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区域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教材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必修三的内容,主要为案例教学。教材有不同的版本,不同版本依据课程标准选取的案例各异。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教学过程中若对教材与课程标准把握不当,缺少对知识的归纳、小结与运用,则易出现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死记硬背啃教材的现象,造成学生学了教材上的知识,却难以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为此,笔者以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浅述如何有效利用教材进行区域地理的教学。
一、研读课标,熟悉教材,全面把握知识点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地球上的陆地有许多河流,流域面积有大有小,每条河流都有其特有的地理条件,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不尽相同,对河流的综合治理措施各异。我们不可能对每条河流或主要河流逐一分析,故课程标准提出以某流域为例。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二节内容:流域的综合开发是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为做好此节的教学工作,须熟悉教材。教材内容有:流域和水系;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活动:墨累-达令河流域;阅读材料:红水河的梯级开发;问题研究:阿斯旺大坝。
教材对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的学习,要求学生从中归纳出流域综合开发的思路与方法,学会用所学思路与方法对其它河流的综合开发进行分析,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注重归纳,系统小结,善于提取知识点
教材首先给出了流域和水系图,但没有给出概念,教师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理解流域与水系的含义。教材第二段给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让学生理解河流不同部位,其生态环境保护侧重点不同。
教材中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从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对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中,先引导学生读图及思考题,然后归纳: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应从其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进行分析。
其次,教材简单给出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及其后果,让学生归纳出开发的三个阶段所带来的影响。
再次,教材第三部分: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第一段给出流域开发的总体构想,接着呈现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教材配备九幅图及六道思考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上的图时,可适当结合地图册上的图进行分析与总结,如美国地形图、气候图等。
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学习,让学生明确:河流的开发因地制宜,流域开发条件从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开发方式为梯级开发,开发项目表现在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方面。
三、迁移运用,解决问题,拓展延伸知识点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而不仅仅教教材,应走出教材。世界河流众多,有大江小河,有外流河与内流河。不同的河流所发育的位置不同,其气候、地形、水系、矿产资源组合不同,要求我们在分析流域的自然背景时,遵循自然规律。学习过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后,可借鉴其开发思路对所研究的河流进行分析,如自然背景分析可从气候、地形、水系、矿产资源进行分析,综合开发是否进行梯级开发,等等。
但每条河流的综合开发分析又并非像田纳西河流域那样面面具到,应突出其特色。教材中给出的阅读:红水河的梯级开发与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极其相似。墨累达令河流域的开发只从农业的角度出发,就水库和灌溉区分布进行分析。尼罗河的综合开发是基于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分析的重点是阿斯旺水坝的利与弊。此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其它河流,如伏尔加河流域、莱茵河流域,台湾岛上的河流,同时,还可就某一河流的某小支流进行分析,如长江上游贵州省境内的某一河流。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将大大提高,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学习自信心得到增加。
四、讲练结合,比较分析,熟练运用知识点
为更好地利用教材,教学过程中注意讲练结合。教材上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水系特征时,配备有思考题;活动:墨累-达令河流域的开发是以问题方式呈现;问题研究更体现了探究学习。因此,教师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时,正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分析图,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与小结。在得出一些结论后适时进行运用,一是巩固所学知识,二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过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分析方法后,选取其它一些河流,对其开发的自然条件进行分析,从而做到学以致用,效果明显。
教材上呈现的知识内容较多,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与安排,对于内容丰富又较复杂的知识可采用比较法,该方法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辨析。对本节内容的比较,可从该河流历史开发过程中进行对比,亦可将不同的河流开发进行比较。如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及其后果的比较,尼罗河大坝修建的利弊比较,西江与莱茵河开发背景比较等。此外,可就两条河流某方面进行对比,如湖南的湘江与西欧的莱茵河,两河流航运价值的大小及原因对比。
区域地理的教材内容经有效处理后,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Ⅱ 如何学习区域地理
