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实现初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地理教育,高中和初中地理不论是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还是学生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初中到高中的跨度都很大。将初高中地理教育有机衔接起来,是提高中学地理教育质量的必要步骤和手段,也是中学地理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关键词】初中地理高中地理衔接在近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对于初上高中的同学来说,普遍感到高中地理比较难学,特别是必修一和必修三的内容,许多同学即使把教材上的内容看会了,可到应用、做题时还是不知如何下手。如何做好这个衔接呢?我个人认为并不是将初中的地理知识冉拿到高中课堂上复习一遍,而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制定精心的教学计划,有目的、分步骤的渗透至l ‘教学中。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教学的衔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充分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首先。了解班级学生在初中课程的学习情况。在上高中地理第一节课时,老师可以通过书面文字( 如问卷调查、开学测试) 的形式,或者课下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其次,研究新课标初中教材的变化,明确学习的目标。近几年初中地理的教材变化较大,版本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调整。在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 知己知彼” ,并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的起点和重点。二、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衔接,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为复习的重点。如初中学生对于地图知识的掌握较薄弱,学生不知道怎么看图,在读图时没有空间概念,拿到一幅地理分区图,不知道这是地球上的哪个地方,不能灵活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知识衔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在高中阶段,应该让学生每人都有一本地图册,平时培养学生读图、认图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用图能力。三、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呢?首先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的知识很贴近现实生活,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事、身边的现象去了解地理,掌握地理知识。在教学中如果能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融入教材中,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例如,我在上高中地理第一节课时,举了大量身边的自然现象来说明地理知识,如我们早晚看到的太阳为什么又大又红?交通信号灯为什么用红灯作为停止的信号?如何利用自己的影子判断方向?让学生知道我们身边许多现象都能用地理知识来解释,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四、拓展区域地理,实现初高中内容的融合地理学最主要的特点是区域性和综合性,而区域的问题又都是综合的。区域地理既是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起点,也是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归宿,任何一种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都发生在一定的区域。从近年来文科综合考试命题看,试题以区域地理作为命题背景和切入点,利用高中地理知识和方法来加以分析和解释。由此可见。区域地理复习并不是机械的重复一遍初中课本,更不是单纯的记忆几个区域名称。而应该依据高考大纲要求,拓展区域危理内容,实现初高中地理内容的有机融合。五、抓住重点。采取多种形式补充初中地理新课程删减或降低要求的知识内容初中地理新课程删减或降低要求的知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没有必要一一补充,要抓住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展开补缺。同时,补缺形式要多样:一是要坚持课前预习或课内自习,使学生自己找l 叶J 教学疑点、新点及难点,从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是结合教材内容,及时衔接初中地理知识。如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衔接东西半球划分、时区、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知识;讲“ 水资源利用” 时,衔接初中地理的具体河流、跨流域t程等知识;讲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时,衔接世界地理中的具体山脉、岛屿名称等等。通过衔接可促进已忘知识的再现和巩固。三是要讲清相关学科知识内容,弄清这种知识在地理学中的应用范围。四是要进行随堂测试,及时了解信息反馈,掌握课堂教学效果。五是及时批改或课后辅导,可巩固已学知识。
2. 如何衔接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
初中地理侧重于区域知识,高中地理侧重于理性分析;初中强调“地”,高中强调“理“,初中了解”有什么‘,高中解释“为什么”。所以衔接初高中地理,就要从学生已有的区域地理的知识出发,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是这样。
3.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做好与高中的衔接
受当前中考模式局限性的影响,初中生的地理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严重影响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学.高中地理老师应该了解初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利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特点. 关键词: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当前的中考模式是只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六科,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学校对初中的地理教学重视不足,一些学校的地理课由其他科的老师兼任,甚至部分镇区的初中根本不开地理课.这样一来,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初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而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且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高中地理与其它科目一样同属高考科目,难度上的跨度大,大部分学生初中的地理的知识严重缺乏成了高中地理入门的最大困难,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与初中知识联系的地方,教学难度较大,严重影响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非常重要.下面,就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问题,我从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学习知识喜欢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分析、推理和归纳.进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都有所增强.而且,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引导. 1.注重学法引导,减轻学习负担: 高中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在问题的设计上和知识的传授上与初中都有很大的区别,如:初中教材在介绍气候知识时,只要求掌握其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即可.