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试题中的地图等等常看不懂,有什么好办法么
地理复习中的读图一般包括看、析、绘、默四个主要环节。
1.看图
看图是读图的第一步。为了正确读图,首先就要正确观察图像。
(1)要排除看图的“障碍”。看图时,往往由于一二个关键点没有搞懂,而发生“卡壳”现象。因此,要及时排除“障碍”,看懂图像。
如:有的学生在读“城市工业布局图”时,觉得很困难。原来,其中有一个关键:对风向玫瑰图是否看得懂。如果看得懂,对风向与工业布局的关系就容易理解了。
(2)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高中地理下册有一幅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此图内容丰富,在复习中,要分步观察。第一步:看石油的地理分布是否均匀?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第二步:看世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与国家?第三步:看哪些地区属于石油输出区,哪些国家是石油输入国家?第四步:看有哪些重要的输油路线?途经哪些主要的边缘海、海湾、海峡、港口、运河、岛屿等等?通过这样有层次、有步骤地看图,学生就能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还比如看水系图一般循着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看洋流模式图,通常先看热带、副热带海区的洋流,后看极地、副极地海区的洋流。然而,看图顺序也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有时根据需要及学习情况可以灵活变通。如看我国山脉分布图,可以按几组走向确定看图顺序,也可以按我国的方位依次看下来。但无论怎么看图,总要有一定的“序”。
(3)要变换看图的角度。看图一般总要进行几遍,只看一遍往往是看不透、看不细的。然而,反复看图,不能老是从原来的角度机械地重复看图,而要适当变换看图的角度。这样往往能收到很好效果。比如,在一张世界政区图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复习关于地理位置方面的知识,沿着赤道、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有特殊意义的“线”,去找一找这些线经过了哪些主要国家。这种变换角度的观察,会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除此之外,还可以沿着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的路线,看地震、火山分布的国家与地区;沿着北半球的中纬度带由东向西找出煤炭分布国,等等。
(4)要注意看图的整体性。在看区域地图时,不能孤零零地看一条“线”或一个“点”,而要进行组合观察,扩大到一个“块”或一个“面”。例如,看中国铁路分布图,要沿线观察途经哪些地形区、主要河流、省市、矿产地、农业基地等等。看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要顾及它的“左邻右舍”的相对位置。这样整体性看图,有助于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的正确观念。
2.析图
所谓析图,就是对图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通过思维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的目的。如若说看图是为了解决“有什么”、“怎么样”的问题的活,那末析图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
(1)一般有这样两类问题,一类是通过同类地理事物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其原理,比如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较广,北美洲这种气候分布面积小并呈狭长条带状,这是什么原因呢?另一类是针对普遍规律中的特殊现象,分析其原因,比如,在“世界自然带”图上可以看到赤道经过的地方大多是热带雨林,为什么东非却出现草原甚至荒漠?这样的问题提得越多,学生思维越活跃,析图越深刻。
(2)析图要深刻理解与运用基本原理,有些学生在复习时习惯于死记图中内容,不重视地理基本原理,结果“事过境迁”,一旦遇到一些源于课本插图又稍有变化的读图分析就不知所措。因此,应注意对图进行剖析,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并研究可能出现的变式。这样就能以不变(基本原理)应万变(图型)。比如在图上对亚洲的西南季风形成的原理剖析透彻了,那末很自然对澳大利亚的西北季风的形成也能作出正确解释。
(3)析图要注意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在分析初中地理的插图时,若图中内容与高中地理知识有关,应该用高中地理的基本理论“统帅”初中地理知识。如“澳大利亚” 一节中的“自流井成因”的示意图,与高中地理承压水的知识是紧密联系的。在分析高中地理插图时,若图中内容与初中地理知识有关,应将初中地理知识作为深刻理解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如高中地理第二章在阐述地面状况对气流影响时,设置了一幅“迎风坡和背风坡对气流影响示意图”,分析时可联系初中区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台湾东北部山地的迎风坡、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山地的迎风坡等等。
这样多方位的联系分析,能够使学生瞻前顾后,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引导学生将散落在若干章节中的相关插图集中起来,把图和与图有关的知识灵活地组合在一起,是很有效的读图方法。
