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理不会看图怎么办
问题一:地理考试看图题一点都不会做,怎么办 多看书,把那些图什么的经常看看能背下来最好
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离不开空间地域分布,能不能掌握地理分布知识,是能不能学好地理的要害 所在。地理分布知识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地图来反映的,地图和地理教科书一样,包含有极其丰富的地理“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许多地理试题和练习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同地图知识有联系。因此,在学习和复习地理时,必须书图并重,既要认识、理解教科书对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是怎样描述、分析、概括的 ,又要了解它们的分布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的,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脑海里形成各种地理事物区域分布的轮廓图,从而牢固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明确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等要点,并力求做到十分认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逐步提高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准确地解答填图、读图及其他各类地理问题。
例如:只有当你书图(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进行复习,掌握了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和世界各主要 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等基础知识要点,同时又掌握了气温、降水等各种气候资料、图表的含义、制作与使用方法等基本技能,才有可能根据有关的气候资料、气候图表(如各月或一、七月和全年气温、 降水数字资料,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分配柱状图等)或某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点等,对其气候类型作出正确的判定和解答来。否则,是不可能的。
问题二:初中生地理会考不会看图怎么办, 多看书,把那些图什么的经常看看能背下来最好 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离不开空间地域分布,能不能掌握地理分布知识,是能不能学好地理的要害 所在。地理分布知识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地图来反映的,地图和地理教科书一样,包含有极其丰富的地理“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许多地理试题和练习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同地图知识有联系。因此,在学习和复习地理时,必须书图并重,既要认识、理解教科书对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是怎样描述、分析、概括的 ,又要了解它们的分布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的,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脑海里形成各种地理事物区域分布的轮廓图,从而牢固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明确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等要点,并力求做到十分认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逐步提高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准确地解答填图、读图及其他各类地理问题。 例如:只有当你书图(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进行复习,掌握了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和世界各主要 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等基础知识要点,同时又掌握了气温、降水等各种气候资料、图表的含义、制作与使用方法等基本技能,才有可能根据有关的气候资料、气候图表(如各月或一、七月和全年气温、 降水数字资料,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分配柱状图等)或某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点等,对其气候类型作出正确的判定和解答来。否则,是不可能的。
问题三:地理怎么看图 高考对图像知识的考查,有三种要求:
1、一般性读图 目视感知,获得直接信息.
(1)读图要求:识别符号表示何种地理事物或现象.
(2)读图步骤:一是先看图例注记:二是区分要素单项,说明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三是总览全图,先单项后综合,先左后右,最后加以整体记叙:该填写的填写,该计算的计算,该说明的说明,一一加以回答.
2、分析解释图像 目视分析,获取间接信息.
(1)目视分析要求:通过感觉、知觉、记忆力、思维力共同参与活动.
(2)目视分析程序:
第一步,凭视觉、感觉、知觉获取直接信息;
第二步,从记忆仓库中提取与直接信息相关的一些知识;第三步,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进行知识加工整理.
(3)答题:按照题目要求,先答出图像中显示着哪些地理事项(直接信息),再答出分析解释后的结论,这就是获取的间接信息.
3、动手画图补绘散点图、绘制柱状图、补绘洋流与等温线、补绘等高线等等.
几种常考地理图像的复习方法
(一)、区域分布图的判读
普遍以政区图为基础的包括地形、河流、矿产、城市、铁路等要素的综合地图,其他还有气候类型分布图、水系分布图、资源分布图、洋流分布图、工农业分布图、交通图等.地理分布图的判读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地理位置,初步提取有效信息
首先,通过经纬度位置确定国家、地区.掌握世界上主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区域,如赤道、南北回归线、0°经线、120°E经线穿过的国家、地区、大洲、大的地形区等.
其
次,用知名的国家、岛屿、湖泊、河流及地形等地理事物确定相对地理位置.即通过某地理事物与周围相关知名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比较,明确它的位置.如
果没有给出地理事物的名字,可以用其轮廓、形状去判定,因为每个大洲、国家和我国省区轮廓都有其特殊性,注意观察、比较和总结.如梯形状的埃及、昂首雄鸡
状的中国、跪俑状的陕西省、肥鹅状的的黑龙江省等.
2、熟悉并充分利用图例和注记充分提取有效信息
3、整合信息,归位验证
归位验证就是把综合的信息再带到具体的区域,结合题干要求,进行“回头看”,可确保准确无误.
各类型区域图考查要求
1、区域分布型图像题 该题型往往以重大热点问题为背景切入,侧重于中国与世界区域地理知识.
2、 区域路径型图像题 要求重点了解不同区域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的地图空间概念、心理地图的构建、图文转化以及知识迁移等方面的能力.
