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爱鲜蜂的水果仓储物流,是自己给商家供货配送还是请第三方负责配送给商家
我: 什么叫没法配送 我这里不属于关内市区吗? 我: 你们自己的宣传南山是可以我才下单的 我: 难道要为了收你们的东西搬一次家吗 爱鲜蜂: 亲,非常抱歉,小蜂蜂确实对于您当地的地理位置不太清楚,您可以尝试更换一个您方便收货的位置,并不是一...
‘贰’ 在湘潭怎样去加盟京东便利店
需要在官方申请,通过后会有区域业务过来考察!
加盟京东便利店的优势:
1、线上为线下引流: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下单,店员拣货门店商品,快速送货上门。
2、线下为线上引流:便利店承担代购功能,消费者可在便利店订购电商平台商品,送货到门店,消费者提货。
3、线上为线下供货:便利店在线上下单,电商平台送货给便利店,便利店陈列销售。
4、便利店成为电商平台的配送站点,替代配送站功能。
5、品牌背书:电商平台为小店提供品牌背书,提高小店信任度,同时电商平台通过小店,影响小店周围的消费者。
线上为线下引流
关于线上为线下引流,不仅大型电商平台有尝试,各种创业公司也在这个方向奋进,比如爱鲜蜂就为小店提供快送工具,消费者在爱鲜蜂APP下单,小店送货上门。爱鲜蜂曾获得超过1亿美金融资,但前段时间传出裁员,传出被惠民网收购的消息。
在送货上门方面,由于便利店商品少,价格高,很难与电商平台竞争。笔者认为便利店送货上门最大的问题是便利店商品太少,消费者选择空间有限,所以客单价低,通常便利店客单价只有10-20元,而大卖场客单价80-150元,两者差距较大。
从便利店拣货,送货上门,来回15分钟,人力成本5元左右,如果便利店毛利率25%,则最少20元客单价才够配送成本。所以,如果考虑到其他成本,客单价最少50元以上才能盈亏平衡,但消费者很难在便利店筹够50元的商品。
目前饿了吗、美团外卖、淘宝到家等都有商超频道,个体超市很容易入驻这些平台,少部分愿意付送货费,享受送货上门的消费者被这几大平台瓜分。整合存量便利店送货上门,这事难以成为独立项目,难与综合平台竞争。
线下为线上引流
线下为线上引流最常见的做法是在门店放一台触摸屏的网购设备,消费者可在此设备下单,送货到门店后消费者提货。
现实的尴尬是很少有消费者用触摸屏网购设备,因为基本人人都有智能手机,每家都有电脑或者平板,为什么要到门店用陌生的触摸屏下单了,这类需求实在太少了。
把便利店作为提货点这事是可行的,但并不是指定提货点就会成为事实上的提货点,三通一达的快递员已经发展了众多提货点,这些提货点包含超市、物业、门岗和各种小店,并非某电商平台确立某超市是提货点,它就变成了提货点,要同时改变消费者提货习惯,其难度可想而知。
线上为线下供货
个体便利店的痛点并不在进货,快消商品流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各种大小经销商,批发商都在为小店服务。
在很多行业,并非规模大就有竞争力,为什么个体超市远远多于连锁超市,规模不经济的现象随处可见。京东要为小店供货,面临以下四个问题。
1、京东的仓库距离个体超市远,从总仓到站点,在从站点到个体超市,这个链条太长,其成本高于专业经销商。连锁便利店的商品从入仓到送店,成本占货值3%左右,而京东商城的自营B2C成本是12%,连锁便利店都是区域为王,在一个区域高密度开店,门店所有商品都从区域总仓进货,高密度和稳定需求降低了供应链成本,而京东整合的便利店密度不高而且不能独占供货,所以其供货成本很难降低。
如果小店从京东进货,只选择价格有优势的商品,那么配送量不稳定,这就很难做配送线路规划,可能造成小店体验不好,因为不知道何时到货。
2、京东商城的商品用于零售,原则的先进先出,经销商的商品是供货,是快进快出,京东的商品周转要40-60天,而经销商的商品周转只要5-10天,所以保质期和对毛利的要求两者不同,同样一笔资金批发商一年可周转70次,而京东只能周转7次,经销商只需要京东1/10的毛利率就能赚同样的毛利,而且经销商商品的保质期平均比京东新35-55天,所以直接用京东商城的商品与经销商竞争,处于劣势。
