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有哪些

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4-12 13:36:55

㈠ 介绍一下西南地区的地理环境

西南地区以盆地、丘陵地形为主,北有黄土高原,南有云贵高原,西有青藏高原,东有巫山、大巴山,四周均是高山峻岭,又处于中国气候南北分界线附近,致使这一地区长期处于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地带,夏季闷热潮湿,冬季阴冷多雨,春秋季多云多雾,一年四季难有几个晴爽天气,是中国日照时间最短、光照强度最差的地区。据相关气象资料统计,重庆、四川、贵州三地区,年日照时数仅1000—1400h/a,年辐射总量为3344—4180 MJ/m2.a。
该地区太阳能资源虽然缺乏,但煤炭、天然气资源却很丰富,居民、企业的生活、生产大都依赖这两种能源。然而,其大量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在多雾、多雨、潮湿的气候作用下,又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在该地区,酸雨留下的斑驳“锈色”,随处可见,尤以城镇、工业园区及其周边地区为甚。 云南气候大致与地形相对应。西北部的高山深谷区为山地立体气候区,从海拔几百米上升至几千米的陡坡上真可谓是“十里不同天”,着名的滇金丝猴就出没于此。而北回归线以南的西双版纳、普洱南部等地则属于热带季雨林气候,即全年高温如夏,雨季主要集中在夏秋。东北部的曲靖北部和昭通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冷,雨热同季。全省其他大部分地域属于低纬高原气候,“四季如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影响云南的季风来自孟加拉湾,叫做孟湾季风。这是一股带着大量水汽的气流,全国大部分季风气候区的降水也来自于这股季风。(在中国的季风气候区,太平洋季风的主要作用是推动雨带北移,而降雨的水分来自于印度洋季风。)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特别是气候独特的可处。2002 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8℃,比上年提高0.3℃。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 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2002年,9个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兴义市,为1480毫米;最少的是毕节市,为687.9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

四川东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但在地域上,盆周多于盆底,盆西缘山地是全省降雨最多之地,为1300~1800毫米;次为盆东北和东南缘山地,为1200~1400毫米;盆中丘陵区降雨最少,为800~1000毫米。在季节上,冬季(12月~2月)降水最少,占全年总雨量的3~5%,夏季(5月~10月)降水最多,占全年总雨量的80%,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川西高原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部为600~700毫米,金沙江河谷<400毫米。干雨季分明,6月~9月为雨季,降雨占全年总雨量的70~90%;11月~4月为干季,各月降水量小于10毫米。
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区差异大,干湿季节分明。大部年降水800~1200毫米。木里以北与川西北高原接壤,年降水小于800毫米;安宁河东侧与东部盆地相当,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雨季(6月~9月)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90%。

云南省雨量充沛,河流湖泊众多,多年平均产水量2,222亿立方米,加上过境水量1600亿立方米,两项合计人均拥有约1万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拥有量的4倍。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并且成为最大的能源优势。由于地形缘故,河流落差都很大,蕴藏有巨大的水能资源。云南省参与的“西电东送”工程大部分的电能都来自环保的水能发电。
其它特点参考
http://ke..com/view/7627.htm
http://ke..com/view/9862.htm
http://ke..com/view/7242.htm#5

㈡ 设计西南地区世界遗产旅游路线

摘要 项目八奇山异水、民族风情----西南旅游区知识目标:⑴了解西南旅游区的概况

㈢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各区的主要特征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不同学者有着不同规划一下为具体举例介绍:

1、华北—华夏文化—古都古迹名胜旅游区

华北区位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居于我国北部中枢地区,范围包括北京、天津两直辖市和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五省。华北是我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以北京和西安等古都为代表,是我国人文旅游资源种类最多,数量最丰富,分布最集中,质量最高的旅游区;

历史文化遗迹与名山海景浑然一体,也是我国以人文景观为主并具备多种旅游资源的旅游大区,该去平原广阔,交通发达,城市众多,首都所在,区位优势突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是全国最具实力的旅游区。

