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中学地理现代化设施有哪些

中学地理现代化设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4-13 01:41:58

❶ 一所优秀的高中应具备哪些硬件设施

摘要 mb50050088

❷ 荔香中学的学校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31460平方米,生均21.7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499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100% ,校园布局规划合理,教学区, 运动区,生活区分明。现有教学大楼两幢,综合大楼一幢。有较规范、达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7间,电脑室2间,还有装备较先进的历史、地理专用教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和体育器材室,有宽敞的师生图书室、阅览室,还有可容纳450人的阶梯教室和多功能综合教室,常规教学仪器配套齐全,多媒体电教设施均按省一类学校标准配齐,并建成了校园信息网络。校园内地理园、生物园、风雨操场、文化广场生机勃勃,为教学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优越条件。运动区内有300米环行塑胶跑道运动场,有标准篮球场3个,排球场2个,还有师生健身房、教工俱乐部。生活区内绿树成荫,有2 幢教工宿舍,有食堂和停车场。校园环境高雅美观,充满现代文明气息。

❸ 初一地理

1.分黑白黄棕四种

棕色人种主要是印第安人,但一般由于棕色人种数量太少,经常把他们划进黄色人种中计算

白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4%左右。
黄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数居第二位的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7%左右。
黑色人种是世界上第三大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2.因为猿跟猿也不一样啊,都是一种本来的体制特征,当然也跟生存的环境和地理位置也有关。

通常将全世界的现代人类划分为四大人种:欧罗巴人种(又称白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或欧亚人种)、蒙古人种(又称黄色人种或亚美人种)、尼格罗人种(又称黑色人种或赤道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又称大洋洲人种或棕色人种),俗称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能力的提高,控制自然能力的增强,社会因素逐渐加强而自然选择因素逐渐削弱,人类交往日益频繁,各人类集团间不断发生混杂,混杂现象越来越广泛,几乎扩展到了世界上每个角落,因此,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绝对的纯种。

3.黄色人种:皮肤黄(棕)色,眼睛棕色,头发黑而直,鼻梁中等高度,嘴唇中等,身材中等,地处非洲中部、亚洲南部;

白色人种:皮肤白色、浅棕色,眼睛灰色、浅蓝色,头发金黄色呈波浪状,鼻梁细高,嘴唇薄,身材较高,地处大洋洲南部、欧洲;

黑色人种:皮肤黑棕色,眼睛黑(棕)色,头发短、卷曲,鼻梁低而宽(扁平),嘴唇厚,身材四肢较长,地处北冰洋南岸。

皮肤中的色素细胞越多,肤色就越暗。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极地逐渐变浅。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皮肤中色素的增加,使人免受紫外线伤害。

介于高低纬度之间的人种皮肤呈黄色。

各人种的长相区别是由于适应环境的结果,并不能说哪种肤色的人高贵,哪种朊色的人低贱,各种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

4.北欧民族。自称萨阿米人。主要分布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的北极地区。属乌拉尔人种,为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拉普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多信基督教路德宗,少数信东正教,并广泛保留原始宗教残余。拉普人的祖先早自1万年前便开始从乌拉尔地区陆续迁入斯堪的纳维亚,原分布地区较广,后受日耳曼部落和芬兰部落排挤,逐渐北移。部分人被后来者同化。原以捕鱼和猎捕野鹿为生,约在1000多年前饲养驯鹿成功,随即成为他们的主要谋生手段。养鹿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使他们创造了独具一格的驯鹿文明,发展了适应于北极环境的经济类型。传统社会以父系大家族和氏族为单位,过着原始社会的民主生活。近年来,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大部转向定居,并兴建现代化设施,使用现代化生活用品。生活方式已发生明显变化,但仍有一部分继续过着游牧生活,不受国界限制。

5.黑种人又称做尼格罗人种,
原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后因欧洲殖民者把其当做奴隶贩卖到美洲,而广布于南北美洲。
如海地几乎全是黑人;
阿根廷、巴西在独立之初黑人也占相当比例;
南美洲很多国家的人口主要是黑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种;
美国黑人是第二大种族。
近年来也扩展到其它国家。

6.是。美国种族歧视根深蒂固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日发表的《2004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指出,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份人权纪录说,美国有色人种普遍贫困,生存状况远不如白人。据英国《卫报》2004年10月9日报道,2002年,白人家庭净资产是8.8万美元,是拉美裔家庭的11倍,接近非裔家庭的15倍。

美国的种族歧视缩影

今天的美国,在种族歧视方面可以说是新旧并存。一方面,旧有的种族主义势力仍然存在,他们尽管人数不多,但是在美国社会中总是可以掀起大浪。波士顿大学的一位黑人研究生约翰·史利文森对记者说,即使在他就读的中学、大学里,都有许多种族歧视的影子存在。

他回忆说,2年前,一次自己和同伴到大学的一个俱乐部里玩,刚进门,就感觉到许多白人投来鄙视的目光。俱乐部的服务生上来很不客气的说,“这里是私人场所,请你们这些黑鬼离开”。同伴告诉他,这里是一个只允许白人进入的俱乐部,老板有很强的3K党背景。

记者自己在美国也遭遇到类似的经历,在波士顿的街头中,记者曾经遭遇到同样的异样眼光和拒绝,尽管彬彬有礼但是冷漠至极,甚至在学校里,同学之间也能感受到。

美国:黑白分治的社会

另一方面,美国的种族歧视从目前来看,开始在新的领域呈现出新的现象,传统的政治保守势力也开始介入到其中,简单的单一种族歧视被文化上的隐性歧视所代替。1968年2月,美国国会曾公布过一份题为《民间动乱问题全国咨询委员会的报告》,较为详细地披露了美国社会流行的种族歧视现实,指出:“我们的国家正在分裂为两个社会,一个黑人社会,一个白人社会——分开的、不平等的两社会。”

