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为什么内蒙古地理与服饰有关

为什么内蒙古地理与服饰有关

发布时间:2023-08-28 06:36:38

A. 蒙古族的服饰与其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

和北方的寒冷有直接关系。
古代蒙古人没有手工业,不会纺织,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处于奴隶社会,人们只能穿着各种皮毛衣服来抵御严寒,这就是最早的蒙古袍。后来蒙古先后被辽、金统治,贵族开始得到赏赐的衣服。到蒙古兴起,灭掉汉化的金朝后,贵族的丝绸、布料衣服才有条件流行。但蒙古人天生狂傲,把全国人分为四等,处于最优等的蒙古人自然不愿学习手工业,以至于明朝灭元后,蒙古人只能频繁的南下结伙抢劫,为的就是各种手工业产品。

B. 地理和衣食住行有什么联系

吃饭穿衣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1.对衣着的影响:气候的不同,会影响穿衣的多少和布料等等。

2.对食品的影响:由于土壤和气候不同,造成了东方吃辣除湿,西方吃酸中和碱土的现象,南方作物和北方作物不同,南甜北咸。

3.对住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水热条件不同,南方以竹楼或墙体较薄的楼为主,楼间距较小,北方墙体较厚,楼间距较大,更看重风水,吸收阳光。

4.对行的影响:南方河网密布,主要以船和其他工具为主,北方河流较少,主要以各种陆上交通为主。

(2)为什么内蒙古地理与服饰有关扩展阅读:

人们的穿着与地理知识中的“气候”有关。

气候炎热时,人们会穿薄点。

气候寒冷时,人们会穿厚点。

补充:自然地理知识包括 地质学、地貌学、岩层学、矿物学、气象学、气候学 、 水文地理学 、 土壤地理学 、 生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 化学地理学 、 医学地理学、冰川学 、冻土学、 物候学 、火山学 、地震学等。

因为气候是自然科学,文化是社会科学,经济建设、衣食住行和健康都受气候影响。

地理气候环境所提供的生存条件和发展基础中孕育、产生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和其他事业,

这也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国家里也会有较大差异的地方文化的原因。

因此,地理气候对文化影响的部分则是相对恒定的。只要这种条件继续存在,其影响就不会消失(当然可以发展)。

C. 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服饰的原材料源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我国亚热带的浙江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蚕丝的生产基地,人们穿戴的各种丝稠就来源于桑蚕。我国西北内陆的太阳辐射强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钟爱的羊毛衫与皮制衣物,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

2、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

在我国东北的鄂伦春、达翰尔、鄂温克等到民族的服饰与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就是因为气温的不同,在质地、款式等到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众所周知世界屋脊、日温差比较大的青藏高原,藏民们时常穿一个露胳显臂的“不对称”大袍,也就是穿皮袍仅套一袖,适应青藏高原多变的气候。

3、服饰变化与气候变化紧相关

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地区,就有按照季节变化换穿单、夹、棉、皮的习俗,目前,人们一般都要购置几套与季节相适应的衣服,比如夏季男士的短袖、春秋季节的休闲装,冬季的滑雪衫、皮夹克和羊毛衫等。然而在四季如春的云南昆明一带,则形成了人们“四季服装同穿戴”的另一番人文景观。

(3)为什么内蒙古地理与服饰有关扩展阅读:

地理环境对服饰的用料和形制产生直接的影响,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各民族选择的服饰面料和款式都与所处的生态环境相适应。各地各民族传统服饰的用料,大多就地取材。

滇西畜牧业较发达,普遍养羊,有的还饲养牦牛,能确保羊皮和羊毛、牦牛毛用于人们表装的需求,从牲畜养殖到衣服加工,基本上都由各家自己完成。其他地区各民族以麻、棉等天然纤维布、织锦、土布来缝制衣服。民族服饰的制作,在四十多年前多数是由各家手工操作完成的。