而高中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气候表格或降水柱状图等相关气候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是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形成、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这时候,如果教师对学生不进行正确的引导,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会明显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如果此时能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进行适当的点拨,他们将很快的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生. 2.倡导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初中的地理课堂多数以“师讲生受”进行,而新课标理念下的地理学习,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应强调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要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方法,倡导交互式的学习方式;要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要倡导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各种讨论,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强调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演绎与归纳的结合、知识传播与获得知识过程的统一;尽量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论证与抽象;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并得出结论,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各层次地理知识,同时获得广泛的地理活动经验. 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地理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认知水平及初中地理仅作为“次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讲授法.学生进入高中后,教师应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尝试,个人认为,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工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熟悉教材、课标,对学科知识体系要心中有数 高一地理教师不单要了解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同时也要了解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这样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科体系,高屋建瓴,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 近几年我省初中地理所采用的教材版本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调整.在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作适当的记录.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后,并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确立带领学生复习初中地理知识的起点和重点. 2.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可采取课堂提问、问卷调查或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进行.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随时掌握的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对以后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 3.精心设计教学衔接内容,重点突出必备知识 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学生的学习的情况后,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彻底解决,高中教材中将要涉及的内容重点复习.例如很多新生对《地球和地图》内容掌握不牢,一些概念混淆不清,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特别是经纬线、经纬度知识.又如区域地理图普遍掌握不好,一方面在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形成空间概念,拿到一幅地理分区图,不知道这是地球上的哪个地方或者说这幅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也不能很好的理解,不能灵活的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在班上贴上中国政区图和世界政区图.平时,给学生提供一些图文、时事资料,让学生在了解这些地理事物、地理事件的同时,也去了解该事物事件产生和发生的空间位置.这样对于进行知识衔接时,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事半功倍,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用图能力. 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对容易忽视和薄弱问题应及时弥补.例如,学生对于初中区域地理掌握不好,高中接触到的时候就感到突然和陌生.这些知识应在学习中注意弥补.根据高中教学需要,可适当拓宽世界大洲、国家和中国的区域地理知识.一些较高要求的计算(如地方时、区时、日期、气温、经度实地距离的计算等),在初中不作要求,但在高中习题中常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要适当加深. 4.合理恰当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初中已有知识. 做好初中与高中知识的衔接,需要占用高中的教学时间,如果在教学中能使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适当增加教学的容量,提高进行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的效率.同时,地理学科因其本身具有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地理事件原理抽象等特点,在教学中有一些复杂的、抽象的问题和现象,如果教师单纯采用语言描述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如果教师能够采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演示,这样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想象力,突破难点. 5.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是成功教学的关键的环.比如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挂图、多媒体教学、诗歌、趣事等,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身心愉快中学习.如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引用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江淮准静止峰的时候引用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让学生发现自己熟知的诗句中原来还蕴藏了那么多地理知识. 通过开设研究性学习,师生共同设计地理小实验,如“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大气热力环流”,“检查学校的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是否正确”,既让学生重温了课本知识,也感受到了自己探究生活现象和地理知识联系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关课本知识,多联系社会实际,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如教师在讲大气逆辐射时候,可以结合早春的寒潮到来时,如何防止作物冻伤等实例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达到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 总而言之,高一是初高中过渡的关键时期,学生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时期教师在对初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能否做好衔接以及能否正确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因此,高一的地理教师要深刻思考、仔细研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的学习特点.