3、区域分析说明型图像题 要求熟悉地理主干知识的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并能将概念原理的含义在知识的运用中真正得到体现.这类题的形式较多,一般包括剖面图、原理(成因)示意图、景观图、系统联系图和统计图等.
区域常考知识链接
1.
区域分布型的重点内容有:①重要的地理界线(如洲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外流区与内流区、三级阶梯分界、气候及人口界线等等);②重要区域的范围(如中西
欧及北欧的主要国家、东亚的国家、西亚的非 *** 国家等);③重要的国际或区域性组织的范围及其变化(如欧佩克组织成员国、东盟、上海经合组织等).
2.
区域路径型的重点内容有:①移动路径(如台风移动路径、锋面移动路径、风向等);②交通线路选择与设计(如海运、铁路线、旅游线等);③物产运输路线(如
世界石油、铁矿、煤炭、木材、小麦等的运输路线);④人口迁移;⑤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的路线等(如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输工程等);⑥科学
考察路......>>
问题四:地理:怎么看图?求教。 (1)这个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气压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这个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吹西北风(或偏北风)
(2)这个季节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180°经线的时刻应为12时,那么,北京时间为8时。(题目不完整,不知是不是求北京时间)
问题五:我地理不太好,是该多做题还是看图 地理部分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多做题还是多看图要看是哪个部分,个人认为,自然地理中看图和做题要结合起来(如晨昏线计算),人文地理还是侧重于做题,区域地理侧重于看图。高考地理是将这三个部分结合起来,总的来说还是偏向于自然地理及区域地理。
问题六:学地理应该怎样学会看图 高中地理?熟悉地图就行(敝人高二,喜欢军事,经常看地图,然后就很熟悉了,考试不愁这个),高中地理只有高一上册的图最难,需要培养三维空间意识,有立体感,多看,多想(我学美术的这个也不大愁)。政史地里地理我最不用愁
问题七:地理不会啊 希望此方法对你有帮助。你的采纳是我最大的帮助!
读图
地图的利用程序可表述为“明要求―定位置―找关系―助记忆”。首先先要明确读图要求,带着目的在纷繁的地图上找出要找的东西;其次是定位,根据需要,明确地理事物的经纬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位置和其它相关位置,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第三是找出有关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注意抓住主导因素,揭示联系以形成深刻印象;第四是理解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能读会填。在读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按照读图名、读图例、读正图的顺序进行,以达到明显的效果。
2
释图
释图即要求我们掌握“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耗时不多,效果却很显着。“以文释图”,即指将图像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以图释文”是将课本中文字转化为图像,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这对我们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大有裨益的;“以图释图”,即是用另一张地图反映这一张地图,他对我们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地图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掌握图文结合的基本方法,才能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形象、清晰的地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长江流域水系图”“矿产分布图”“铁路干线图”……于是,在解答地理问题时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看图太费时间不如看图来得快.殊不知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便于运用,避免了死记硬背文字的枯燥乏味、知识张冠李戴等弊病。
3
画图
要求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只画出大体轮廓,能够反映出地理事物的基本特性或勾画出较为重要的地理事物、体现它们的地理位置即可。如重要的地形区、主要的气候类型、矿产地、能源地、河流、交通线等重要信息,以加深印象。
4
说图
说图就是在记忆地图时,闭上眼睛,依据自己脑海中的那幅地图,把地理事物(地形、气候的分布、河湖分布、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城市分不等)遍指边说,从而达到地理学习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我们学习地理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事实证明效果显着。
5
赏图
赏图就是注意欣赏地理风光图片。如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风光、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大漠风情、庄严巍峨的珠穆朗玛峰、内蒙古草原的蓝天白云牛羊敖包、中国最北的漠河村、高楼林立的城市如画的梯田等等,从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家乡的秀美田园,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也从侧面大大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总之,我认为,学习地理必须从多个角度去读图用图,尤其是巧用地图,做到胸有成“图”,才能去事半功倍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地理也就变得易懂易学了。
注意事项
学习时一定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注意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几分钟也行),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
问题八:怎样提高地理看图能力 一、读图
读图能力是指从地理图像中掌握信息的能力.地图上有成千上万的地理信息,怎样才能找到有用的地理信息?哪些信息有助于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读图,不只是获得了知识、拓宽了思维空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习的积极性,具备了观察能力,这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地图构成包括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等几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这些地图要素,培养他们对地图的敏感性,从而获得相关的地理信息.这可从三方面入手:1.观察比较.例如,在了解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时,可引导学生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然后来观察它们的轮廓、形状和分布特征,通过联想让学生将各行政区的名称、形状、轮廓、分布关系结合在一起.2.模型演示.通过模型演示,学生获得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并能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这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的能力.有些模型要让学生自制,如认识地球概况,对于中学生而言,单凭一些简单教具是不够的,可以让学生自制简易地球仪,再通过演示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一些地理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析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析图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惘.”读图仅是掌握地图能力的第一步,只有不断思考分析才能将图中的信息变成自己的知识.在学习中,学生往往习惯死记图中的内容,不重视地理基本原理,一旦遇到一些稍有变化的图形就不知所措了.正如库拉左夫所说:“只记住地理名称和正确地指出地图上的地名并不是掌握地图的唯一标志.”学生除能列举地名外,还应该理解地图上的海拔、高程等地理特征,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地图.例如,在地图上看到柴达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时,就能说出其气候、河流、植被、农业、交通等特征,也就是能把地图上的各种符号、颜色联系起来说明问题.