近几十年,由于经济迅速发展,许多手工业逐渐让位于机械加工业,工业棉、毛织品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各民族制在用料来源因此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

藏族、普米族和摩梭人男女都普遍穿戴的长衣(袍)裙裤靴装;彝族、纳西族、白族、部分汉族和苗族男子的披皮或披毡衣裤装 ; 汉族、白族、彝族、傣族、阿昌族、满族、纳西族、拉祜族、壮族、瑶族、哈尼族、傈僳族、回族的上衣下裤装;。

傣族、布朗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哈尼族、基诺族、苗族、藏族、怒 族、傈僳族女子的上衣下裙装等四种类型。如细致划分估计不下几十种。

D. 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因素对服饰习俗的影响

服饰与地理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民族众多。由于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生活
在各自不同环境区域中的各族人民,
身着各式各样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无不
体现着所处的地理环境特色和民族风情



第一节

我国的服饰与地理环境

我国服饰纷繁多样、
绚丽多采,
它不仅是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而且
也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服饰受气候、人们的经济活动、民族文化、社
会生活、宗教信仰、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

一、服饰与气候

服饰有抵御寒暑、日晒、风雨、虫咬等基本作用,因此在不同气候条件下,
人们的服饰是不同的。
如东北地区冬季气候严寒,
人们在室外必需戴皮帽、
穿皮
衣或棉衣,戴皮手套、蹬皮靴,喜欢穿吸热的深色衣服。而终年温暖的海南及台
湾、
云南、
两广南部的人们无需准备厚的冬装,
绝大多数时间着浅色的轻薄夏装,
出门戴各种凉帽。多雨的东部地区,人们需备雨衣、雨伞,而西北干旱地区,则
无需雨具。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

带,四季气温变化明显,各族人民都
有按季节换衣服的习俗。
如达斡尔族所穿的传统皮衣,
多用狍皮制成,
但各季选
用的狍皮不同①。藏族的袍子有长袖、腰肥、大襟、无兜的特点,夏季时人们只
穿左袖,或左右袖子都不穿,把双袖束于腰间,冬季两袖都穿上。藏袍适应了青
藏高原“长冬无夏、春去秋来”的高原气候特点。

二、服饰与经济活动

服饰的质料与式样与人们的经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北方以游牧、
渔猎
为生的少数民族,
多以兽皮、
鱼皮或毛织物为衣料。
如居住在东北三江平原的赫
哲族人民,长期以来以渔猎为生,他们的传统服饰除用狍皮、鹿皮制作外,大多
用鱼皮剪裁缝制成鱼皮长衫、
套裤、
靰鞡、
手套、
裹腿等。
鄂伦春族以狩猎为业,
他们喜欢戴用去骨肉的完整的狍头皮鞣制的狍头帽,
这种帽子不仅保暖,
而且在
狩猎时也起到伪装和诱惑猎物的作用。
在我国东部农业地区,
盛产棉、
麻、
丝等,
因此人们的衣料以棉、麻、丝织物为主,苏绣、湘绣、蜀绣等中国名绣都出自丝
绸之乡。

三、服饰与民族文化

服饰不仅是生活必需品,而且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此各民族的服饰,
都打上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
如我国古代汉族有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
后来又
有占星术的五方观念,黄为土色,象征中央,青、红、白、黑分别象征东、南、

西、北四方,故以青、红、黑、白、黄五色服饰为正色,只有帝王,官员才能穿;
平民百姓只能穿这些颜色调配出来的间色服饰。

满族人民有尚白的习俗,
认为白色象征纯洁、
吉祥,
男女老少都喜欢白色服
饰。这种尚白习俗与其祖先生活的环境、原始图腾、信仰等因素有关,他们生活
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生,生活中以流水、白雪、白云为伴,因
此产生了尚白的习俗。
此外,
居住在东北的朝鲜族也盛行穿白色衣服,
素有“白
衣民族”之称。