(4)析图要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在析图过程中,要切忌用片面的、绝对的、静止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既要找出一般的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又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忽视个别现象与特殊规律。比如,澳大利亚西部的气候类型“谱”不同于其他大陆,在热带沙漠气候的南北两侧均为热带草原气候,整个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如果学生把一般的气候分布规律推广、套用到澳大利亚,就会发生错误。
3.绘图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动手操作”环节,而在复习中往往被忽略。它包括彩描黑白地图的点、线、面,绘制各种分布略图、示意图、剖面图、统计图等等。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
(1)彩描:这是一种简便的方法,即利用课本插图与空白的暗射图,用彩色笔勾描所要复习的地理事物。彩描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彩描要突出重点、目的明确。一张图不能点、线、面兼施,描得“琳琅满目”,而要有所侧重。
② 彩描要运用各种线条、颜色与表达方式。不同性质的地理界限可采用粗细不同的线条。颜色无论是点、线、面均应根据地理事物的类别加以区别。在彩描区域范围时,还要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有的可以打“点”子,有的可以划斜线等等,这样也能达到预定效果,并能够节省涂大片彩色的时间。
③彩描要配以适当的注记。如这个“点”是“东京”,这条“线”是京广线,这片“面”(区域)是黄土高原,要用文字注一下。
(2)画简图:这是复习地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把地理的文字知识转化为简图,或把繁杂的地图进行简化、缩略,以突出某一要素、某一区域、某一问题。地理简图的设计,须注意:
①简图轮廓要尽可能地简便,最好由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以降低作图难度,使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适应。
②一张图中内容不宜过多、过繁,要突出主要的地理事象,并以这些“事象”作为记忆的基点,然后联系更多的知识内容。
③一张图中有时可以同时包含几种地理要素(如地形、河流、气候、矿产、城市等),来加强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但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各种地理要素按适当的顺序逐次出现,使学生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4.默图
默图就是对图示的重要信息的记忆,因而也可以称作“记图”。对于图上的信息,不加分析,不分主次,一概去记,是不足取的。然而读图时什么都不记,也是不行的。事实证明,利用图像进行记忆,印象深刻,易形成空间观念,到考试或需要回忆时,眼前似乎就会浮现出一幅生动形象的图像。这种现象也可称为“心理图像的复现”。
默图包括:①默绘,如不看课本、图册,自己绘出“三山夹两盆”的新疆地形结构;②默记,即试图回忆,如面对一张不加注记的全国铁路网图,回忆这个点是什么城市,那条线是什么铁路;③默填,即利用空白的暗射图,自行填图。
㈡ 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读图能力
一、从环境入手——创设良好的读图环境
环境是培养一个人习惯和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高中阶段的各种地图较为复杂,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考虑在教室里粘贴一些较为常见的地图,如比较常见的典型图表;粮食方面的中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中国商品棉基地分布图;林业方面的中国草原资源、我国四大牧区分布图;工业方面的沪宁杭工业基地图,等等。当然,这些地图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展示。
二、从教材入手——教材文字与图片结合
高中生虽然经历了初中三年的知识学习,有了一定的读图基础。不过,高中地理知识和初中地理知识相比要深得多,所呈现的图也复杂得多。在初始阶段必须结合教材进行读图:第一,结合教材文字学会读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单纯依靠一幅图,就让他说出个所以然,这显然很不现实。以“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节为例,对于其中的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图,如果单纯依靠这个图,学生肯定无法读出内容,但如果结合旁边的文字说明进行讲解,学生就知道这个图要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了,当再次看到这幅图时就能读出里面蕴含的信息了。第二,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读图。教材中的一些文字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有时比较难看懂的图,学生借助教材文字还是难以理解图中所蕴含的信息,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把教材文字变成形象化的视频,有了教材文字和多媒体信息描述的帮助,学生读起来图来就会简单容易得多。
三、学会识图
1、示意图
示意图是用地理符号和线条表达地理事物的结构、成因、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的图形。其特点是主题突出、清晰易懂, 判读时要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时空变化特点及其规律等。如地球公转示意图、光照示意图等。
2. 分布图