3、个体超市不是一般纳税人,不需要增值税票,在税务成本上流通市场比KA市场成本更低。品牌商把渠道分为KA市场,流通市场和特色市场,KA市场指大卖场电商平台等大客户、流通市场指批发市场,个体小店等商家,特殊市场指KTV、医院和团购等。品牌商对三大市场的策略不同,KA市场供货稳定,有专款促销商品和市场费用支持,流通市场是现金结算,快进快出,如果电商平台把KA市场的特供商品放到流通市场,就形成串货,这是品牌商的大忌,可能因此停止合作。
4、个体小店经营很灵活,其系统只管理商品价格,而不管理商品库存,订货可能通过电话下单,经销商有业务员上门服务,帮助小店理货,下单,经销商承担了资金池、推新品、铺货、退货和服务等功能,业务员要和小店店主建立关系,要帮小店解决问题,抢占黄金陈列位置。个体小店的灵活,决定需要灵活的对接,而这些都是京东很难做到的。
便利店成为配送站点
便利店成为电商平台的配送站点也比较难,电商的配送时效与便利店的配送时效很难同步,京东在上海,50个站点就能覆盖全上海,如果用便利店代替站点,可能需要500个便利店,虽然最后一公里距离消费者更近,但总仓到站点的工作量增大了,而且如果便利店要配送的订单太多,那么便利店需要更大的面积,更多的人手,而便利店的成本远高于配送站点的成本,并且爆仓的时候,一定会影响便利店的正常经营。
品牌背书
最后说说品牌背书,笔者觉得把京东的招牌放到个体小店,其实是对品牌价值的伤害。小店的形象太随意,商品质量和服务都很难管控,特别是在农村市场,假货现象严重,如果挂京东招牌的小店出现这些问题,很容易被媒体报道传播,这对京东是伤害。
突破口畅想
便利店是成熟的零售业态,它在人流大的地方能满足即时购物需求,在医院、学校之类封闭场所也有价值。要把便利店与互联网融合,要克服很多困难,并不容易。
笔者认为随着近距离快送兴起,社区便利店会受到类似盒马鲜生这类新零售业态的冲击。以前便利店满足便利购物需求,大卖场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两者泾渭分明。现在,盒马鲜生倡导小包装新鲜快送,30分钟达到,其便利性已经不弱于便利店,毕竟从家到便利店购物,整个过程也要20-30分钟时间。便利店一旦丧失便利的优势,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便利店在未来,会面对重塑和新价值挖掘的问题。
便利店要突破,要与互联网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电商平台,而是从场景角度思考,重构新零售业态。
比如笔者在前文“家乐福、沃尔玛会被网上超市吃掉吗?”中提到便利店重构思路,把此段节录如下,抛砖引玉。
本套思路也是“重构”,网上超市与便利店(主营生鲜+水果+冻品)融合重构,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消费者用APP在网上超市购物,可在便利店(生鲜店)取货,但不仅是把生鲜店变成网上超市的取货点,而是两种业态深度融合,具体解释如下:
生鲜店布局及货架改造,四周靠墙货架顶部(1.7米-1.9米)留出网购订单的存放和宣传处,这样不占用生鲜摆放,而且有比较显眼的宣传效果;
生鲜店为线上引流,网上超市APP可预订生鲜店现场售卖的商品,第一天预订,第二天根据预定订单选商品,结账时可享受折扣。预定能降低耗损,提升销售额,这是折扣让利来源,这样做主要是为APP引流,吸引生鲜店的顾客使用APP,预定水果同时可下单网上超市任何商品(对于门店的折扣损失,网上超市节省的流量和配送成本可适当补贴线下);
网上超市订单包装改变,放弃一次性纸箱,用塑料箱装商品,每个订单商品放到一个塑料箱中,每天集中配送到生鲜店,顾客取货时,打开塑料箱,用塑料袋装商品交给顾客。第二天总仓送货到门店时,回收塑料箱。这样做不仅顾客体验更好,还能节省包装成本,仓库直接到门店,少了一次分拣过程,对商品保护也更好。
放商品的塑料箱用封条封口,用芯片(RFID)感应技术减少清点交接过程,每个塑料箱都有编号,塑料箱的状态,所放商品对应订单,都在系统中有记录,更精准更省人力;(目前网购纸箱包裹由于一次性使用,所以难以使用芯片(RFID)感应技术,分拣和交接效率低,准确度低)