1993年2月,为纪念上述报告发表25周年,设在华盛顿的一个基金会又发表了一份长达350页的报告,报告列举了90年代初期盛行于美国的种族歧视现象,其结论是,25年以来,美国各种族之间的不平等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是“进一步加剧了”。

美国学者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美国存在的较强烈种族歧视,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任何行为,都担心会被带上种族歧视的印记,一位研究人员就告诉记者,简单说,就是大家都知道种族歧视不好,但是大家都会有意识无意识的犯种族歧视的毛病。就在这样的怪圈中间,美国的种族歧视仍然继续。

❹ 教育设备有哪些

问题一:教育设施包括哪些?
就是教学中需要用到的东西。
比如说课桌椅,比如说教室实验室之类的。指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围墙、体育设施等还有计算机,自然教具 数学教具 教学仪器 远程教育接收等等这些。

问题二:学校用的教学设备都包括什么
(一)办公家具。包括办公桌椅、普通椅、沙发、文件柜等;
(二)办公自动化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数码速印机、投影仪、会议室扩音设备等;
(三)空调设备。包括分体式空调、窗式空调;
(四)其他设备。包括碎纸机、扫描仪、传真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电视机与影碟机等。

问题三: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基础性教育技术装备主要包含理科实验室、图书馆(室)、劳动技术教室和科技活动室、音体美卫类专用功能室(馆)和文科类专用功能室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不断优化配置各科先进实验(训练)仪器设备的过程。
除了在上述基础性专用功能室(馆)装备现代化仪器设备以外,主要应建配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演示教室、视听阅览室、软件制作室等专用功能室和校园广播、校园通讯、校园闭路电视、校园计算机网络等系统。

问题四: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初级)
1.硬件操作技能:
①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常用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操作(如常用的键盘、鼠标、光驱、U盘、打印机、显示器等);
②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③会正确开关计算机;能够正确使用校内所配备的各类电教教学设备。
2.软件使用技能:
①熟悉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启动运行应用程序);
②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每分钟可输入15个汉字;
③掌握在计算机上新建、重命名文件夹及复制、粘贴、删除、移动文件等操作;
④会使用Winrar、Winzip压缩软件进行压缩与解压处理;
⑤会使用Word办公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并进行简单的内容、格式编排和打印;
⑥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⑦会在互联网上浏览信息,搜索教育、教学资源,会在网上进行上传、下载等操作。
3.信息化教学素养:树立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信息意识;能够对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价值判断,选择与任教学科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
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级)
除具备初级能力外,还须达到:
1.硬件操作技能:
①知道常用硬件媒体设备种类与功能(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每种设备适用于何种环境以及适用于传递哪一类型的信息);
②了解多媒体硬件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2.软件使用技能:
①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等)熟练编排所任教学科的试卷;
②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等)进行较高级的数据分析、筛选及其它数学运算;
③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等)制作课件,能将声音、图片、视屏、动画等各类素材进行整合运用。
③能初步运用多媒体工具对信息加工处理(如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的信息进行加工、编辑和处理);
④熟练使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BBS)、网络寻呼工具(QQ、MSN等)、个人博客(Blog)进行表达和交流;
⑤会安装与卸载常用的应用程序。
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也预防措施。
3.信息化教学素养:能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编制适于所任教学科信息化教案及课堂实施方案;将各类教育资源与日常教学进行整合并合理应用,善于利用教育资源突破教育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化学习资源(如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或相关辅导材料,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
4.等级要求范围:我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校级班子成员及45周岁(含)以下教师均应达到信息技术中级应用标准。
三、信息技术能力应用标准(高级)
除具备初、中级能力外,还应达到:
1.硬件操作技能:
①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架设所需的各类硬件知识;
②能对机房及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等设备进行简单故障排除;
③能对学校常用电教设备进行维护和简易故障排查;
2.软件使用技能:
①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网络操作系统有较深的了解(会安装、使用、备份与还原操作系统);
②熟练使用常用软件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如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对信息进行编辑,利用统计软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等);
③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
④熟练掌握1-2种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等),能够制作网络课件;
⑤为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各类资源系统软件的架设和WEB发布提供支持等;
3.信息化教学素养:认识网络教学信息的传递手段,以及教学媒体的类别和功能;能够根据不同信息化教学媒体的特点,设计实现不......余下全文>>

高中地理

中心商务区(或中央商务区,英文简称CBD),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现代的中心商务区的概念可以概括为:是城市的功能核心,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在此高度集中; 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巨大;白天人口高度密集,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位于城市黄金地带,地价最高。 这些地区一般都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并具有最完善、最便捷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环境,因此,国际上大量着名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企业、财团在这里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以便开展各种商务活动。这样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商务中心区,一般需要3至5平方公里,甚至更大规模,而且建筑容量相对较高。建筑量至少在四五百万平方米以上,多的甚至超过千万平方米,其中,写字楼约占50%,商业设施及酒店、公寓各占20%,其余为各种必要的配套设施。总而言之,商务中心区应该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这里聚集着规模宏大、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这里聚集着势力雄厚的企业王国,还有与之匹配的创造财富神话的精英。 商务区只是一般的商业地带

❻ 什么是现代化基础设施 包括什么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目录[隐藏] 先行性和基础性 不可贸易性 整体不可分性 准公共物品性分类 农村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经营模式 BOT模式 基于BOT模式的其他模式 PPP模式简介 意义 特点 先行性和基础性 不可贸易性 整体不可分性 准公共物品性分类 农村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经营模式 BOT模式 基于BOT模式的其他模式 PPP模式