区域性是地理环境三大本质特征之一。区域地理特征是我们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相互联系及区别的主要依据。在各区域,不论地理事物多么繁多、内部联系多么复杂,但都离不开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结构体系。初中地理教学要利用地理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引导、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以下是我对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几种看法。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任何高效课堂的构建,都是建立在学生有着充沛学习热情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学习区域地理时,选取一些该区域内的实效性强、意义重大、社会关注的地理材料,营造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又满足学生“欲望”的情境氛围,以激发地理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内在规律 区域地理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地理位置是一个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础。以北京为例,要认识北京,就要先知道他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这些位置基本决定了一个地方的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而这些特征从历史到现代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在通过北京的学习后,让学生试着自己去归纳出台湾的地理位置,进而知道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只有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再给予必要的学法指导,学生才能够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三、区域比较学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任意两个区域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存在。对比学习,能够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以及他们产生的原因;也能比较两者的差异,引起学生探索不同产生原因。例如,在讲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时,先找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性,每一个区域的气候特征不一样吗,如西北地区的干旱、青藏地区的高寒。不同的气候可以发展不同的农业,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不同的生活习性,形成不同的地方文化。通过比较学习,既能引起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兴趣,也能完成课标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四、紧扣“人—地”关系这条主线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区域特征,例如西北的干旱,青藏高原的高寒。这些差异性就是这些区域的典型特征,而这些差异性往往是由该区域所处的位置和范围造成的。“人—地”关系也就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自然要素主要是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人文要素主要是经济与文化,经济包括农业、工业、第三产业;文化包括民居、习俗、艺术、服饰、建筑、宗教等。“人—地”发展关系的结构使区域地理的教学上升到要求学生辩证地分析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而不是停留在掌握区域特征的水平上。所以我们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组织教学,更要突出“人文”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关系。良好的学习方法既能够增强学生持久的学习能力,因此老师首先应帮助学生领悟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主动分析、综合并进行信息加工与处理,然后进行适当的表达。
Ⅲ 学好区域地理的方法和技巧初中
一、了解知识系统掌握内容结构
区域地理的知识系统一般都是从总论到分论。总论从宏观上了解自然条件,如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生物、资源等;还有人类活动如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交通、人口、城市等。分论按分区论述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发展状况、人文景观、人地协调发展等,以及地域之间的差异。掌握知识的层次、脉络及相互关系,绘出知识系统图或列出系统联系表,是复习的重要环节。
结构是局部知识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复习时一般先要了解其组成要素,然后再考虑其相互关系,绘出结构式或关系式。如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地形包括地势、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形特征及成因、特殊地貌等;气候包括气候因素、气候要素、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气候分布、气候资源、气象灾害等;河流包括源流概况、水文特征、各段划分、利用与改造等;湖泊包括类型、特征、演变、利用等;工业包括部门、布局、产品与市场、原料与能源、资金与技术等;农业包括类型、分布、作物或产品、耕作制度等;交通包括类型、路线、作用或意义、枢纽站或港口等;城市包括职能、规模、位置特点、发展方向等。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主次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等。绘制图表时可把组成要素列在方框内,然后根据它们的关系分别用箭头、大括号、破折号等联系起来。
二、重视空间分布建立联系线索
地理事物的存在,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需要依存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才有空间联系、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的出现。这一切要密切结合有关图像,以具体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为凭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建立联系线索,使知识多方联系,形成网络,便于提取应用。例如:七大洲和曲大洋,要从名称、位置、轮廓进行读图记忆,再了解界线及相互关系,最后还要从图上掌握通过该大洲或大洋的重要经纬线,或通过其中部的经纬线,以作为参照。
在掌握某项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基础上,即可进一步联系记忆其他地理事物,形成联系线索。如:七大洲四大洋——板块分布——全球火山地震带一年轻的褶皱山及其附近的高原——古老的高原——世界重要的平原——世界大河的分布。又如:七大洲四大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分布——世界自然带分布。并由此可联系植被类型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类型分布——土地利用类型等。
再如:把城市、交通线、区域三者联系起来,按点、线、面结合,点连线,线穿点,点线带面,来思考点的分布规律、线的延伸方向、面的区域特征。这都需要以图像上的地理事物分布为基础,才能分析联系、总结规律、综合特征、类比差异、了解发展变化,使地理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便于记忆、理解和应用。
三、掌握图像要领熟悉判读技能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建立空间概念和发展形象思维都需要以图像作为主要媒介。运用地理图像是地理学习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复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学具。地理图像类型很多,如各种地理事物分布图可分综合图与专题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单项或综合、自然或人文、各种等值线图、各种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模式图成因、过程、分布、系统联系框图等。它们或展示了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或说明了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变化过程,或展现了地理事物的具体情况,或以数据图表的形式反映它们的数量特征,或从多个侧面显示它们的内部状况、成因剖析、阶段特征、分布规律、结构关系等,以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我们理解、记忆、分析、比较,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主要图像的组成要素、绘图要领,并进而熟悉判读技能。
