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国最早的地理着作是
最早的地理着作是《山海经》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着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虽然不是纯粹的地理书,但其地理学内涵是第一性的,它从各个方向有秩序、有条理地记叙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首先,《山海经》有自然地理记述。这包括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山,如“堂庭之山”,“杻阳之山”,“青丘之山”“箕尾之山”等,而每座山的命名是根据山的地貌而定的,这些山也体现了山系的走势。
以及极其丰富的水文记载,河流大都记明了源头和注入之处,河流的发源地可以在某一山麓,而它的注入处却远离此山,记述者对于水文的记载时也注意到河流干流的全貌,河流的经由虽不见记载。
但是若干干流如黄河、渭水可以从许多支流流入其干道的情况了解到它们的大致流经区域。《山海经》记载了伏流河和季节河。“潜行于下”的河即伏流河。
‘贰’ 中国最早自然地理考察着作
中国最早出现的自然地理考察着作是《尚书·夏书·禹贡》;作为《尚书》中的一篇,《禹贡》全文以“禹”的名字作为篇名,描述了他“奠高山大川,任土作贡”的功绩。文中不仅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地区,并对每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描述,是历代学者的重要参考文献。
《尚书·夏书·禹贡》原文部分摘录: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𫄨,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菜夷作牧。厥篚丝。浮于汶,达于济。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
‘叁’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自然地理考察着作的是
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自然地理考察着作是《尚书·禹贡》。
是中国第一篇区域地没裂理着作。是战国凯旅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着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这是撰着这篇《禹贡》的人士设想在当时诸侯称雄的局面统一之后所提出的治理国家的方案。这是一个宏伟周密的方案,不与寻常相等,故托名大禹,企望能够得到实际的施行。
这篇《禹贡》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着者理想中的政治区划。此外兼载山脉、河流、土壤、田地、物产、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无不详加论盯察凳述。
‘肆’ 中国最早出现的自然地理考察着作是
《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关于自然地理的考察着作。它是一部古代文化经典,是古代中国人对大自然的认知和探索的汇编总结。
《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山经》收录了中国古代地理方面的地理学知识,主要为山川、水系、地理物产、方向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全国各地的地理地貌、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全书共计十八篇。
《山海经》的贡献
《山海经》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对自然地理的描述态誉敏和传承,它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山海经》还对诸多方面进行了描述,包括神话人物、历史事件、风俗文化等,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习俗、信仰、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