[编辑本段]简介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physical infrastructure),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需较长时间和巨额投资。对新建、扩建项目,特别是远离城市的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更需优先发展基础设施,以便项目建成后尽快发挥效益。 [编辑本段]意义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所谓“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了应对空前的经济大萧条,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了着名的“罗斯福新政”,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建项目,不仅提高了就业,增加了民众收入,还为后期美国经济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为了应对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及国内诸多因素造成的经济下滑的巨大风险,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四万亿”经济刺激预计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其中近一半资金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和城乡电网建设,这不仅可以使中国加快摆脱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还可以扩大内需,刺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增长。配合中央政府的计划,全国各省市政府纷纷以基础建设项目为重点,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008年全社会总投资将超过16万亿元。 广东省政府决定力争在2009年完成1.3亿元投资,主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城市基础设施、港口水利建设、公共交通网络、节能减排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服务业及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并将于今后5年内,在上述10个领域,拿出实际项目和具体措施扩大内需,为扩大内需的项目投入约2.3万亿元。 [编辑本段]特点先行性和基础性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所有的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所必不可少的,若缺少这些公共服务,其他商品与服务(主要指直接生产经营活动)便难以生产或提供。 不可贸易性绝大部分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几乎是不能通过贸易进口的。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融资和引进技术设备,但要从国外直接整体引进机场、公路、水厂是难以想象的。 整体不可分性通常情况下,基础设施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提供服务或有效的提供服务,象公路、机场、港口、电信、水厂等这样的行业,小规模的投资是不能发挥作用的。如电站大坝不能只建到河中间、机场跑道不能留半截不修完、连接两城市的轻轨不能只建一半等等。 准公共物品性 基础设施有一部分的基础设施提供的服务具有相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类似于公共物品。非竞争性是指:物品的生产成本不会随着物品消费地增加而增加,即边际成本为零。比如国防这种公共物品,每年的国防费用都是固定的不会因为今年一个新出生的婴儿而增加国防费用。非排他性是指:当某人使用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时,不可能禁止他人使用;或要在花费很高的成本后才能禁止,对这样的服务,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将另外的人排除在外即存在免费搭车。 [编辑本段]分类基础设施可以按其所在地域或使用性质划分如下: 农村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参照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法规文件,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四个大类。(1)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主要指现代化农业基地及农田水利建设; (2)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主要指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农村道路、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3)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指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种苗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湿地保护和建设、退耕还林等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 (4)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主要指有益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建设,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等。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城市经济性基础设施是指为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它对生产单位尤为重要,是其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讲城市基础设施多指工程性基础设施。(1)工程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六大系统: A.能源供应系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暖气等; B.供水排水系统:包括水资源保护、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排水和污水处理; C.交通运输系统:分为对外交通设施和对内交通设施。前者包括航空、铁路、航运、长途汽车和高速公路;后者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轻轨高架、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停车场、轮渡等; D.邮电通讯系统:如邮政、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电视等; E.环保环卫系统:如园林绿化、垃圾收集与处理、污染治理等; F.防卫防灾安全系统:如消防、防汛、防震、防台风、防风沙、防地面沉降、防空等。 (2)按服务性质分为三类 A.生产基础设施。包括服务于生产部门的供水、供电、道路和交通设施、仓储设备、邮电通讯设施、排污、绿化等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设施;B.社会基础设施。指服务于居民的各种机构和设施,如商业和饮食、服务业、金融保险机构、住宅和公用事业、公共交通、运输和通讯机构、教育和保健机构、文化和体育设施等;C.制度保障机构。如公安、政法和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部门等。基础设施水平随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种类更加增多,服务更加完善。 (3)社会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 (4)城市基础设施一般应具备以下特点: A.生产性 B.公用性和公益性 C.自然垄断性 D.成本沉淀性 E.承载性 F.超前性 G.系统性 基础设施不同时期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完善、配套有不同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运行的载体,与城市的自然附属物包括土地、水体、矿床等有紧密联系,它是在原有的自然附属物的基础上,经过人们的加工改造而建立起来的,受自然的制约;建设和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时,必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在形态上具有固定性,实物形态上大都是永久性的建筑,供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长期使用,不能经常更新,更不能随意拆除废弃。 [编辑本段]经营模式 BOT模式在标准的 BOT 模式中, 私人财团或国际财团自己融资来设计、建设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开发商根据事先约定,经营一段时间以收回投资。经营期满,项目所有权或经营权将被转让给东道国政府。BOT 融资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由政府或所属机构对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 (Concession Agreement) 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由本国公司或者外国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开发建设项目,并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营项目获取商业利润,最后,根据协议将该项目转让给相应的政府机构。有时,BOT 模式被称为“暂时私有化”过程 (Tempo-rary Privatization)。 其他融资模式 基于BOT模式的其他模式企业资本或私人资本在介入基础设施项目的运作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种类、投融资回报方式、项目财产权利形态的不同,BOT方式出现了不同的变异模式,如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形式、BTO(建设-转让-经营)形式,BOO(建设-拥有-经营)形式、DBOT(设计一建设一融资一经营)形式、BLT(建设一租赁一移交)形式等等。 (1)BOOT模式 BOOT( Build-Own Operate-Transfer),即 建设一拥有一经营一转让 , 是私人合伙或某国际财团融资建设基础产业项目,项目建成后,在规定的期限内拥有所有权并进行经营,期满后将项目移交给政府。BOOT 方式中,私人既有经营权,也有所有权。采取 BOOT 方式,从项目建成到移交给政府这一段时间一般比采取 BOT 方式长一些。 (2)BOO模式 BOO (Build-Own-Operate),即建设一拥有一经营、承包商根据政府赋予的特许权,建设并经营某项产业项目,但是并不将此项基础产业项目移交给公共部门。在 BOO项目中,项目公司有权不受任何时间限制地拥有并经营项目设施。 (3)BTO模式 BTO(Build-Transfer-Operate),即建设一转让一经营。对于关系到国家安全的产业如通讯业,为了保证国家信息的安全性,项目建成后,并不交由外国投资者经营,而是将所有权转让给东道国政府,由东道国经营通讯的垄断公司经营,或与项目开发商共同经营项目。 (4)DBOT模式 DBTO( Design-Build-Finance-Operate ),即设计一建设一融资一经营。这种方式是从项目设计开始就特许给某一私人部门进行,直到项目经营期收回投资,取得投资收益。但项目公司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 (5)BLT模式 BLT( Build-Lease-Transfer ),即建设一租赁一移交。其具体是指政府出让项目建设权,在项目运营期内政府成为项目的租赁人,私营部门成为项目的承租人,租赁期满结束后,所有资产再移交给政府公共部门的一种融资方式。 PPP模式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缩写,是指政府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合作完成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简言之,PPP是指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 PPP是在英国首先发展起来的特许权经营制度。该词最早由英国政府于1992年提出,当时界定为政府与私营商签订长期协议,授权私营商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设施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PPP本身是一个意义非常宽泛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过PPP,合作方可以达到与预期单独行动相比更为有利的结果,合作各方参与某个项目时,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投资方,而是与参与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 PPP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基础设施的投融资领域。 具体有以下几点: 1、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了政府诚信建设; 2、缓解政府财力不足导致的资金短缺困境,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 3、充分发挥外商及民营企业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项目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4、有效地促进了市场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 5、促进了技术转移; 6、培养了专业人才; 7、促进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 8、对外商及民营企业而言,减少资本金支出,实现“小投入做大项目”; 9、利用表外融资的特点,减轻投资者债务负担; 10、能利用有限追索特点,合理分配风险,加强对项目收益的控制和保留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对比完全追索)。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❼ 禺山高级中学的环境设施