在众多图像的判读技能中,尤其要注意等值线图的判读。以等高线图的判读为例,先要阅读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数据,然后看高度递增或递减的方向,最关键的是观察线间点和线上点高度的差异,如线间点高于线上点,则线间点的连线为分水线,地形为山脊;反之,如线间点低于线上点,则线间点的连线为集水线,地形为山谷。
由以上判读要领可迁移到其他等值线的判读上。如等高线图中的分水线地形为山脊,可相当于等压线图中的脊线,因而可判断为高压脊;在等温线图上即表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在等水温线图上则表示有暖流经过。同理,等高线图中的集水线地形为山谷可相当于等压线图中的槽线,因而可判断为低压槽;在等温线图上即表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在等水温线图上则表示有寒流经过。
此外,两条等值线之间如有一闭合曲线,其数值的判定要领是:如闭合曲线上数值与低值相同,则表示其内部比周围数值低;反之,如闭合曲线上数值与高值相同,则表示其内部比周围数值高。据此可以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或说明该项等值线所显示的特征。
对于各种统计图表的判读,要掌握绘图的要领,知道纵横坐标的含义,了解不同形式的图表所表现的内容和意义如柱状、折线、曲线、饼状、扇状、三角形、金字塔形等,经过判读,可说明特征、比较差异、分析原因、预测趋势、根据定量分析作出定性结论。
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也是常用来分析气候特征或判断气候类型的图表。要注意先根据气温曲线的走势来判断所在半球,波峰式为北半球7月气温高,波谷式为南半球1月气温高;再看月平均气温数值高低来判断所在温度带,同时计算年较差来分析气温变化;根据降水的月份分配看雨季的长短和迟早,还可大致计算一下年降水总量;最后把气温和降水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得出气候特征如终年高温多雨、雨热同季、夏干冬雨、温凉湿润、降水均匀、炎热干早等,从而判断气候类型。
四、综合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
区域地理是多项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有机组合。复习区域地理,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区域特征,了解区域差异,并懂得因地制宜的道理。对中国区域地理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四大分区,还要外延至: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秦岭一淮河以北与秦岭一淮河以南、外流区与内流区、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经济发展的三个地带,以及工业区、农业区、旅游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经济特区等。世界地理也不要局限于教材中出现的13个分区和8个国家,也应外延至:大洲、大洋、重要海域、世界气候区、全球地形分布、自然带、工业区、农业区等。
区域特征就是自然和人文要素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体现。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于所处的位置、所具备的条件、影响的因素有别于其他地区,因此形成该地区所独有的特征。区域差异是不同地区因自然条件、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文化景观、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不同而形成的差异。了解认识并综合区域特征。分析比较区域差异,以便“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国土开发整治或改造措施,并进而认识和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及有关政策法规。这是复习中国地理应该注意的。世界地理则应注意各大洲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整体性,并了解资源分布与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对当前世界中的地缘政治敏感区、民族矛盾尖锐区、自然灾害多发区、经济持续增长区、高科技产业集中区、战略资源丰富区、海陆交通枢纽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等,应掌握一二案例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学会方法,切忌堆砌大量所谓热点焦点,进行猜题押宝,那是与“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背道而驰的。
Ⅳ 如何培养学生的区域地理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区域地理分析能力
对于初中区域地理来说,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如何把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怎样培养他们的区域分析能力呢?我认为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
一、明确地理位置。弄清区域范围和位置,这是分析区域特征的前提,也是区域特征重要成因。区域的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等。这些位置的信息可以牵连很多知识点。经纬度位置牵连的知识点有:热量条件、气候类型、自然带分布、农业生产等;海陆位置牵连的知识点有:降水的分布、气候的大陆性和海洋性表现、自然带的过渡、交通等;相关位置牵连的知识点有,区域的空间关系。
二、把握基本的地理事物的分布。水平分布,牵连的知识点有气候状况、地形、河流、植被和自然带、农业分布、铁路、城市、矿产;垂直分布,牵连的知识点人口、城市、农业活动、自然带;空间演变,牵连的知识经济中心的变化、人口分布的变化。
三、采取综合与比较的方法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的方法,即从整体认识和分析该区域地理突出特征。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方面来认识。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例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区的其他自然(地势高,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等)和人文(无常住居民)。 比较的方法,就是通过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对照、比较和分析,找出他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区域地理特征。例如:我国秦岭—淮河南北的比较 ,比较中南半岛和阿拉伯半岛的气候异同点,比较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的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的差异等。
总之,要让学生学好地理,学好区域地理,培养学生区域地理的分析能力,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教给学生不同的方法,来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
Ⅳ 高中新课程区域地理教学的思考: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随着四川省新课程的全面实行,结好迅合对其他省区新课程高考的研究发现,地理樱袜物学科实施新课程后命题同样注重对区域地理的考查。在命题中,通常也是系统地将理和区域地理结合在一起考查,以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及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所以区域地理在新课程高考中也占有一定比例,不容忽视。