华北旅游区地貌类型比较全,主要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冀北山地、山东半岛组成。华北区基本上都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冬季漫长而干燥、寒冷。大部分江河封冻; 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季, 陕西南部汉中盆地和河南南部属亚热带;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则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华北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一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 她孕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 也使得处于黄河之滨的华北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华夏文化的发祥地。

2、华中—荆楚文化—湖山峡谷旅游区

华中区位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是全国唯一既不靠海又无陆地国境线的旅游区。区内河湖胜景众多,名山峡谷特色鲜明,文化古迹丰富多彩,自然保护区原始独特,大型水利工程举世闻名,是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地区,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本区内山地分布较广多为区内河流的分水岭,形成较多大型河谷盆地。主要地貌单元有鄂西山地、两湖平原、鄂北山地等。本区地处中国中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且各时气候特征明显。冬季较温暖且少雨,夏季全区炎热而降水集中,春季温暖且气候多变,秋季天高气爽。

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3、华东—吴越文化—江南山水园林旅游区

华东区地处中国的中东部,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二省一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积公约35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人多地少,城镇密集,文化、技术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的地区。全区旅游资源丰富,基础条件优越,组合优势显着,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本区地势西高东低,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分布,有着名的长江三角洲平原。虽地势平坦但微地貌起伏,零星散布着岛状残丘。本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冬温夏热、降水沛均匀。冬夏季风明显交替,四季分明。冬季在猛烈寒潮的侵袭下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

华东区为古吴越两国争雄之地。吴文化、越文化都起源于长三角地区,随着历史的演变,吴越文化所蕴涵的内容和精粹,不断丰富和促进长三角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自三国吴大帝孙权定都建业,南北朝长期划江而治,沿江的建业、京口等市镇曾盛极一时。隋时修筑的京杭大运河极大地刺激了长江下游的发展,促进了扬州、常州等城市的极大发展。自唐至清,扬州在江南乃至全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4、华南—岭南文化—亚热带、热带山水景观旅游区

华南旅游区位于中国东南部,包括广东省、福建省、和海南省。本区面临东海、南海,海岸线曲折漫长,方便的海上交通为发展外向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本区成为中国经济率先崛起的地方。

本区地貌主要包括右江谷地、西江谷地、珠江三角洲、粤东沿海以及闽南沿海及其附近的岛屿。区内地表侵蚀切割强烈,丘陵广布。在长期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丘陵台地上发育有深厚的红色风化壳。另外,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广东北部和福建武夷山地区。

华南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以亚热带热带气候为主,多海岸海岛,四季温暖高温,一派南国风光。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其有三大主要来源。

一是固有的本土珠江流域文化。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二是南迁的中原文化,由于本区开发较晚,之前常为流放之所,因此本区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三是舶来的域外文化,岭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甚至是唯一通商大港,从而让外来文化给岭南文化注入新活力。

5、东北—关东文化—林海雪原、火山景观旅游区

东北区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旅游区。范围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地处山海关以东的去取故称“关东”。

广阔的森林,夏粮冬雪的气候,以及滨海风光、山川湖泊、火山奇景、特有动物、极光与极昼夜现象等,构成了以北国风光为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清代前期满族文化遗存为代表的历史文物及以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风情,则构成了本区别具风采的人文旅游资源。

本区是东亚夏季季风影响的北部边缘地带,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季漫长严寒,北部冬季长达7~8个月,南部长达5~6个月,大地封冻积雪不化,呈现一派北国风光。

辽阔的东北大地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成半环状的三个带最外的一环是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构成的河谷谷底, 其内紧接着高度不大的山地,西以大兴安岭为主干, 东与伊勒呼里山、小兴安岭山地想姐,东有张广才岭、长白山地等。山河水环抱着松嫩平原和低湿的三江平原,构成东北平原。