4. 高初中地理教学怎样有效衔接
地理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初中地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它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联系十分密切;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它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难度上跨度大,而地理学习能力不强成了大部分学生高中地理入门的最大障碍,造成了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脱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结合教材内容,找准衔接点,转变教学思路
提高初高中地理学习能力的衔接,首先要从“教”开始,也就是转变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思路。因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衔接,初中教师不仅要吃透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同时要对高中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做到充分研究,直到精准地找到相关衔接点,做到因材施教,突出重难点。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侧重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进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高中地理则更侧重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学习,“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将新知纳入旧知的结构而逐步演化提高的过程,因而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就可以为学生接受高中新知识铺设一个台阶,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二、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观念,培养学习兴趣
许多的初中学生和家长认为地理是“副科”、地理不重要,因此学习地理也就是应付了事。要提高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就要切实转变学生对地理学习不正确的看法,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挂图、诗歌、趣事等多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借助实验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从感官上诱发学生兴趣。
三、注重学法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学习知识喜欢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分析、推理和归纳,学习地理的方法不得当;高中地理的学习对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自学能力等要求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实现从初中到高中的衔接与融合。
1.利用地图,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
对初中学生而言,读图和析图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初中学生对课本上的图不能很好地理解,不能灵活地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高中地理对学生析图的能力和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则是考察的重点。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在进行初高中知识衔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图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填图、析图甚至绘图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第一,填图,把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位置填在地图上,为形成知识体系提供空间平台;第二,析图,通过一图多用、图图结合等方式分析地图中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形成空间概念,形成空间思维能力;第三,绘图,将一些地图根据其轮廓特点,可以绘制成地理简图,把与其相关联的地理事物绘制在同一幅地图上,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形成空间知识体系。
2.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高中地理学习阶段侧重于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更高层次思维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要使学生养成研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如在探究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和治理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试分析黄河发洪水的原因,假如你是水利专家,你打算怎样治理黄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认真倾听,点评学生的发言,注意引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梳理分析问题的思路并记录主要观点。这样引导学生由现象看本质,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交流、探究问题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地理问题,当今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也与地理密切相关。要求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就会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
总之,要想学好初中地理,正确处理初、高中知识的关系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际中遵循初高中教学规律和特点,最大程度地将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从而实现初高中地理的有效衔接与融合。
5. 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衔接知识有哪些
关键词: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学习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学习初中地理的时候,需要有专业的方式,认真了解,了解所学的知识,明确各部分的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之外,我们还必须充分的运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们的初中地理成绩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并且在学习当中如果有自己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和老师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及时的把每一个难点都解决掉,并且加上教科书知识以及可以课外的知识,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内容更加的丰富,让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绩有所提高,但是学到的知识需要在一段时间之后进行再次练习,否则可能会出现忘记的情况.
以上就是学习初中地理的技巧,通过以上的内容,学会以上的方式之后自身的成绩会有一定的提高.
6. 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
初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要正确处理好高中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部分高二文科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感到相当陌生,这无疑给高中地理教学出了个难题。如何抓住基础,适时提升,重组教材内容,强化地理知识的融合,就成为高中地理教师探讨的课题。 根据中学地理课程的安排和高考考纲的要求,一般文科班的地理课教学和总复习的安排都是分科后先复习初中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同时教学高中的选修(一)、选修(二)课程,高三第一学期开始高一必修课程的复习,一直安排到高三第二学期的全市模拟考试前结束(大约在三月下旬)。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对于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是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刚上高中的同学来说,普遍感到高中地理比较难学,特别是高中第一单元的内容,许多同学认为即使把教材上的内容看会了,一到应用时、做题时就不会了。因此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就如何做好知识的衔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转变学生对初中地理的看法及学法。 许多学生对于初中地理普遍认为,只要看一看书,背一背,记一记,在考试时临时突击过关就可以了。考试一结束可能等到上高中的时候也忘得差不多了。对于学生可以说不重视,因此学习也就是应付了事。到了高中我们教师要转变学生对地理是一门副科的看法和学法,介绍地理这门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学习之中。 