仓库到门店集中配送,假如某门店今天有30个订单,在仓库配货30个订单,集中送货到门店,和传统网上超市配送相比,等于减少了最后一公里配送,降低配送成本;
商品到生鲜店后,APP有消息提醒,消费者可选择到门店自提,或者另外付3元等门店集中送货到户,或者另外付5元让门店精确预约时间送货到户,网上超市与生鲜店结合,能满足消费者不同送货需求;(实际上目前大部分网购订单都没有真正做到送货到户)
为什么选择生鲜店与网上超市结合?
一是因为大众生鲜商品网上超市很难经营,线上线下经营商品不会冲突。
二是水果生鲜才是消费者最高频的购物需求,如果消费者到大卖场购买生鲜水果,那么消费者很可能也会购买超市其它商品,这样消费者在网上超市购物的可能性会降低,“生鲜店+网上超市”能形成闭环,基本满足家庭所有消费需求;
生鲜店和网上超市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消费者到生鲜店取包裹时,也会为生鲜店带来客流,生鲜店本身的客流能转化成网上超市的顾客。
生鲜店现场销售的商品,可以通过总仓配送补货,和网购订单一起送到门店,这能降低生鲜店进货成本。
总结这套思路,是网上超市与生鲜店融合重构,降低流量成本和履单成本,提升顾客体验,也能为生鲜店带来客流,二者结合形成闭环,基本满足家庭所有日常消费。更多hi新零售。
‘叁’ 社区O2O平台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
社区O2O平台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
作者: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 陆峰博士
(导语)2014年,社区O2O成为大鳄们的新方向和创业公司的发力点,从传统社区服务商到互联网势力,各路人马纷纷跑马圈地,一场争夺小区服务入口、整合社区服务资源的战斗即将打响,社区O2O未来发展方向引人关注。
角逐“最后一公里”
移动互联网催化社区O2O市场发展,促使社区服务实体和互联网企业分别向线上线下进军,围绕“最后一公里”的角逐日益激烈。传统社区服务通常由社区物业或外部商户完成,服务效率低、标准不统一、问题较多,互联网创业者也发现了社区服务中蕴含的机遇,纷纷试图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各类社区服务问题,家政、洗衣、餐饮和社区电商等成为热门切入点。
在家政和洗衣服务方面,受互联网思维影响,以阿姨来了、95081、荣昌e袋洗等为代表的公司,逐渐重视线上渠道的运营;同时,以e家洁、阿姨帮、云家政等为代表的线上服务公司开始往线下走,提供线下配套服务。
在外卖餐饮服务方面,以林爸爸的菜、叫个鸭子、挑食等为代表的外卖餐饮品牌,也从由实体店完成加工外送等向互联网拓展,通过互联网吸引用户,收集订单甚至完成支付。除了直接送餐到户,还有一批创业者针对有做饭需求以及想做但不会做的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吃饭方案,代表有配送半成品食材的创业团队青年菜君,直接按照用户地理位置派发厨师上门做饭的爱大厨。
在社区电商方面,企业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与社区周边大型超市合作,利用超市的仓储和供应链,再自行解决最后配送。这个领域参与企业种类较多,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通过内外部资源整合的模式切入,如京东、顺丰等;互联网创业者则通过社区信息和社交切入,如叮咚小区、好邻居、小区无忧等。其中生鲜和生活用品配送方面,不乏1号店、本来生活、顺丰优选、沱沱公社等电商,由于“最后一公里”仍是配送难点,出现了爱鲜蜂等模式更加轻巧的公司,借助社区便利店的店主进行商品配送。
