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国、美国、新加坡、莫斯科、智利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分别是什么
1·英国
英国位于北纬50度至60度之间,比我国的黑龙江省还要偏北,但气候却温和得多,可以说是冬无严寒,夏无酷署。这温和的气候首先要归功于热带的墨西哥湾暖流。这股暖流,有好几百公里宽。它浩浩荡荡地流向欧洲西北岸,改称大西洋暖流,为英国带来了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以伦敦为例,冬天河湖极少结冰,一月份的平温气温在4度(摄氏)以上;而夏天又相当凉爽,七月份的平温气温只有17度,早晚常要加件线衣才行。年降雨量约600毫米,不算太多,但分布比较均匀。就全国来说,一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4至7度,七月份13至17度。年降雨量西北部山区超过1000毫米,而东南部在六七百毫米之间。英国的雾气较重,在夏季晴和的好天中,还有薄薄的烟霭;冬季则经常飞雾迷漫,似雨非雨,若烟非烟,这主要是岛国的潮气所致。至于伦敦过去常见的浓雾,并不完全是自然现象。由于重视环境保护,那里出现浓雾的次数已大大减少。
这个岛国的气候温和,但天气多变。英国人常说:“国外有气候,在英国只有天气”,以此来表明这里天气的变化莫测。的确,在一日之内,忽晴忽阴又忽雨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种天气使人变得格外谨慎,看到一位英国人在阳光明媚的早上出门时穿着雨衣,带着雨伞,外国人可能会感到可笑,但是不久以后他就会为自己的“感到可笑”而后悔。多变的天气也为人们提供了经常的话题,在英国甚至最沉默寡言的人也喜欢谈论天气。
受高纬度的影响,英国昼夜长短的变化特别明显。冬季日短夜长,下午未到3点,天色已灰暗一片,夏季则正好相反,日长夜短,晚上10点多才开始入黑。一般来说,夏天是旅游英国最好的日子。夏季日间长,活动时间多,而且温度适中,天气清爽,人的精神也倍感充沛。这个季节尽管也有雨,但一般不会连绵不断,影响行程。
2·美国
美国位于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湾,另外还有夏威夷群岛和阿拉斯加州。本土大致是西经68°到西经124°,北纬33°到北纬48°。
3·新加坡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隔,并以长堤相连于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洁方面效果显着,故亦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自然地理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东出入口,北隔狭窄的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南部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尼巴淡岛相望。新加坡土地面积为710.2平方公里,土地极为有限,为了满足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加坡通过人工填海来扩大土地面积。
莫斯科 - 自然地理
4·莫斯科
莫斯科州位于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之间,南部与图拉州接壤,西南部与卡卢加州为邻,西部与斯摩棱斯克州毗邻,西北和西部与特维尔州为邻,东北部与雅罗斯拉夫尔州接壤,北部和东北部与弗拉基米尔州为邻,东南部与梁赞州交界。
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现有人口800多万,是世界特大都市之一和欧洲最大的城市。莫斯科市区被一条周长109公里的环城高速公路所包围,市区南北长40公里,东西长30公里,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
莫斯科和伏尔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处相通,直通诺夫歌罗德,向西延伸,向下沿莫斯科河通向奥卡河并沿奥卡流向梁赞,沿着温赞在木金面汇合,克拉齐母河,而再沿着则流向罗斯托夫,苏兹达尔,雅罗斯拉夫尔流域。
莫斯科位于俄罗斯平原中部、莫斯科河畔,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大莫斯科(包括环城公路以内地区)面积900平方公里,包括外围绿化带共为172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仅西南部有捷普洛斯坦斯卡亚高地(最高点253米)。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582毫米,降雪量大,平均年积雪期长达146天(11月初—4月中),冬季长而天气阴暗。1月平均气温-10.2℃(最低-42℃),7月平均气温18.1℃(最高37℃)。
全市绿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从飞机俯瞰莫斯科,映入眼帘的是蓝天下葱绿的树丛和清沏透明的河湖,城市整洁干净。冬季寒冷,最低气温曾达零下43摄氏度。夏季高温。五月和九月是最好的旅游季节。每年从9月底开始进入寒冷时期直到第二年的5月中旬。从11月底到 4月中旬为降雪时间,冬季结束时降雪深达35cm。
5·智利
地理自然
