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二年级地理知识点:时区计算的规律
1、确定日出日落时刻:
(1)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纤渗(2)计算时可以用正午时刻-一半昼长,或者,子夜时刻+一半夜长。
(3)某地日落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4)计算时可以用正午时刻+一半昼长,或者,子夜时刻-一半夜长+1日。
(5)春分或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
(6)赤道上全年昼夜平方,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2、确定太阳高度:
(一)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
(1)昼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大于零,值出现在正午,即地方时12点时。
(2)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小于零,最小值出现在子夜,即地方时0点时。
(3)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等于零。
(二)正午太阳高度:
(1)太阳直射那一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
(2)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线有两条,这两条纬线分布在直射纬线的两侧,与直射纬线的纬差相等。
(3)某一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纬线与直射纬线的纬差。
(三)二分二至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1)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2)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3)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4)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南回前竖姿归线南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3、确定日期分界线:
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该线两侧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另一条日期分界线为地方时0点所在的经线,该线即是前一日的24点,也是后一日的0点。
(1)0点经线向东到日界线日期早一天;0点经线向西到日界线日期迟一天。
(2)当太阳直射点在东经度上,0点则在西经度,地球上日期早一天的范围占大半。
(3)当太阳直射点在西经度上,0点则在东经度,地球上日期早一天的范围占小半。
(4)当太阳直射点在0°经线上,0点则在180°上,慧绝即日界线上,全球上为同一天。
(5)当太阳直射点在180°上,0点在0°经线,全球早一天和晚一天范围相等。此时,北京时间为8点。
㈡ 如何学会高中地理需要计算的知识点
【地方时】:要算一个地方的地方时,必须知道其他三个条件(有特殊情况):当地经度,已知地
点的经度和已知地点的时间。
算法: 求解地点的时间 求解地点的经度 (知道任意三个可以解未知的一个)
已知地点的时间 已知地点的经度
如此列一个简单的对应式,按东加西减,每十五经度差一个小时的原则,就可以解出。
特殊:比如此刻当地太阳高度为90°,那么地方时就是12点,这类情况很多,需要自己总结。
【纬度】:纬度在考试中要求不高,算得较少,比较常见的方法是根据太阳高度差来算。跟上面的方法类
似,需要已知的纬度和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题要求很高,需要自己专心学习,但是都离不开公式,在求以上三个问题的时
候,只要列出公式,将已知量放进去,全力寻找未知量就可以了。
太阳高度公式:H=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差|。
我才参加高考,地理蛮不错的,楼主可以加我,愿意帮你哈,嘿嘿。
㈢ 高中地理算地区时间的题有什么好记且容易点的计算方法
计算时区的时候,要知道你需要计算的两个地点之间的时区差相差多少次去差就加或者减去这个时区差,就能够计算出其所要求的地方的时时间。
㈣ 怎样才能学好高中地理
一、抓“概念”重“消化”
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对比其差异。
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恒星日、十太阳日;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
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二、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步—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
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等等。
三、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做如下努力:
有计划地做—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你要多注意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要注意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陆地上的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这是共性。
但实际分布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及非地带性。这就是个性。具体实际情况中可能个性更具特点。
五、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方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
(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
(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反气旋型)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
(3)在中、低纬度海区,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
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洋流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㈤ 高中地理时区计算方法
高中地理时区计算方法
(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 。
4、地方时,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
㈥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为:地方时计算规律为东加西减,15度1小时,1度4分钟;区时计算规律为东加西减,1时区1小时。
国际日期变更线:
全球各地都以自己所看到的太阳的位置作为确定一天的标准,把与自己所在地方相应的地球另一面的一条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也叫国际日界线,这样就有许多条“日期变更线”,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规定一条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对照的“日期变更线”。随着标准时计时的区时系统的确立,东西十二区重叠,计时相同但日期不同芹悄庆。
为避免混乱,公认180°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因为是以“格林尼治时间”为标准的日期变更线。这条“日期变更线”就叫“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穿过太平洋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方便地方生活,避开了一些岛屿和地区,这是为了使它们不致分成两个日期,因此,它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几个曲折的曲线。
㈦ 怎样学好区域地理
要勤看地图,把地图上反映的每个地域的形象在脑海里留个印象,并且脑子里要有一些逻辑,譬如根据地图大概知道了一个地区的地形,就去想这种地形是不是符合特殊的地貌特征,这种地形有什么特点,会导致该地区整体的气候特点,伴随着不同的气候又存在不同的自然灾害,。
首先要把基础学扎实了,然后给这些基础一个因果联系,连成一条链子。
然后要勤看地图,不是白看的,地图册上都有地形图,试着琢磨琢磨,看了得有点记性的……
然后是名称。去想地图册,或者了解一个总的地形,如果你知道区域的地形的话,能找到符合的,但是还是建议有时间多看看地图册了,跟学语文一样啊,不用你背多少,就是看,看多了就记住了
㈧ 怎样学习地理中的时区换算
哎,我身边好多人都不会!你也别急,我把我知道的告诉你,你先要会背各个知名地的时区,你知道,全球划分为东西两大时区,以零度时区为界,东西各18个,一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给你公式:所求地时间=以知地时间加或减(两地(就是所求地和以知地)时区差
)
解释下:比如,知道北京时间是8
点,你要求东京时间。北京是东8区,东京是东9区,东京在北京东面,就这样算:东京时间=8+(9-8)=1
那要也是知道北京为8点,要求伦敦的时间,
伦敦时间=8-(8-0)=0
你看,那个加或减,就是当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就用加,同样,在已知地的西面,就用减。你好好体会吧,不会再问我,我会近快回答的,这几天我还在上课,时间也不太多。
㈨ 怎么学好地理中的时差,时区的运算
有些规律还是需要理解和记住的:
比如1.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2.向东地方时要加,向西要减。
3.两地同是东经有度数,度数大的放在东边,度数小的放在西边;两地同是西经有度数,度数小的放在东边,度数大的放在西边;一个东经一个西经,把东经放在东边,放西经放在西边,这样不需要过日界线计算。
基本就这些吧?如果还有疑问请再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