围绕“最后一公里”,创业企业、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可谓煞费苦心,但总体来看,目前社区服务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一是社区O2O体验有限。对于为数众多的老年居民来说,线上购物远不如下楼一趟方便,而且社区商店还能实现邻里社交需求;二是社区服务监管存在天然难点。传统服务项目场景里,消费和经营场所是统一的,经营者比较容易监管店内人员的服务质量,社区服务大多是服务人员上门,因此监管更难;三是盈利困难。社区O2O领域企业喧闹,消费者冷静,找不到真正释放消费者潜力的模式,终将无法打开这片看上去很美的市场。
模式一:物流跨界电商模式。物流企业顺丰依靠完善的物流网点和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从物流业向电商业的跨界迈进。顺丰嘿客相当于社区网购便民生活平台,店内零库存,通过海报、二维码墙、触摸屏等展示商品,门店整合了网购体验、快件寄取、便民服务、金融服务等多项服务,这模仿了美国、日本和台湾等地成熟的“便利店+快递”形式。嘿客电商与门店形成了完整的O2O闭环,其社区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做得成功,但实体店体验能力有限,在同类商品比价方面,甚至远不如网上商城方便。
模式二:电商布局社区模式。京东依靠其完善的电商信息服务体系,利用线上平台资源,实现了对社会便利店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继与山西唐久便利开展O2O合作后,京东又与快客、好邻居、良友等十家便利店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推出2小时送达服务。京东O2O模式包括:“小店模式”——针对便利店、药店,主打小店转型线上卖场;“生鲜模式”——针对超市和大卖场主打冷链生鲜配送;“品牌专卖连锁模式”——针对服装、箱包、家居连锁企业,主打上门试穿等增值服务。京东O2O服务优势在于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把控能力,然而对于社区实体店的服务标准化推广方面,似乎能力有限。
模式三:便民工程模式。猫屋依托政策优势(深圳电子商务便民工程),通过直营和加盟等形式建立线下实体店,实现对物流企业最后100米服务的有效整合,并最终打造“500米生活圈”。与京东、顺风等自提点不同,猫屋并无自持物流,而对接了顺丰、四通一达等多家快递公司。猫屋实行直营+加盟的双重结构,直营为标准物流自提点+体验店形式,而加盟则意在吸纳不同行业的线下实体店加入。目前猫屋仅依靠政策资源,没有线上资源整合平台,对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极为有限,这也关系到猫屋能否在其他地区复制推广,一切还有待市场检验。
模式四:社区综合平台模式。小区无忧通过核心物流自建和局部容纳兼职的方式,建立起多点对多点的即时物流调配体系。小区无忧覆盖上海众多社区,驻点灵活并向周边辐射10个左右小区,物流配送人员即小区住户,通过在手机上安装内部调度APP进行信息传递和记录工作量。该模式是面向C2C服务的中间O2O服务,是一种分布式的协同共享服务,边际成本得到了最大幅度的降低,社会资源得到了最优化的利用,然而分布式服务的服务规范化和质量依旧是困扰其服务能力提升最为核心的问题。
模式五:社区社交模式。叮咚小区采用线上APP与线下服务站相结合模式,主打社区社交,并广泛对接第三方服务,实现社区服务供求信息对接。叮咚小区采取了黄页模式,将大量社区服务信息集成至APP中,侧重邻里社交,实现二手交易、拼车、家政推荐、代缴水电煤及物业费、代收快递、小区BBS等功能。该模式依靠轻量级的APP应用,满足了社区服务供求信息对接需求,但对第三方服务资源的整合和把控能力极为有限。