关东文化是土着文化、中原文化和外国文化三元文化基因的融合,其内涵丰富并不断发展和传承。 土着文化发展历史最长,区域特色最浓的也是土着文化,其文化精神实质是粗犷、豪放和刚健的文化心态;

中原文化是随着土着文化入主中原和中原人大量流入而形成的,并成为本区文化的主体;外国文化是因近代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外国移民的流入而形成的,虽然时间不长,但在城市建设、宗教、经济、生活等方面却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6、西南—民族风情—奇山秀水、高山峡谷旅游区

西南区位于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的东侧,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岩溶景观发育典型,分布广泛;热带亚热带高山高原及峡谷风光独特,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特色突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较重要的一个区域。

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该区凭借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业必将进一步腾飞。本区包括广西盆地、贵州高原、云南高原、横断山脉大部等,其中贵州高原大部、云南东部在地质史上都是海洋环境,碳酸盐类沉积发育,石灰岩分布广泛,本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本区大部分位于亚热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云南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四川西部为高原气候区。云贵高原上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宜人。

西南地区因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交通闭塞,外来势力的影响较小,加之我国政府积极推行少数民族政策,注意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使该区域少数民族的特色得以保存、发展,成为我国民族多样性最为点香的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

7、西北—丝路文化—干旱荒漠、绿洲旅游区

西北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该区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属内陆型旅游区,是我国与中亚等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本区地貌的特点是高山夹大型盆地,盆地内戈壁流沙千里。如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夹准噶尔盆地;天山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环抱着塔里木盆地。本区主要为荒漠环境,沙漠和戈壁分布面积甚广,特殊的环境早就了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差较大,日差较大尤为显着,所以荒漠内部的夏季有“早着棉、 午穿纱, 怀抱火炉吃西瓜”一说。区内的吐鲁番盆地因地理环境特殊,气候炎热异常,素有“火洲”之称。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西北地区的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欧的商业要道,也是一条东西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大路,并以沟通当时国际贸易最为突出。

8、内蒙—蒙文化—塞外草原风光旅游区

内蒙区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从东到西直线距离2400多里,南北跨距1700 多公里。 地处中国北部边疆,北邻蒙古、俄罗斯。是我国跨经度最多的省,区面积约118.3万平方公里。

本区地貌以高原为主,内蒙古高原坦荡开阔,微波起伏,在低缓丘陵陵间,分布有宽浅的碟形洼地。高原南部有东西走向的阴山山脉,中段就是着名的大青山。大青山北坡平缓,南坡陡峭,是典型的断层崖,由断层陷落经黄河冲积而成为着名的河套平原,灌溉渠道交错,绿树成荫,阡陌纵横,美丽富饶,素有“塞外江南”美称。

内蒙古属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冬春季多风大,夏季温暖而短暂。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蒙古、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10 多个民族组成,具有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古老的蒙古族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比如过的是游牧生活,住的是方便拆卸的蒙古包等等。蒙古族在吃的方面也与汉族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爱吃炒米、奶茶、手扒肉。

9、青藏—藏文化—高原寒旱草原、冰雪旅游区

青藏区位于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两省区。高原上独特的冰雪世界、高寒草原、湖泊热泉,以及高原、高山峡谷与原始森林等构成了本区奇异诱人的自然旅游资源,而具有原始色彩的藏族风情、宗教文化与礼制建筑又构成本区神秘诱人的人文旅游资源。

本区在登高探险、科学考察、民族风情旅游开发上独具优势,是一个极富魅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待开发和正在开发中的旅游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与南极、北极并称为“地球三极”。

这里不仅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而且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一片山的海洋。在这块高海拔的地方,雪岭横空,大河奔涌,蓝湖静谧,令人心醉神迷。

青藏高原最鲜明的气候特点为“高寒干旱” 。由于地势较高,使得其气温比同纬度偏低,高原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日温差大;全年分为明显的干季和雨季;干季风大,阳关充足、太阳辐射强。