由区委、区政府投资 1.5 亿元建成的校园,办学规模 60 个班,占地面积 165 亩,一条河流贯通南北,两座小桥连接东西。河东是运动区,河西是教学区和生活区。“小河静静流,微微泛波浪。” 一河、两岸、双桥,书香、舞影、琴声,这里科技与艺术相融,人文跟自然和谐,紫荆花香满径,棕榈玉树婷婷,校园流淌诗情画意,处处彰显岭南校园魅力。交通方便,学校坐落于番禺新城市中心,东临南区公园,西接贯通南北的西环大道,北靠风光旖旎的西丽大桥。有 6B路、 15路、7路等公交车直达,交通便利。具浓郁的现代化气息:行政办公楼、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图书馆、艺术楼等建筑楼廊相连,融古典美与现代美于一体,美轮美奂;学校拥有 83 套先进的多媒体电教平台、近千台电脑和 700 多万元的校园网系统,教师办公每人一台电脑;有计算机专用教室6间,语音室3间,电子音像阅览室1间;有全省一流的生态标本室,有先进的天文馆、历史室、地理室、科技室,有功能齐全的演艺厅;图书馆藏书丰富,有各类图书 16 万余册;体育场馆宽敞充足,有 25 × 50 m标准游泳池、标准足球场、标准的 400 m塑胶跑道和建筑面积达 2261m2 的体育馆等,教学区、运动区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学生宿舍空间开阔、干净整洁,电扇、电话、冷热水冲凉房和多功能铁床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两个学生饭堂宽敞明亮,可同时容纳 3000 人就餐。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导室彭卓平主任在视察学校后高兴地说:“没想到番禺有这么好的一间学校,设备设施全国一流,希望尽快办成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❽ 基础设施有哪些主要类别

基础设施可以按其所在地域或使用性质划分如下:
农村基础设施
参照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法规文件,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四个大类。
(1)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主要指现代化农业基地及农田水利建设;
(2)农村生活基础设施:主要指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农村道路、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3)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指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种苗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湿地保护和建设、退耕还林等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
(4)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主要指有益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建设,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等。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为城市直接生产部门和居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它对生产单位尤为重要,是其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总的来讲,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
1.住宅区、别墅、公寓等居住建筑项目
2.高档酒店、商场、写字楼,办公楼等办公商用建筑项目
3.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动力项目
4.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道桥、隧道、港口等交通运输项目
5.水库、大坝、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环保水利项目
6.电信、通信、信息网络等邮电通讯项目
一般讲城市基础设施多指工程性基础设施。(1)工程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六大系统:
A.能源供应系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暖气等;
B.供水排水系统:包括水资源保护、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排水和污水处理;
C.交通运输系统:分为对外交通设施和对内交通设施。前者包括航空、铁路、航运、长途汽车和高速公路;后者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轻轨高架、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停车场、轮渡等;
D.邮电通讯系统:如邮政、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电视等;
E.环保环卫系统:如园林绿化、垃圾收集与处理、污染治理等;
F.防卫防灾安全系统:如消防、防汛、防震、防台风、防风沙、防地面沉降、防空等。
(2)按服务性质分为三类
A.生产基础设施。包括服务于生产部门的供水、供电、道路和交通设施、仓储设备、邮电通讯设施、排污、绿化等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设施;B.社会基础设施。指服务于居民的各种机构和设施,如商业和饮食、服务业、金融保险机构、住宅和公用事业、公共交通、运输和通讯机构、教育和保健机构、文化和体育设施等;C.制度保障机构。如公安、政法和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部门等。基础设施水平随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种类更加增多,服务更加完善。
(3)社会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
(4)城市基础设施一般应具备以下特点:
A.生产性
B.公用性和公益性
C.自然垄断性
D.成本沉淀性
E.承载性
F.超前性
G.系统性
不同时期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完善、配套有不同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运行的载体,与城市的自然附属物包括土地、水体、矿床等有紧密联系,它是在原有的自然附属物的基础上,经过人们的加工改造而建立起来的,受自然的制约;建设和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时,必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在形态上具有固定性,实物形态上大都是永久性的建筑,供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长期使用,不能经常更新,更不能随意拆除废弃。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长株潭城市群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在一体化规划的引导下,确定三市组团式、串珠式发展,基础设施网状互联,共同构建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群,并致力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长株潭城市群按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共建共享的原则,引导项目建设,为新型发展构筑强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平台。提出“交通同网、能源同体、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的“新五同”建设。长株潭城市群要建成布局合理、高效利用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三网融合”的信息平台、绿色生态体系和完备的湘江防洪设施体系,形成支撑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群的强大网络,率先为国家探索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管模式做出贡献。
基础设施发展模式
是指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经济增长战略时,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与直接生产部门发展顺序的过程。主要的代表性理论有罗森斯坦-罗丹主张的“大推进”式的“优先发展论”和赫希曼的“压力论”。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基础设施发展模式主要分为超前型、同步型和滞后型三类。
超前型是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直接生产活动超前一个时期,代表国家如英国;
同步型是指基础设施与生产消费引起的需要相适应,直接生产部门与基础设施的形成和扩大同步发展,代表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瑞典;
滞后型指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于直接生产部门,代表国家如前苏联、东欧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❾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的设施设备