在地图上找出各种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求知欲,逐步引导他们分析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读图分析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图进行剖析,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一是要让学生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通过多方面的联系使学生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二是要让学生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切忌用片面的、绝对的、静止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既要找出一般的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又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忽视个别现象与特殊规律.如对同一纬度的北非地区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两地区地图,以找出北非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各自的特征.
三、绘图
绘图是对读图的提高和再创造,是提高学生析图能力的有效方法.绘图时,学生会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不断产生各种疑问.如我在讲《中国地形》一节中,学生曾提出为什么青藏高原海拔最高,阶梯状的地势分布对我国的哪些方面有重要影响,为什么我国的山地面积如此之大,如果平原多一些,我国耕地面积不就能大一些了等问题,这些问题激励着他们进一步去学习和探索.引导学生绘制地图是地理教学比较高层次的要求,绘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绘制草图、简图,如轮廓图、水系图、等高线地形图等.开始时,教师主要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曲线图、柱状图,勾画各大洲的分布、国家的轮廓图.当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绘图技能,再指导学生绘制中国政区......>>
问题九:地理看图的方法.... 要形成立体感啊 灵活掌握 比如等高线 你就可以 把它想象成 高山
问题十:地理考试不会填图怎么办!!有没有什么技巧… 地理看图不难嘛 我上初高中时全世界的国家什么的全部背的出来,填图更容易了,学习地理不难,主要是要培养兴趣,多看图 多看 课外知识,自然地理没有人文地理难的,先从中国地图学起,最起码要中国的各省轮廓省会等记住,最好买个拼图,也不贵。 呵呵 有疑问可以问我 这是一些技巧 一是对一些典型地理区域的轮廓形状(如大陆、岛屿和半岛、海域和海峡、主要地形区、国家和省区、河流和湖泊等)要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二是对经纬线与地理区域的位置关系要明确,要记住一些特殊的经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以及0°、180°、东西经30°、60°、90°、120°经线等)与主要地理区域的位置关系。
(二)在做题时还应该注意解决空间定位的相关方法。 一、根据地理事物的经纬网数据定位:地理事物都有经纬度位置,熟悉了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解题时就能通过经纬度数据进行正确判断。如:北美洲的中心经度约为90°w;澳大利亚介于10°S~40°S和120°E~150°E之间等。 二、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例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国家像芭蕉扇、黄河则像个“几”字形。 三、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但可以通过对周围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推理出来;运用地理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定位:很多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是受地理原理支配的,理解并掌握地理原理,就可以推导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贰’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
学习初中地理时我们知道地图很难懂,读图 方法 需要良好的指导。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任何学科都需要有技巧的学习。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一)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可问题是在课堂上,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挺浓,但成绩却提高不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当今学生读图能力弱的原因
1.对地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通过与很多学生的交谈以及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学生对地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地图在地理学习中重要性的了解,总以为考试来临之前,拿本书,临时抱佛脚,就会万事大吉,不大注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读图能力不足
也有一些学生,认识到了读图的重要性,在地理学习中也注意认真仔细读图,但是对读图的步骤缺乏一定的了解,不会读图,更别说理解地图的整体含义。
二、针对读图问题采取的 措施
1.强调地图的重要性
在每节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读图能力的重要性,并通过举实例来分析论证。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找一些地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让他们结合自身的 经验 ,谈谈读图能力的培养过程和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读图热情。
2.创设良好的地理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形成良好的读图习惯的重要保证,学习地理离不开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比如,在平时的课堂中,时不时有意无意地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地理地图的图片,用直观、形象、易于接受、便于记忆的图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也可以做一些地理游戏,用地理地图做道具,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很快地培养读图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教室中等合适的位置悬挂地理展示图片,让学生时刻能感受到地理图片的存在,潜移默化中,联想到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等地的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民风民俗。