强烈的太阳直接辐射使青藏地区地表和近地面空气白昼强烈增温,但夜间冷却迅速,一年内有较长时间出现政府温度的交替变化。

10、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岛、海湾现代风貌旅游区

本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其中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侧,而台湾则与福建省隔海相望。香港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约占3/4,中间的大雾山脉主峰海拔957米是香港地区的最高峰,平原只占1/4,耕地及池塘占9.2%,荒山瘦瘠地占 74.8%。

澳门半岛原为小丘陵地带,平地多为填海而成,占现岛面积的一半以上。台湾多山占全岛面积2/3,山脉集中分布在中东部,自东向西有台东、中央、玉山、阿里山等诸列平行山脉。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国东部地区最高峰。香港、澳门同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微冷干燥,春秋短两季不明显。

台湾中部被北回归线横穿,全岛属于亚热带—热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多风。香港、澳门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其文化是一种以中华文化为主, 兼容英国、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荣文化——中西文化。

香港、澳门现存有不少中西合璧的文物古迹,建筑物大都具有“以中为主,英葡结合”的特色。台湾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除岛上的当地居民外,大部分居民皆来自中国大陆,尤以福建为多。

㈣ 西南的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

地形多样,分布着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成都平原。

地形崎岖,多山脉,处于环太平洋、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火山地震带上,多发生地震灾害,岩体破碎,易发生泥石流灾害。云南小江流域问题尤为突出。

云南因此被称为“泥石流王国”。

以西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成都平原河网如织,被誉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西藏地区则是西南气候最恶劣的地区,温差大,紫外强烈。

人文地理----------------------------

随着中部崛起的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南地区日新月异,

贵州简称黔或贵,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风情淳朴。云南简称滇,既有丰富的物种也有浓重的边陲气息。新疆旅游业亦发展兴旺,四川更有蜀国三国文化遗址等众多旅游资源。

在重庆等重工业发达城市的带动下,农贸、工业、旅游竞相发展,呈现出强大生命力。

㈤ 西南地区的地理特征有哪些

西南: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小部分雨林地区,气候多样有热带气候有温带气候,多雨

㈥ 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有哪些

我国西高北地的地域特点,西北地区以雄浑的山峰、高原地形为主,西北地区集中了雪山、大漠、戈壁、草原、森林等多种旅游资源类型, 从人文角度讲,西北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人群,具有独特的人文特点和开发潜力,旅游发展潜力大,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和文化素质的干扰,旅游开发初始会有一定难度

㈦ 关于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西南地区的地形比较复杂,但较为显着地分为三个地形单元:
一、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山地。主要范围包括重庆市大部,四川省的中东部和东南部。
二、云贵高原中高山山地丘陵区。主要范围包括贵州省全境与云南省的南部和。
三、青藏高原高山山地区。主要范围包括西藏全境,四川省北部、西部和云南省的西北部。

㈧ 中国西南区域旅游资源有哪些特征

1、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旅游资源相互融合,生命力旺盛。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分布在各个地区,数量很多,有相当一部分也被开发为了旅游目的地。当这些景观以旅游资源的身份出现的时候多是相互组合的。单纯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很难引起游客长久的兴趣,相互融合之后的旅游产品更具有内涵,更能吸引游客的眼球。

2、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内容丰富。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种类繁多、类型多样,且都具有各种功能。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旅游资源大致上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3、人文旅游资源古老而独特。

中国是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构成了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古老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给当时的生产力带来了大力的推动,它留给今人的人文旅游资源更是令我们充满敬佩和好奇。

(8)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有哪些扩展阅读:

西南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地理上包括了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大部。西南地区的最大特点是海拔落差大,从四川盆地的海拔500米左右,到云贵高原的1000到2000米。

再到青藏高原的3500米以上。缘于这一特点,使得西南地区的地形复杂多变,气候温差、降水差异都特别大。

㈨ 西南分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

河北省怀抱北京、天津两市,地理区位十分优越,故A正确;
陇海铁路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重要的铁路干线,它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五省,故B不正确;
河北省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故C不正确;
河北怀抱北京、天津两市,海岸线不是很长,故D不正确.
故选:A.