四、服饰与社会生活

服饰也受社会生活需要的制约,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身份的
人们,在服饰上也有较大的差别。

人们早期的服饰无男女之别,
为上衣下裳,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
念的产生,服饰才渐趋多样化。男子为适应户外生产、狩猎、骑马作战的需要,
穿裙子很为不便,
逐渐被裤子所替代、
而女子主要是室内劳动,
保留了穿裙子的
习俗。为显示女性体态优美,女子爱穿束腰的服饰。各种饰物也逐渐讲究起来。

随着审美观念的增强,
服饰与年龄渐趋协调,
产生了不同年龄人们服饰上的
差异。如东乡族妇女的盖头有绿、黑、白三种颜色,少女和新娘戴绿色盖头,中
年妇女戴黑色盖头,而老年妇女戴白色盖头。

从服饰上也可以区分人们的婚姻状况。
如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穿特有的
坎肩,用鲜艳的绸缎缝成,再镶上彩色花边。维吾尔族
3
岁至
15
岁的女孩头发
梳成无数条小辫,婚后才拆散,辫成两条大辫子。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婚前多
穿腓红色大襟短衫,下穿长裤;婚后改穿对襟短衫,着黑统裙。此外,不同职业
人们的服装也不同。

五、服饰与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对服装也有较大的影响,
如佛教僧人穿袈裟,
道士穿道
袍,
回族阿訇和各族穆斯林多穿与大衣长度相当的、
封闭式制服领口的“准白”。

六、服饰与文化交流

在国内外各族人民的交往中,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使一些国外服饰在我国
流行;同时,各民族服饰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款式。如清朝末年,我国大批青年
出国留学归来,使西服开始在我国流行。
1979
年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
断深化,西服再次风靡全国,其影响之广远远超过以往。建国初期,受苏联的影
响,双排扣、束腰带的列宁装曾流行全国,被称为“干部服”,苏联妇女普遍穿
着连身裙——布拉基,也已成为我国妇女常见的夏装。

西服传入我国后,
我国人民取西服之轻便、
中式服装之舒适的长处,
在日本
学生装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形成深爱广大人民喜爱的中山装。
我国妇女在吸收各

族服饰优点的基础上,
改变清代旗袍复杂僵直的轮廓,
形成了风格独特、
线条明
快、穿着舒适的新旗袍款式,并在旗袍外加套西装或背心、绒线衫等。

①立冬前后至春节前的隆冬,
人们穿毛长而密实的狍皮衣;
清明前后的早春,
穿掉毛轻暖的
皮衣;夏季用脱毛完毕的狍皮作衣服;秋季穿长新毛的狍皮衣服。

E. 生活中人们的穿着与地理有哪些联系

地理影响的因素就是经纬度。

1、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而太阳光照好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

2、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我国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个胳臂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

3、服饰变化与气候变化有关。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都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与女士的连衣裙,春秋季的休闲装和羊毛衫,冬季的滑雪衫和皮夹克等。相反,在“四季无寒暑,遇雨便成冬”的我国云南昆明一带,形成了“四季服装同穿戴”的独特景观。

(5)为什么内蒙古地理与服饰有关扩展阅读: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民族众多。由于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生活在各自不同环境区域中的各族人民,身着各式各样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无不体现着所处的地理环境特色和民族风情。可以概括为牶北长南短,北宽南窄,北裘南丝,北厚南薄。

比如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人口为藏族,他们生活的地方,海拔高,气温低,冬季漫长,夏季短暂,因而他们一年四季都穿着长袍,冬季皮袍,夏季棉袍,袖长宽松,白天当衣,晚上当被。为了生活方便不论男女都将右膊裸露在外,袖子别在腰间。每逢节会,欢歌四起,长空舞袖。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内蒙古地理与服饰有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2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8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3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2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6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8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7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8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6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0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3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6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7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9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2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1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24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06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6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