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1960年5月21日凌晨,智利蒙特港附近海底,发生了罕见的9.5级强烈地震,引发的强烈海啸波及到了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日本,2010年,智利第二大城市康赛普西翁发生里氏8.8级地震。位于智利、阿根廷边境上的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峰海拔6885米,为全国最高点。全国有河流30余条,较重要的有比奥比奥河等。主要岛屿有火地岛、奇洛埃岛、惠灵顿岛等,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
塔拉尔盐湖智利面积75662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56253平方公里,岛屿面积373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
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海岸线总长约1万公里,南北长4352公里,东西最窄96.8公里、最宽362.3公里,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东为安第斯山脉的西坡,约占全境东西宽度的1/3;西为海拔300—2000米的海岸山脉,大部分地带沿海岸伸展,向南入海,形成众多的沿海岛屿;中部是由冲积物所填充的陷落谷地,海拔1200米左右。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位于智利、阿根廷边境上的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峰海拔6885米,为全国最高点。全国有河流30余条,较重要的有比奥比奥河等。主要岛屿有火地岛、奇洛埃岛、惠灵顿岛等,气候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明显不同的地段:北段主要是沙漠气候;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南为多雨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大致上智利可分三个区域:
北部多山,许多山峰在6000米以上。在安第斯山脉的两条山脊之间是阿他卡马沙漠。这是地球上最干燥的
智利地方,往往终年无雨。过去这里有硝酸矿被开发,当今是铜矿开采。这个地区较大的城市是安托法加斯塔(219,000居民)及伊基克。
中部气候类似地中海气候。这个区域土地非常肥沃,人口众多。首都圣地亚哥(约五百万居民)就在这里。除此之外还有瓦尔帕莱索(港口,280,000居民)和康塞普西翁(工农业中心,350,000居民)是重要城市。智利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的塔拉尔盐湖南部人烟稀少,降雨极丰富。海岸前有许多岛屿。大陆南方有火地岛,智利和阿根廷各占一半。火地岛前的一个岛上的合恩角是智利和南美洲的最南点。
从西向东首先是一条狭窄的海岸,然后是山脉,然后是比较宽的高原。在中部这个高原很肥沃,可以被用作耕地和牧场。智利和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的边界线是安第斯山脉的东山脊。
除此之外太平洋中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和复活节岛也属智利。
年平均降雨量在智利北部的安托法加斯塔为12.7毫米,在圣地牙哥为375毫米,在南部的火地岛为5800毫米。
气候
由于国土横跨38个纬度,而且各地区地理条件不一 智利,智利的气候复杂多样包括多种形态,使得很难用一句话总结智利全国的气候状况。按照柯本气候分类法,在智利国境内至少包括了七种主要的气候亚类型,包括有北部的沙漠到东部和东南部的高山苔原和冰川,复活节岛上的湿润亚热带性气候,智利南部的海洋性气候以及智利中部的地中海气候。全国大多数地区有四个季节:夏季(12月至2月),秋季(3月至5月),冬季(6月至8月)和春季(9月至11月)。
人文
1609.34万(2004年)。其中城市人口占86.8%。印欧混血种人占75%,白人20%,印第安人4.6%。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在印第安人聚居区使用马普切语。15岁以上人口中信仰天主教的占69.90%,信仰福音教的占15.14%。
2012地震
2012年4月17日北京时间11点50分,智利瓦尔帕莱索海岸附近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37公里。
·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于2010年发生里氏8.8级地震,震中位于首都圣地亚哥以西340公里。强烈地震已经引发一次海啸,最高海浪达5.5米,可能对震中附近的智利海岸产生破坏。美国地质勘测局称,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凌晨3时34分(北京时间下午2点34分),震中位于康塞普西翁市东北部91公里处,震源深度55公里。国家地震台网将此次智利地震由8.5级修订为8.8级。
此次地震位于智利比奥比奥大区,距离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市约100公里,距离特木科市约110公里,距离首都圣地亚哥约320公里。
康塞普西翁是智利第二大城市,距离首都圣地亚哥大约450公里。路透社称,圣地亚哥有震感,楼房摇晃,部分地区停电。地震发生之后,大量居民涌上街头拥抱痛哭。
