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主旋律,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地理教学作为中学基础学科,应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怎样在地理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地理学科发展中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挖掘地理学科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它是中学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部分,担负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资源观和人口观的重要任务,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一门学科像地理学那样如此广泛的反映着客观现实。地理环境给人类心理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客观现实,成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动力所在。对宇宙的认识,就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可知的),批判唯心主义的神学观念(如上帝创造一切),使学生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我国旅游资源特别丰富,可以借助山、海、原野之美,焕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国情、国策的教育是我们地理学科的优势。国情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注意对本国公民进行国情教育。如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绝对数量居世界前列,这些优势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资源的人均数量少,利用不尽合理,一些资源破坏严重,这些劣势有助于增 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通过对祖国优越的自然条件、辉煌的文化遗产和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的教学,可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创设良好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各种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心理学家指出 “人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受社会、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是可变的、可逆的和发展的。”一种宽松自由、思维活跃、生动活泼的教学心理环境,能使学生心脑清醒,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力。相反,抑郁的心情会使人的大脑受到抑制,思维不畅,甚而产生逆反心理,严重影响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幽默感,诙谐逗趣的语言,一个小笑话,都可兴奋学生的神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我们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要给全体学生以关注、信任、期望和鼓励,让每个学生每天都得到一定的成功,在成功中体验欢乐、提高信心、增强勇气,从而获得"更上一层楼"的动力。如学到“中国的民族”时,我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班上有没有少数民族的同学、有没有去过少数民族地区、了解少数民族风俗的同学、有没有会唱少数民族歌曲、跳少数民族舞蹈的同学。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培养学生学有用的地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地理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和改造社会的的能力作为目标,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生学习的方向。所以选择那些对于现实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地理事件与知识进行心理教育,能为学生认同。因此,我们要突出地理知识的现实性与借鉴性,使所取的心理教育素材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如,要求学生选择用一种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自己家所在街区或村镇发生的变化,通过查阅地方文献访问本地地理学者,了解本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讨论并列举本地近年来社会面貌发生的变化,感受地理的区域是在不断变化的。很多地理情境都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丰富的感染力。区域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深刻的。不同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合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服饰、饮食、住房、交通、语言等风俗习惯。
而这些人文地理特征蕴含着重要地理背景和原理,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体会地理的价值。现代中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教学时若教师能把生活体验搬进课堂,唤起记忆,对于理解地理原则很有帮助。例如:在“太阳高度角变化与地面获得热量多少关系”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我们买房时楼层的高度是否合适,楼与楼之间相距多远才不会挡光。这种抽象的地理原理,在教学时若能唤起生活体验则问题迎刃而解,学生学得具体亲切,地理兴趣倍增。
四、充分利用地理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地理课外活动是开展国情教育的好形式。它具有机动灵活、选题丰富的特点。课堂教学是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打下基础,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起着巩固、补充等辅助作用;也起着扩展、深化、强化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特别关注这种课外活动的作用。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要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晨以及大社会中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他认为:课内获得的知识是“闻知”“说知”,课外实践获得的知识是“亲知”,“亲知”是根本,“闻知”“说知”要结合在“亲知”上,才能成为“真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和教学过程中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是不可相互代替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旺盛时期,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正常发育,经常为他们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符合他们这一心理愿望。中学生还具有兴趣广泛,喜欢模仿和探索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他们的兴趣爱好得以培养和发展,就能渐渐形成技能和特长。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以生为本,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自然社会等领域出发,让他们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探究,把可行性问题引申为可研究性课题,搞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⑵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德育是老师有目的地正确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是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灵魂。地理学科有着丰富的德育内涵,理应担当德育教育的重要角色。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在学科教学中要积极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做为一名地理教师,要把德育作为地理教学中的灵魂,自始自终将德育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之中。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我做了一下探索。
一、利用教材内容,挖掘德育因素
