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中国石花洞如何下载

地理中国石花洞如何下载

发布时间:2022-04-15 06:34:40

Ⅰ 2020北京石花洞风景区开放吗 及门票详情

北京石花洞风景区开放了吗 景点介绍 北京石花洞风景区开放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啦,但是景区开放时间有做调整,北京石花洞景区呢是国家重点的名胜风景区,集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大型生态疗养生态园区,那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呢?

北京石花洞风景区开放了吗
答:北京石花洞景区于7月23日正式开放营业

北京石花洞景区开放时间:早8:30至晚16:00。

门票价格:70.00元 学生票35元

区地址: 房山区河北镇南车营村

石花洞景区贯彻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接待游客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

北京石花洞景区游览注意事项:

1、政策性免费游客,参观石花洞景区需凭预约码、健康码及本人身份证在石花洞路口预约检查岗办理参观票。

2、石花洞景区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实行游客量限流管理,请游客予以配合。

3、请入园游客随身携带、科学佩戴口罩,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和出示健康绿码,园内游览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文明游园。

4、游览时请不要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请遵守景区环境卫生、文物保护相关规定。

5、若有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的状况,请及时告知工作人员,及时与医疗观察点联系,景区工作人员会给予帮助。

景点介绍
石花洞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溶洞群观光区。

石花洞为多层多支的层楼式结构,洞体分上、下7层,1至6层为旱洞,7层是地下暗河,目前已开放4层,游程2500米。洞中沉积物种类齐全,有毛细水、渗透水、滴水、流水、停滞水和飞溅水6种沉积类型和40多种沉积形态。其资源具有典型性、多样性、自然性、完整性和稀有性。

石花洞是理想的科学殿堂和旅游观光的好去处。石花洞风景名胜区四周群山环抱、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园区内绿树成荫、溪水潺潺,果园、菜地、池塘相映成趣。有颐年山庄、玫瑰园、北台民俗村、将军坨等以疗养休闲为主体,集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培训服务、住宿餐饮为一体的特大型生态疗养、休闲度假生态园区。

石花洞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境内,距市中心50公里,距京石高速公路15公里。石花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名洞之一。2005年9月18日,获得"中国最佳溶洞奇观"称号。

Ⅱ 中国四大溶洞都是哪四大溶洞啊

北京石花洞、桂林芦笛岩、浙江瑶琳洞、福建玉华洞并称中国四大名洞。

Ⅲ 中国最大的洞

玉华洞
位于将乐县城南7公里的天阶山下,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洞总长10公里,主洞长5里。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光华四射而得名,是福建省最长最大的石灰岩溶洞,被誉为"闽山第一洞",列"中国四大名洞之一"。
玉华洞内有两条通道,分藏禾、雷公。果子、黄泥、溪源、白云六个支洞、洞内有石泉、井泉、灵泉三股泉水,清澈甘冽,潺潺有声,有达摩面壁,仙人田、地下龙宫、瑶池五女、硕果累累,五更天等一百六十多景,前后洞口及洞内的岩壁上,保存着许多宋代以来的摩崖石刻,宋代着名理学家杨时,民族英雄李纲曾游此洞,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赞"此洞炫巧争奇,遍布幽奥,透露处层层有削玉裁云之态"。
幽深的玉华洞是实施洞穴疗法的"天然医院",洞内温度长年保持18℃,凉风习习,空气清新,其前洞空气在洞内受冷下流往前洞喷出,前洞口的风力强达4级,构成闻名的"一扇风",令人心旷神怡,洞内充满丰富的游离子,泉水饱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其环境对于气管炎、关节炎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石花洞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南车营村,距市区50公里。是中国华北地区岩溶洞穴的典型代表,被专家评价为中国罕见的多层洞、岩溶景观最丰富的溶洞。石花洞以天然形成的石花而得名。石花形式繁多,异彩纷呈,数量庞大,为国内洞穴之最。石花洞的总体特征是洞体多层多支,从上到下共7层,每层景观各不相同,被誉为“北京的地下明珠”。其中由月奶石形成的“石莲花”,由540余片石钟乳组成的高10米,长18米的石幔以及石旗、双彩石盾、龙宫双柱等景观都是中外洞穴岩溶景观精品,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AAAA景区。主要游览内容:人文趣味层、探奇观赏层、奇石展馆等。
石花洞又名潜真洞、石佛洞,位于房山区河北镇的南车营村,是中国四大名洞之一。关于石花洞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位叫圆广的云游僧人来到南车营村,见这里风景秀丽便决定于此小憩,但盛暑中一股清凉的气流令他倏尔惊醒,他下意识地顺风望去,见阵阵凉风就来自山沟北侧岩石的缝隙间,好奇心驱使他去弄个明白,便抡锤握凿在凹处乒乒乓乓干了起来,终于凿开了一个桶口粗的洞口,他穿过薄壁的洞口,向里爬了很远很远,看到了眼前一点点越聚越大的荧光,借着荧光他看到眼前这个巨大的洞穴中装饰着许多千姿百态、晶莹透亮的柱状、花状、伞状、球状神奇绚丽的景物,他陶醉了,于是就有了“仙乡洞府地,潜梦入真藏”的诗名,和洞口“潜真洞”三个大字,此后他便于此奇洞为家,潜心修行。如今,时间虽以过了700年,创在当代名人赵朴初先生题名的“石花洞”旁侧,“潜真洞”三个刚健的楷书大字仍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桂林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是一个以游览岩洞为主、观赏山水田园风光为辅的风景名胜区。芦笛岩洞深240米,游程500米。洞内有大量奇麓多姿、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组成了狮岭朝霞、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景观,令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从唐代起,历代都有游人踪迹,现洞内存历代壁画77则。自1959年发现并开发后,如今已建有餐厅、茶室、水榭、湖池、曲桥,并设游船,广植花木,成为中外游客游览桂林时必至的旅游热点。
芦笛岩所在的光明山, 从前叫毛毛头山。原来半山腰只有一个小洞口, 仅容一人进出, 山坡上又长满芦荻草, 并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临桂县志》里, 记载了光明山, 但是没有说山腰有岩洞。洞内保存有自唐贞元八年(792年)以来的壁书70余则, 大部分是用墨笔在洞壁上书写的题名纪游。这些壁书表明, 芦笛岩并非亘古无人知晓。附近的村民, 早就知道这个灵巧之洞, 可是人们长期以来秘而不宣。
“芦笛岩头枷锁破, 桃花源内仙灵唱。”(郭沫若《满江红·咏芦笛岩》)解放以后, 人们生活安定, 用不着避难了, 便道出了芦笛岩的秘密。1959年, 附近村民提供了岩洞的情况, 经过勘测建设, 于1962年正式开放。因为洞口附近生长着芦荻草, 据说可以做成笛子, 取名芦笛岩。
芦笛岩是一个囊状的岩洞, 进口与出口相邻, 进洞处为原来的天然洞口,出洞处是开凿的人工洞口。洞深240米, 游程约500米。岩洞是70余万年前, 地下水沿着岩石的破碎带流动溶蚀而形成的。洞中大量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 是在岩洞形成以后, 含有碳酸盐类的地下水, 顺着岩石裂隙流出, 水份蒸发, 碳酸盐类沉淀结晶, 逐渐堆积而成, 千态万状态, 琳琅满目。
芦笛岩的特点是洞中滴水多, 石钟乳、石笋、石柱发育成为洞中的填塞物也特别多。游人进洞, 在林立的石柱缝隙中间转来转去, 加上彩色灯光的照耀,如同置身仙境一般。
熊瑾玎《赞芦笛洞》诗, 作了生动的描写:桂林岩洞多灵巧, 芦笛新开巧不同。异彩缤纷今古自, 奇踪探索忘西东。初临绝壁悬崖上, 似入琼楼玉宇中。莫怪吾华常自傲, 世间那有此仙宫。诗人极力赞美芦笛岩, 将它引为我们中华的骄傲。
芦笛岩的景观, 不仅精致美观, 而且珠联壁合。满洞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等, 好似象牙雕刻, 仿佛黄杨木雕, 美观异常, 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
我们游览芦笛岩, 能够欣赏到许多美妙的景致 。
杭州瑶琳洞:瑶琳洞位于桐庐县瑶琳镇,一名仙灵洞。洞穴形成于距今10万年前,系一巨大石灰岩溶洞,面积达2.8万平方米。全洞深藏地下,姿态万千,以曲折幽深的洞势地貌,瑰丽多姿的溶石景致而被誉为全国溶洞之冠。洞景气势雄伟,被誉为“瑶琳仙境”。