3.图文并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文字与图片紧密结合,对于重点图片要逐步引导,让学生学会读图、析图,从而一步一步地画图。在画图的过程中深刻地记忆图片所要表达和反映的信息。例如,在教授“34个省级行政区”这一章节时,教材上只有几个文字,没有形象的图片加以引导,图片却安排在 八年级 上册第七页了,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一章节时,要充分利用这幅图,在学生看图、读图、析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记忆,从而使学生理解地理,掌握地理知识。
4.指导学生读图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光靠给予学生大量知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是要教会他们读图的技巧。尤其是在学习地理图表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表,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地理事物,在观察地理事物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要有科学的引导方法,在逐步引导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地理事物的各自特征、分布规律、分布的时间顺序、地域顺序、逻辑顺序等来读图。
(3)由浅入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制作一些图片,分步展示,逐步指导。
(4)要教会学生读图的步骤:首先看清楚图片的名称,了解这幅图片的意义;其次,看清楚图片的比例尺,读懂图片的注记,知道图片的表现方法;最后,根据需要有重点地读图。总之,使学生学会读图技巧,就好比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
5.以图导图,以图导练
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上,要注重以图导图,注意各个地理地图之间的联系,在平时的授课中,要紧密地结合每一幅图片,引导出另一幅图片,使学生心中有“图”。例如,在我国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当中,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区。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行政区都有相应的坐落位置。在讲区域划分时,可以把我国的行政区配套上去,在联系中学会地理知识。
另外,要以图导练,在平时的课堂作业中,给学生布置一些地理地图方面的作业,在课下让学生自主读图、看图、析图、懂图,从而使学生在地理地图的学习中慢慢尝到甜头,逐步提高对地理地图学习的热情。
三、评价与 反思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笔者自己的亲身体验,可以看到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点。有的学生,在地理课堂的开始,根本不知道“地理三要素”是什么,更别提自己去读图。很多学生都有读图的愿望和热情,但苦于能力有限,一直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加引导,逐步培养,加强学生对地理地图重要性的认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图文并茂的教学中,指导学生的读图技巧,以图导图,以图导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二)
纵观现在初中地理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革,在原有的文字叙述之上,加上了很多的图表。这一改革表明在初中的教学中应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图表是地理这门学科的第二语言。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图可以作为一个媒介帮助我们理解初中地理知识。这包括世界的各大洲、各大洋的地理特征以及人口、交通、资源等情况。但是很多学生因为缺乏读图能力,图表的展示不仅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帮助,反而理解地图成为他们的负担和压力,导致他们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 总结 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对解决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一、循序渐进
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训练、循序渐进的过程。地图,对于刚刚触及初中地理知识的学生而言不易理解,对于专业地图(比如等高线图)理解更为吃力。所以读图能力的培养,应该循序渐进,对读图能力的训练应当贯穿于每一节地理课堂当中,有耐心地从基础开始教学。在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中最基本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地图“三要素”。即地图比例尺、方向坐标以及图例。
在教学中学生清楚扎实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的基础后,方能继续深入地理解地图的内涵。在这一基本训练之上,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学生提高对地图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分清地图的类型。这其中包括地图、地理原理图、剖面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各种类型,经常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通过这种经常性的训练,使学生慢慢地就能够区别每种地图不同的特点、性质以及各自不同的读图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二、引导看图
初中生对于图表有陌生感,很多学生拿到图表之后甚至不知道从何入手,图表繁杂的表现形式和数字经常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这是初中生普看图的通病。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图。比如教导学生在拿到地图的时候先看图表名称,了解图表所要展示的内容。在这基础之上,利用地图三要素找到图表中重要的地理事物,明确他们的性质和概念,对他们进行分类。再结合所学知识把图表中的事物所表达的信息进行文字化概括,最后依靠文字进行分析判断。通过这种教学训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让学生面对地图的时候不再感觉到无所适从,让其明白了自己拿到地图后,该干什么,该想什么,该做什么。
三、培养感情
由于读图的复杂性,很多学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图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所起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世界地图》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感觉记忆各个大洲、大洋的轮廓十分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增加这节课的趣味性,可以展开一个绘画竞赛,主题就是描绘各大洲大洋的形状,并要展开丰富联想,利用大洲大洋的轮廓再进行创作性的绘画。比如中国的疆域轮廓可以指引学生记忆成一只大公鸡,或是一个穿着纱裙的美少女战士。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就会对这一知识点产生深刻的记忆,有助于学生利用世界地形地貌分析各大洲出现的各种地理现象的原因。
