学校和部分家长的担心:孩子们学的东西还不够多吗?为什么要在品德课中加入地理和历史的内容呢?地理教学真的有必要吗?

一、地理是儿童真实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儿童形成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智力纽带

生活是儿童品德发生的起点和源泉,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经历和体验生活的过程。品德绝不是孤立的,我们不能把品德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剥离开来,把它作为一种孤立的现象来对待,而应该用开放的态度吸取学生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把这些教育资源纳入到学生的品德培养中,为品德寻找一条通向生活的生长道路,使学生置身于他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中,从而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与发展各种良好的品质。其中,地理就是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之一,它从人类发展的空间角度来看待人类事务,是儿童品德发展的空间线索。

地理是儿童感性生活的一部分,儿童通过地理知识来建立自身的空间感。人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中的,儿童也不例外。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同时,协调环境与“我”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学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号、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规律都是对真实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儿童通过由浅入深地接触这一系列的知识,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空间感和存在感,从而在空间维度上还原和体验真实的生活。

地理打开了儿童接触世界的窗口,极大地拓展了儿童的生活空间,在儿童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桥梁。在地理教学中,儿童通过对地理符号的认知、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规律的掌握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拓展自身的生活空间。比如说,比例尺的引入让儿童掌握了读图的基本技能,他们可以利用一张小小的地图迅速算出世界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也可以通过比例尺的运用大体确认校园整体的长宽比例,等等。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进行地理教育,是一种顺应生命、连接生命的教育,更是一种源于生活、面向生活的教育,它能够引导儿童更好地认识现在、把握现在,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适应未来。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基本理念的第四点是这样表述的:“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1]即“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2]可见,包括地理在内的真实的生活世界是儿童道德品质发展永不枯竭的理想沃土。

近几十年来,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地理对于人类的生活更是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需要了解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地理素质将成为未来人才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时代要求我们从小学好地理、用好地理,特别是与生活相关、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小学阶段的地理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只有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才能焕发应有的生命力。

二、地理教学对于培养儿童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美好情感有着天然的、不可替代的优势

爱家乡、爱祖国是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一个人情感发展的重要方面。“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3]其中,在“情感与态度”这个维度的分目标中明确提出,儿童要“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4]家乡和国家,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它包括了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民族素质、人口状况、教育现状、风俗习惯以及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等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教育因素。正因为如此,学校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由地理、历史、语文等各学科协助品德课来共同承担。而在联系学科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地理学科无疑具有天然的优势。

地理教育是通过地理这个直观的窗口让学生对家乡、对祖国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了解,进而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远大志向。

具体来讲,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国情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家乡、认识祖国是爱家乡、爱祖国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和祖国了解得越全面,认识得越深刻,他随后产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便越深厚。在这个阶段,地理知识的教育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突出家乡和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培养起学生深厚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实事求是地认清家乡和祖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激发学生对关注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从小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远大志向。这样,我们便实现了从单纯的地理知识教育到复杂的情感体验再到态度的正确引导的教育目标。

我国幼儿教育专家卢乐珍教授认为,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感与儿童思维的发展水平、认知规律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萌芽的阶段,儿童往往只对通过直观感知掌握的东西才能理解得比较深刻,而对离他们生活经验较远的事物或抽象的观念难以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难以获得情感上的认同。因此,培养儿童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需要一定的知识教学,需要从儿童可以感知的事物人手,一步步地进行。

儿童认知世界的方式是感性的、直观的,他们通过充分的感性认识,用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说一说甚至做一做等方式来建立起与世界的情感联系,进而自觉地生发情感、表达情感。地理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激发儿童的情感体验,通过认识、了解家乡和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富饶物产等。激发儿童认同家乡、认同祖国的内在感受,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培养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积极的、牢固的情感。

三、地理在生态教育和环境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和肆意破坏,环境问题已经日趋凸显。资源浪费甚至濒临枯竭,环境污染遍及全世界,珍稀物种大量灭绝等等,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也严重影响到地球上其他生命的生存。为此,有识之士纷纷呼吁,人类必须树立新的生态伦理观和价值观。进而调整整个人类的行为模式,使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共生共存、和谐相处,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成为新一代公民必备的重要素质,也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新的时代课题为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从小着力培养和增强新一代公民的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提高未来公民的整体素质。

