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农民工进城务工对农村的影响(利与弊)
利:1、 增加收入:务工收入一定大于务农收入2、 增加人力资本:学会了一门手艺,增加了一些知识等3、 增加社会资本:扩大了关系网络,增加了与人交往的技巧4、 提高对后代教育的支付能力:有钱给孩子交学费,买必要的学习辅助工具5、 提高赡养老人的支付能力:有钱给老人治病,买保健品等6、 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基本上都带回家里,用于修建新房,购买大宗家用电器等。7、 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一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缓解了土地承载压力,也使得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经济作物成为规模经营的首选,这样就改善了农业产业结构。8、 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有些外出务工农民看准了农村本地市场的潜力,将积累的资本投入非农行业,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他们要么将外出务工学到的技能与当地资源结合,要么为外出务工家庭的消费提供市场,繁荣了农村市场,方便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甚至为他们带来新的理念,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弊:1、 疏远了跟家乡亲友的关系,减少了原来具备的初级社会资本存量。2、 减弱了在子女人格塑造方面的教化功能,减少了对子女学习和成长的关注,导致子女的被遗弃感,从而增加了他们产生心理和行为偏差的概率。3、 虚假示范效应:常年外出的父母出于对子女的愧疚,对他们常常出手大方,使子女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在外面挣钱很容易,导致他们厌学情绪的产生和蔓延。4、 弱化了对老人的赡养功能:尽管外出务工提高了对老人的经济支持力度,但一方面老人本来就处于消费低谷期,另一方面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支持,因此,总的来说,对老人的赡养力度是下降了。5、 强化了祖孙互动的消极效应。本来儿孙绕膝是天伦之乐的体现,但如果老人膝下只有少不更事的孙辈,老人就不得不担负起照料他们学习、生活的重任。祖辈不得不收起慈祥的天性,摆出父辈才有的威严,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祖孙之间关系的紧张。另一方面,有些自身还很弱小的孙辈不得不代替他们的父母照顾年老体弱的祖辈,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果祖孙辈之间有了父辈的自然连接,那么这两辈人之间的互动将会是其乐熔融的两性互动,缺失了这一环,其消极效应就被放大了很多倍,以致于成为他们不能承受之重。6、 增强了农民被剥夺之感,增加了社会动荡的因素。在城市里,干同样的活,农民工拿得最少,而且各项社会保障也与他们无缘,还要遭受自己国人的歧视。一旦年老体弱,他们还是得回到农村。如果发生工伤事故或者得了职业病,往往会被提前打发回家乡。如果讨薪,还可能遭遇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会产生绝望感,而一个绝望的人是可能干出一些不理性的事情的,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7、 使农民快速“市场化”,加速了农民原子化的过程,削弱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农民没有领悟到市场经济的真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特定的游戏规则。只看到了其表明现象——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是无可厚非的。在这种不正确的认识下,他们的投机心理膨胀,在过度构建和利用社会资本的同时,抛弃了原有社区伦理的约束,坑蒙拐骗、横行乡里,不惜损人利己来达到致富的目的。村民的价值判断也出现了偏差,只要能给自己带来物质利益的人,他们就盲目崇拜,希望跟他们一起做事,以求分一杯羹,根本不追究他们行为的正当性。那些富起来的人,也失去了传统的“造福一方”的社会责任,不仅不回报乡里,反而投资于那些破坏环境,甚至毒害青少年的行业,如在城市里无从藏身的黑网吧正在农村肆意蔓延。结论:农民进城务工的利主要体现在经济收益上,而弊主要体现在社会层面上。从短期看,经济收益重于社会收益,因此进城务工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从长期看,则相反。因此,在制定农村政策时,要多加权衡。
从整体上说,农民工进城对于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其自身所带的农村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从有利方面看主要有:
1.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大量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当地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了商品的出口,使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代,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跻身世界十大外贸大国,并且长期保持贸易顺差优势。