四、贯穿教学
对于读图能力训练并不能脱离课堂,只要求学生一味地自我理解。教师应当把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作为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部分,贯穿于课堂教学当中。
一方面通过图表的展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理解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做到图文并茂,将地理知识转化成形象的地理第二语言。
例如教师在讲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一课时,在介绍当地地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先展示一部分当地居民生活的真实图片或视频,以及当地的自然景观和地貌图片,给学生一个形象化的认识,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起学生对这一地区的兴趣。之后将这一地区的自然山川景观图片抽象化,向学生展示地形图和农牧业分布图等地理情况,这时候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结合书本知识,讲解图片的内容。这样的 教学方法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五、补充训练
在课堂教学和平时训练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影响读图、识图能力。教师不能对这部分学生丧失耐心,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在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读图能力补充训练。比如和他们一起用趣味形象的生动的图形记忆法来区分各大洲、大洋的轮廓;进行一系列的填图训练,或是裁剪一些简易地图。
总之,地图作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小视。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单纯的背诵地理知识以应付考试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既不利于学生地理学习,无法激发起学生兴趣,又不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教师必须重视地理图表的教学,根据本班同学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叁’ 初一地理 等高线地图怎么看
将地图上,将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叫等高距。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如山峰、山地、丘顶等);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洼地等)。等高线是曲线状时,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数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相交一处时,该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并在图上绘有陡崖图例。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该处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该处坡度较缓。
高原:一圈一圈的同心圆,越靠近中心的圆所标的数值越大,代表它的海拔越高
盆地:和高原的图相同,数值正相反,代表中心的海拔低
丘陵:在一个区域内,有许多小的形同于高原的等高线图,其标注的值相差不会太大,否则就成山峰了
山地:图形也类似于高原,不一定是圆形,在一个圈内,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小圈,代表山峰
如何识别:看每条线上标的数值,数值越大,代表海拔越高,如高原山地等;数值越小,海拔越低,如盆地。
[编辑本段]等高线图的判读
1、数值大小: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
密集:坡度陡;
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编辑本段]地形剖面图
1、画法:从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各点海拔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
2、注意点: ①剖面线连续多次经过同一条等高线时,多取几点;
②剖面线经过河流时,应画出河床。
三、实际运用:
(1)选“点” 设计:
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地方。
(2)选“线”设计。
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其基本要求是:
①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②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引水线路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包括城市规划、居民区、农业、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
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
居民区应考虑:①依山傍水,靠近水源;②地势平坦开阔地向阳地带; ③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
山地、丘陵发展林业
[编辑本段]附:
如何看等高线地图
面对地图看, 上北下是南,左西右为东,地图方位已辨明 。
地图符号颜色识别:
绿为林地蓝为水, 地貌、公路棕色绘,其它符号都用黑。
等高线显示地貌特点:
等高闭合是规律,弯曲形状象现地; 线多山高线少低, 坡陡线密坡缓稀。
等高线显示地貌原理:
由底到顶,高度相等;水平切开,垂直投影。
地貌识别:
山顶凹地小环圈, 区别要看示坡线; 山顶短线向外指, 凹地短线向里边;
山背曲线向外凸, 山谷曲线向里弯; 山背凸棱分水线, 山谷凹底合水线;
两山相连叫鞍部, 高低两组等高线; 群山相连最高处, 棱线称为山脊线。
地形起伏判定:
总观地貌形态, 辨明各处高低; 区分上坡下坡, 沿线编号注记。
四种地形地物分布规律:
山成群,形似脉, 小山多在大山内; 先抓大山做骨干, 记了这脉记那脉。
上游窄,下游宽, 多条小河汇大川; 河名顺着河边写, 流向流速看注记;
桥梁渡口有几处, 深度底质要熟悉。
(三)道 路
平原地,多而宽, 山丘地,窄而少; 山区若是有大路, 多沿河旁和山谷。
(四)居民地
平原密,山区稀; 要记村镇有规迹; 桥、堡、店、镇靠公路, 沟、涧、岭、峪在山区;
泡、湾、河、洼顺水找, 村、屯、庄、窑多散居。
地物符号定位点确定方法:
两个图形下中央, 方圆三角当中量;底部宽大底中间, 下有直角角顶上。
换算距离的三个公式
(1)1:2.5万地形图换算,1:2.5万图,用4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实例计算:在1比2.5万的地形图上,量得某线段长为8厘米,求相应实地医寓为多少公里?根据口诀换算:8/4 =2(公里)。相应实地距离为2公里。
量得从张庄到李庄实际距离为16公里,求在1比2.5万地形图上为多少厘米?根据口诀换算:16×4=64(厘米)。
*在1:2.5万的地形图中,每4个厘米为实地1公里.