分布图是表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空间分布的图, 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世界火山和地震带分布图等。这些图看起来比较复杂难记, 但掌握了相关地理事物的成因、特点和分布规律后, 自然也就不那么难记了。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是学生必须要熟练掌握的图表之一, 可有的学生总是记不住, 原因是对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等相关知识掌握不牢。知识都是前后联系, 一环套一环的, 所以任何一个知识链都不能出现脱节现象。
3. 统计图
统计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及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其最大优点是信息简明扼要, 表达方式形象直观, 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常见的表现形式有线状图、饼状图、柱状图等。对于统计图的判读, 要分清它的结构类型、数据指标的大小及变化趋势等。
4. 等值线图
等值线图也是常见的地理图表类型之一, 用于反映同一地理要素空间分布规律和变化特征, 主要包括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高线图等。考试常通过等值线图考查学生的数值计算能力、走向描述能力等。如运用等高线图, 要求学生判断地形种类、地形部位 (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地势高低起伏及相关运用等。对于等值线图, 要注意等值线的数值大小、凸起方向、疏密程度等。
总之,学生读图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即从不习惯到习惯, 从不喜欢到喜欢, 从陌生到熟悉, 从不会到会。只有通过地理教学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作用, 大部分学生都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学习习惯, 才能掌握一定的读图方法和技巧。
㈢ 高中地理中如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1.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地理图形学习热情 好的氛围对地理图形学习至关重要。对于高中生而言,趣味性比任何 东西都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地图教学的实施,学生实现 对高中地理课堂的主动参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可以在 教室后的黑板挂上世界地图,方便学生学习;可以安排学生对世界地 图实施轮值演讲,利用课前五分钟,实现对地理知识的自由探讨。
2.创造地图应用机会,帮助学生树立用图意识 在传统的高中地 理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记忆性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地理知识记忆 性任务的检查,忽视图形教学。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会产生地理 图形学习不重要、用不到的想法,从而忽视地图学习。教师通过地图 教学,给学生传输图形应用理论,帮助学生树立图形应用意识。教师 可以将地理案例与地图相结合,考查学生对图中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实现高效的地理图形教学。成效。
3.实施树立创新性意识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地图。 在高中地理图形教学中,那些创新意识强、创新能 力好的学生往往对地理图形的学习有更加突出的表现。教师在地图教 学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处 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拟定创新性研究课 题,课题的拟定需要结合学生的地理基础和智力基础,最好是学生在 地图的帮助下能够采用团队探究的方式解决的课题。一旦学生在初期 探索实践中掌握了探究式地图学习的方法,在以后的自主探究学习中, 他们的探究技能就会越发的熟练,其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也会越发浓厚。
㈣ 地理不会看图怎么办
问题一:地理考试看图题一点都不会做,怎么办 多看书,把那些图什么的经常看看能背下来最好
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离不开空间地域分布,能不能掌握地理分布知识,是能不能学好地理的要害 所在。地理分布知识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地图来反映的,地图和地理教科书一样,包含有极其丰富的地理“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许多地理试题和练习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同地图知识有联系。因此,在学习和复习地理时,必须书图并重,既要认识、理解教科书对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是怎样描述、分析、概括的 ,又要了解它们的分布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的,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脑海里形成各种地理事物区域分布的轮廓图,从而牢固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明确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等要点,并力求做到十分认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逐步提高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准确地解答填图、读图及其他各类地理问题。
