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如何判断天气变化地理

如何判断天气变化地理

发布时间:2023-08-13 03:55:42

1. (高中地理)如何根据气压图判断天气

根据气压判断风向,风要是从低纬地区吹向高纬地区温度低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要是相反从高纬吹向低纬温度上升水汽不易凝结,就是干旱。比如:东北信风和盛行西风。

2. 高中地理:气温和降水的规律和判断。

午热晨凉、冬寒夏暑,这是气温随时间变化的一般规律。随着地球以一日为周期的绕轴自转和以一年为周期的绕太阳公转,某一地区所接受的太阳辐射的数量就出现以日、年为周期的变化,从而导致气温的昼夜(日)和季节(年)变化。

(1)气温昼夜变化 它是指气温以一日为周期的有规律变化。气温日变化的特点是,一天当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最高值出现在午后两点钟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一天当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日出以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地面净得热量,温度升高。此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大气吸收了地面的长波辐射,气温也上升。到了正午,太阳辐射达到最强,气温也随之上升。此后,太阳辐射强度虽然开始减弱,但地面得到的热量仍比地面长波辐射推动的热量还要多,地面储存的热量仍在增加,所以地温继续升高,气温也随着升高。到午后一定时间,由于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减弱,使地面得到的热量开始少于推动的热量,地温开始下降。地温的最高值就出现在地面热量由储存转为亏损、地温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时刻。这一时刻通常在午后一小时左右。随后,由于地面热量不断地亏损,气温便逐渐下降,一直下降到清晨日出之前地面储存的热量减至最少为止。所以,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而不是在半夜。由此看来,一昼夜间气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接受太阳辐射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地面的热量收支,即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的数量和向外放射的地面有效辐射的数量之差。如收入多于支出,则地面储存的热量增加;反之,则减少。

同时还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地方,每一天的气温日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但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又不是前一天的简单重复。因此,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2)气温季节变化 它是指气温以一年为周期的有规律的变化。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由于气温的高低取决于地面储存热量的多少,地面储存热量最多的时期,就是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间;储存热量最少的时期,也就是气温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因此,一年中气温最高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不是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所在的一天(北半球的夏至和冬至日),也不是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一天所在的月份(北半球的六月和十二月),而是比这一天要落后1~2个月。即最低值出现在一月或二月,最高值出现在七月或八月。海洋上落后较多,陆地上落后较少。北半球,中、高纬度内陆的气温,以七月为最高,一月为最低;海洋的气温,以八月为最高,二月为最低。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之为气温年较差。它的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赤道附近,昼夜长短几乎相等,最热月和最冷月热量收支相差不大,气温年较差很小;愈到高纬地区,冬夏区分愈明显,气温年较差愈大。

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的年较差为11℃,大陆上的年较差可达20~60℃。

气温年较差也因天状况的不同而不同。云雨多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小;云雨少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气温的空间变化
(1)等温线和等温线图 等温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温相同各点的连结。任意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温度都相等。表示同一时间等温线水平分布状况的地图,叫做等温线图。

在分析等温线图时掌握下列一般规律:

①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小。
②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说明高温地区广;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说明低温地区广。
③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受纬度影响突出。
④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受海洋影响显着。
⑤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平行或高原边缘平行,说明受地形影响明显,或垂直变化大。
⑥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如线内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如线内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

(2)一月气温变化:

从1月海平面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1月世界气温的分布,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①等温线较密,北半球与南半球相比更密,说明冬季各纬度之间温度差异大。
②热带以外的区域,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出,可见北半球的陆地比海洋冷,而南半球正好相反,陆暖于海。
③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北部,等温线急剧地向北极凸出,这正好反映了暖流对气温的影响,象黑潮、阿留申暖流、墨西哥湾巨大的增暖作用。在属于夏季的南半球,寒流的影响增强了,将等温线远远地推向赤道方向。
④最低温度出现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大陆上,亚洲东北部和格陵兰特别寒冷。最暖区域通过澳大利亚中部、南非和南美的南回归线附近。

(3)七月气温变化:

从7月份海平面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7月世界的气温分布具有以下的特点:

