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武汉的地理环境
武汉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之一,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近1/4,构成了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生态环境。
武汉全境水域面积2217.6平方公里,覆盖率26.10%,人均占有地表水11.4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地表水量居世界大城市之首,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及中国最大的淡水中心。境内5公里以上河流165条,水面面积471.31平方公里。
武汉现有大小湖泊166个,被称为“百湖之市”,在正常水位时,湖泊水面面积803.17平方公里,居中国城市首位。汤逊湖是亚洲最大的城中湖(面积达47.6平方公里) ,面积33.9平方公里的东湖在中心城区退居第二, 梁子湖是全国生态保护最好的两个内陆湖泊之一。武汉湖泊志记录了武汉市一百多个湖泊的风貌。 武汉湿地资源居全球内陆城市前三位。 截至2010年,武汉市湿地面积3358.35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9.54%,其中天然湿地面积1561.86平方公里,人工湿地面积1796.49平方公里,享有“湿地之城”的美誉。
现拥有国家住建部批准设立的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国家林业局设立的东湖国家湿地公园、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沉湖、杜公湖、后官湖等湿地公园及湿地保护区。 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高温、降水集中,冬季稍凉湿润等特点。
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3.0℃;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9.3℃,夏季长达135天;春秋两季各约60天。
初夏梅雨季节雨量较集中,年降水量为1205毫米。武汉活动积温在5000℃~5300℃之间,年无霜期达240天。
❷ 武汉地理特征
气候
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其气候为国内城市所独有,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气候湿润等特点。春季百花盛开、夏季戏水纳凉、秋季天高气爽、冬季踏雪赏梅,武汉气候四季分明的特点。
❸ 关于武汉的气候及其地理位置、要详细的
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东部,地处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
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酷热、冬季较冷的特点。一般年均气温15.8℃-17.5℃,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0.4℃;7、8月平均气温最高,28.7℃。夏季极长达135天,因武汉地处北纬30度,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可达83°,又地处内陆、距海洋远,地形如盆地故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故夜晚水汽多,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副高控制,十分闷热,是中国三大火炉之一,夏天普遍达到37℃,极端最高气温39.3℃。初夏梅雨季节雨量集中,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武汉活动积温为5150℃,年无霜期240天,年日照总时数2000小时。
❹ 简述武汉城市分布特点及优越的自然条件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
❺ 湖北武汉有什么地理优势
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位于我国中部的优越条件加上河运条件优越,又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联系东西部和南北部,具有高安全性与高灵活性的军事基地建设条件。
政治上,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
经济上,武汉有较高的产业和经济基础,重工业发达,产业结构完善,也是湖北省的经济中心。
人文:武汉是湖北省的文化中心,拥有大量全国知名的大学院校,教育体系完善,人才队伍庞大,科研成果卓着,各种文化娱乐产业发达,是一座人文气息浓厚的城市。
经济上,它不如广州,但教育上文化上远远超过广州和其他同级别城市,是一座令人佩服的城市。
❻ 武汉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31°22′,东经113°41′—115°05′。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千米,最东端位于新洲区徐古街将军山村,最西端位于蔡甸区侏儒街国光村,最南端位于江夏区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于黄陂区蔡店街道李冲村。春季:春季平均气温7~15℃。平均降水量98mm,是适合旅游的好季节。夏季:武汉夏季平均温度是22~30。白天平均30.0℃,武汉夏季为常季,降水适中。秋季:武汉秋季平均温度是20.0℃-28.0℃。白天平均28.0℃,武汉秋季为旱季,降水较少,建议多补充水分。冬季:武汉冬季平均温度是3.0℃-12.0℃,白天平均12.0℃,武汉冬季为旱季,降水非常少,建议多补充水分。
❼ 简要说明武汉地理位置特点
武汉地理坐标为北纬30°33"、东经114°19"。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雨量充沛,平均无霜期约250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6.3℃。武汉地形属残丘性冲击平原,大部分在海拔50米以下。
武汉位于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东去上海、西抵重庆、南下广州、北上京城,距离均在1000公里左右。
武汉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武汉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水利资源丰富,被称为“百湖之市”。武汉有各类矿藏33种,矿点154处,潜在经济价值8400多亿元,尤其是冶金辅料和建筑材料丰富,并拥有全国最大的熔剂石灰岩、白云岩和石英砂岩基地,膨润土储量居全国第一位。
❽ 武汉的地理位置具有哪些特点
1、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31°22′,东经113°41′—115°05′。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千米。
2、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
3、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8)武汉的地理条件都有哪些扩展阅读
武汉的景点介绍:
1、黄鹤楼:黄鹤楼自古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历代文人墨客也曾在此留下许多千古绝唱,虽历经重建,但黄鹤楼独特的雄伟气质却依旧壮丽,登楼远眺,武汉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2、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长江大桥,至今仍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一大标志,也是武汉打卡地首选。
3、黎黄陂路:黎黄陂路建于1900年,是武汉着名的慢生活街区,保留了老汉口独特的生活气质,后经政府整修,变得更加洋气,潮流、小资的生活,更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喜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武汉
❾ 武汉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东部,最东端位于新洲区徐古镇将军山村,最西端位于蔡甸区侏儒街国光村,最南端位于江夏区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于黄陂区蔡店街道李冲村。
武汉江河纵横、湖港交织,长江、汉水交汇于市境中央,且接纳南北支流入汇,众多大小湖泊镶嵌在大江两侧,形成湖沼水网。
截至2015年,武汉有大小湖泊166个,被称为“百湖之市”,在正常水位时,湖泊水面面积803.17平方公里,居中国城市首位。汤逊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面积达47.6平方公里),面积33.9平方公里的东湖在中心城区退居第二,梁子湖是中国生态保护最好的两个内陆湖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