例如:只有当你书图(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进行复习,掌握了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和世界各主要 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等基础知识要点,同时又掌握了气温、降水等各种气候资料、图表的含义、制作与使用方法等基本技能,才有可能根据有关的气候资料、气候图表(如各月或一、七月和全年气温、 降水数字资料,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分配柱状图等)或某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点等,对其气候类型作出正确的判定和解答来。否则,是不可能的。
问题二:初中生地理会考不会看图怎么办, 多看书,把那些图什么的经常看看能背下来最好 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离不开空间地域分布,能不能掌握地理分布知识,是能不能学好地理的要害 所在。地理分布知识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地图来反映的,地图和地理教科书一样,包含有极其丰富的地理“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许多地理试题和练习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同地图知识有联系。因此,在学习和复习地理时,必须书图并重,既要认识、理解教科书对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是怎样描述、分析、概括的 ,又要了解它们的分布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的,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脑海里形成各种地理事物区域分布的轮廓图,从而牢固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明确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等要点,并力求做到十分认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逐步提高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准确地解答填图、读图及其他各类地理问题。 例如:只有当你书图(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进行复习,掌握了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和世界各主要 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等基础知识要点,同时又掌握了气温、降水等各种气候资料、图表的含义、制作与使用方法等基本技能,才有可能根据有关的气候资料、气候图表(如各月或一、七月和全年气温、 降水数字资料,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分配柱状图等)或某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点等,对其气候类型作出正确的判定和解答来。否则,是不可能的。
问题三:地理怎么看图 高考对图像知识的考查,有三种要求:
1、一般性读图 目视感知,获得直接信息.
(1)读图要求:识别符号表示何种地理事物或现象.
(2)读图步骤:一是先看图例注记:二是区分要素单项,说明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三是总览全图,先单项后综合,先左后右,最后加以整体记叙:该填写的填写,该计算的计算,该说明的说明,一一加以回答.
2、分析解释图像 目视分析,获取间接信息.
(1)目视分析要求:通过感觉、知觉、记忆力、思维力共同参与活动.
(2)目视分析程序:
第一步,凭视觉、感觉、知觉获取直接信息;
第二步,从记忆仓库中提取与直接信息相关的一些知识;第三步,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进行知识加工整理.
(3)答题:按照题目要求,先答出图像中显示着哪些地理事项(直接信息),再答出分析解释后的结论,这就是获取的间接信息.
3、动手画图补绘散点图、绘制柱状图、补绘洋流与等温线、补绘等高线等等.
几种常考地理图像的复习方法
(一)、区域分布图的判读
普遍以政区图为基础的包括地形、河流、矿产、城市、铁路等要素的综合地图,其他还有气候类型分布图、水系分布图、资源分布图、洋流分布图、工农业分布图、交通图等.地理分布图的判读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地理位置,初步提取有效信息
首先,通过经纬度位置确定国家、地区.掌握世界上主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区域,如赤道、南北回归线、0°经线、120°E经线穿过的国家、地区、大洲、大的地形区等.
其
次,用知名的国家、岛屿、湖泊、河流及地形等地理事物确定相对地理位置.即通过某地理事物与周围相关知名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比较,明确它的位置.如
果没有给出地理事物的名字,可以用其轮廓、形状去判定,因为每个大洲、国家和我国省区轮廓都有其特殊性,注意观察、比较和总结.如梯形状的埃及、昂首雄鸡
状的中国、跪俑状的陕西省、肥鹅状的的黑龙江省等.
2、熟悉并充分利用图例和注记充分提取有效信息
3、整合信息,归位验证
归位验证就是把综合的信息再带到具体的区域,结合题干要求,进行“回头看”,可确保准确无误.
各类型区域图考查要求
1、区域分布型图像题 该题型往往以重大热点问题为背景切入,侧重于中国与世界区域地理知识.