二、在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首先,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的学习情况。在上高中地理第一节课,或者课下找学生了解,通过书面文字的形式上交上来,老师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记录下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情况,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 其次,研究新课标教材的变化,明确学习的目标 。在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 “知己知彼”后,并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确立复习的起点和重点。 三、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重点突出必备知识。 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衔接,并不是所有的内容一定要有衔接。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复习的内容。如初中学生对于地图的掌握可以说是一个空白,学生不会看图,不知道怎么看图,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有几大洲,各大洲的具体位置更不用说了。因此,在进行知识衔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在高中阶段,应该让学生每人都有一本地图册,培养学生读图、认图,画图的能力。 四、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很重要,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首先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特点,了解地理学习的规律,地理的学习很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的事、身边的现象去了解地理,掌握地理知识。另外地理与其他学科也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如地理上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用化学上的知识来解释;数学上讲球体知识的时候可以用地理上的经度和纬度的知识来分析;英语上的许多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都涉及到地理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让学生培养学会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自己要学会应用规律,总结规律。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才能真正地去了解地理,学习地理,学好地理! 五、拓展区域地理,实现初高中内容的融合 地理学最主要的特点是区域性和综合性,而区域的问题都是综合的,区域地理既是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起点,也是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归宿,任何一种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都发生在一定的区域。从近年来文科综合考试命题看,试题以区域地理作为命题背景和切入点,利用高中地理知识和方法来加以分析和解释,一定程度上区域地理是试题的“门槛”。由此可见,区域地理复习就应该依据高考大纲要求,拓展区域地理内容,实现初高中地理内容的有机融合。 1、构建区域体系,培养空间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 依据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的区域地理内容,记忆重要区域的空间位置,构建“脑图”,解决在地图上定位和定向的知识,为地理学科后继知识学习扫清空间分布的障碍。形成最基本的地图基础。 ①填图,依托图例和注记,把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位置巩固在地图上,为形成知识体系提供空间平台。 ②拆分普通地图,突出主要地理事实,以中心事物为载体,在图中提炼主题,培养提取信息能力。 ③叠加专题地图,将相关联的地理事物放在同一幅地图上,养成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形成综合能力。 2、整合高中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容,用高中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区域特征,形成区域综合分析和空间思维能力,形成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①从经纬网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位置入手,认识地理环境的水平结构。分析区域的气候(包括热量、光照、降水)、植被、土壤、农业等具有地带性特征的地理要素。 ②从地形剖面图着眼,掌握地理环境的垂直结构。根据对地形剖面图的分析,理解一个地区的地势、水文、交通线走向等非地带性地理要素,全面地认识一个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③在准确掌握区域地理环境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的前提下,立足本区,向外延伸,比较区域差异。 ④寻找区域主题,在众多地理要素中找到本区独具特色或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形成规范性的表述,联系周边地区,形成对主题的深刻思想。 3、案例教学 以某区域为载体分析其重要地理要素,如地形(山地、高原、盆地等)、气候、水文(河流、湖泊等)、生物、土壤等,用高中地理的方法分析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总结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7. 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学科知识衔接学习
二、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学科知识衔接学习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地理是高考科目之一,高中地理的学习任务一定要重视。
而初中地理作为非考试科目,
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
仅作为可有可无的“副科”
出现。
同学们也因它是“副科”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所以初中毕业生的地理
基础知识普遍薄弱,
初、
高中地理学习严重脱节。
但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较密切,
且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
难度上的跨度大,
同学们初中地理知识
缺乏,
影响高中地理的正常学习。
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
的衔接与融合非常重要。
一、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高中是同学们成长的两个重要阶段,这两个阶段跨度比较大。升入高中
的学生在思维方式、
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要有一个质的飞跃,
才能适
应高中学习要求。
(
1
)学习态度与方法的转变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
各初中地理教学情况不一,
但同学们要看到,
初、
高中地理知识的不同要求与不同学习方法。
如气候知识,
在初中只要求掌握主要
气候的主要的分布区域,
而高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
成
因和分布规律,
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资料,
分析、
判断和推理气候类
型、形成原因、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学习新的思想和学习方法,否则
同学们会渐渐感觉学习吃力。
(
2
)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地理知识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联系交融,在学习和听课时要充分利用
课本图表、
地图册等,
还要注意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如在学习地形对气候的
影响时,
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用来印证;
“正午太阳高
度角测量”,
要运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
“大气热力环流”,
又涉及到物理理论;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用化学上的知识来解释等。
这些都让同学们发现,
原
来各学科知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地理知识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
比起其他
学科,
地理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许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经常是地理试题的切入点,而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
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
在平时的地理课学习中,
要关注与
地理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
并切实将热点、
焦点问题与所学地理教材相结合,
从
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学习内容的衔接
教学内容的衔接不是初、高中知识简单的罗列与堆砌,而是把中国地理和世
界地理知识与高中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以及选修必修教材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
来,
因为地理事实的空间分布,