模式六:微信店模式。好邻居考虑到微信打开率更高、用户黏性更强,因此开设微信店,依靠区域代理商,实现对第三方服务商资源的有效整合。好邻居将用户与第三方服务商有效对接,提供快递、家政、就业、缴费、维修等社区服务,实现为商家引流。好邻居模式充分依靠区域代理商的资源的整合能力,对区域代理商的把控将是未来业务发展的关键。
小生意大平台
社区O2O看似小生意,但是具备平台价值,将有平台级企业的爆发。未来社区O2O服务将是一个平台企业和线下服务企业多方合作共赢的市场,在平台企业的参与和推动下,社区服务资源将得到整合和优化,社区服务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和规范。
互联网公司、物流公司与社区物业合作将创造出社区服务庞大的新市场。由于社区服务网点分散、单点服务量小、服务需求综合化等天然特性,一个互联网平台企业无法独霸市场,未来社区O2O服务将是各方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的局面。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是拥有庞大的线上平台,线上资源整合能力强,服务规范标准,但是一旦涉及到线下,庞大的线下服务团队、大量的资金投入都是软肋。物流公司尽管有很多物流网点,但是其密度离社区服务网点密度相差甚远,不能满足就近服务需要。社区物业具有离社区服务对象近、网点密集等天然优势,但是服务种类少、服务能力有限。依靠互联网公司、物流公司的资本优势和平台优势,加大对社区物业服务的规范整合,社区服务市场的潜力将会被大大挖掘出来。
传统社区便利店将沦为展示店、库存店或配送中间环节,传统的第三方社区服务资源将被电商、物流平台强力整合,社区服务将被统一和规范。目前的社区服务市场是一个服务者极为分散,服务内容极为不规范的市场。电商和物流平台企业参与社区服务后,目前的社区服务提供商不会全部消亡,而是在电商或物流平台企业大规模进军之下被收编。双方的合作,将促进线下社区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得到规范和升级,服务效率更加优化。
由于社区综合服务的特性,最初以垂直化服务切入的社区O2O服务企业,最终将被迫走向综合化。披着O2O外衣的电商业务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细分化、垂直化,不过在万人淘金的O2O浪潮中,垂直细分只是市场切入点,单个社区细分服务量小,社区服务综合性更强,大多初期选择垂直细分市场的企业最后都会走向综合化。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肆’ 武汉十荟团总部地址电话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09
‘伍’ 加盟京东便利店有哪些优势
电商平台如何整合便利店,也有过很多尝试,但目前基本没有公认成功案例,京东宣布进军便利店结果如何,目前难以下定论。笔者参与过某电商平台的便利店项目,感受颇多,本文总结分析电商平台整合便利店有哪些坑。
电商整合便利店的5个方式
目前电商平台整合便利店,大概有5个方式,分别是:
1、线上为线下引流: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下单,店员拣货门店商品,快速送货上门。
2、线下为线上引流:便利店承担代购功能,消费者可在便利店订购电商平台商品,送货到门店,消费者提货。
3、线上为线下供货:便利店在线上下单,电商平台送货给便利店,便利店陈列销售。
4、便利店成为电商平台的配送站点,替代配送站功能。
5、品牌背书:电商平台为小店提供品牌背书,提高小店信任度,同时电商平台通过小店,影响小店周围的消费者。
线上为线下引流
关于线上为线下引流,不仅大型电商平台有尝试,各种创业公司也在这个方向奋进,比如爱鲜蜂就为小店提供快送工具,消费者在爱鲜蜂APP下单,小店送货上门。爱鲜蜂曾获得超过1亿美金融资,但前段时间传出裁员,传出被惠民网收购的消息。