2、 区域路径型图像题 要求重点了解不同区域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的地图空间概念、心理地图的构建、图文转化以及知识迁移等方面的能力.
3、区域分析说明型图像题 要求熟悉地理主干知识的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并能将概念原理的含义在知识的运用中真正得到体现.这类题的形式较多,一般包括剖面图、原理(成因)示意图、景观图、系统联系图和统计图等.
区域常考知识链接
1.
区域分布型的重点内容有:①重要的地理界线(如洲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外流区与内流区、三级阶梯分界、气候及人口界线等等);②重要区域的范围(如中西
欧及北欧的主要国家、东亚的国家、西亚的非 *** 国家等);③重要的国际或区域性组织的范围及其变化(如欧佩克组织成员国、东盟、上海经合组织等).
2.
区域路径型的重点内容有:①移动路径(如台风移动路径、锋面移动路径、风向等);②交通线路选择与设计(如海运、铁路线、旅游线等);③物产运输路线(如
世界石油、铁矿、煤炭、木材、小麦等的运输路线);④人口迁移;⑤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的路线等(如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输工程等);⑥科学
考察路......>>
问题四:地理:怎么看图?求教。 (1)这个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气压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这个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吹西北风(或偏北风)
(2)这个季节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180°经线的时刻应为12时,那么,北京时间为8时。(题目不完整,不知是不是求北京时间)
问题五:我地理不太好,是该多做题还是看图 地理部分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多做题还是多看图要看是哪个部分,个人认为,自然地理中看图和做题要结合起来(如晨昏线计算),人文地理还是侧重于做题,区域地理侧重于看图。高考地理是将这三个部分结合起来,总的来说还是偏向于自然地理及区域地理。
问题六:学地理应该怎样学会看图 高中地理?熟悉地图就行(敝人高二,喜欢军事,经常看地图,然后就很熟悉了,考试不愁这个),高中地理只有高一上册的图最难,需要培养三维空间意识,有立体感,多看,多想(我学美术的这个也不大愁)。政史地里地理我最不用愁
问题七:地理不会啊 希望此方法对你有帮助。你的采纳是我最大的帮助!
读图
地图的利用程序可表述为“明要求―定位置―找关系―助记忆”。首先先要明确读图要求,带着目的在纷繁的地图上找出要找的东西;其次是定位,根据需要,明确地理事物的经纬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位置和其它相关位置,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第三是找出有关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注意抓住主导因素,揭示联系以形成深刻印象;第四是理解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能读会填。在读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按照读图名、读图例、读正图的顺序进行,以达到明显的效果。
2
释图
释图即要求我们掌握“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耗时不多,效果却很显着。“以文释图”,即指将图像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以图释文”是将课本中文字转化为图像,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这对我们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大有裨益的;“以图释图”,即是用另一张地图反映这一张地图,他对我们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地图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掌握图文结合的基本方法,才能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形象、清晰的地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长江流域水系图”“矿产分布图”“铁路干线图”……于是,在解答地理问题时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看图太费时间不如看图来得快.殊不知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便于运用,避免了死记硬背文字的枯燥乏味、知识张冠李戴等弊病。
3
画图
要求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只画出大体轮廓,能够反映出地理事物的基本特性或勾画出较为重要的地理事物、体现它们的地理位置即可。如重要的地形区、主要的气候类型、矿产地、能源地、河流、交通线等重要信息,以加深印象。
4
说图
说图就是在记忆地图时,闭上眼睛,依据自己脑海中的那幅地图,把地理事物(地形、气候的分布、河湖分布、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城市分不等)遍指边说,从而达到地理学习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我们学习地理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事实证明效果显着。
5
赏图
赏图就是注意欣赏地理风光图片。如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风光、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大漠风情、庄严巍峨的珠穆朗玛峰、内蒙古草原的蓝天白云牛羊敖包、中国最北的漠河村、高楼林立的城市如画的梯田等等,从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家乡的秀美田园,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也从侧面大大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总之,我认为,学习地理必须从多个角度去读图用图,尤其是巧用地图,做到胸有成“图”,才能去事半功倍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地理也就变得易懂易学了。
注意事项
学习时一定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注意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几分钟也行),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
问题八:怎样提高地理看图能力 一、读图
