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初一地理上学期都要背什么

初一地理上学期都要背什么

发布时间:2023-07-27 18:55:48

‘壹’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如下:

1.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3.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4.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贰’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 思维导图 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人教版》,仅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地理 上册知识点 总结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地图

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

2.相同图幅,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表示范围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表示范围越小。

3.海拔和相对高度

4.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封闭的等高线中心,①周围低,中间高,表示山顶;②周围高,中间低,表示盆地;③两山顶之间的地方是鞍部;④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⑤等高线中间高,两侧低的地方是山脊;⑥中间低,两侧高的地方是山谷

二、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

1.地球上71%是海洋,29%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亚、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

3.海陆变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4.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排列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平均海拔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6.板块的运动方式:

a、碰撞挤压:位于非洲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是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科迪勒拉山系(美洲):美洲版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挤压碰撞)

b、张裂:红海将扩大,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作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主要分布地区: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中国、东南亚等

3.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5.——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三、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 捕鱼 、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整理2020合集

★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大全

★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2020合集

★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2020总结归纳

★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2020

★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叁’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要点

初一地理的内容通俗易懂,需要背诵的部分所占比例大。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初一上册地理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要点(一)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识记P29图2.6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③洲界: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最大内陆湖)、山和海、海峡。】

3.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 气候 概念 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区别 短时间 经常变化 长时间 变化不大 联系 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2.天气预报图

(1)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2)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知道:

①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②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③风力和风向的表示 方法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

④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

4. 气温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北半球向北降低.南半球向南降低)。

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一月份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七月份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5. 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6.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 世界炎热中心在撒哈拉沙漠,世界寒冷中心在南极洲;我国夏季寒冷中心在青藏高原。

7. 降水分布规律

(1) 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地区少雨.

(2) 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 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 山地降水多,平原降水少.

8、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气温的日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9、降水的形成

①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②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③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④降水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暖湿气流上升运动)

10、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P56图3.21

①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②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⑥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雨级”);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世界“干极”)。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要点(二)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等于0,表示人口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

3、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南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4、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5、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6、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7、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8、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9、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10、____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教堂。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要点(三)

1、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称为穆斯林,代表性建筑物是清真寺。

2、佛教创始于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佛堂。

3、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4、东南亚的高架屋;西亚地区的房屋墙厚、窗小;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1、从陆地面积看,俄罗斯1707万KM2、加拿大997万KM2、中国960万KM2、美国937万KM2、巴西854万KM2、澳大利亚769万KM2。

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6、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7、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8、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9、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10、联合国是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肆’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很多同学在复习初一地理知识时,因为之前没做过系统总结,导致复习效率低下。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一)

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5、纬线: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

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

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

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公转中心:太阳;方李游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五带的划分: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二)

地图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方哪宽销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巧桐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三)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四)

世界的气候

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

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

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

13、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4、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

15、世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17、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五)

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

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

4、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5、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7、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兰教:流行于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由古印度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

基督教:流行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9、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10、说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六)

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

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

能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2、联合国由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拓展阅读:初中地理学习技巧

地理学习经验

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地理学科的重要知识很多都“藏”于地图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地图就是知识的骨架、是知识的脉络,掌握了地图,就能从中发现规律,如果长期坚持,不仅能发现地理学科的美,更能让知识与地图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进而让地理变得更简单。

地理学习,需要阅读、理解、记忆、掌握运用的知识较多,一定要提高学习效率。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条理化清晰的内容,杂乱的知识点一头雾水,那么你就需要学会梳理自己学过的知识点;你可能擅于听老师讲,自己看书效率低下,那么你一定要抓住上课有限的时间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边听一边勾勾画画写写,纯粹的听纯粹的看都不会让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学习上的一些特性,这样才能有效有针对性的解决。

地理学习技巧

地理不像语数外那样是主要学科,有的学生因为其他作业多,就不做地理的练习,这样就容易造成知识点掌握不牢靠。上课的时候老师一讲就懂,下课老师走出教室马上就忘,课后又不去做练习,到下节课的时候就完全不记得上节课讲了什么,到考试的时候甚至都不记得有学过这个知识点,这样又怎么能学的好地理呢。

尽量在课堂消化本节课内容。七年级八年级虽然不像九年级那样课业繁重,不过相对于五六年级来说,要学习的内容还是多了很多。如果什么科目的知识都堆到课后去消化的话,那只会越堆越多,而且容易忘记。建议在课堂上就把本节课的知识点消化掉,如果时间不是很够,至少把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掌握下来,这样课后只需要稍微看一下书,就能把整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哦。

‘伍’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

很多同学都需要在假期整理自己学习的知识,我整理了一些地理知识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②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③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④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⑤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4、大洲分界线:

(1)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2)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3)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4)亚、北美:白令海峡。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五带划分。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北逆南顺。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自转中心,

地球地轴。公转中心,就是太阳。

以上就是一些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

‘陆’ 初一上地理必背必考内容有哪些

初一上地理必背必考内容如下: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6、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7、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8、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9、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10、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柒’ 初一上地理必背必考有哪些

初一上地理必背必考有气温与气温的分布,地图和地球,七大洲四大洋。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1)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1)日变化

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2)年变化

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3)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4)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2)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3)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4)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5)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6)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球体。

(2)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3)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1)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2)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3)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4)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5)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4、大洲分界线:

(1)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2)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3)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4)亚、北美:白令海峡。

‘捌’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

初一上学期必背的地理知识点有哪些?本文整理了必背知识点,欢迎阅读。

初一上学期地理知识点人教版

一、地图

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

2.相同图幅,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表示范围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表示范围越小。

3.海拔和相对高度

4.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封闭的等高线中心,①周围低,中间高,表示山顶;②周围高,中间低,表示盆地;③两山顶之间的地方是鞍部;④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⑤等高线中间高,两侧低的地方是山脊;⑥中间低,两侧高的地方是山谷

二、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

1.地球上71%是海洋,29%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亚、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

3.海陆变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4.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排列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平均海拔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6.板块的运动方式:

a、碰撞挤压:位于非洲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是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科迪勒拉山系(美洲):美洲版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挤压碰撞)

b、张裂:红海将扩大,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作用。

地理口诀

1.经纬线特点

南北为经线,相对成等圈。

长度都相等,形状是半圆。

东西为纬线,独成平行圈。

长度不相等,形状是圆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地球形状大小

地球是个大球体,面积5.1亿平方千。

半径六千三百七十一,赤道周长约四万。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的纬线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经纬度判定

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向西增大是西经,向东增大是东经。

判断好后添字母,东E西W北N南S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北纬是北球,南纬是南球。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初一地理知识点,供参考!

‘玖’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特点是多变。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气温:

⑴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⑵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2、降水:

⑴、降水的三种形式: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⑵、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⑴、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

⑵、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

⑶、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

⑷、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

⑸、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

阅读全文

与初一地理上学期都要背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2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88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3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2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6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8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78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84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6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0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3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6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8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0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3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1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2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0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