在送货上门方面,由于便利店商品少,价格高,很难与电商平台竞争。笔者认为便利店送货上门最大的问题是便利店商品太少,消费者选择空间有限,所以客单价低,通常便利店客单价只有10-20元,而大卖场客单价80-150元,两者差距较大。
从便利店拣货,送货上门,来回15分钟,人力成本5元左右,如果便利店毛利率25%,则最少20元客单价才够配送成本。所以,如果考虑到其他成本,客单价最少50元以上才能盈亏平衡,但消费者很难在便利店筹够50元的商品。
目前饿了吗、美团外卖、淘宝到家等都有商超频道,个体超市很容易入驻这些平台,少部分愿意付送货费,享受送货上门的消费者被这几大平台瓜分。整合存量便利店送货上门,这事难以成为独立项目,难与综合平台竞争。
线下为线上引流
线下为线上引流最常见的做法是在门店放一台触摸屏的网购设备,消费者可在此设备下单,送货到门店后消费者提货。
现实的尴尬是很少有消费者用触摸屏网购设备,因为基本人人都有智能手机,每家都有电脑或者平板,为什么要到门店用陌生的触摸屏下单了,这类需求实在太少了。
把便利店作为提货点这事是可行的,但并不是指定提货点就会成为事实上的提货点,三通一达的快递员已经发展了众多提货点,这些提货点包含超市、物业、门岗和各种小店,并非某电商平台确立某超市是提货点,它就变成了提货点,要同时改变消费者提货习惯,其难度可想而知。
线上为线下供货
个体便利店的痛点并不在进货,快消商品流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各种大小经销商,批发商都在为小店服务。
在很多行业,并非规模大就有竞争力,为什么个体超市远远多于连锁超市,规模不经济的现象随处可见。京东要为小店供货,面临以下四个问题。
1、京东的仓库距离个体超市远,从总仓到站点,在从站点到个体超市,这个链条太长,其成本高于专业经销商。连锁便利店的商品从入仓到送店,成本占货值3%左右,而京东商城的自营B2C成本是12%,连锁便利店都是区域为王,在一个区域高密度开店,门店所有商品都从区域总仓进货,高密度和稳定需求降低了供应链成本,而京东整合的便利店密度不高而且不能独占供货,所以其供货成本很难降低。
如果小店从京东进货,只选择价格有优势的商品,那么配送量不稳定,这就很难做配送线路规划,可能造成小店体验不好,因为不知道何时到货。
2、京东商城的商品用于零售,原则的先进先出,经销商的商品是供货,是快进快出,京东的商品周转要40-60天,而经销商的商品周转只要5-10天,所以保质期和对毛利的要求两者不同,同样一笔资金批发商一年可周转70次,而京东只能周转7次,经销商只需要京东1/10的毛利率就能赚同样的毛利,而且经销商商品的保质期平均比京东新35-55天,所以直接用京东商城的商品与经销商竞争,处于劣势。
3、个体超市不是一般纳税人,不需要增值税票,在税务成本上流通市场比KA市场成本更低。品牌商把渠道分为KA市场,流通市场和特色市场,KA市场指大卖场电商平台等大客户、流通市场指批发市场,个体小店等商家,特殊市场指KTV、医院和团购等。品牌商对三大市场的策略不同,KA市场供货稳定,有专款促销商品和市场费用支持,流通市场是现金结算,快进快出,如果电商平台把KA市场的特供商品放到流通市场,就形成串货,这是品牌商的大忌,可能因此停止合作。
4、个体小店经营很灵活,其系统只管理商品价格,而不管理商品库存,订货可能通过电话下单,经销商有业务员上门服务,帮助小店理货,下单,经销商承担了资金池、推新品、铺货、退货和服务等功能,业务员要和小店店主建立关系,要帮小店解决问题,抢占黄金陈列位置。个体小店的灵活,决定需要灵活的对接,而这些都是京东很难做到的。
便利店成为配送站点
便利店成为电商平台的配送站点也比较难,电商的配送时效与便利店的配送时效很难同步,京东在上海,50个站点就能覆盖全上海,如果用便利店代替站点,可能需要500个便利店,虽然最后一公里距离消费者更近,但总仓到站点的工作量增大了,而且如果便利店要配送的订单太多,那么便利店需要更大的面积,更多的人手,而便利店的成本远高于配送站点的成本,并且爆仓的时候,一定会影响便利店的正常经营。
品牌背书
最后说说品牌背书,笔者觉得把京东的招牌放到个体小店,其实是对品牌价值的伤害。小店的形象太随意,商品质量和服务都很难管控,特别是在农村市场,假货现象严重,如果挂京东招牌的小店出现这些问题,很容易被媒体报道传播,这对京东是伤害。