读图能力是指从地理图像中掌握信息的能力.地图上有成千上万的地理信息,怎样才能找到有用的地理信息?哪些信息有助于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读图,不只是获得了知识、拓宽了思维空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习的积极性,具备了观察能力,这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地图构成包括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等几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这些地图要素,培养他们对地图的敏感性,从而获得相关的地理信息.这可从三方面入手:1.观察比较.例如,在了解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时,可引导学生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然后来观察它们的轮廓、形状和分布特征,通过联想让学生将各行政区的名称、形状、轮廓、分布关系结合在一起.2.模型演示.通过模型演示,学生获得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并能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这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的能力.有些模型要让学生自制,如认识地球概况,对于中学生而言,单凭一些简单教具是不够的,可以让学生自制简易地球仪,再通过演示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一些地理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析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析图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惘.”读图仅是掌握地图能力的第一步,只有不断思考分析才能将图中的信息变成自己的知识.在学习中,学生往往习惯死记图中的内容,不重视地理基本原理,一旦遇到一些稍有变化的图形就不知所措了.正如库拉左夫所说:“只记住地理名称和正确地指出地图上的地名并不是掌握地图的唯一标志.”学生除能列举地名外,还应该理解地图上的海拔、高程等地理特征,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地图.例如,在地图上看到柴达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时,就能说出其气候、河流、植被、农业、交通等特征,也就是能把地图上的各种符号、颜色联系起来说明问题.
在地图上找出各种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求知欲,逐步引导他们分析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读图分析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图进行剖析,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一是要让学生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通过多方面的联系使学生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二是要让学生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切忌用片面的、绝对的、静止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既要找出一般的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又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忽视个别现象与特殊规律.如对同一纬度的北非地区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两地区地图,以找出北非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各自的特征.
三、绘图
绘图是对读图的提高和再创造,是提高学生析图能力的有效方法.绘图时,学生会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不断产生各种疑问.如我在讲《中国地形》一节中,学生曾提出为什么青藏高原海拔最高,阶梯状的地势分布对我国的哪些方面有重要影响,为什么我国的山地面积如此之大,如果平原多一些,我国耕地面积不就能大一些了等问题,这些问题激励着他们进一步去学习和探索.引导学生绘制地图是地理教学比较高层次的要求,绘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绘制草图、简图,如轮廓图、水系图、等高线地形图等.开始时,教师主要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曲线图、柱状图,勾画各大洲的分布、国家的轮廓图.当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绘图技能,再指导学生绘制中国政区......>>
问题九:地理看图的方法.... 要形成立体感啊 灵活掌握 比如等高线 你就可以 把它想象成 高山
问题十:地理考试不会填图怎么办!!有没有什么技巧… 地理看图不难嘛 我上初高中时全世界的国家什么的全部背的出来,填图更容易了,学习地理不难,主要是要培养兴趣,多看图 多看 课外知识,自然地理没有人文地理难的,先从中国地图学起,最起码要中国的各省轮廓省会等记住,最好买个拼图,也不贵。 呵呵 有疑问可以问我 这是一些技巧 一是对一些典型地理区域的轮廓形状(如大陆、岛屿和半岛、海域和海峡、主要地形区、国家和省区、河流和湖泊等)要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二是对经纬线与地理区域的位置关系要明确,要记住一些特殊的经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以及0°、180°、东西经30°、60°、90°、120°经线等)与主要地理区域的位置关系。
(二)在做题时还应该注意解决空间定位的相关方法。 一、根据地理事物的经纬网数据定位:地理事物都有经纬度位置,熟悉了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解题时就能通过经纬度数据进行正确判断。如:北美洲的中心经度约为90°w;澳大利亚介于10°S~40°S和120°E~150°E之间等。 二、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例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国家像芭蕉扇、黄河则像个“几”字形。 三、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但可以通过对周围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推理出来;运用地理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定位:很多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是受地理原理支配的,理解并掌握地理原理,就可以推导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㈤ 高中地理,这张图怎么看请举图上一个年份为例
一、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
1、学会分类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②用图记忆
复习中国地理:可看10方面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学习世界地理:
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
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二、地理学习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高中地理:分布(区位选择)、成因、特点、问题、解决措施
4、巧妙记忆地理知识
㈥ 如何才能看得懂高中地理那些什么气压图
1、多看图,将国家或地区的大致位置形状记住,并与同学互相提问,比赛谁先找到某个国家或城市,练的时间长了,就能记住图了.
