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和大陆一样吗
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古代史由于较少牵涉当下,双方的叙述都有一种轻松感,甚至豪迈感。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叙述历史的角度可以揣摩出双方的政治生态。
大陆和台湾在叙述中国史最大的不同可以说是在农民起义的评价上。台湾对于农民起义有种特别的敏感,基本上评价都是负面的,而大陆对此往往高唱凯歌。例如对于陈胜、吴广的起义,台湾版只是简单地用几个字叙述,而大陆版对它非常赞颂,花了较多的篇幅来叙述此事,充分突出农民起义的伟大意义,“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暴虐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台湾的历史书中是这样评价的,“其政治制度为文武合一,极端专制,形成历史上罕见的恐怖统治。”而大陆版对太平天国运动极其推崇,不仅肯定它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而且下面还详细分析了它的五点意义。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在台湾叫做“义和团之乱”。台湾版对它的看法较为负面,认为它怪力乱神、经常对外人滋事,故又称为“庚子拳乱”。大陆则没有谈及义和团的局限性,主要篇章描述义和团的勇猛和无助。
对于农民起义的原因,两岸在解读上也存在大分歧,大陆版强调多是官方原因,例如由于官吏摧租逼税、统治残暴等原因造成,而台湾湾则多以流寇、饥民、破坏等负面的词语相称,似乎农民闹事是下层人的自主行为,与统治阶级关系不大。
正因为这个分歧,于是带来了对另一拨人的评价有不同,大陆版对于镇丶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曾国藩等人给予较多负面的评价,在课文小字中说到曾国藩因受太平军重创,曾三次投水自杀,以及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组织地主武装淮军,在外国侵略者帮助下从安庆运到上海,进攻太平军。而台湾版对曾国藩等则较多正面叙述,“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深受儒家传统的熏陶,为一位讲求义理、崇尚经世济用的学者与官员”。文中还称赞曾国藩镇丶压太平天国后,使汉人的政治地位大为提高,地方督抚的权力也随之增强。
由于国丶民党退据台湾后,采取加强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去除日本殖民地影响的教育方针政策,尤其重视历史教育,把它作为形塑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所以对于古代史,除了在评价上双方稍有点差异外,其余差别不大。但有一点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台湾和大陆每讲到一个时代结束时,都会有专门的一章节讲述经济文化发展。台湾更倾向于追寻中国历史的制度演变,而大陆比较多地沉浸于老祖宗哪些技艺又比西方早了多少年。譬如台湾版历史书在讲文化的时候,必定提到一个时期的官制、兵制、赋税、科举的沿袭流变,似乎他们在这里可以找到某种治国方略。而大陆一般是强调经济繁荣、文化领先,对政治制度的变革不太着力。
提起抗战,台湾反而不厚道
想必读者最感兴趣的就是双方对抗战的描述,因为这段历史成了双方力量消长的关键时期。笔者仔仔细细地进行了对比,在“八年抗战”这章中台湾版教科书比较简单地讲述了上海、忻口、徐州、武汉四大会战,但着墨非常少(四大会战在大陆版里分别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
除了这几次重大的战役外,台湾版在提及抗战将领时,除了“伟大的蒋委员长”外,只提到吉星文、佟麟阁、赵登禹、谢晋元,其他将领再无涉及,甚至连台儿庄战役中的李宗仁也只字不提。而大陆不但详细提及,前些年版本的历史书中还放了李宗仁在台儿庄车站的照片。倒是台湾版在抗战中特别提到了一个反面典型,在忻口会战中“守军将领韩复榘不战而走。蒋委员长下令拏办,处以极刑,军威大振”。
原本费力气找台湾地区的历史教科书对共丶产党抗战是如何描写的,可看了之后发现对国军抗战描写都如此之少,那更别指望能对共丶产党抗战有什么描写了,没有平型关大捷,没有百团大战,没有游击战,也没有反“扫荡”。书中把共丶产党的敌后抗战完全抹杀,贯穿其教科书的主题是:中丶共扰乱抗战。
有一段比较详细的描述:是“窜往陕北的残共,为求生存,一再向政丶府表示输诚。政丶府为团结抗日,允其所请,将陕北之残共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旋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潜伏江南之残共,编为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表面服从政丶府,暗中扩张势力。羽毛既丰,故态复萌,窃据地盘,袭击国军。”