㈩ 西南区域,旅游资源地理概况旅游特色。急

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差异大,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特别去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西南地区面临着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

中国旅游资源:西南旅游区

本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最优越的地区之一。区内三大地理单元,无论地形地貌,河湖分布,气候状况都有较大差异,植被种属十分丰富。这种自然环境,造就了长江三峡,虎跳峡,九寨沟,黄龙,云南石林,西双版纳等奇特的自然景观。

本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众多的少数民族风情,古巴蜀等国遗址,遗迹,是该区特有的人文资源。

西南旅游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重庆市,总面积113万平方公里,它的西,南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自然地理区域分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三个地理单元。

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胜迹

一,天然动植物园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距昆明740公里。景区包括景洪县风景片区、勐海县风景片区、勐腊县风景片区三大块。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共有19个风景区,800多个景点,总面积1202.13平方公里。该区有着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之为“热带动物”王国。其中许多珍稀、古老、奇特、濒危的动、植物又是西双版纳独有的,引起了国内外游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景观以丰富迷人的热带、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沟谷雨林风光、珍稀动物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为主体。该区景观独特,知名度高,经国务院1982年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二,山地峡谷风景区

1,峡谷风光

(1)虎跳峡风景区:

金沙江劈开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形成世界最深的大峡谷——虎跳峡。虎跳峡位于中甸县虎跳峡镇境内,虎跳峡分上虎跳、中虎跳及下虎跳。万里长江在此避关夺隘,惊涛骇浪在深峡中激荡奔涌。

虎跳峡长20公里,落差213米,共有险滩18处。江面最窄处仅30余米。峡口海拔1800米,海拔高差3900多米,峡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

虎跳峡是世界上着名的大峡谷,以奇险雄壮着称。从虎跳峡镇过冲江河沿哈巴雪山山麓顺江而下,即可进入峡谷。上虎跳距虎跳峡镇12公里,有公路直达,是整个峡谷中最窄的一段,峡宽仅30余米,江心有一个13米高的大石——虎跳石,相传猛虎曾借此石而跃过大峡。江水与巨石相搏击发出山轰谷鸣的涛声。诗人孙髯翁写得好:“劈开蕃城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金沙江至此真似走在石门中。

(2)长江三峡风景区:

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全长193公里。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三峡内绝壁对峙,高峡束江,群山起伏,奇峰竞秀,宛若山水画廊,在激流翻滚之中江水,怒吼,飞泻而下群山万壑之间,云雾迷漫,气象万千,虽同为大尺度峡谷景观,但又各具特色,瞿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更有位于巫峡的大宁河小三峡,它山奇雄,峰奇秀,水奇清,滩奇险,有不是三峡,胜似三峡之誉,还有位于西陵峡内的巴江神农溪,是长江三峡旅游线探险漂流的理想之处,既可游览胜似三峡自然风光,又可领略与大自然搏斗的漂流乐趣,还参与土民家族的民俗风情节目。

2,秀丽的峨眉山旅游区

峨眉山冬景

在峨眉山,你会感觉到,冬天是温暖而热闹的,即使天边飘着纷飞的雪花,树在白雪的映衬下越发绿了起来,温泉也更加升腾出似梦似幻的雾气,加上峨眉山小吃的独特风味和热闹的气氛。于是你便沉浸在这温暖而柔软的冬季时光里。

峨眉山万佛阁

滑雪场是你不得不到的第一站,提及滑雪,人们会习惯地想到遥远的北国,或是韩国、日本和欧洲,那里常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让游人驰骋雪野的愿望成为现实。其实在四川,银色世界峨眉山也有一处冬季冰封雪飘的地方,这就是峨眉山雷洞坪滑雪场。那里天然形成的高山地区气候,给众多滑雪爱好者带来无限乐趣。