动物、微生物实验室建于2008年,实验室现有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为60万元。实验室面积为60平方米,可容纳30名学生同时实验。
实验室主要仪器有生物显微镜、自动控制发酵罐、台式恒温振荡器、生化培养箱、蒸汽消毒器、干燥箱、超净工作台、PCR仪、凝胶成像系统等分子生物学相关仪器。有专用无菌操作室和生物安全柜。
动物、微生物实验室可承担部分高中学生生物学的实验教学任务及同时,本实验室对全校学生开放,包括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创新活动、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等,为学生的创新项目的科学研究开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分子生物学实验。 简介
我校物理数字化实验室是以传感器为主要仪器的现代化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创建充分体现出学校“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理念。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同学提供适合其学习和应用的数字化平台。实验室配备了威尼尔 (Vernier)系列传感器。其中有双范围力传感器,表面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相差电压传感器,光闸等。数字化实验室将帮助学生进行更精密的实验探究,协助教师打造出更加“精心,精细,精品”的物理课堂。下面对一些仪器进行简单介绍。
双范围力传感器
双范围力传感器是一个通用的测量力的仪器,它可以代替一般的手提弹簧计,安装在一个环形支架上。也可以安装在动力小车来研究碰撞。它能测量拉力和推力。很小的力如0.01牛顿至很大的力如50牛顿都可以测量。这个双范围力传感器可以在多个实验中使用,包括:探讨碰撞中力和冲量;探讨简谐运动;监测摩擦力;探讨胡克定律;监测模型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测量动力小车的力同时监测加速度;测量简单机器拉起一个已知道重量的质量所需的力;测量液氮的气化热。
表面温度传感器
表面温度传感器:表面温度传感器只能在空气中使用。在苛刻环境中测量温度就需要一个耐久的探头,表面温度传感器的典型用途包括:皮肤温度测量;人类呼吸研究;特殊的热实验;热传递实验;摩擦力和能量研究。
光传感器
光传感器:光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多种环境中的光强。包括一些反射光强实验的案例中。使用点光源进行倒平方光强实验;偏光滤光片研究;验证荧光灯和其他灯的闪烁;太阳能的研究;反射率的研究;研究房屋或学校不同区域的光强;测量光强作为研究植物生长的一个部分。
电流传感器
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设计用于研究电学的基本原理。此传感器能应用于低电压的直流和交流电状况下的电流测量。在 ±0.6A 的范围中,此系统非常适合应用于大多数的“电池与灯泡”电路。如果与电压传感器一起使用 (型号:DVP-BTA),可以研究欧姆定律、无功部分的相位关系等。多个传感器同时使用,可以研究并联和串联电路。它也可以应用于电化学实验。此传感器与威尼尔的电流和电压探测系统的基本特性相同。
相差电压传感器
相差电压传感器:相差电压传感器是用来探讨电学的基本原理而设计的。用相差电压传感器来测量低电压的交流和直流电路上的电流。它的±6.0伏特的范围最适合 “电池和灯泡” 的电路。配合电流传感器 (DCP-BTA) 来探讨欧姆定律、无功能部分的相关系和其它。这个传感器与随你的界面 (如LabPro) 附送的电压传感器不同在它的两个探针都没有与地连接。可以使用多个传感器来探讨串联和并联电路。这个传感器的特性与威尼尔以前的电流和电压探测系统的电压探测器一致。
光闸
光闸:这个通用光闸可以在多个物理实验上使用。一些例子包括:测量重力下的加速度;研究钟摆的摆动;测量滚动物体的速度;替一个转动的物体计周期的时间;测量碰撞物体的前后速度。 构成
北京市第171中学创新实验室包括生化测量实验室(Biology & Chemistry Basic Measurement Lab)、微生物实验室(Microbiology Lab)和数学、物理实验室即数字化物理实验室 (Micro-computer Based Physics Lab)。
生化测量实验室
生化测量实验室具有:气相色谱分析仪、COD测定仪、BOD测定仪、水质分析仪、精密电子天平、数字式测温仪、数字式pH计、导电仪、色差计、紫外光谱仪、浊度计等多种现代化、高性能的实验设备。生化测量实验室可以开展:用质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方法鉴定分子结构;用化学方法或红外光谱法检验卤代烷中的卤素;用中和滴定法或气相色谱法测定醋酸中醋酸的含量等多项实验,在此基础上还可进行水质测量、空气质量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方面的创新实验研究。
微生物实验室
微生物实验室的主要设备有:发酵罐、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CO2培养箱、厌氧培养箱、PCR仪、核酸/蛋白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数码显微镜、低温冰箱、全温振荡器、冷冻高速离心机、电泳仪等现代化高科技实验设备。实验室可以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产与分离,食品及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检测,动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DNA的提取与鉴定,DNA分子杂交,PCR方法诊断疾病、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的检测等。 数理实验室的基本系统结构为 “传感器 + 数据采集器 + 计算机”。配备了最新的传感器设备,以一系列传感器替代了传统的测量仪器,能够完成涵盖理科内容的多学科实验任务。例如力、热、声、光、电、位移、磁感强度、辐射等多种物理量数据的采集,传感器数据通过采集器处理后上传到计算机,由教学软件进行实时的处理与分析,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它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实时采集数据,误差小,实验耗时短,利用软件可以对数据进行多种分析。数理实验室种类众多的传感器运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信息化的实验手段可以拓展学生探究日常生活的能力,从而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开放的平台有利于学生通过努力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有利于学生将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引入实验中,同时也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创新实验平台。根据新课程选修模块的要求及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创新实验的需要,组建了生化测量实验室,这些现代化实验仪器的使用,使实验操作省时省力,实验数据得到及时处理,实验结果形象直观,实验信息充分共享,使实验教学活动更具有研究性、更能联系实际,从而拓宽了化学实验的选材范围。组建微生物实验室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中学时代就能接触到生物学研究最前沿的内容,使学校生物科技教育与现代科技发展接轨,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并使其成为教师开设选修课、指导生物实验、探究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地。