这个主题延伸到到皖南事变,整个就黑白颠倒了,说是“民国二十九年十月,军事委员会命令新四军调往江北,不惟不理,反而袭击国军”。在1944年豫湘桂战役国军大溃败之际,教科书中还特地点了一笔,“我国经此一役,损失至大,造成中丶共得利的机会。”
反观大陆历史教科书,则对抗战这一大事,事实重于感情,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国丶民党的正面战场抗战反而是较多的客观描述。大陆的教科书按照时间顺序,对于抗战正面战场上大部分主要会战都有描述。当然作为中学阶段的历史教科书,毕竟是普及教育为主,所以如果要强求将正面战场的所有会战加以记载和详述,也不太现实。
对于为国捐躯的国丶民党将士,书中有不少详细描写,其笔墨明显多于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描写。书中不仅提到了国丶民党高级将领如马占山、蔡廷锴、冯玉祥、李宗仁、张自忠、池峰城,还有中级军官谢晋元,其中对于张自忠将军为国捐躯有详细描写。
看过台湾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对台湾刻画抗战的功力还存在联想,没想到在教科书这等事上,台湾不太厚道,不仅对自己的抗战不太细处着笔,对共丶产党的敌后战场则全部抹杀或者回避,甚至做反面解读。 各省市的地理都有介绍,例如:从北京到广州要坐什么铁路?还有各省市的农产品,北方产麦、南方产米,哪个省市产甜菜…等等,或是什么省市有什么矿产?风景、特色,主要是以省做为单位来介绍,例如:四川的攀枝花铁矿,贵州的果树瀑布
2. 台湾与内地,上的课程是一样的吗
当然不一样啦。最大的区别大概是难度。我就是在国一(初一)时从台湾来到北京读书的。刚开始接触这里初中的教材觉得很震惊...这里的数学、语文等科目的程度比台湾深(可能也因为我在台湾成绩就不怎么样吧,来到这里后我的数学等理科的成绩就一直没有好过),也多次和在台湾读书的弟弟讨论过,有很多东西这里到初中才讲,但其实在台湾的小学时就已经讲过了。
语文科的重视方面也不同,我记得在台湾时,国文(也就是语文)科的考试卷上占题量较大的是单个字或词的解释,还有注音,感觉大陆重视的是古文的翻译,但在台湾古文和现代文的字句翻译都很重要。卷面上的题不多,所以分值都很大,也就是填字或注音,解释字词,默写,现代文阅读......等。也没有像大陆那么重视作文,在大陆考语文此次都得写作文,但我在台湾就只有在小学时才上过几堂作文课。
常常会很想念在台湾读书的日子,因为大陆对教育方面确实抓得很紧,可能也是因为面临的压力不同吧。到大陆以后我为了学习的事不知道哭过多少回,还曾和家人发生争执,哭着要回台湾读书。听说不在大陆念到大学毕业台湾是不会承认你的学历的。
关于都上了什么课...国小不外乎就是数学、国语、英文...等。我回忆在国一的课程大概是有:国文、数学、英文、生物、地理、历史、公民、音乐、表演艺术、美术、健康,另外还有辅导课、童军课、家政课等。物理和化学好像是上了国二才有,而且是合在一起上“理化”,一学期只有一本书;数学也不同于大陆分成几何还有代数,也是一学期仅有一本书;公民、历史、地理也是集中在一本书;美术、音乐、表演艺术是属于一个类;童军、家政、辅导是一个类;国文、数学、英文自然属于最重要的那一类,等于说某些科目会组成一个大类,期末时会给每个类一个成绩,以此判断成绩优劣。科目会随着年级的增高也有增减,到国三准备考高中的时候应该就不会有一些副科的干扰了。高中的...具体不清楚...我改天问问我那刚上高中的弟弟吧。
3. 那想请问台湾教大陆地理大概是怎么教的呢
在中学地理方面,教的内容都还是1949年前国民党统治大陆时的地理划分,所以在课本里用的都还是旧称。比如东北有九省,还有什么察哈尔省、热河省、嫩江省;北京还是北平;乌鲁木齐叫迪化……学生被要求背下各省、市、自治区的城市、山系水系、铁路、气候、天然资源和农作物,异常繁复,谁叫我们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以及一千一百四十二万平方公里的广大版图呢?何况有联考撑腰,再复杂的年号,再丰富的矿产,学生一定能背起来的,就如同以下这道很典型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台湾中学的地理考题:皖南丘陵的居民外出经商,人口稀少而都市不发达,是因(1)石灰岩地形发达,土壤贫瘠;(2)河谷平原狭窄,耕地有限,食粮不足;(3)交通不便,经济落后;(4)气候严寒,不利人居。
4. 为什么台湾的历史课本和大陆的历史课本,还有政治书内容差别很大呢历史都敢改写
立场史观的不同,当然对于同一段历史有不同的解读了!这是其一。
再则二岸体制不同,价值观也迵异,
所以对很多历史事件的评价也是差异很大的。
由于两岸不断的交流,拉近了二岸人民的认知差异,
如此发展下去的话,会把部份历史妥协融合的较为中立客观。
不过其中较受争议的部分,如国共内战等等,基本上还是各说各话。
我笃信真金不怕火炼,若历史为真,就不怕被比对及考证。
基于上述要点,我个人认为台湾媒体自由,网络及学术环境也较开放,
相对来说可信度会高一点,毕竟台湾的知识份子不是白痴,
乱说的东西不会硬生生在知识份子的眼下,爬上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