2.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许多城市居民在选择工作上“挑肥拣瘦”,对于有些工作甚至不屑一顾,如果不依赖外地的农民工,城市的基本生活秩序都难以维持。而进城打工的农民一般为临时工、合同工,他们对工资的期望值不高,对工作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报酬、社会地位没有太多的要求和考虑。他们有的从事一些城市居民不愿干的工作,例如:掏下水道、环保工人、建筑、搬运、家庭保姆等。这些农民工的到来,为当地的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3.拉动了商业、交通、邮电、金融业的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城,成为城市中的消费群体。随着人数的增加,他们对粮食、副食品以及日用消费品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多。据测算,大城市每增加10万名流动人口,每天需增加5万公斤蔬菜,10万千瓦时电力,2400万公斤水和730辆公共汽车。其中一些人从事地区之间的商品贩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平抑物价、活跃市场的作用。农民工每年季节性的外出集中在春耕生产、夏季双抢和春节前后,一年形成三个客运高峰期。另外,打工者经常与家人及朋友通过电话和通信联系,并把挣到的部分工资寄回家乡,这无形中促进了我国邮电、通讯和金融业的发展。
从消极方面看:
在繁荣的城市经济中,农民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对城市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压力。由于农民工的进入,增加了城市工作寻求者的人数,在城市就业岗位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工就业与城市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的矛盾。
2.加重了城市交通负担。流动人口的增加使本来就很紧张的城市交通问题更为严峻,农民工在城市流动频率高,出行率高,出行量大,并且主要依赖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这使得交通拥挤、乘车困难的问题更为严重。通过对上海、广州、武汉、北京等城市的调查表明,大城市流动人口的出行率一般在90%以上,并且80%左右的出行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其中,依靠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出行量占60%以上。据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沈阳、武汉六大城市测算,工交车辆的平均速度每下降1公里/小时,相当于六大城市减少了1500辆公共汽车的运输能力。随着车速的下降,城市职工上下班候车、乘车时间延长,大城市职工上、下班乘、候车时间平均延长1小时左右,为此,每个职工一年要耗费相当于50个工作日的时间。
3.对城市的社会治安带来潜在的隐患。近年来,我国大城市的违法犯罪率普遍上升,其重要特征就是流动人口作案率增加。一方面,很多不法分子混迹于“民工潮”的大军中,从事倒买倒卖、偷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由于他们采取种种不法手段诈取钱财,故容易引发打架斗殴的现象,有的甚至发展到了行兇抢劫、杀人越货的地步,这给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在民工中也有一部分人以到大城市“淘金”为目的,但是,有些人素质较低,只知赚钱,法律观念淡薄,有些人心存侥幸,明知故犯,在大城市从事无证经营、哄抬物价、偷税漏税等非法牟利的活动。此外,进城农民工特别是外来女工的婚恋生活像经不起摔打的玻璃花,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近些年来,广州市妇联受理的包“二奶”非法同居、第三者插足、重婚案件呈上升态势,其中女方当事人90%以上是外来打工妹。更有甚者从事卖淫嫖娼和吸毒、贩毒等丑恶活动。
4.增加了计划生育和城市环境管理的难度。关于农民工的生育问题也成为各地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难点。广东省目前育龄流动人口超过1800万,其计划外生育率达20%以上,其中不少是属于家庭式流动,有的甚至是专门为逃避计划生育才外出的。广州市海珠区在对全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检查中发现,没有领取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占检查人数的80%,而这些人员中又有80%属于外省来广东打工的民工。同时,大量民工居住集中的城乡结合地带和城市中心区,由于管理跟不上,常会出现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市容杂乱,人、畜发病率上升,传染病乘虚而入的现象。有些农民工把农村的一些陋习带到城市,如随地吐痰,乱丢乱扔,这不仅加剧了疾病的传播,而且对城市文明形象的塑造和城市品位的提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据测算,大城市每增加10万名流动人口,每天会产生10万公斤垃圾,排放2300万公斤污水和污染物,据不完全统计,为解决流动人口所带来的上述环境问题,一个大型城市平均需要额外支出6000万元。
二、对策建议
为了有效疏导大量进城的农民工,提高正面效应,我们建议:
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进城就业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措施既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国家要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维护农民与市民的平等,市场准入机会平等,公共用品共享共用。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清除农民进城的障碍,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依法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让外来人口逐步融入城市。
2.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国家应采取相关措施,促进劳动力质量提高。将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以适应就业工作的需要。同时,注重对农民工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以促进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城市环境的美化和有序管理。