(2)1:5万地形图换算
1比5万图,用2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3)1:10万地形图换算
1:10万图,用1去乘除;乘得固上长,除得公里数。
量读距离方法:
地图比例先搞清,计算消去两个零;若要求出未知数,图上用除实地乘。
(二)比例尺量读
图上量,尺上比;看分划,读距离。
(三)里程表量距:
针归零,盘向已;起点推.终点起;按比例,读公里。
用坐标尺量读精确坐标
纵边压纵线,横边通过点;公里看图廓,米效看图边。
用坐标尺量读图上目标
纵边压纵线,米数对交点;横边米数处,就是目标点。
以目标清晰程度目测距离
距离250米一300米
墙可见续,瓦能数沟,人脸五官分不清,衣服颜色可辨明
距离400米,人脸看不明,头肩可分清。距离500米,门见开或关,窗见框子格,头肩分不清,男女可分明。
距离700米 瓦面成丝,窗见衬,人行迈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
判定方位
“磁针”、时表、北极星, 依照地物看特征。“磁针”避开铁磁用,摆干稳静指向定; 时针折半朝太阳,
“12”所指是北方,•先找“仙后“大小熊”,小熊尾端是北星,北星又居“仙后“大熊”中,找到北星北方定;独树南面叶茂盛,树桩年轮北面浓,突出地物北面潮,靠南积雪早消溶。
‘肆’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地理识图能力
初中地理其实并不难,学好地理首先要会看图,邦德华纳老师总结了一些地理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参考看看。
1.地理图册抱着睡,没事默画地图。相信大家都人手一本地理图册吧,毕竟是学习地理科目必备的武器。
2.把地理图册逐字阅读一遍,边看边做笔记。图册上的所有图都要看,包括图片旁边的文字也要认真通读,比如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等都要看,这些将来都是你答题时的要点。
如果有看不懂的一定要标注出来,找时间集中问老师,千万不能搁置不管。掌握图名、读图例、读正图的顺序,通过整体读图实现相关的地图信息的提取。学生一定要掌握多种读图方法如空间顺序法(如气温、人口分布图等等)、逻辑顺序法(如气候形成示意图)、时间顺序法(如产量增产图)等等。这些读图的方法应渗透于地图本身蕴含内容的挖掘之中。
你也可以把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贴到床头,睡前醒后都看一遍,这样中国的疆域和区划以及地形、温度带分布等知识心里就有谱了,世界七大洲四大洋也印在脑子里了。
背会了,就拿张白纸,自己默画地图,脑海里回想着这些地方的山川河流、人口、城市等。之后不管题目考你什么,你脑子里都能想起相关内容,分自然全得了。
‘伍’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
对于地理地图的学习,有什么好方法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中地理读图方法以供大家学习。
地理与其他学科在内容和形式上明显不同的是,除了文字系统以外,还有较多的图像,各种地图、景观图、描绘图、示意图、结构图、统计图等,它们有机地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与课本文字部分密切配合,有的“以图释文”,有的“以图代文”,成为地理知识的载体,在地理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不仅具有知识传播的功能,而且具有能力培养的功能,它可以储存、选择、模拟和表达地理信息,而且还承担着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等多方面能力的任务,尤其在空间概念的形式、空间规律的掌握、空间因果关系分析上,地理图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搞好地理图像的学习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之看图
看图是读图的第一步。为了正确读图,首先就要正确观察图像。
(1) 要排除看图的“障碍”。看图时,往往由于一两个关键点没有搞懂而发生“卡壳”现象。因此,要及时排除“障碍”,看懂图像。
(2) 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如看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首先要看石油分布是否均匀,南半球多还是北半球多;其次看分布的地区和国家;再次是石油输出地区和石油输入国;最后看输油路线,途径的海、海湾、海峡、港口、运河、岛屿等,这样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识。看水系图一般循着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然而,看图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根据需要及学习情况可以灵活变通。如看我国山脉分布图,可以按几组走向确定看图顺序,也可以按我国的方位依次看下来。但无论怎么看图,总要有一定的“序”。
(3)要变换看图的角度。看图一般总要进行几遍,只看一遍往往是看不透,看不细的。然而,反复看图,不能老是从原来的角度机械地重复看图,而要适当变换看图的角度。这样往往能收到很好效果。比如,在一张世界政区图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关于地理位置、方向的知识,沿着赤道、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有特殊意义的“线”,去找一找这些线经过了哪些主要国家。这种变换角度的观察,会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4)要注意看图的整体性。在看区域地图时,不能孤零零地看一条“线”或一个“点”,而要进行组合观察,扩大到一个“块”或一个“面”。如看中国铁路分布图,要沿线观察途经哪些地形区,主要河流、省区市、矿产地、农业基地等等。看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要顾及它的“左邻右舍”的相对位置。这样整体性看图,有助于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的正确观念。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之析图
所谓析图,就是对图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思维达
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的目的。如若说看图是为了解决“有什么”“、怎么样”的问题的话,那么析图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
(1)一般有这样两类题+一类是通过同类地理事物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其原理。比如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较广,北美洲这种气候分布面积小并呈狭长条带状,这是什么原因呢?另一类是针对普遍规律中的特殊现象,分析其原因。比如,在“世界自然带”图上可以看到赤道经过的地方多是热带雨林,为什么在东非却出现草原甚至荒漠?这样的问题提得越多,学生的思维越活跃,析图越深刻。