❿ 中小学学校标准化建设中校舍设施方面有什么具体要求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条 文 说 明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城市正在加速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且在具备条件的城市开始普及高级中学阶段的教育。随着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校园、校舍的条件与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与育人环境,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学校建设标准,使学校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有章可循。这是制定本建设标准的基本目的。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新建普通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改建、扩建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要视学校已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网、绿化等现状和具体情况,参照本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第三条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是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制订的,在校舍各类用房的配置和面积指标上,首先要保证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基本需要,配备必要的办公和生活用房,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场地。同时,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对校园校舍的条件与环境的更高要求,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逐步创造与完善。
第四条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都必须先规划设计,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校园规划设计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城市规划的要求、周边环境情况和学校现状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校园规划设计要便于建设单位根据需要和可能分期实施。
第五条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要认真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同时还应符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与相关建筑法规的规定。

第二章 学校建设规模与校舍用房的组成
第六条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系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中小学学制和班额人数的规定、生源、实行最佳规模办学的程度、办学的社会效益及有利于合理确定教职工编制、便于教学管理等原则确定。
第七条 校舍用房组成中各类用房的设置是根据教育日益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以及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考虑的。它是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依据。各地在执行中可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办学的合理需要制订实施细则。有条件的地区以及边区、少数民族地区等有特殊需要的学校,如示范性学校、民族学校等,经主管部门批准,可增设本章未列出的用房,并可适当扩大有关用房的面积。
第三章 学校网点布局、选址与规划设计
第八条 学校网点布局
一、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网点布局,既要考虑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又要考虑使学校形成适当的规模,实行"最佳规模"办学,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应避免规模过小,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新建、扩建、改建城镇居民住宅区时,城市规划、开发等有关部门应会同教育部门,根据规划的居住人口和人口出生率测算拟建学校的规模,并选择合适地段,按本标准规定的生均校园用地面积和校舍面积指标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二、学校的服务半径,要尽可能避免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穿越高速公路、铁路干线、无立交设施的城市主干道上学而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第九条 校址选择。新建、迁建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址一定要选择在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地段。
第十条 校园规划设计。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都必须根据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规模做好总体规划设计。总体规划设计应做到:各组成部分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应协调一致,与校园绿化、美化融为一体,构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以便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休息、活动、交流的环境空间。
为了保证具有安全、安静、卫生的教学与育人环境,学校应避免各种城市噪声的干扰和污水、废水、尘埃的污染。尤其是主要教学用房应与铁路、城市干道、机场及飞机起降航线保持足够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学校设置独立的变配电系统,有利于管理用电和保证用电。规划设计用电负荷应留有余量,能够满足不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设备逐步增多的需要。校园内,室外各种管线宜设直埋式敷设或暗设电缆沟,以保证使用安全,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规模较小的学校,教学和办公用房可设在同一幢楼内,但应注意各功能部位布置合理、联系方便,避免相互干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住房制度的改革,学校生活用房应逐步实施建设与管理社会化,教职工住宅应纳入城市规划统筹安排,不应建在校园内。校园内的生活用房不应妨碍教学区的建设与使用,并应便于经营管理社会化。
升旗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校园内必须设置旗台、旗杆,如无合适位置,可在主要建筑物上设置附墙旗杆。
为保证师生出入校门的安全,校门外侧应留有缓冲地带和设置警示性标志。围墙,要有利于学校安全管理,通透式围墙有利于延伸校园景观和视野。
第四章 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第十一条 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一、鉴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学校建设可一次完成,也可分期建设。本标准在校舍建筑面积指标中规定了"规划指标"和"基本指标"。规划指标是根据学校规模和办学需要应配置校舍的面积指标,编制和批准学校建设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与总体规划不应低于指标。基本指标是学校分期建设时,首期应建成的校舍面积指标。
二、本标准在核算校舍建筑面积时所涉及的平面利用系数K值,系采用各种用房综合的平面利用系数,即K=0.6。
三、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总面积和生均面积指标测算,如附表4-1、4-2、4-3、4-4、4-5。
第十二条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包括直接或间接为教学服务的各种用房。
一、小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一)普通教室。普通教室是小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活动空间。其面积由额定席位、课桌椅尺寸及平面布置方式等因素决定。小学校学生的课桌按单人课桌平面尺寸600mm×400mm或双人课桌平面尺寸1200mm × 400mm 考虑。在后墙和侧墙上,可设置储物柜,每生一格。平面布置参见附图1、附图2。