峨眉山主峰金顶

峨眉山,被称为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
北纬30度,地球上最神秘的地带,有着无数的不解之迷。而以“天府之国”着称的中国四川盆地,是世界上处于北纬30度古文明发祥地唯一没有被沙漠化的地区。峨眉山,位于北纬30度,四川盆地西南,因两山相峙,形如蛾眉而得名。其三峰耸立,绝壁临天,古往今来,3077米的金顶一直被人们称为天堂的阶梯。
峨眉山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沉积着滚滚长江孕育的巴蜀文化,绵延千年是长江上游唯一的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之地。在千百万年的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中,峨眉山采撷天地之灵气,造就了集1000多种药用植物,3000多种高等植物,2300种动物于一体的人间乐园,修行者们修行的理想之地。早在5000年前,华夏之祖轩辕黄帝就两次来峨眉山问道,1000多年前,天真皇人论道峨眉山,这是道教在峨眉山之滥觞。而1900年前,一位修行者在峨眉山修建了长江流域的第一座禅院后,峨眉山便成为了长江流域的佛教发源地,列入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在今天,峨眉山的血脉里仍然流淌着道之源、佛之始、儒之境三教深厚文化之遗韵,优雅而从容的体现着生命的哲理和生活的智慧。
峨眉山是自豪而骄傲的,它用头顶托着人们,仰望苍穹,俯瞰人生,远眺未来,站在中国最高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峨眉山之巅,如破蚕的神蛾,穿越轮回,重获生命的灿烂辉煌。
或许正是这样的神秘,这样的深厚,峨眉山才能“高出五岳,秀甲九州”,才有了“峨眉者,山之领袖;普贤者,佛之长子”的千古诗篇,令人悠然神往。

3,“人间仙境”九寨沟,黄龙风景区

有人说,九寨沟最美是秋季,其实春日的九寨沟更有一番奇妙的风采。春日来临,九寨沟的冰雪开始消融,春水泛涨,不少水面都处于半透明状态,一边是凝固的,一边却已经开始流动。

4,梵净山风景区

三,奇异的岩溶地貌景观

到中国云南旅游的人一定不会错过昆明的石林。被当地人称为“世界第一奇迹”的石林,占地9.6万英亩,由大块的地表岩层石灰岩构成。人们现在看到的昆明石林,至少经历了2.7亿年的天然修饰。来此旅游的人尤其喜欢参观奇怪的“风洞”,每年的8月到11月,狂风每隔30分钟就会光顾一次风洞,逗留时间大约为2到3分钟。除风洞外,地下石林也同样引起不少游客的好奇心。地下石林面积有720英亩,由各种不同的地下洞穴和走廊构成。

四,瀑布与温泉旅游区

1,黄果树瀑布风景名胜区

黄果树瀑布(Huangguoshu Falls)以其雄奇壮阔的大瀑布、连环密布的瀑布群而闻名于海内外,十分壮丽。并享有“中华第一瀑”之盛誉。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西线旅游中心安顺市西南45公里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东北距贵州省会贵阳市150公里,有滇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黄果树机场、320国道、贵(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贯通全境,新建的清(镇)黄(果树)高速路直达景区。景区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为主体。

着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景区内以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为中心,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科学手段,测得亚洲最大的瀑布———黄果树大瀑布的实际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基尼斯记录。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大瀑布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二.黄果树瀑布旅游景点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以黄果树大瀑布景区为中心,分布有石头寨景区、天星桥景区、滴水滩瀑布景区、霸陵河峡谷三国古驿道景区、陡坡塘景区、郎宫景区等几大独立景区。是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获得国家评定的AAAAA级旅游区,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西部最具魅力旅游景区”。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被《人民日报》社评为“中国风景名胜区顾客十大满意品牌”,荣获“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等荣誉称号。