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
地理现象的产
生、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初
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
许多原理内容
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案例来阐明。
原理掌握后,
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
的事实来印证,
所以在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
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
实。因此在学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
在高中地理学习之初,
不一定非要先将初中知识重新蜻蜓点水般的重新再看
一遍,
因为初高中对地理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
简单的重复,
往往突出不了学科
重点,体现不出再学的必要性。
8.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思考
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教学为主,目标是掌握地理现象并能对简单的地理现象做成因分析,更多强调“地”而非“理”,这就决定了初中生必须识记大量的地理现象,学习方法以记忆为基础。高中地理则是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更偏重于地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决定了高中生必须具备理解、探索的基本学习技能。初高中地理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明显差异,导致许多刚进高中的学生,感到初、高中地理知识跨度大、联系难, 甚至逐渐对高中地理产生了畏惧感和疏远感。为了帮助学生衔接初高地理的学习,高中阶段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笔者从教初中地理多年,在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
一、研读初高中地理教材与课标。
地理教材与课标是指导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好依据,也是研究初高中地理异同的最佳素材。通过研读教材与课标,初中老师能对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知识框架及对学生知识能力要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能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高中地理知识的框架,也能更好地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
二、培养初中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具有稳定以及持久的特性,兴趣是学生的学习极为重要的内在驱动力。初中学生具有年纪较小,容易接受新鲜知识的身心特点,对于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形式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生活体验是培养兴趣的有效手段,贴近生活的地理知识能让初中学生体会到学习和探索的趣味,让学生爱上地理。
如气温的日变化这个知识点中,初中阶段只需要学生知道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高中学生则不仅要知道最高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还需利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这个知识点来解释原因。初中生知识储备有限,初中阶段也没必要将高中知识下放,但对很多学生来说,难以解释的东西无法深深印在脑海中,必须找到相关的生活体验才能将知识消化。因此,针对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生活体验来加深印象,我是这么为初中学生解释的:大多数学生都得在14:00左右离开家上学,能感受到中午的热浪;下午太阳落下气温要开始下降了,而早晨太阳出来了气温就得开始升高了,一降一升画个折线图,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一天当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而不是想当然的午夜24:00。
不断强化生活体验与地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就能积累起丰富的地理知识。
三、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当代的初中生生活体验很丰富,他们的信息来源广,绝大多数初中生都有外出旅游、探亲的机会,还能从电视、网络上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不乏与地理有关的知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深远,当代中学生求学的动机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地理学科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很多知识能直接服务于生活。当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获取到各种其需要的地理信息,就会认识到地理对其“有用”。同时,初高中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快速成长变化的阶段,学生普遍希望摆脱家庭“束缚”要求“独立”,希望被人关注被人认可。
如2012年7月18日至7月28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直播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面对马拉河湍急的流水、饥饿凶猛的鳄鱼、脾气暴躁的河马,角马们年复一年在塞伦盖蒂草原和马赛马拉草原之间迁徙,很多人都会问这是为什么?初中阶段的学生就能用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简单地为为亲戚朋友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角马的迁徙。
让学生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鼓励学生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学生这种对学科的积极认知,将是整个初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不竭动力。
四、适当触及高中重要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
很多高中阶段的重难点知识,之所以成为了难点,不仅仅是学生缺少对地理现象的直观认识,更重要是缺少对地理现象必要思考和关注。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居住地——聚落一节中要求能分辨出乡村和城市,为与高中知识相衔接,可将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现象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在城市的发展变化谈谈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简单分析所在地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影响。同时明确告诉学生,这是高中的内容,甚至可以告诉学生,所讲解的内容比较难,听不懂没关系,如果听懂了则有利于未来的学习。好奇心会驱使初中生非常认真的参与课堂的讨论,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城市化作铺垫。
五、改变传统初中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同时中考分值小,日常课时少及部分老师对初中地理教学存在误解,使得初中地理教学普遍陷入老师整理知识点,学生考前一个月死背知识点的尴尬境地。这不仅不利于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更会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觉:地理的学习方法就是背。
虽然初中地理教学更侧重地理现象的阐述,但这并不意味初中地理的教与学仅停留在整理知识、记忆知识的层面。在初中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尤其是读图能力。图表是地理信息的最重要载体,贯穿于地理学习的每个阶段。
如初中教材在介绍世界气候的知识时不管是人教版还是粤人版教材都没有完整的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其实这幅图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气候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该图,选取一种气候认真讲解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归纳某种气候的特点,再由学生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总结其他气候的特点,反复进行,直到学生能独立读懂气候类型图,这样这个知识点就会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也能掌握读图提取信息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惊奇地发现初三学生对图表已经有较好的理解分析能力,这种读图能力的加强将非常有利于未来高中地理的学习。
做好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不仅可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后继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在这方面所作的探索只是初步的,我们将继续认真分析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教学脱节的各种情况和主客观因素,努力探索做好教学衔接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使初中地理教学更好地服务于高中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