3.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当今的户籍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影响农民进城务工的重要制约因素。虽然一些地方已经制定了政策,采取了措施,实现城乡户籍统一管理,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非“国民待遇”现象。为此,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政府应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和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企业用工要打破户口身份界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符合用工条件的农民,企业有权自主聘用,劳动保障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及时为其办理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手续,并实行一条龙服务。从而为农民工进城就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
4.建立农民工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农民工虽然进城创造了财富,但大量农民工社会保障程度很低,农民工群体近乎游离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目前,应加快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主客观方面条件的制约,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不宜也不可能求大求全、齐头并进,而应坚持分类分层分阶段逐步推进的策略,依次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尤其是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失业和生育保险制度,积极而有效地逐步维护和实现农民工的基本社会保障权益。要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并通过职业福利和社区服务等方式建立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制度。
② 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就是从农民开始的,
③ 民工流动现象对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影响
民工流动现象对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影响?
从有利方面看主要有:
1.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大量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当地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了商品的出口,使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代,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跻身世界十大外贸大国,并且长期保持贸易顺差优势。
2.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许多城市居民在选择工作上“挑肥拣瘦”,对于有些工作甚至不屑一顾,如果不依赖外地的农民工,城市的基本生活秩序都难以维持。而进城打工的农民一般为临时工、合同工,他们对工资的期望值不高,对工作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报酬、社会地位没有太多的要求和考虑。他们有的从事一些城市居民不愿干的工作,例如:掏下水道、环保工人、建筑、搬运、家庭保姆等。这些农民工的到来,为当地的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3.拉动了商业、交通、邮电、金融业的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城,成为城市中的消费群体。随着人数的增加,他们对粮食、副食品以及日用消费品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多。据测算,大城市每增加10万名流动人口,每天需增加5万公斤蔬菜,10万千瓦时电力,2400万公斤水和730辆公共汽车。其中一些人从事地区之间的商品贩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平抑物价、活跃市场的作用。农民工每年季节性的外出集中在春耕生产、夏季双抢和春节前后,一年形成三个客运高峰期。另外,打工者经常与家人及朋友通过电话和通信联系,并把挣到的部分工资寄回家乡,这无形中促进了我国邮电、通讯和金融业的发展。
从消极方面看:
在繁荣的城市经济中,农民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对城市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压力。由于农民工的进入,增加了城市工作寻求者的人数,在城市就业岗位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工就业与城市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的矛盾。
2.加重了城市交通负担。流动人口的增加使本来就很紧张的城市交通问题更为严峻,农民工在城市流动频率高,出行率高,出行量大,并且主要依赖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这使得交通拥挤、乘车困难的问题更为严重。通过对上海、广州、武汉、北京等城市的调查表明,大城市流动人口的出行率一般在90%以上,并且80%左右的出行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其中,依靠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出行量占60%以上。据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沈阳、武汉六大城市测算,工交车辆的平均速度每下降1公里/小时,相当于六大城市减少了1500辆公共汽车的运输能力。随着车速的下降,城市职工上下班候车、乘车时间延长,大城市职工上、下班乘、候车时间平均延长1小时左右,为此,每个职工一年要耗费相当于50个工作日的时间。