众所周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它涉及到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化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各学科,因此,培养生态观念和环境意识不可避免地具有跨学科性,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其中,小学阶段的地理教学由于地理学科本身的性质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学品德课中的地理教学是渗透在品德培养中的,也是为品德发展这个主旨服务的。而小学品德课的内容标准中有很多直接与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相联系的部分。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内容标准”中的第四部分“我与家乡(社区)”有一段是这样表述的:“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5]又如第六部分“走进世界”中的一段:“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6]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知识把学生们带人了无限广阔的生存空间,学生们陶醉于祖国的大好河山。流连于世界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通过一组组鲜活的数字,他们了解了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状况,认识了塑料制品等工业文明成果带给环境的巨大危害。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情境的感染,他们意识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了如何辩证地看待工业文明,养成了珍惜和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等。地理知识的教学与形成学生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紧密相连,突出了地理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呼应了培养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的主题。

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地理教学对培养新一代具备生态观念和环境意识的公民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儿童学习动力永不枯竭的源泉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是形成学生个体学习需要的带有较强主观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皮亚杰认为:“兴趣是一个价值系统,它与行动目标相联系,能支配内在的心理动力,促使目标的实现。”[7]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无法形成比较强烈的学习动机,即使是学习能力比较强、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也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进行一定的地理教学,主要目的不在于掌握具体的地理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为今后中学、大学甚至工作打好兴趣层面的铺垫。适当的地理教学,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增长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热爱地理、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浓厚兴趣,从而为将来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一生的事业发展埋下可喜的伏笔。因此,任课教师首先要明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不是机械地记住一些地理名词和地理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进而产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

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材中,编者将地理部分与历史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精选了大量的信息,试图从多角度调动儿童的兴趣。例如,学生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第八课《金字塔下留个影》时,对古埃及金字塔的神秘与雄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都想知道金字塔是谁建造的,用什么方法建造的,为什么到现在还那么坚固等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他们会自己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去收集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种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思考、讨论、探究,兴趣引领着他们愉快、健康地成长,兴趣成为儿童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永不枯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l][2][3][4][5][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陈胜庆.乡土地理教育新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40.

(摘自《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

2006-10-18

㈢ 如何在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

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方法:
一、地理学科教学是实现环境科学教育的主渠道
在中学各科中,涉及环境教育的主要有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其中地理学科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首先,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其次,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第三,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主旨;第四,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诸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中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初中地理新课程教材中,渗透了大量环境教育的题材和内容。因此,在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当前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进行环境教育可以从不同方面、各个层次、多个角度展开。多年来,中学地理教学主要依据课本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空间被局限与课本知识中。笔者根据近几年初中地理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初步总结了把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二、捕捉教材中的环境知识,时刻结合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初中地理新课程采用把地理要素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的两种方式,其中渗透了大量环境教育是内容,尤其在八年级上册中,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在了地理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教材安排的人口分布、地势地形、水土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等板快,都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重点。我一方面利用书本提供的素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在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如对教材中的一些环境教育的漫画,我采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看图即兴谈感想等方式,加深环保意识;另一方面,结合当地当时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根据书本知识以及自己所调查搜集到的资料,就对书本上提出达到问题写一些小论文,学生的这些作品也就作为他们的平时成绩记载下来。如结合八年级上册73页的《小鸟的悲哀》等一组漫画,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发表自己的感想后的基础上,让班级没一个组合作选题写出一篇相关的小论文,并进行评比。由于贴近生活,又加入了评比竞争机制,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环境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三、加强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信息的开放性,体现教学结论的开放性,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在环境问题普遍存在的今天,环境问题的发展变化是非常迅速的,详实生活中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着新的信息。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仅限于地理课本中的环境知识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也不利于学生真正了解和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动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加强教学信息的开放性。一方面,教师应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多元化的环境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教会学生如何寻找并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信息来学习和探索。
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因时因地而异,解决环境问题的重点和方法有因时因地而异。由此可见,环境教育结论应是开放性的。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强求学生对每个问题都得出完全一致的看法,而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独特的意见,教师再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最后得出一个或多个较为合理的结论。更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辨证全面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达到环境教育的真正效果。如在对水污染的环境问题的研究中,就带领学生着重对无锡市区河道内水体污染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河道上游水质的日益恶化;二是河道周围有些工矿企业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三是河道周围的各种餐饮业排放污水;四是河道内各种机动船只的污染;五是生活污水的污染。同时,组织学生参观芦村污水处理厂,了解本市排污现状以及污水处理的状况和具体过程。然后就这几种原因及了解到的污水处理知识组织学生讨论应该采取的措施,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的环保观念得到了增强。
四、增强地理环境教育的活动性,提高学生的环境能力。
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应该冲破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活动性。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以活动的思路设计教学,把学生的活动有机地引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可以改变课堂中学生总是“坐着听”的局面,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如上课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社会调查资料;就某个问题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进行辩论;对某些环境问题的产生进行模拟实验等等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相对而言,环境科学比地理科学更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尤其需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课外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在组织环境教育的课外活动时,应突出应用性、可操作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比如在对家乡水资源环境调查中,第一次进行实地调查时就先让学生对太湖的环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根据他们各自的观察和各自的兴趣,让他们就一个很小的侧面来具体调查家乡水资源的情况。如有的同学专门研究市区河道内水质情况,有的同学专门研究污水防治的问题,有的同学专门研究游客对水环境的看法的问题等等。同时,还特意组织部分学生到野外山区,进行了为期4天的山区野外考察,对水源头的水质状况的进行探究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水质日益恶化的现状。然后根据调查汇总成为一篇调查报告。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环保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交往。这也正是在新课程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学以致用,加强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
在进行一个阶段的环境教育或开展了一次比较大的环境教育的活动后,每一个同学要把自己的体会或在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写下来,再配以大家在活动中的照片,在学校以专题墙报的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还走出校门,到社区中以标语和专栏的形式向社会进行环保宣传。学生们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自己又得到了一次自我的再教育,又一次的强化了环保理念。为了让大家的环保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学生中开展征集《每日环保一件事》的活动,每个学生都要求自己提出一条必须做到的环保措施,由学生相互监督,比如有些同学提出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使用一次性筷、节约用水等等,这样,也就真正促进了学生的环保行动。
总之,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极其重要的内容。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在教学中始终贯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应使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学科教学每一个细节。同时,环境教育还应该落实到课外探究活动之中,让学生在采用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和环境能力,加强学生的环保行为,使环境教育真正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㈣ 地理特征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浅谈地理教学,加强地理环境教育