表4-1(1)城市普通完全小学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
单位:m2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2班540
人 18班810人 24班1080人 30班135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1531 1977 2444 2890
1、普通教室 61 12 732 18 1098 24 1464 30 1830
2、专用教室 516 516 516 516
自然教室 86 1 86 1 86 1 86 1 86
仪器标本准备室 61 61 61 61
音乐教室 73 1 73 1 73 1 73 1 73
乐器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美术教室 86 — — — —
美术教具室 23 — — — —
书法教室 86 — — — —
语言教室 32 1 32 1 32 1 32 1 32
语言资料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计算机教室 86 1 86 1 86 1 86 1 86
计算机辅房 23 1 23 1 23 1 23 1 23
劳动教室 86 1 86 1 86 1 86 1 86
劳动教具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3、公共教学用房 283 363 464 544
多功能教室 100 130 160 190
电教器材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续表
用 房 名 称 每 间使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2班540
人 18班810人 24班1080人 30班135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图书阅览室 120 170 220 270
科技活动室 — — — —
心理咨询室 — — — —
体育活动室 — — — —
体育器材室 40 40 61 61
二、办公用房 244 314 380 446
教学办公室 80 124 164 204
行政办公室 14 4 56 5 70 6 84 7 98
广播社团办公室 14 20 26 32
会议接待室 — — — —
德育展览室 30 30 30 30
卫生保健室 14 1 14 1 14 1 14 1 14
总务仓库 28 34 40 46
维修管理室 — — — —
传达值宿室 22 1 22 1 22 1 22 1 22
三、生活服务用房 366 519 663 811
教工单身宿舍 58 87 115 144
学生宿舍 — — — 另行申报增列
教工与学生食堂 168 251 334 416
锅炉房 — — — 另行申报增列
浴室 — — — 另行申报增列
开水房 24 24 24 24
汽车库 — — — —
配电室 24 1 24 1 24 1 24 1 24
厕所 92 133 166 203
附表4-1(2)城市普通完全小学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
单位:m2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规 划 指 标 备 注
12班540人 18班810人 24班1080
人 30班1350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2464 2983 3753 4217
1、普通教室 61 12 732 18 1098 24 1464 30 1830
2、专用教室 765 838 1144
附表4-3(1) 城市普通初级中学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 单位:m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2班600人 18班900人 24班1200
人 30班150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1918 2559 3199 3840
1、普通教室 67 12 804 18 1206 24 1608 30 2010
2、专用教室 737 856 975 1094
实验室(理、化、生) 96 2 192 3 288 4 384 5 480
仪器标本准备室 23 4 92 5 115 6 138 7 161
音乐教室 73 1 73 1 73 1 73 1 73
乐器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美术教室 96 — — — —
美术教具室 23 — — — —
书法教室 96 — — — —
地理教室 96 — — — —
语言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语言资料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计算机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计算机辅房 23 1 23 1 23 1 23 1 23
劳动技术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劳动教具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3、公共教学用房 377 497 616 736
合班教室 110 150 190 230
电教器材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图书阅览室 181 261 340 420
科技活动室 18 — — — —

续表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2班600人 18班900人 24班1200
人 30班150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心理咨询室 18 — — — —
体育活动室 — — — —
体育器材室 63 63 63 63
二、办公用房 414 500 586 692
教学办公室 120 180 240 320
行政办公室 14 7 98 8 112 9 126 10 140
广播社团办公室 22 28 34 40
会议接待室 30 30 30 30
德育展览室 50 50 50 50
卫生保健室 14 1 14 1 14 1 14 1 14
总务仓库 34 40 46 52
维修管理室 24 24 24 24
传达值宿室 22 1 22 1 22 1 22 1 22
三、生活服务用房 531 768 998 1231
教工单身宿舍 65 101 130 166
学生宿舍 — — — 另行申报增列
教工与学生食堂 314 470 628 782
锅炉房 — — — 另行申报增列
浴室 — — — 另行申报增列
开水房 24 24 24 24
汽车库 — — — —
配电室 24 1 24 1 24 1 24 1 24
厕所 104 149 192 235
附表4-3(2) 城市普通初级中学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
单位:m2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2班600人 18班900人 24班1200
人 30班150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2960 3919 5092 5751
1、普通教室 67 12 804 18 1206 24 1608 30 2010
2、专用教室 1048 1167 1501 1620
实验室(理、化、生) 96 2 192 3 288 4 384 5 480
仪器标本准备室 23 4 92 5 115 6 138 7 161
音乐教室 73 1 73 1 73 1 73 1 73
乐器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美术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美术教具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书法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地理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语言教室 96 1 96 1 96 2 192 2 192
语言资料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计算机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计算机辅房 23 1 23 1 23 1 23 1 23
劳动技术教室 96 1 96 1 96 2 192 2 192
劳动教具室 23 1 23 1 23 2 46 2 46
3、公共教学用房 1108 1546 1983
<, /TD> 2121
合班教室 110 150 190 230
电教器材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图书阅览室 181 261 340 420
科技活动室 18 2 36 3 54 4 72 5 90
心理咨询室 18 1 18 1 18 1 18 1 18
续表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2班600人 18班900人 24班1200
人 30班150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体育活动室 700 1000 1300 1300
体育器材室 40 40 40 40
二、办公用房 424 534 658 788
教学办公室 120 180 240 320
行政办公室 14 7 98 9 126 11 154 13 182
广播社团办公室 22 28 34 40
会议接待室 40 50 60 70
德育展览室 50 50 50 50
卫生保健室 14 1 14 1 14 2 28 2 28
总务仓库 34 40 46 52
维修管理室 24 24 24 24
传达值宿室 22 1 22 1 22 1 22 1 22
三、生活服务用房 697 997 1290 1586
教工单身宿舍 65 101 130 166
学生宿舍 — — — 另行申报增列
教工与学生食堂 440 659 880 1097
锅炉房 — — — 另行申报增列
浴室 — — — 另行申报增列
开水房 24 24 24 24
汽车库 40 40 40 40
配电室 24 1 24 1 24 1 24 1 24
厕所 104 149 192 235