3.对城市的社会治安带来潜在的隐患。近年来,我国大城市的违法犯罪率普遍上升,其重要特征就是流动人口作案率增加。一方面,很多不法分子混迹于“民工潮”的大军中,从事倒买倒卖、偷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由于他们采取种种不法手段诈取钱财,故容易引发打架斗殴的现象,有的甚至发展到了行兇抢劫、杀人越货的地步,这给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在民工中也有一部分人以到大城市“淘金”为目的,但是,有些人素质较低,只知赚钱,法律观念淡薄,有些人心存侥幸,明知故犯,在大城市从事无证经营、哄抬物价、偷税漏税等非法牟利的活动。此外,进城农民工特别是外来女工的婚恋生活像经不起摔打的玻璃花,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近些年来,广州市妇联受理的包“二奶”非法同居、第三者插足、重婚案件呈上升态势,其中女方当事人90%以上是外来打工妹。更有甚者从事卖淫嫖娼和吸毒、贩毒等丑恶活动。
4.增加了计划生育和城市环境管理的难度。关于农民工的生育问题也成为各地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难点。广东省目前育龄流动人口超过1800万,其计划外生育率达20%以上,其中不少是属于家庭式流动,有的甚至是专门为逃避计划生育才外出的。广州市海珠区在对全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检查中发现,没有领取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占检查人数的80%,而这些人员中又有80%属于外省来广东打工的民工。同时,大量民工居住集中的城乡结合地带和城市中心区,由于管理跟不上,常会出现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市容杂乱,人、畜发病率上升,传染病乘虚而入的现象。有些农民工把农村的一些陋习带到城市,如随地吐痰,乱丢乱扔,这不仅加剧了疾病的传播,而且对城市文明形象的塑造和城市品位的提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据测算,大城市每增加10万名流动人口,每天会产生10万公斤垃圾,排放2300万公斤污水和污染物,据不完全统计,为解决流动人口所带来的上述环境问题,一个大型城市平均需要额外支出6000万元。
摘自网络
④ 农民工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1. 从历史的角度看,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是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这个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大家知道,工业化、城市化,在近代以来,已经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被验证并加以推崇,已经成为一个现代过国家发展不可逆转的过程。纵观世界历史发展,无论是近代的美国还是法国,亦或日本、英国,都通过工业化实现了民族的腾飞与发展。中国的暂时落后恰恰从反面说明没有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工业化发展以及伴随其发展的城市化发展,就没有农村人口正常有序,大量地向城市流动,也就没有社会的快速发展进而导致落后。而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劳动力的集中,造成农村人口向城镇区域集中,人群的集中就必然带来市场活动、商业活动已服务业的发展,再次创造就业机会。这种聚集于发展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也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体发展的直接表现。所以农村人口正常有序,大量地向城市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工业化发展是与城市化发展紧密相连。
2. 从现实中看,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出路问题是社会和谐发展所必须的。城镇化不是把农村建造成为城镇,我国许多边远地区的农村,很不适合人口居住,除了“封山育林”之外,很难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城镇化,只有把农村人口吸纳到城镇,提升城镇的人气指数,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健全城镇的社会功能,进而克服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弊端,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3. 妥善处理好农村大量人口向城市正常,有序,合理的流动是解决三农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这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城市不可能独立于农村独自享受现代文明,就像一个人不可能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诚然,城市里有富余劳动力存在,失业人口存在,但与此同时城里也有很多工作岗位,城里人不愿意干或干不好,农村劳动力来,却能找到相应的岗位;从另一方面看,城市人口增加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人多了,衣食住行需求增加,相应的服务岗位需求也增加了。此外,随着各大城市的的发展,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推力与城市吸力的共同作用,必将进一步促进一些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人口向城市中的二、三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化发展。如此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双赢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之呢?