北京时间14:52分,也就是特大地震发生不到20分钟后,当地又发生里氏6.2级余震。45分钟后,也就是北京时间15:49,又发生5.4级余震。
地震发生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向智利和秘鲁发布了海啸预警。智利南部海啸预警早已经解除。地震引发海啸将于2010年02月28日15时左右到达中国沿海。[2]
目击者称,位于震中北部200英里处的圣地亚哥部分居民涌上街头,互相拥抱、哭喊。当地楼房持续摇晃了10至30秒。死亡人数已经达到800人。历史上,震中200公里范围内多次发生地震,其中1939年的8.3级地震造成2.8万人死亡。此次地震震中西南400公里,1960年曾发生8.9级地震,造成智利2万人死亡,并在太平洋西岸掀起海啸,给日本和菲律宾的东部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损害。据悉,本次地震是海地地震的800倍。
报告称智利8.8级地震后国土增加1200平方公里[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李姗姗):智利大学地震学研究所11日公布报告称,2010年智利发生的8.8级大地震使该国国土面积增加了1200平方公里。
根据这份报告,大地震导致智利国土整体向大西洋方向移动,但是该国海岸部分移动的距离要大于内陆移动的距离,比如地震中受影响最大、临太平洋沿岸的城市孔斯蒂图西翁市向太平洋方向移动了4.7米,但是智利与阿根廷接壤的安第斯山脉边界国土只向西移动了1米,这3.7米的差距使得智利国土面积一下增大了1200平方公里。报告同时指出这新增的1200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会随着未来150-180年内不断发生的震后地壳活动消失,最终智利国土面积会基本回到大地震之前的大小。
B. 现在天纵时代城的地理位置好还是恒大绿洲好
现在天纵时代城的话,地理位置应该是恒大绿洲更好一些,对跟天中时代城的地位相比,确实是恒大的绿洲更好一些,不管是从它的一个地理位置,一个交通还有一个周围的一些个地段。
C. 天中山在哪个地方
天中山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城北两公里处。
天中山又名天台山,原是一座圆形小山,占地约540方米,高3.6米。
天中之地风景秀美,人杰地灵,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天中独具魅力的生态旅游资源。
D. 面相中天中指的是哪个地方
图中16的位置即是天中的部位。十五岁看额即火星,十六岁看天中,都是指额。如果额头发红发亮都是有好运之兆头,如发灰暗,对少年时不利。
希望对你有帮助。
E. 地理位置是什么意思
地理位置一般是用来描述地理事物时间和空间关系。
它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对地理事物的定性玫定量定位从而把握地理事物的时空属性和相关特征。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一般分为绝对地理位置和相对地理位置。相对地理位置是以其参考点的周围事物进行确定。而绝对地理位置是以整个地球为参考系,以经纬度为度量标准。地球上每一个地方都有自身唯一的经纬度值。按照地理位置的功能性质来分,可划分为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等不同的功能性位置。
中文名
地理位置
概 念
描述地理事物时间和空间关系
分 类
自然地理位置等
功 用
揭示自然要素等
F. 驻马店为什么叫天中
天中就是指今日和河南的驻马店,天中山就在驻马店市的汝南县。据《禹贡》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中。” 由于此处地理位置特殊,周武王在此筑天中山一座,上置土圭,测日影考分数以此为正。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碑文至今尚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登天中山、游南海寺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不朽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语道出了天中宝地的钟灵与神奇。天中之地风景秀美,人杰地灵,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天中独具魅力的生态旅游资源。 ..... “天中山,三尺三,来到天中山,一步可登天。”这是流传于汝南民间的歌谣。有点夸张,但很传神。“三尺三”,极言山小;“登天”,也反映了天中山与天地通灵的神秘。的确,天中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它只是一个标志,一个象征,或者说一种图腾。 天中山,亦名天台山。在汝南城北 1.5公里处,占地约800平方米,3米多高,上土下石。《重修汝宁府志》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又为豫州之中,故聚土垒石以标天中,名天中山。”《读史方舆纪要》也有“天中山在府城北三里许,自古考日影,测分数,以此为正”的记载。由此可见,天中山,非自然造化之功,而是人工构筑的日咎测影和观察天象的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天中山闻名,因为它是天下最中的标志,还是唐代大书法家、政治家、爱国老人颜真卿的尽节地,并存有他的绝笔 “天中山”碑文。天中山大门两侧镌刻着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书写的对联“天中山圭影千古运转,颜鲁公气节万世长存”,很能概括天中山的文化内涵。 唐朝建中年间,汝南是蔡州府治所。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拥兵自重,自立为王,对抗朝廷。他以蔡州为据点,占许昌、攻开封、围汝州,侵占中原大片土地。德宗皇帝下诏,派年逾七旬的三朝元老、太子太师颜真卿到蔡州宣慰,李希烈软硬兼施,逼颜真卿给他当宰相,颜公宁死不屈,被囚禁在龙兴寺,后被李希烈的宦官缢杀。颜公临终前,在龙兴寺写下了遗表、墓志铭及“天中山”三个雄浑铿锵的大字。 天中山碑不仅表明了颜真卿渴望平定中原、江山终归一统的愿望和忠贞报国的浩然正气,也因此使这座天下最小的山更加扬名。