地理教材包含着及其丰富的德育内容。我们的教学要充分发掘其本身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如通过学习中国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复杂多样的地形、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内容,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这种情感表得外现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爱好;对祖国前途的高度关心和坚定信念;为了祖国人民甘愿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地理教材中的内容是地理教育和思想渗透的依据和基础,我们在充分发挥教材本身教育因素的同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深入挖掘教材,补充必要的、趣味化的材料,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如联系国家的方针政策、祖国发展的实际、世界各国发展现状、国内外重大的事件、联系乡土人情等。例如,在讲中国地土地资源时,教师可根据中的土地资源的有关材料并结合当地土地资源现状补充一些土地资源方面的材料,介绍一些国家土地资源方面的政策。通过这些材料的补充,便可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的土地资源“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并且后备资源不足的现状,使他们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这里便渗透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的教育。
二、课堂教学,强化思想教育
地理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地理现象的分层剖析,将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辨析清楚,再加以综合概括,这样既能获得完整的知识,又能激发和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总而言之,创新思维是一种新颖、有价值,具有高度机动性和持续性,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就只是问题的思维活动。把抽象的文字知识通过形象化模拟,让学生对地理学习感兴趣,是目前地理教学研究中的一大课题。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原理,有力地控制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在一个目标上,从而形成具体形象的地理知识表象,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具演示、地理模型、地理挂图、景观图片、音像显示,以及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思想教育功能的实现过程。利用乡土地理内容进行身边地理学教育。每个学生都对于自己身边的地理环境比较熟悉,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地理教材教学内容与乡土地理素材的有机结合的方式和途径,将地理学思想教育功能融合在具体的地理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具体而深刻,这种教学活动也容易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充分利用有限的地理园活动和时事新闻中地理教育素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地理园活动,同时,鼓励同学们发现身边的地理,及时运用新闻媒体等的地理素材。教会学生地理思维,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益的地理”。这是综合运用地理课进行爱国主义、空间意识、竞争意识、灾害意识和科学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结合教材,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使学生有充分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使学生了解、认识我国伟大、光辉的历史文化,中国人民对人类的贡献,以及我们社会主义祖国通过改革开放,正在蓬勃发展的情形。
英国科学家培根讲过,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只有造纸、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整个历史进程的影响最大。这说明了中华民族对全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发展民族之林中是值得骄傲的。爱国主义体现了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一个伟大民族不仅是政治标准,还是道德规范。因此,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蚀,克服自卑感,增强责任感和为国献身的使命感。
例如,在讲授“中国的疆域”一节时,我重点介绍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然后通过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等内容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讲授“中国的行政区划”时,则重点强调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育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四、树立法制观念,养成良好习惯
为了保护环境,造福后代,世界各国许多法律条文,明文规定污染环境、破坏资源要受到各种不同的惩罚。我国保护环境的法律也相继出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现在地理课本中已写进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大气污染法等。学生在学习地理课地时候要接触到这些法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读资料、讨论、调查等一系列活动,结合学法用法,对学生进行深入的环境教育,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意义,使学生懂得破坏环境的法律的意义,使学生懂得破坏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只是文明道德问题,还有触犯法律的问题。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又强化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对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进行思想教育,应“寓教育于教学之中”。应该看到,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与地理知识教育二者是统一的。在教学中教师应用正确的思想和观点、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统率教、材,将正确的思想、观点、方法贯穿于地理知识教学之中,而不是在地理知识之外,另讲一套理论,以免成为枯燥的说教。二是在地理教学中要力求将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及各种事实讲清楚,揭示其本质、内在联系、演变规律等,使学生受到相关的思想教育。例如,如果能以翔实的材料说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华北平原的堆积作用,学生就可以理解地形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在讲授都江堰水利工程时,如果教师能将“都江鱼嘴”和飞沙堰工程及其在洪水期和平水期的作用讲清楚,学生定能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极大地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三是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般应从感感性到理性,从学生熟悉的、具体的地进事物进行分析,以利于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和激起情感的变化。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图片、数据、生动的地理事例。如能组织调查、考察、参观、访问,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亲身体验,则对丰富情感,促进思考会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四是教师应以正确的观点、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充沛的思想情感去影响学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观点、情感、思想方法都会不断地渗透给学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中,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的情感和观点,都会对学生的成长起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地理教育,不能只为传授单纯简单的地理知识而教学。我们只有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地理学科教学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一方面具有广博的天文地理知识,另一方面具有开阔博大的胸襟、高尚的品德、远大的理想,这才是地理课堂的核心。(作者单位:重庆市长寿区云台镇中学校)
⑶ 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一、地理学科教学是实现环境科学教育的主渠道