四川新课程地理高考包含五个模块,必修的三个模块和选修五、选修六在考查内容上,也会涉及区域地理。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向以前一样处理区域地理,所以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对新课程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有以下思考。
一、高考中区域地理的考查方式
结合新课程理念和四川的选修模块以及其他新课程省区的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1.考查区域空间定位,主要是区域经纬网、地形图、区域海陆轮廓图、景观图等,一般难度不大,但是往往要与等值线及其他地理知识相结合考查。
2.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如对地形、气候、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等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区域人文地理知识,主要体现在对某一地理事物的区位因素及变化的分析,如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旅游等区位因素及变化的分析。
3.考查区域国土整治,包括对已学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还包括该区域中各种地理事物的开发利用,如河流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等。考查考生利用以上知识,评价和分析其他区域类似的地理问题的能力。
高考越来越重视时政热点区域和省区周围地区的考查,以这些区域为背景考查乡土地理和高中地理中学过的知识。
二、教学实践中转变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应有所变化。尽量多给予学生学法指导,课堂上让学生的活动多一些,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探索和落实知识。比如在空间定位上,可以先让学生明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其他相关位置如交通位置、政治位置等的定位,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练习中要多一些归类训练、思维训练;在答题语言上,多进行规范性指导。
三、关于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
1.让学生明确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学习区域地理关键要解决区域“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哪里”——区域空间定位,首先要让学生头脑中有空间概念,着重落实在图上,可以制作 导学案 ,对教材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图设置填图训练,并在填图的过程中设置一两个思维训练。脊液同时,在空间定位时教师应教给学生多种空间定位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定位。将图落实,从读图、说图、记图、换图、填图和绘图等方面来建立空间概念。
(2)“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也就是事物的分布、区域特征、人地关系、区域差异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在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以学生为主导,指导学生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根据地理位置分析某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并分析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运用整体性思想和联系的观点,教会学生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
以非洲为例,大陆部分南纬34°到北纬37°,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使得该州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的控制,加上大陆东西两岸的洋流,使得非洲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由于大陆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分布,所以气候类型也南北对称,在这样的气候对应一定的降水和气温,就形成了一定的植被和水文及土壤。同时,气候与地形之间也存在联系,一定的自然地理特征就对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有很大影响。
(3)在教学中更注重自然地理特征的教学,在明确地理位置的情况下,自然地理特征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基础。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进行,在分区地理时,运用比较法学习各个区域的差异。首先根据“主题”的需要选定合适的比较要素。其次是选择比较的方法——“横比”或“纵比”。横向比较大多适用于比较区域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纵向比较多用于同一地理区域不同阶段的变化分析。
2.系统运用地理知识,对区域地理特征描述做以下方面建模:
(1)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政治位置等。
(2)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地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在进行特征描述时如地形——海拔高低及起伏、地形类型及分布。
(3)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旅游、商业,主要对区位因素进行分析,如分析气候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气温、降水、昼夜温差、光照、气象灾害等角度去思考。
(4)区域发展问题:主要从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考虑。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区域地理教学更多的是在教学方式、情境设置以及问题设置上变化大一些,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
Ⅵ 如何充分的进行初中区域地理教育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地理学走向更加综合发展的道路。以前的地理学研究是研究地貌的作地貌,研究水文的作水文二级学科分化很细,大家各自以单项研究为主,但发展到今天,已明显感到地理各分支学科的综合研究加强了。
这可能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家认识到地球表面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虽然每个学科各有侧重,但不综合起来,很难系统阐明地表的演化发展规律。
二、地理学在全球变化的高度上进行研究。地理学不只是站在中国国土上去考虑中国的事情。全球变暖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地球地表系统,这一点正是地理学的研究范畴。这些年来,地理学研究密切联系全球变化,使中国地理学家的眼光更宽更高了。
三、地理学的研究已经从一般性的描述走向了更深入地揭示一些过程及其动态变化的机理机制。地表过程涉及水文、土壤、植被、气候等状况,而我们过去主要是对各要素作瞬间的描述记录。
现在,我国已经建设了很多野外观测站,通过长期观测,就可以对比了解各个地方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对地理学的发展是很大的促进,使地理学对过程的研究更加深入。
(6)区域地理怎么教扩展阅读
现代地理教育的特点是:
①、运用地图。由于地图具有地理的方位性、形象的概括性以及几何的精确性,成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②、应用航空和遥感技术。航空和卫星照片大大地提高了直观性,成为地理教育的重要手段。
③、注重实地考察。使学生通过野外考查和郊游等实践活动学习地理。
④、注重综合性。综合性是地理学的特点所以地理教育涉及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