2、培养兴趣,我同学对地理的兴趣不大,一看图就头疼,我因为从小就喜欢看地理方面的书籍,所以看图对我来说是很愉快、很轻松的事.你可以想象你将要到某个国家去旅行,所以要找到它在地球上的哪个位置,都有哪些城市,相邻的国家有哪些,有哪些河流穿过这个国家,交通枢纽在哪里……这些都可以把它联系到看图中去.
3、学会运用.看到时事新闻时,比如现在利比亚、日本等曝光率高的国家,你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认识形状,并运用发散思维找找跟他们关系密切的国家的位置,时间长了,你会记住很多图的.
4、像地形图、温度分布图等,需要比较有耐心,它们比较麻烦,如果你在政区图中打好基础了,这些图就会轻松多了.
㈦ 高中地图如何看
你好!我也是文科生,话说地理看图真的很关键。我用的是北斗的地图册(个人觉得北斗的比较全一点),里面有分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什么的。我来分享一下个人对于看地图的经验。
一、翻到一页先看经纬度,要知道大概方位。把这个地方先定位,知道这是哪里,做题的时候也是这样,然后才能分析气候地形等区位因素,所以平时要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定位能力。
二、要熟悉各国的国家轮廓。先大体轮廓熟悉完,再熟悉局部的。结合定位,再关注这个国家的地形,气候,河流,山脉。
三、看图的时候要注意山脉,山脉是基本骨架,每个国家基本上都是被山脉撑起来的。最好记一下世界地图上较着名的山脉。比如北美大陆西部的落基山脉, 欧洲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北美洲由洛基山脉等多个平行山脉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 .....还有分国界分洲的山脉,都比较重要。
四、河流也是重点。河流关系到当地的降水,农业和人类活动。总之,要记。不过你可以结合经纬度来记忆一些特殊的河流。像北纬30°东经30°的尼罗河什么的,还有很多特殊的点,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五、记国家要记典型的,有各自特点的,我们学的是知识迁移能力。高考出题的话一般考的都是我们没有接触过或者没听说过的犄角旮嗒里的地域,让你分析气候降水地形特点考的都是学过的。但是你要学会分析,综合能力要强(多做题,高分都是题目给喂出来的)。
六、不能偷懒,记东西要记全。
这是给个人的一点经验之谈,希望对你有一定帮助。
㈧ 怎样提高高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
首先要常读 把一些地理知识迁移到图上,比如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工业、农业、城市等等,其实要养成用图的习惯、要默图,要心中有图。最后要记图,每当学习新的知识或做题的时候要多记图,不断积累。
㈨ 如何培养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科表达各种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在历年地理高考试题中,几乎是无图不成题,图表占整张卷的篇幅越来越大,且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如果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图表数据进行正确分析与绘制,并能从图表数据中归纳总结地理规律,对解答高考地理试题就迎刃而解。地理读图能力也是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要求,但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呢?