在中学各科中,涉及环境教育的主要有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其中地理学科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首先,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其次,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第三,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主旨;第四,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诸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中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初中地理新课程教材中,渗透了大量环境教育的题材和内容。因此,在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当前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进行环境教育可以从不同方面、各个层次、多个角度展开。多年来,中学地理教学主要依据课本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空间被局限与课本知识中。笔者根据近几年初中地理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初步总结了把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二、捕捉教材中的环境知识,时刻结合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初中地理新课程采用把地理要素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的两种方式,其中渗透了大量环境教育是内容,尤其在八年级上册中,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在了地理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教材安排的人口分布、地势地形、水土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等板快,都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重点。我一方面利用书本提供的素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在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如对教材中的一些环境教育的漫画,我采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看图即兴谈感想等方式,加深环保意识;另一方面,结合当地当时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根据书本知识以及自己所调查搜集到的资料,就对书本上提出达到问题写一些小论文,学生的这些作品也就作为他们的平时成绩记载下来。如结合八年级上册73页的《小鸟的悲哀》等一组漫画,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发表自己的感想后的基础上,让班级没一个组合作选题写出一篇相关的小论文,并进行评比。由于贴近生活,又加入了评比竞争机制,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环境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三、加强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信息的开放性,体现教学结论的开放性,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在环境问题普遍存在的今天,环境问题的发展变化是非常迅速的,详实生活中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着新的信息。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仅限于地理课本中的环境知识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也不利于学生真正了解和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动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加强教学信息的开放性。一方面,教师应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多元化的环境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教会学生如何寻找并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信息来学习和探索。
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因时因地而异,解决环境问题的重点和方法有因时因地而异。由此可见,环境教育结论应是开放性的。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强求学生对每个问题都得出完全一致的看法,而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独特的意见,教师再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最后得出一个或多个较为合理的结论。更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辨证全面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达到环境教育的真正效果。如在对水污染的环境问题的研究中,就带领学生着重对无锡市区河道内水体污染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河道上游水质的日益恶化;二是河道周围有些工矿企业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三是河道周围的各种餐饮业排放污水;四是河道内各种机动船只的污染;五是生活污水的污染。同时,组织学生参观芦村污水处理厂,了解本市排污现状以及污水处理的状况和具体过程。然后就这几种原因及了解到的污水处理知识组织学生讨论应该采取的措施,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的环保观念得到了增强。
四、增强地理环境教育的活动性,提高学生的环境能力。
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应该冲破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活动性。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以活动的思路设计教学,把学生的活动有机地引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可以改变课堂中学生总是“坐着听”的局面,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如上课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社会调查资料;就某个问题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进行辩论;对某些环境问题的产生进行模拟实验等等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相对而言,环境科学比地理科学更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尤其需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课外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在组织环境教育的课外活动时,应突出应用性、可操作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比如在对家乡水资源环境调查中,第一次进行实地调查时就先让学生对太湖的环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根据他们各自的观察和各自的兴趣,让他们就一个很小的侧面来具体调查家乡水资源的情况。如有的同学专门研究市区河道内水质情况,有的同学专门研究污水防治的问题,有的同学专门研究游客对水环境的看法的问题等等。同时,还特意组织部分学生到野外山区,进行了为期4天的山区野外考察,对水源头的水质状况的进行探究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水质日益恶化的现状。然后根据调查汇总成为一篇调查报告。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环保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交往。这也正是在新课程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学以致用,加强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
在进行一个阶段的环境教育或开展了一次比较大的环境教育的活动后,每一个同学要把自己的体会或在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写下来,再配以大家在活动中的照片,在学校以专题墙报的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还走出校门,到社区中以标语和专栏的形式向社会进行环保宣传。学生们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自己又得到了一次自我的再教育,又一次的强化了环保理念。为了让大家的环保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学生中开展征集《每日环保一件事》的活动,每个学生都要求自己提出一条必须做到的环保措施,由学生相互监督,比如有些同学提出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使用一次性筷、节约用水等等,这样,也就真正促进了学生的环保行动。
总之,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极其重要的内容。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在教学中始终贯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应使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学科教学每一个细节。同时,环境教育还应该落实到课外探究活动之中,让学生在采用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和环境能力,加强学生的环保行为,使环境教育真正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⑷ 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政教育
各个学科都要渗透思想教育,思想无小事
⑸ 如何在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地理教学中充分挖掘适合心理教育的教学内容