(2)析图要深刻理解与运用基本原理。有些学生在学习时习惯于死记图中内容,不重视地理基本原理,结果“事过境迁”,一旦遇到一些源于课本插图又稍有变化的读图分析就不知所措。因此,应注意对图进行剖析,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并研究可能出现的变式。这样就能以不变(基本原理)应万变(图型)。比如在图上对亚洲的西南季风形成的原理剖析透彻了,那么很自然对澳大利亚的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形成也能做出正确解释。
(3)析图要注意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在分析初中地理的插图时,若图中内容与高中地理知识有关,应该用高中地理的基本理论“统帅”初中地理知识,深入浅出地分析。如“澳大利亚”一节中的“自流井成因”的示意图,与高中地理承压水的知识是紧密联系的。这样多方位地联系分析,能够使学生瞻前顾后,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引导学生将散落在若干章节中的相关插图集中起来,把图和图有关的知识灵活地组合在一起,是很有效的读图方法。
(4)析图要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在析图过程中,要切忌用片面的、绝对的、静止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既要找出一般的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又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忽视个别现象与特殊规律。比如,澳大利亚西部的气候类型不同于其他大陆,在热带沙漠气候的南北两侧为热带和亚热带草原气候,整个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呈现半环状分布,如果学生把一般的气候分布规律推广,套用到澳大利亚,就会产生错误。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之绘图
绘图是对读图的提高和再创造,是提高学生析图能力的有效方法。绘图时,学生会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不断产生各种疑问。绘图是读图过程的“动手操作环节”,而在学习中往往被忽略。它包括彩描黑白地图的点、线、面,绘制各种分布略图、示意图、剖面图、统计图等等。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彩描,这是一种简便的方法,即利用课本插图与空白的暗射图,用彩色笔勾描所要学习的地理事物。
彩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重点、目的明确。一张图不能点、线、面兼施,描得“琳琅满目”,而要有所侧重。彩描要运用各种线条、颜色与表达方式。不同性质的地理界限可采用粗细不同的线条,颜色无论是点、线、面均应根据地理事物的类别加以区别。在彩描区域范围时,还要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有的可以打“点”子,有的可以划斜线等等,这样也能达到预定效果,并能够节省涂大片彩色的时间。2、彩描要配以适当的注记。如这个“点”是“徐州”,这条“线”是京沪线,这片“面”(区域)是华北地区,要用文字注一下。
如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学习是个难点,我在讲《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一节时,为了学生易于读图,我分两节课进行。我按照活动中要求把全国按方位划分为7块进行。学生先用彩笔圈出7小块,再分别进行填、认、记,这样既减小了难度,划整为零,又教给了学生读图的方法,打牢了基础。再加上在以后的教学时再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复习巩固,学生掌握就较好了。又如我在讲《中国地形》一节中,课堂上引导学生用水彩笔在复杂的地形图上分别按山脉的走向描绘不同的山,这样就很明了,利于记忆掌握。
引导学生绘制地图是地理教学比较高层次的要求,绘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开始时,教师主要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曲线图、柱状图,勾画各大洲的分布、国家的轮廓图。当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绘图技能,再指导学生绘制中国政区简图,并结合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加绘山脉、河流、城市等多种地理要素。随着学生绘图能力的逐步提高,可以要求他们绘制一些剖面图、柱状图、曲线图、折线图和一些简单的示意图。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之默图
默图是读图学习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高境界,通过看、析、绘图学习之后,重新回顾该地理图像所蕴含的知识是否全面掌握,并进行查漏补缺,然后进行疏理并结合实际或时事增添新的知识,形成新的图像系统;再通过默读、默记达到课文与图像融会贯通,并能根据图像复述课文,借助图像回忆思考地理知识;将各种地理要素的内容逐步填充或迭加,不断丰富“印”在脑海中,进而达到独立运用各种图像进行空间思维、描绘地理特征、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做到胸有成图,运用自如,图文升华,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如学习中国地理第四章中国的铁路干线分布时,我通过引导学生看、析“五纵三横”的分布,并与省级行政区划和省级行政中心结合记忆,当堂课上要求学生每人手绘一幅简易的示意图,下节课上默图,效果较佳。
‘陆’ 地理,不懂看图怎么办,都快会考了…
我认为看图应把握这样几点:第一学会认方向——一般情况下地图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如果有指向标,就要安指向标的;如果有经纬线,一定要结合经纬线来定方向,此时要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的辨别方法。第二学会认图例——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它会告诉我们地图上的那些地理事物或符号代表什么意思,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第三化整为零勤读图——在掌握了读图的基本能力之后,就要每天花5--10分钟的时间(把时间化整为零)勤读图,熟悉地理事物的分布,推断地理现象的成因
‘柒’ 地理试卷图怎么看
根据本人经验:初一地理主要内容是世界性质的,包括世界地图、经纬线地图、全球温热带划分地形图、全球气候图以及世界上一些着名的海域、海峡、平原、山地等等;初二内容主要是讲解中国地形的。主要包括;全国气候、地形等等。
根据楼主的意思,我认为看地图其实不难:第一步,先看图例,只有你弄懂了图例才能更好、更快的看懂地图;第二步,看图,再弄懂了图例之后,你就可以很快的阅览出地图的意思。拿山脉的地形图举例:一般来说,山脉的高度都是外低内高,这个不难,应该图上都有注明数字,越往里面就越高,但是有的时候你会发现里面的数字也有可能比外面低。这就说明这个地方有可能是山上的一个盆地或者湖泊....