附表4-3(3) 城市普通完全小学各类用房面积表
单位:m2
名 称 平面利用系 数 12班600
人 18班900
人 24班1200
人 30班1500
人 备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基本指标 面积合计 0.6 2863 4772 3827 6379 4783 7972 5763 9605
生均指标 7.9 7.1 6.7 6.4
规划指标 面积合计 0.6 4081 6802 5450 9084 7040 11734 8125 13542
生均指标 11.4 10.1 9.8 9.1
附表4-4(1) 城市普通完全中学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
单位:m2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8班900人 24班1200人 30班1500人 36班1800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2581 3226 3870 4515
1、普通教室 67 18 1206 24 1608 30 2010 36 2412
2、专用教室 856 975 1094 1213
实验室(理、化、生) 96 3 288 4 384 5 480 6 576
仪器标本准备室 23 5 115 6 138 7 161 8 184
音乐教室 73 1 73 1 73 1 73 1 73
乐器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美术教室 96 — — — —
美术教具室 23 — — — —
书法教室 96 — — — —
地理教室 96 — — — —
语言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语言资料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计算机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计算机辅房 23 1 23 1 23 1 23 1 23
劳动技术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劳动教具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3、公共教学用房 519 643 766 890
合班教室 150 190 230 270
电教器材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续表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18班900人 24班1200人 30班1500人 36班1800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图书阅览室 283 367 450 534
科技活动室 18 — — — —
心理咨询室 18 — — — —
体育活动室 — — — —
体育器材室 63 63 63 63
二、办公用房 530 624 718 826
教学办公室 200 268 336 404
行政办公室 14 8 112 9 126 10 140 11 154
广播社团办公室 28 34 40 46
会议接待室 40 40 40 40
德育展览室 50 50 50 50
卫生保健室 14 1 14 1 14 1 14 2 28
总务仓库 40 46 52 58
维修管理室 24 24 24 24
传达值宿室 22 1 22 1 22 1 22 1 22
三、生活服务用房 786 1022 1252 1491
教工单身宿舍 108 144 173 209
学生宿舍 — — — 另行申报增列
教工与学生食堂 480 636 794 954
锅炉房 — — — 另行申报增列
浴室 — — — 另行申报增列
开水房 24 24 24 24
汽车库 — — — —
配电室 24 1 24 1 24 1 24 1 24
厕所 150 194 237 280
附表4-4(2) 城市普通完全中学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
单位:m2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18班900人 24班1200人 30班1500人 36班180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3941 5119 5781 6613
1、普通教室 67 18 1206 24 1608 30 2010 36 2412
2、专用教室 1167 1501 1620 1908
实验室(理、化、生) 96 3 288 4 384 5 480 6 576
仪器标本准备室 23 5 115 6 138 7 161 8 184
音乐教室 73 1 73 1 73 1 73 1 73
乐器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美术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美术教具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书法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地理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1 96
语言教室 96 1 96 2 192 2 192 2 192
语言资料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计算机教室 96 1 96 1 96 1 96 2 192
计算机辅房 23 1 23 1 23 1 23 1 23
劳动技术教室 96 1 96 2 192 2 192 2 192
劳动教具室 23 1 23 2 46 2 46 2 46
3、公共教学用房 1568 2010 2151 2293
合班教室 150 190 230 270
电教器材室 23 1 23 1 23 1 23 1 23
图书阅览室 283 367 450 534
科技活动室 18 3 54 4 72 5 90 6 108
心理咨询室 18 1 18 1 18 1 18 1 18
体育活动室 1000 1300 1300 1300

续表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18班900人 24班1200人 30班1500人 36班180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体育器材室 40 40 40 40
二、办公用房 568 686 804 936
教学办公室 200 268 336 404
行政办公室 14 9 126 11 154 13 182 15 210
广播社团办公室 28 34 40 46
会议接待室 50 60 70 80
德育展览室 50 50 50 50
卫生保健室 14 2 28 2 28 2 28 3 42
总务仓库 40 46 52 58
维修管理室 24 24 24 24
传达值宿室 22 1 22 1 22 1 22 1 22
三、生活服务用房 1015 1314 1607 1909
教工单身宿舍 108 144 173 209
学生宿舍 — — — 另行申报增列
教工与学生食堂 669 888 1109 1332
锅炉房 — — — 另行申报增列
浴室 — — — 另行申报增列
开水房 24 24 24 24
汽车库 40 40 40 40
配电室 24 1 24 1 24 1 24 1 24
厕所 150 194 237 280

附表4-4(3) 城市普通完全中学各类用房面积表
单位:m2

名称 平面利用系数 18班900
人 24班1200
人 30班1500
人 36班1800
人 备注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基本指标 面积合计 0.6 3897 6495 4872 8120 5840 9734 6832 11387
生均指标 7.3 6.8 6.5 6.4
规划指标 面积合计 0.6 5524 9207 7119 11865 8192 13654 9458 15764
生均指标 10.3 9.9 9.1 8.8

阅读全文

与中学地理现代化设施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