一、养成良好读图习惯,训练读图与绘图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教师在上课就应有意识地多用地图,布置作业也如此。我们应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重点引导他们如何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可从以下几个步骤做起:一是示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在学生面前展示地理挂图,或在黑板上多画地理简图,然后让学生自己在挂图上或板图上指出某些所学的地理事物,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二是绘图。在学生学会了看图后,还要要求学生做一些必要的填图、绘图训练,以便读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正确填注地图、绘制示意图和地理图表。填图练习过程,我注意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文字的大小、书写要规范,间距、位置要准确,不能随心所欲,张冠李戴。要使他们明白:图上相差毫厘,实地失之千里。绘图训练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课堂训练。首先我要求学生要准备纸和笔,然后根据学习内容动手、动笔。学习区域地理,先画出区域轮廓,例如,非洲、南北美洲都略呈倒三角形,中国形似雄鸡。然后,根据教师讲授的内容,再分别把山脉、河流、矿产、铁路等地理事物画在轮廓图上。比如在讲“中国主要山脉”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绘中国主要山脉示意图,这样能使学生深刻地记住我国的主要山脉,在脑海中可以浮现出主要山脉的大概地理位置。2.活动课训练。在课后,我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地理调查,收集地理素材,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编绘学习平面图、家乡交通图、工农业生产增长(曲线或柱状)图等。
二、重视基础,构建知识框架
1.重视基础积累,熟记基本地理事物。学生对于初中的基本地理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有些学生甚至连中国地图、世界地图都不会看,因此,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熟记一些基本的地理事物,例如一些重要的大江大河大山的名称、地理位置等,还有一些重要国家、城市及其工业部门或农产品名称等。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2.构建知识框架,形成基本知识体系。在各章节内部,章节与章节之间,人文与自然之间,区域与洲际之间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建立起完整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使学生建立起地理基础知识库,必要时可以随时到脑海中提取已有的储备知识,尽快地解决问题。
三、加强图文互换和图图转换能力的培养
学生习惯文字的表达方式,不习惯利用图来表达地理现象,更不用说在这两者之间转换。有时候文字的表述过于累赘,用图形来表示会清晰很多,有时候图的表达不够详细,要文字的补充说明。有时候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要进行图图转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训练学生的图文和图图转换能力。把握图与图、图与文的转换,迅速准确地解题,试题常常会考查学生图与图之间的转换能力,如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表格转换成曲线图、扇形图与柱状图的转换等,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图分析能力,才能顺利地获取相关信息,迅速解题。另外,很多题目都尽可能地将课本中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上去考查学生,要求学生理解与掌握,不要凭空去记、去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图与文之间的转换。例如一幅等高线图,就要求学生能从图中等高线的走向、密度、递变规律中读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发展农业的方向等;又如:太阳光照图中侧视图和极地图的转换,抽象图和平面图的转换。
地理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既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地理教学的目的和重要任务。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就能借助地图用自己的头脑和眼睛去探求各种各样的地理现象和它们相互间的关系,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在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经验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学习成绩。
㈩ 怎样学好高中地理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学习高中地理,如果你对地图不熟悉,甚至不会看地图,那就有点难办了。因此,高中学习地理一定要会用地图、用好地图。
1.学会分类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
①先读图的主题
②看清图例
③注意细节
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
②用图记忆学习中国地理
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
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地理也如此。教材从目录到每个章节再到附录,都有其重要作用。目录,能够让你对全书知识一目了然,各个章节其中的小节标题就是各章节中的知识点,附录仔细观察能够找到帮助你理解以及课本知识的延伸。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用好教材。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中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
4、巧妙记忆地理知识
①谐音记忆法。
②口诀记忆法。
学习不能只喊口号,而应该付出实际行动。要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上课、练习、复习,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预习、复习两个环节。
高考虽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础,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等,因此,复习中应多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