总的来说,就像上面有位仁兄说的一样,对地理来说,特别是图,就应该要多看多想,多做题目,多问老师同学。
本人中学六年,地理每次都是全年级第一名,希望我的经验能让你有所收获。如果有意见不一致的地方,真心希望各位抢沙发、抢地板的朋友指出。谢谢!
‘捌’ 地理怎么看图
是你掌握得不够好。地理看图了慢有方法的。另外需要常常看常常用才可以。
一、要注意读图顺序,先看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地理位置往往决定了这个区域的一些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这个关系要明确);然后看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状况;之后看人口、城市、矿产、工业、农业等人文地理状况,并且明确自然与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
二、注意各国家和省份、湖泊的轮廓、注意河流和海岸线的弯曲
三、最后一点特别注意:所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一定要落实在这个区域位置上,很扎实很扎实,不然最后都混了
‘玖’ 如何学好地理,怎样看图
学习地理主要是学会读图,俗话说,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所以每天坚持多画图,多看图,多读图,一定会学好地理的。
学习准备用具:
各年级地理图册
各年级教材
学习笔记
首先,看懂世界地图,找出世界上的地形,大洲,大洋,海湾,河流和湖泊:
再看中国地图,找出中国的地形单元,河流,湖泊,邻国,海域,
从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上,找出所有的国家,所有的省级行政区。
再看每一个国家的地图,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图片。
‘拾’ 学习地理到底怎样画图
一、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能够离开地图。
第一、“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即形成“脑图”。在历次高考地理试卷中,都有许多无图考图的题目,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十分重视构建“脑图”的训练。
第二、抓"读图"明"空间",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从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试题直接或间接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知识。在区域地理学习中更应重视地图的运用。
第三、地图学习要学会分类、读图、变图、用图。
学会分类,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景观图、原理示意图、漫画图、数据图、结构图、等值线图等。
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①先读图的主题,即图名;②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意细节,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④联系实际。学会变图,如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图文转换等。
学会用图,如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用图记忆等。用图记忆就是记的时候,应该直接把文字放到图上记,当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你的脑子里反映出来的是有文字的图片而不单是文字,你便可以象读图一样回答各种问题了,不管是文字题还是读图题都可以解决。
学习地理要学会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左书右图,图文并茂”,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信息,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地图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学会了使用地图的方法和习惯,学习地理就会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才能学好地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二、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
学习地理与学习其它科目一样,要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上课、练习、复习,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预习、复习两个环节。根据记忆规律,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预习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内容概貌和自己不懂之处,便于上课分配注意力,因为上课时间每一分钟注意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课有明显的节奏感,必须将劲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放在重难点上。学习地理决不能等全部学完后再回头复习,这样你是决不会理解课本知识的,你会发现学地理很难。可是如果你把地理当天的内容当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点知识就在你脑子里更明确一些,日积月累就会培养成为你的地理思维,那么学习地理就会易如反掌了。高考虽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础,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等,因此,复习中应多看书。实践证明,自觉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三、收集信息理论联系实际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刊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地理知识和敏感具体的地理问题,我们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补充丰富地理知识。课外同学们也要注意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走进图书馆,访问互联网站,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及时查阅收集、检索处理地理信息。这不仅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也是同学们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充实知识、丰富阅历的有效途径。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知识,要使自己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自己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勇于实践、创新学习的意识。
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相信经过努力,同学们一定会喜爱地理并学好高中地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