4. 从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看,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正常有序、合理的流动是社会生产力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是支撑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而人,是最宝贵的生产力,这是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生产力的弃之不用,那无异就是犯罪。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好是此发展间隙的有益补充,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城市化过程中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均衡发展。
5. 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也需要妥善解决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否则城市的城市化发展就成为无米之炊,无源之水。诚然,我方也注意到,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之初,的确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从国家近年来实施宏观调整措施上来看,这些负面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
以上内容转自BAIDU网友zxmjacky。
⑤ 农民工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什么作用
1. 从历史的角度看,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是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这个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大家知道,工业化、城市化,在近代以来,已经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被验证并加以推崇,已经成为一个现代过国家发展不可逆转的过程。纵观世界历史发展,无论是近代的美国还是法国,亦或日本、英国,都通过工业化实现了民族的腾飞与发展。中国的暂时落后恰恰从反面说明没有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工业化发展以及伴随其发展的城市化发展,就没有农村人口正常有序,大量地向城市流动,也就没有社会的快速发展进而导致落后。而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劳动力的集中,造成农村人口向城镇区域集中,人群的集中就必然带来市场活动、商业活动已服务业的发展,再次创造就业机会。这种聚集于发展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也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体发展的直接表现。所以农村人口正常有序,大量地向城市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工业化发展是与城市化发展紧密相连。
2. 从现实中看,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出路问题是社会和谐发展所必须的。城镇化不是把农村建造成为城镇,我国许多边远地区的农村,很不适合人口居住,除了“封山育林”之外,很难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城镇化,只有把农村人口吸纳到城镇,提升城镇的人气指数,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健全城镇的社会功能,进而克服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弊端,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3. 妥善处理好农村大量人口向城市正常,有序,合理的流动是解决三农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这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城市不可能独立于农村独自享受现代文明,就像一个人不可能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诚然,城市里有富余劳动力存在,失业人口存在,但与此同时城里也有很多工作岗位,城里人不愿意干或干不好,农村劳动力来,却能找到相应的岗位;从另一方面看,城市人口增加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人多了,衣食住行需求增加,相应的服务岗位需求也增加了。此外,随着各大城市的的发展,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推力与城市吸力的共同作用,必将进一步促进一些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人口向城市中的二、三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化发展。如此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双赢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之呢?
4. 从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看,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正常有序、合理的流动是社会生产力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是支撑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而人,是最宝贵的生产力,这是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生产力的弃之不用,那无异就是犯罪。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好是此发展间隙的有益补充,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城市化过程中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均衡发展。
5. 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也需要妥善解决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否则城市的城市化发展就成为无米之炊,无源之水。诚然,我方也注意到,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之初,的确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从国家近年来实施宏观调整措施上来看,这些负面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⑥ 农民工进城对城市的影响(利与弊)
利:①为自己也为农村带来了相当的经济收入,一来可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而来可以增加农村的财政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②可以缓解农村的人口压力,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③剩余劳动力的迁移还能提高农村的人口素质。④迁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缓解就业的结构性压力。⑤剩余劳动力的迁入能繁荣市场、促进消费,促进地区社会发展。⑥剩余劳动力的迁入能够优化城市的人口结构。⑦迁入往往伴随着城乡文化的融合。⑧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入改善了城市的人才结构。
不利:①农村教育发展受影响;②由于农村青壮年的迁出,家中没有“顶梁柱”来撑大局,家庭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造成乡村的治安环境恶化和社会秩序的混乱;③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基层组织建设受影响。④由于劳动力外迁造成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足,农村里只剩下那些不适宜从事田间劳动的老幼妇孺,从而引发了如今各个对方普遍存在的田地抛荒现象;⑤留守儿童问题和空巢家庭问题不断显现。⑥大量的人口迁入导致了城市的结构性就业竞争,毫无疑问,怎么庞大的群体要生活,必须谋生和找工作,而如果城市提供不了足够的就业岗位,就必然会造成城市的结构性就业竞争压力。⑦贫富差距矛盾更加激化,两种文化碰撞显性化;⑧影响城市形象第四,大量的人口流入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沉重压力。⑨新增的人口良莠不齐,为了生计他们会采取任何办法来生存,所以一部分迁入者就有可能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从而社会秩序混乱。