传统教育中,地理教学往往注重于传道、授业、解惑,可能影响或制约了学生智力的发展、个性的发展,甚至品德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地理学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内容的趣味性和知识的丰富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为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壮美的河山,令人惊奇,自然赋予人类如此丰富的恩赐,令人崇敬。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与无知,令人愤怒。人文地理中的国情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关心祖国、关心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时事热点话题可以培养学生产生不同见解的思维能力。我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邮电等事业的发展可使学生了解到我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毅力,在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国情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教师要悉心地去领会并渲染这些教育因素,打开学生的心灵闸门,形成一股情感的洪流,使之稳定、扩大、延伸,并升华至知识之爱、人类之爱、自然之爱、祖国之爱。
二、在地理教学中施行优点"轰炸"
针对有的中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自卑感强、自信心不足的心理特点,在地理课上施行优点"轰炸"活动,让全班的每一个同学都说出某某同学上地理课的优点或长处,使这位同学感受到自己在地理课上还有这么多的优点,增强了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消除对上地理课的抵触情绪,使自己感到"我也不比别人差"。这样同学们就可能喜欢上地理课,喜欢自己的同学,并能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位置"创设
一堂成功的地理课,就需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地理课的认同感。在地理教学中,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一定的"位置",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有"位置",能够在地理课上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例如:在学习《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时,引导学生列表比较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四种类型,探究每种类型对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并进行描述和解释。同学们分组讨论,思维活跃,总结认真。而且学生基本能抓住要点进行分析:有的同学把亚洲的水稻种植业的改进措施搬迁到米易的水稻种植业上来;有的同学则把米易的立体农业和一般混合农业作比较并借鉴;有的同学描述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如何增大科技投入,如何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如何合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使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和谐统一等等,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是教师给他们以探究时间、创设位置的结果。通过这种位置的创设,学生不仅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当然这种"位置"的创设是多方位的,除此之外,还可以是语言的表达、上网查询资料、组织协调能力、板书能力等,有了一席之地,学生就会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集体,投入到学习园地之中。那么如何在班级中为学生创设"位置"呢?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地理特长,并给他提供表现的机会;其次对有地理知识素质而没有挖掘出来的同学要帮助他挖掘出来,促进提高;再次是对那些对地理课不感兴趣的同学要根据他的个性发展倾向,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四、在地理教学中设计角色扮演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设计有趣表演,可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让学生走进教材,走进人物的心理世界,再现某种场景,缩短教学中人与人、人与教材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教育,产生美好的心理感受。例如,在学习长江沿江地带时,针对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形上的客观差异,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让学生扮演专家学者,提出有益的开发设想。这样的情景设置,学生立即进入角色,带着一份好奇,带着一份疑问,带着成就感,愉快地、争先恐后地认真思考,积极回答。有的同学说可以在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有的同学说可以在长江沿线发展旅游业;有的同学说可以在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有的同学说可以在中下游发展内河航运等等,不一而足,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此时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积极性高,表现出极强的参与能力,为知识探究奠定了基础。
五、在地理教学中融入情感与志趣教育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如爱不释手、乐此不疲等。同时,情感与兴趣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当然包括地理学习活动在内。因而理智的情感和高尚的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和使人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必须引起我们地理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内部动力。但是不能只停留在对兴趣的培养上,而应该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志趣的培养。兴趣常常由于某一行为的完成,得到满足之后而告终;志趣则使人产生坚持不懈的追求欲,不论暂时得到满足与否,他将永远保持浓厚的兴趣,甚至把失败看成功再努力的契机,永不丧失其乐于追求和学习的情感。当然,不能忽视兴趣的培养,因为它是志趣培养的基础,是教育的关键。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广大地理教师的共同努力,促进学生顺利成长,并得到全面发展。
⑹ 如何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突显人文素质培养
如何在地理学科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与人文构成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双翼,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也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构成。长期以来,我国的地理学科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与技能的科学素质培养,忽视和淡化人文素质的倾向。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新一轮的地理课程改革,在总结和回顾地理学科教育教学的经验得失和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地理学科教育要注重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整合。因此,发挥地理教育兼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两大领域优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成为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应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人文与人文素质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周易》一书,其贲卦中有“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解释。现代的人文一词,其内涵和外延均有了较大的充实和发展,它既指人事,也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则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以较好地处理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使每个人达到智力、德行、情感、体质等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发展,完善人的综合素质。
二、地理学科教育与学生的人文素质