突破口畅想
便利店是成熟的零售业态,它在人流大的地方能满足即时购物需求,在医院、学校之类封闭场所也有价值。要把便利店与互联网融合,要克服很多困难,并不容易。
笔者认为随着近距离快送兴起,社区便利店会受到类似盒马鲜生这类新零售业态的冲击。以前便利店满足便利购物需求,大卖场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两者泾渭分明。现在,盒马鲜生倡导小包装新鲜快送,30分钟达到,其便利性已经不弱于便利店,毕竟从家到便利店购物,整个过程也要20-30分钟时间。便利店一旦丧失便利的优势,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便利店在未来,会面对重塑和新价值挖掘的问题。
便利店要突破,要与互联网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电商平台,而是从场景角度思考,重构新零售业态。
比如笔者在前文“家乐福、沃尔玛会被网上超市吃掉吗?”中提到便利店重构思路,把此段节录如下,抛砖引玉。
本套思路也是“重构”,网上超市与便利店(主营生鲜+水果+冻品)融合重构,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消费者用APP在网上超市购物,可在便利店(生鲜店)取货,但不仅是把生鲜店变成网上超市的取货点,而是两种业态深度融合,具体解释如下:
生鲜店布局及货架改造,四周靠墙货架顶部(1.7米-1.9米)留出网购订单的存放和宣传处,这样不占用生鲜摆放,而且有比较显眼的宣传效果;
生鲜店为线上引流,网上超市APP可预订生鲜店现场售卖的商品,第一天预订,第二天根据预定订单选商品,结账时可享受折扣。预定能降低耗损,提升销售额,这是折扣让利来源,这样做主要是为APP引流,吸引生鲜店的顾客使用APP,预定水果同时可下单网上超市任何商品(对于门店的折扣损失,网上超市节省的流量和配送成本可适当补贴线下);
网上超市订单包装改变,放弃一次性纸箱,用塑料箱装商品,每个订单商品放到一个塑料箱中,每天集中配送到生鲜店,顾客取货时,打开塑料箱,用塑料袋装商品交给顾客。第二天总仓送货到门店时,回收塑料箱。这样做不仅顾客体验更好,还能节省包装成本,仓库直接到门店,少了一次分拣过程,对商品保护也更好。
放商品的塑料箱用封条封口,用芯片(RFID)感应技术减少清点交接过程,每个塑料箱都有编号,塑料箱的状态,所放商品对应订单,都在系统中有记录,更精准更省人力;(目前网购纸箱包裹由于一次性使用,所以难以使用芯片(RFID)感应技术,分拣和交接效率低,准确度低)
仓库到门店集中配送,假如某门店今天有30个订单,在仓库配货30个订单,集中送货到门店,和传统网上超市配送相比,等于减少了最后一公里配送,降低配送成本;
商品到生鲜店后,APP有消息提醒,消费者可选择到门店自提,或者另外付3元等门店集中送货到户,或者另外付5元让门店精确预约时间送货到户,网上超市与生鲜店结合,能满足消费者不同送货需求;(实际上目前大部分网购订单都没有真正做到送货到户)
为什么选择生鲜店与网上超市结合?
一是因为大众生鲜商品网上超市很难经营,线上线下经营商品不会冲突。
二是水果生鲜才是消费者最高频的购物需求,如果消费者到大卖场购买生鲜水果,那么消费者很可能也会购买超市其它商品,这样消费者在网上超市购物的可能性会降低,“生鲜店+网上超市”能形成闭环,基本满足家庭所有消费需求;
生鲜店和网上超市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消费者到生鲜店取包裹时,也会为生鲜店带来客流,生鲜店本身的客流能转化成网上超市的顾客。
生鲜店现场销售的商品,可以通过总仓配送补货,和网购订单一起送到门店,这能降低生鲜店进货成本。
总结这套思路,是网上超市与生鲜店融合重构,降低流量成本和履单成本,提升顾客体验,也能为生鲜店带来客流,二者结合形成闭环,基本满足家庭所有日常消费。更多hi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