⑦ 分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高中地理)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 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标志,这种因社会进步而推动劳动力必须转移到具有更高劳动生产率的活动,。所以无论是流入城市还是从事农村其它产业,农村劳动力都将取得更高的收入。
但是由于河南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还没有完全从传统农业经济和农业社会中脱胎换骨出来,第二、三产业和城镇的接纳能力弱小,所以河南省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主要转向东部沿海城市,以增加收入。
(二) 加快农业现代化
自由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平均利润率必须提高到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否则就没有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这种内在的推动力促使着农业快速实现现代化来提高生产率。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土地承包经营后便可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促进了社会劳动力的分工。并且由于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力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制度、住房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有利于维护更多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我国后续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不高,规模不大,所以城镇发展空间还很大。
(四) 提高农民素质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首先,只有具有一定能力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够顺利脱离农村进入城市,这就迫使农村劳动力加快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身素质。虽然河南农村劳动力素质一般较低,转移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和技能培训人员的比例小,但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助于提高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素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 造成农村家庭结构不合理
中国即将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由于大多数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大部分农村出现了“空巢老人”的现象;另外,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均收入低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等一系列问题,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老人被迫承担教育孙辈的“隔代责任”,孩子得不到父爱母爱,老人得不到关注,农村家庭结构很不合理,由于河南省农村人口众多,所以该现象特别严重,急需解决。
(二) 并不是真正的转移
现实情况是,中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是真正的转移,他们在城市只是简单地打工挣钱,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中去,这些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没有住房,也不能享受关于居民的各项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这也是河南省的外出务工人员在东部沿海城市的生活现状。
(三) 导致部分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外流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失去强大的动力。在某些区域甚至大部分土地荒芜,无人耕种,成了名副其实的“空村”。但是这种情况也为我国加快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河南省要在这当面加紧探索,争取为其他地区的在处理类似问题上做好榜样。 (四) 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以消除的症结所在
中国经济的外延增长很大程度来源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在这种结构下,只要付出高于农村收入水平的工资,就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是低层次的转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企业采取雇佣更多劳动力的方法完成对技术进步的替代,这样不仅不利于第一产业的发展,反而更加阻碍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是未来河南省在处理劳动力转移问题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⑧ 农民工对城市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农民为共产党打天下,打完又回农村了,城里人又回城里了,开放后农民进城为城里人盖好楼房,道路,然后哀求城里的老板给点工资,又回农村了。城里的老板拿点钱到农村,农民的地就被征用了,不知道有没有补偿,然后他们就成了农民工,他们三代内都买不起城里一套房,然后他们后面的八代,代代都是贫二代,世世为奴
⑨ 地理作业:为什么农村人迁入城市,这样会给城市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又有什么解决方法300字文章
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有: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在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各种形式的城市化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作用。在对三种形式的城市化的分析过程中,通过以上我们对城市化含义的了解,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各种形式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一).集中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在这种城市化的过程中,暴露出原有的很多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1.旧的户籍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所实行的户籍制度在特定时期确实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扩展,这一制度已经成了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3]。几十年前,划出的“农村人”和“城里人”的这个鸿沟已经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城镇经济发展的障碍。众所周知,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农民进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局面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还将长期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应尽快逐步改变现有的落后的户籍制度,为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2 .进城外来工的应享受的“国民待遇”难以实现