G. 武汉方言属于武天片,武是武汉,天是哪里呀地理位置大概指的从哪到哪里的一段
天是天门啊,内地最大的、唯一的侨乡,湖北方言的代表,武天话,以前叫天(门)(武)汉方言,或者天(门)沔(阳)方言
H. 天中山的地理位置
天中就是指今日河南的汝南,天中山就在驻马店市的汝南县。据《禹贡》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中。”
由于此处地理位置特殊,周武王在此筑天中山一座,上置土圭,测日影考分数以此为正。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碑文至今尚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登天中山、游南海寺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不朽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语道出了天中宝地的钟灵与神奇。
天中之地风景秀美,人杰地灵,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天中独具魅力的生态旅游资源。
地址: 驻马店市汝南县北
I. 河南驻马店为什么有“天中”
“天中”具有显着的地域特征,与“中国”、“中原”、“中州”意义相近。这里是江淮、黄淮气候、降雨的过渡地带,其农作物南稻北麦,全国主要农作物在这里大都可以种植,故有“天下粮仓”、“中原油库”、“芝麻王国”之誉;其地形西高东低,由西向东浅山、丘陵、平原,为中国地形走向的缩影;其交通为中国中部的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的南北通道;其经济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在此连续7年成功举办就是明证。因此,以“天中”名之,很便于人们确定它的方位,这也符合中国自古以来以地域特征来命地名的习惯。
二、“天中”还有着自己独特而厚重的文化——天中文化
天中传统的意识形态文化是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文化的缩影。天中大地南部紧临淮河,这是中国南北文化的分界线。因此,“天中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融入楚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秦陇文化等诸多文化的因素,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其风格既有北方文化的粗犷,也有南方文化的柔美;既有龙文化的大气,也有凤文化的纤巧。其饮食文化既有北方人的豪放,也有南方人的讲究;其地方方言南蛮北侉,特色明显。天中传统的意识形态文化更是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文化的缩影,以儒学为主,儒释道合流,法家、无神论、有神论都在此有极其重要的表现。这里是儒学发祥与传播的中心之一。孔子“困蔡三岁”,在此收授生徒,演礼布道,孔门七十二贤,此处有六;儒学八派有漆雕氏一派;董仲舒之儒有桓宽,着有名着《盐铁论》;程朱理学有谢良佐,前承二程,后启朱熹,乃陆杨心学的奠基人。道家的“八卦之学”由此地肇始,上蔡的伏羲画卦亭乃伏羲演易先天八卦之所,此处的白黾和蓍草天下无二,被历代视为灵物。这里还是法家理论上的集大成者韩非、实践最成功者李斯的故乡,也是《神灭论》作者、无神论者范缜,《搜神记》作者、“鬼之董狐”干宝的故乡。平舆的“月旦评”开一代清议之风。
J. 五岳分别指的是哪几座山,各在什么地方
一、嵩山(河南省西部)
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伏牛山系 。介
嵩山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
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功夫之源。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着名文人所亲临。
嵩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名胜风景区,为五岳中的中岳。2004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地质公园。
2007年3月,嵩山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8月,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围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