教师教育的信念有两条:一个是教育追求有效,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另一个是教育就是激发,用榜样和实例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启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活动的开展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地理活动的开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从课程目标上看,其不是单纯从地理知识着眼,而是从学生的素质发展着眼,着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获得地理活动的一些体验,最终在地理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环境“资源有主、资源有价”内容的选择和配置
有关资源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资源观(包括资源伦理观)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资源”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分布与特点、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问题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均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切入点,但切入的角度主要是“资源有限”,对“资源有价”和“资源有主”内容的关照力度明显不够,这对于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是不利的。为了达成中学地理课程的预设目标——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有必要将体现“资源有主”、“资源有价”观念的内容纳入到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中,使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主的,即它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能随意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是有价的,应有偿使用。
从对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看,对于自然价值内容的体现,其着力点还是在自然的经济价值(或资源山谈价值)上。虽然在自然的生态价值上也有所体现,但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价值多样性方面更是如此,这样的内容选择和配置必然影响学生正确自然价值观的形成。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就更显不足,亟待充实与完善。基于此,中学地理课程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自然除具有供人类使用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除具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其他多方面的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尊重其他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其中,有关自然权利的内容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在相关内容的素材选取上力求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能从中自然领会到其蕴涵的道理。
二、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地理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对自己原有正确判断发生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找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特点的“地大物博”一词进行讨论。我国确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从人均考虑,联系我国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们的“物”再也显不出“丰”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否定了“地大物博”这一褒义词在我国国情上的应用,这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讲授高中地理时,对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如通过对“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需要,应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形成集聚效应。但同时又要考虑作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在工业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后,会出现“饱和状态”,出现争地、争水、腊唯侍争动力、加剧污染等问题,这时一些工业又不得不向外扩散,有些“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就可在新区布局。因此,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三、利用地理现象来引导学生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关注
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释有关气候问题的时候学生很有成就感,因为大家都能比较顺利地解决世界上一些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问题。但是大家似乎有意回避一个地区——副热带大陆东岸。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把副热带大陆圈了出来,并引导同学质疑(此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经过讨论,对于副热带大陆轮吵西岸的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能做出正确判断和解释,但对东岸只能做出和西岸不同的判断,至于为什么不同还不能正确分析。这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忘了刚才为了研究方便所做的假设——地理模型,而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实际地球表面的问题,怎么办?同学们根据先前研究的经验,想到了把地理模型还原成实际大陆,即把先前的假设推翻,考虑地表起伏、海陆分布等因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所以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并不呈带状分布,而是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接下来很顺利地进入了季风环流的研究、学习。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未直接把要学习的地理规律、原理介绍给学生,而通过如上活动探究,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充分交流中学生不但学会了设计探究、归纳问题的方法,还感到自己有创造力,获得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并形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于环境影响的认识。
(作者单位:湖北省浠水县理工中专)

阅读全文

与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教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2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8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3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2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6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9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7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85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7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0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3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6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8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32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2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2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0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