城市建设创造了大量的建筑业、工业等就业岗位;进城的外来工也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据北京市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进城外来农民工对北京市2003年GDP的贡献率在10%左右。同时,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就业学到了各项非农就业技能,感受到了城市文化,领略到了市场竞争,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样,进城务工也是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中农民进城打工却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而且他们的工资、福利、医疗等都得不到保障。同样另外一个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难的也成为诸多媒体所关注的另一个热点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一个长远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外来工的生活、工作,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如2004年初开始报道的泉州工人严重短缺的情况,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及城市信用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招工春荒”现象在福建省泉州市2004年再次出现。原因何在?泉州市有关官员认为:一是有些小企业拖欠工人工资;二是劳动环境差;三是工资待遇低。创造好的“打工环境”,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政府责无旁贷。无论是从关怀弱势群体、以人为本的要求出发,还是从经济发展的目标出发,政府都应该拿出切实的行动来。尤其是在当前打工者尚没有完全组织起来与强势力量进行博弈时,政府的作用更显得重要。
(二). 分散型城市化
分散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经济活动、人口向外扩散。它意味着大城市城郊及其周围非城市地域的迅速发展。分散型城市化在空间形态上又可分为两种形式:(1)外延型(或连续型)城市化。即城市从地域上逐渐延伸,形成规模不等的“城市带”或“城市群”。(2)飞地型(或跳跃型)城市化。即大城市为了长远发展的需要,在距自己一定距离处新建一个城市或使原有居民点发展为城市[4]。分散型城市化在城市的中级乃至高级阶段占主导地位。而在当今中国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日益暴露出许多分散城市化的问题。
1.大城市病日益突出
当今中国的大城市病已经相当严重。交通拥挤、资源紧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在困扰着城市的进步[5]。今年来我国大城市的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城市圈开始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而许多特大城市也开始着手兴建“卫星城”希望能解决大城市病的诸多问题。如北京市改委主任丁向杨在北京市十二届人大会议上向市人大作报告时提到,北京市将按照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标准,公开招标确定高水平规划设计,建设几个适合五十万以上人口居住、就业的新型“卫星城”,借以来疏散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但是,实际运行中发展“卫星城”很多的时候却是使城市更加“臃肿”,“城市病”的现象更加突出。因此,解决城市病问题,在发展“卫星城”进行分散型城市化的时候同时应注意不要把城市变的更“臃肿”。
2.城市职能转化不明显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于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我国一些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已出现了生活富裕起来的阶层从城里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也就是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市郊化阶段”。发展“城市圈”“卫星城”需要注意到城市职能和周边郊区职能的转化和协调发展。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中心城市应该不断加强“城市带”和“区域经济”的规模、布局、功能的完善。城市职能的不断演进,是中心城市良好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解决大城市病、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三).旧地型城市化
旧地型城市化是指原来的农村地区,在并无城市直接作用和影响的情况下;由于某种资源的发现和开发或者由于对外交通地位的建立,或者由于生产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民脱离土地从事非农业生产、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也就是农村城镇化的过程。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 、城乡劳动力严重过剩;中国农村的繁荣,必然要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来实现,现有的大城市无力吸收数以亿级的农村人口,只能以投资少、设施简单的小城镇、小城市起步。通过对我国现实的分析,就可以暴露出农村地区城镇化中的一些问题。很多问题产生于农村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同时又阻碍着本地区城镇化的进行[6]。
1.农村地区区域城镇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问题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初见成果,在进行新一轮深化改革成果的过程中,我们仍需要摸索前进。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面临着新一轮城镇建设的高潮。我们知道,城镇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中介,应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同时也应注意经济的协调发展。现在很多地区仍存在盲目上项目、造成重复投资的情况;不仅造成了很多浪费,更重要的是贻误了时机,使城镇化现代化过程滞后。由此,作为与农村紧密相连的城镇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应切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发展模式。比如在一些西部落后地区,因为其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短缺,开发初期启动相当困难。为迅速提高落后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我们可建立优化的产业发展顺序,即首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如旅游、商贸等产业,以其促进地区发展资金的原始积累,并沟通外界,为合理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打下基础。而后相应发展其他适合本地区的产业和相关工业,由此带动本地区的合理持续健康发展,切忌急于求成。
2.注意城镇化中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
农村地区的城镇化,是农村人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过程。随着工业化生产在农村地区的普遍和发展,与此相适应的是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化服务的完备。人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城市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我们不仅要加快农民进城,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就业以及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使村民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基础教育是影响我国未来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教育资源呈不均分布,地区的文化水平低下势必影响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加强对农村人口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对城市化主体人的素质的提高,是城镇(市)化进程中需要长期重视和亟需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⑩ 中国的“农民工”现象对城市化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积极方面