爱因斯坦曾指出:“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的知识和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的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助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与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及社会有合适的关系”。人文素质对于构成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形成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对于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是至关重要的。地理学科教育包含了大量的人文教育资源。地理学以研究人地关系为主线,研究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自然地理研究地表的自然地理环境,揭示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人文地理则注重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文事象区域系统,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其研究的人文事象在中学地理学科中有多方面的内容体现,如人口、民族、语言、宗教、聚落、政治、军事、经济、商业、交通、文化、旅游等等。地理学科教育在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思想,树立正确的态度,建立良好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完善人文素质。地理学科教育中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为学生思想感情、道德观念、个性品质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在地理学科教育中加强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可能。
三、在地理学科教育中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把握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就地理学科而言,则强调要坚持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统一的理念。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不应单独提升科学或人文素质,而应使两者在现代化的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地理学科教育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形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致使地理教育只强调地理科学规律的客观物质性和技术应用,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另一方面要发挥地理学科在培养和形成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的独特学科优势。《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定位于学生科学与人文和谐发展,强调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知道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方法和结论,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领会地理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受到一定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渗透。地理学科教育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对地理有初步的认识,体会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认识地理学对于未来终身学习的作用,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感受地理学的美;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关心、理解和包容地球上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具备初步的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使学生把兴趣、好奇心和负责任的态度相结合,敢于质疑和证伪,愿意接受不确定的事物,具有批判性思考力;要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和人口、环境、资源、全球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在地理学科教育中的知识呈现、活动安排,潜移默化地贯穿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充分挖掘和利用地理学科内容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素材新的初中地理教材(如湖南版、人教版)及高中地理实验教材,广泛地涉及了人文教育的内容,并加大了活动探究等实践和学生体验内容,这为我们开展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便利和可能
⑺ 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地理知识渗透,严密的逻辑推理,师生情感的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把地理学科中的德育内容充分展示出来。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教学过程,达到德育的内化。一、利用课堂教学,实施德育教育地理科学是反映地理事物、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分布规律的科学,既有大量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空分布,即经常说的“地”,又有这些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即“理”,作为地理教学来讲,不仅要明确地理事物的分布,还有必要弄清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并通过归纳、分析、对比等教学方法,借助多种教育手段揭示知识间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水平,自觉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其德育水平。
⑻ 怎样在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要协调好人和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及资源的意识。 1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作用 环境保护意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环境教学其是地理知识学习的保障,而不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因此,教师要重视环境教育,让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教师首先需要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并且挖掘其中的环境教育素材,将教材内容同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启发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价值,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让学生树立并提高可持续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能有效的管理及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处理社会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环境教育的中心内容。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对学生学习地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2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策略 2.1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一个主要地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和环境有关,可以用来作为环境教育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想有效的渗透环境教育,就需要先充分掌握及研究教材内容,能够分析及挖掘其中的有效教学素材,发挥出教材的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认真考虑环保教育的目标,有效挖掘书本中的教学素材,尽量让教学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内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并且具有较好的说服力。这样,
⑼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地理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往往会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这的确对实际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可如何在地理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心理健康有机结合等一系类问题依旧等待商榷和解决。
在不断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地理课堂已经逐步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二者相辅相成,对学生的成长也有着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但就目前中学课堂现状来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群体的充分重视。
教师、家长总是统一战线,一味地要求孩子考取高分,这也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是简简单单停留在分数的层面。更进一步来说,成人才能成才,只有将德育与智育共同作为教育目标,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