黄果树景区内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经省级环保部门测定每立方厘米的空气含负氧离子2.8万个以上)、气候宜人(每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左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设施完善,是休闲、度假、观光、疗养、吸氧“洗肺”的理想胜地。

风景区内瀑布成群,洞穴成串,峰峦叠翠,植被奇特,伏流、溶洞、石林、石壁、峡谷比比皆是,呈现出层次丰富的喀斯特山水旖旎风光。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瀑布对岸高崖上的观瀑亭上有对联曰:“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此乃是黄果树瀑布的真实写照。但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因季节而有变化,冬天水小时,它妩媚秀丽,轻轻下泻;到了夏秋,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简直令人惊心动魄。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沫烟雾,高达数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其周围经常处于纷飞的细雨之中。瀑布后的水帘洞相当绝妙,134米长的洞内有6个洞窗,5个洞厅,3个洞泉和2个洞内瀑布。游人穿行于洞中,可在洞窗内观看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每当日薄西山,凭窗眺望,犀牛潭里彩虹缭绕,云蒸霞蔚,苍山顶上绯红一片,迷离变幻,这便是着名的“水帘洞内观日落”。洞内还有一个冰制金箍棒。

布下的犀牛滩,瀑布溅珠上经常挂着七彩缤纷的彩虹,随人移动,变幻莫测。古人说“天空云虹以苍天作衬,犀牛滩云虹以雪白之瀑布衬之。"故有“雪映川霞”的美称。黄果树下游6公里的天星桥,是一个新开发的景点,开发前“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一旦展现在游人的面前,人们无不为之倾倒。天星桥有相连接的三个片区,即天星盆景点、天星洞景点、水上石林景点。石笋密集,植被茂盛,水到景成。“有水皆成瀑,是石总盘根”,这两句诗独到地概括了这里的景观。

黄果树瀑布群中,除了大瀑布外,还有众多的瀑布可以观赏。诸如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陡坡圹瀑布,滩面最长的螺丝滩瀑布,落差最大的滴水滩瀑布,形态最美的银练坠滩瀑布等。

2,安宁温泉

安宁温泉,古称碧玉泉。在昆明西南安宁城西北7公里处,螳螂川峡谷间。泉水自螳螂川东岸石灰岩壁流出,泉在山腰,宛如若玉带揽山,这便是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汤”之所在。

相传安宁温泉开始发现于东汉。距安宁温泉不远处,有云涛寺和火龙寺。云涛寺建筑在环云岩上,树木荫翳,殿宇清幽,螳川前横,葱山如屏,江流甚急,澎湃有声;火龙寺在云涛寺的北面,也建在山上,登山入寺,鸟瞰附近山川,则了如指掌。据火龙寺中的《先王先帝考碑》记载:东汉光武建武丙辰年(公元56年),汉朝有名将领苏文达,跟随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后来因为瘴气所袭,士兵患病,留滞滇中,有一次偶尔经过新罗邑(安宁附近),与当地郡主阿树罗相遇,两人一见如故,经常并骑游于螳螂川畔。有一天来到葱山顶上,看见凤岭下面白气氤氲,蒸腾不绝,于是便发现了“碧玉泉”。至于这个传说是否可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考证。

五,滇池与西山,苍山与洱海风景区

六,主要游览城市

1,蓉城成都

2,山城重庆

3,春城昆明

4,筑城贵阳

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中唯一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盆地;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岩溶地貌发育;横断山区高谷深。全区气候温暖,植被可全年生长,种属多,覆盖率高,是我国仅次于东北区的第二大林区。该区古老和稀有动植物品种,在全国占较大比重。

自然风景包括山地,峡谷风景区,岩溶景区,名湖和名瀑景区等,而且有些还具有原始性状。

本区历史上是古巴蜀等国所在地。因此,文化景观,历史文物多与此有关。此外,众多少数民族也是构成本区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

阅读全文

与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