1.农民工已成为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在传统体制之外开辟了一条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的新通道,为城市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满足了快速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民工的大量进入,填补了制造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岗位空缺,提升了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整体竞争力。这不仅为东部地区城市吸引外资和发展出口贸易创造了条件,也为其把握机遇,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农民工功不可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农民工在各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第二产业为58%,第三产业为52%;在第二产业中,加工制造业为68%,建筑业为80%。农民工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
2.农民工是城市建设与繁荣的生力军
农民工不仅是城市化要吸纳的主要群体,也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今天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凝结着农民工辛勤劳动的汗水。城市中苦、累、脏、险的岗位一般都是农民工在干,他们为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奉献。城市环卫、家政、餐饮服务的从业人员主体是农民工。当今中国城市离开农民工就要瘫痪。正如一位市长所言:“城市没有农民工已经玩不转了”。
3.农民工现象是促进中国城市改革的推动力之一
农民工跨地区流动就业蕴含着深刻的体制变革因素,是推动改革和体制创新的重要力量。农民工浪潮冲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界限、地区界限和部门界限,使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的机制成为现实,促进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劳动用工制度的变革,推动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机制的形成。同时,由于农民工的存在也推动了城市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冲破城乡壁垒,大规模、大范围跨区域流动,增强了整个社会的生机和活力,对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中,各级政府的职能地位、管理理念、行为方式在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发生变革。
消极方面
1.资源的整合
农民工进城会对城市原居民就业带来冲击。农民工进城,一方面降低企业成本,导致生产规模扩大和规模效应,增加城市的就业机会,从而水涨船高地增加城市居民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尤其是短期,在同一个劳动力市场上,一部分人就业的增加,会压挤另一部分人的就业空间。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经商,对城市居民就业形成替代效应。目前由于各种户籍制度等因素对农民工歧视的存在,这种冲击的力度还是有限的。但在农民工市民化的大趋势下,歧视的程度必将逐渐减小,相应地,这种冲击力度可能会加大。因此,如何应对这种冲击,是城市面临的一大课题。
对于农民工带来的就业冲击,一些城市政府采取各种政策措施限制农民工就业:一是“配额”。通过务工证等证件的发放限制农民工就业。二是“征税”。向雇佣农民工的单位或农民工本人收取各种类似税收的费用。三是附加条件。对农民工的资格认证附加某些条件(比如要求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四是关闭市场。某些行业对农民工实行禁入,关闭某些行业的农民工就业市场 。这些措施是对劳动力市场的扭曲,是一种短视。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统筹城乡两种资源,对农民工和城市原有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是城市面临的一大挑战。
2.社会的融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但由于路径依赖和偏重于对现有利益分配格局的维护,城乡体制改革没有及时跟进,城乡壁垒依然森严。农民进城就业门槛过高,城市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难以向农村辐射,反而在城市内部又产生了新的二元社会结构。这种新的二元社会结构表现为已经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与户籍居民的明显差别。虽然农民工在职业上已成为城市产业工人,但由于没有改变农民身份,在分配(工资) 、再分配(社会保障) 等各方面仍遭受不公平待遇,成了城市中缺乏保障的弱势群体和介于城乡的边缘人。
城市中新的二元社会结构使农民工与户籍居民难以融合。一方面农民工中的大多数对进城后的生活感到满意,对城市社会已经表现出一定的适应度,有着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希望能成为城市的一分子。另一方面,城市居民虽然在理智上倾向于接纳农民工,但有些市民在现实中并不愿真正地与农民工交往,甚至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与农民工子女交往。这说明有些市民在心理上对农民工还是有一定的排斥,个中原因既有农民工自身素质的问题,也有历史造成的市民固有的优越感以及由于对农民的不了解所导致的隔阂。因此,在农民工市民化的大趋势下,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问题显得越来越迫切,这是城市面临的又一挑战。
3.管理的调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按城乡分割的方式实施管理,城市政府管理体系主要按城市户籍人口的规模和分布进行设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特别是劳动力跨地区、跨城乡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东部发达地区一些城市劳动力和居民的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的流入农民工人数甚至超过了原户籍人口。进城农民工与城市户籍人口同样为城市创造了大量财富、提供了大量税收,却因不具备城市户口而不能享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市民待遇”,出现“一城两制”的格局。这表明,城市政府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等已不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不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为农民工做了大量工作,进城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状况有了改善。200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对农民工实行属地管理,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输入地政府要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要统筹考虑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的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要,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增加公共财政支出,逐步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以上文字节选自《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