①等温线比较稀疏,说明夏季各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较小。
②热带以外的区域,大陆等温线强烈地向北凸出,可见北半球陆暖于海,南半球陆冷于海。
③洋流、特别是寒流对等温线的影响比较显着。7月份,北半球等温线沿非洲和北美的西岸向南凸出,是受加那利寒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的结果。在南半球等温线沿非洲和南美西岸向北弯曲,则是受本格拉寒流和秘鲁寒流影响的结果。
④最高温度出现在北半球的低纬大陆上。最热的地方在亚洲内部、伊朗、阿拉伯、撤哈拉和加利福尼亚一带的沙漠地区。

3. 如何描述天气要素变化 高中地理,答题模式,求助 高三了,快要考试了,老师让自己找,找不到,

常见的几种要素
1. 气压 : 大气的压力,它是在任何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空气分子运动所产的压力。
2. 气温 : 大气的温度,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量。它是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
3. 大气湿度(简称湿度): 它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或潮湿的程度,可以由 比湿(q)、绝对湿度(pv)、水气压(e)、露点、相对湿度(f)等物理量表示。
4. 风 : 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气象上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并用风向、风速来表示。
5. 云 : 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水滴和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在常规气象观测中要测定云状、云高和云量。
6. 降水 : 指从云中降落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
7. 蒸发 : 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气象上指水由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8. 辐射 : 能量或物质微粒从辐射体向空间各方向发送过程。气象上通常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球表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9. 日照 : 表示太阳照射时间的量。气象上通常提供的是观测到的实照时数。
10. 能见度:人的正常视力所能看到的目标物的最大距离。
11. 天气:包括现在天气和过去天气,如雾、雨、雪、冰雹、霾、冻雨、沙尘暴、雷电......。

天气是指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 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从地理方面看,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天气系统通常是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影响天气的要素如风、雨、云、雾、霜、雪。 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在水平方向分布的不均匀导致的。风受大气环流、地形、水域等不同因素的 综合影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季风、地方性的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等,而风的大小与气压有着很大的关系,气压即在一个给定区域内,空气分子在该区域施加的压力大小。一般而言,在某个区域空气分子存在越多,这个区域的气压就越大。 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经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从而使云滴不断增大,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是形成云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经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发生凝结的过程。 雾,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增加水汽含量。这是由辐射冷却形成的,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气象上叫辐射雾;另一种是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有时兼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 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夜间。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也能开始形成。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 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另一个条件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饱和水汽量。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凝结核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微粒。最理想的凝结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强的物质微粒。如果没有凝结核,空气里的水汽,过饱和到相对湿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水滴凝结从而成了雪。

4. 怎样分析地理的气温与降水量图,如何由他判断城市

以北半球为例:

1看气温曲线的变化:分析气温最高月与最冷月的数值及差值,若终年气温在15°C以上且变化小为热带(如乙 图),若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上且变化大为亚热带(如甲图),若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下且变化大为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气候(如丙图);若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上且变化较小为温带海洋气候。

2看降水的柱子的总量与季节变化。若全年各月降水多(如乙图)总量在2000mm的热带雨林气候,若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的是季风气候(如丙图)若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的是地中海气候(如甲图)。

如何由他判断城市

每一种气候类型都有其代表的城市,结合题目材料先判断区域气候类型,再确定城市即可。如甲图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若在地中海沿岸——罗马、雅典等,若在北美洲西部——旧金山、洛杉矶,若在南美洲西部——圣地亚哥,澳大利亚——珀斯,非洲南部——开普敦。

5. 地理考试中常考查的天气现象有哪些

经验:1、冷暖锋过境前后天气,气压,气温,降水等变化,降水:暖前冷后(锋线)气压(冷:气压有低到高,暖锋反之)等;

2、台风,台风过境前后,气压,风向,降水变化,有事会给你个城市让你画出或指出风向,这类题很简单:由低压向高压作垂线,然后根据的转偏向力偏转就行了。
3、高压或低压系统,以及高低压系统交错中气温,风向,降水,冷暖锋判断;首先明确,无论是高压还是低压只要被单一气压系统控制就是晴天,压力中心是无风的,不同气压根据等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具体判断,综合以上两种情况。
地理题万变不离其宗,就是看你基础知识,做这类题记住这几个关键:气压梯度,地转偏向力,热胀冷缩原理。祝你考好啊!

阅读全文

与如何判断天气变化地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