全洞七个厅,最大的洞厅面积达9000平方米。前四厅为亿万年来大自然的杰作:石笋、石瀑、石幔、石帷幕等,琳琅满目,灿如仙境。后三厅运用现代布景、灯光、音响等效果及科技手段,通过21个场景,300多个人物,具体再现了神州传说中18个动人故事,给人以美的享受,智的熏陶。

该洞通道原已坍塌,1979年重新开挖。在洞内发现了中国犀牙齿化石、西周时期木炭余烬、东汉印纹陶片、隋唐时木炭题字、五代北宋古钱等。洞外还可参观三十六仿蜡像馆和山水盆景园妙峰苑里。

洞内常年恒温在17~18℃左右。80年代以来,成为旅游热点,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Ⅳ 北京石花洞介绍的内容是什么

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房山区境内,面积36.5平方公里,是中国首家溶洞地质公园。现已探明的溶洞100多座,溶洞与地下暗河纵横交错,构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溶岩洞穴群。

公园内荟萃了众多奇观美景。北京的地下明珠--石花洞,洞层最多,次生化学沉积物种类齐全。洞中鹅管、石钟乳、石盾、月奶石莲花等景观鬼斧神工,天造地设;华北的地下迷宫--银狐洞水旱洞连通,次生化学沉积物形成的银狐、银兔、晶莹剔透,巧夺天工;万佛堂孔水洞的“万菩萨法会图”是北京唯一的唐代石刻浮雕壁画,堪称石雕艺术的典范;唐人洞内镶嵌于石笋内的古人题字乃人类洞穴活动之见证,具有美学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景观的典型性、多样性、自然性、完整性和稀有性享誉海内外,是一部地学知识的网络全书。

Ⅳ 高中版本 地理中国 什么意思

简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类电视栏目。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地质资源和地貌景观,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地理·中国》栏目,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热爱自然,珍惜自然,弘扬科学精神,激发爱国之情。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
《地理·中国》栏目,属科普类电视栏目。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地理·中国》栏目,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
编辑本段栏目特色
1、栏目内容:
《地理·中国》栏目的内容属自然科学范畴,节目通过对地质、地理、地貌形成及演变等自然现象的揭示,普及科学知识,展示大自然的神奇。
2、栏目形态: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3、栏目风格: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行进式拍摄的形式,重在对科学问题的推理、实证和解析,强调快节奏、大信息量和逻辑的严密,兼有大自然景观的新、奇、特、美的展示,融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于一体。
编辑本段精彩看点
看点一:题材宽广,观赏性强。
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看点二:解密自然,知识性强。
《地理·中国》栏目,以对自然现象的探问为发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通过展示地质科考的推理和求证过程,揭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以满足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看点三:行进式科考拍摄,可视性强。
“以行进中的地质科考”为主线,摄制组跟随地质专家,在科考行进中发现问题,求证问题,解答问题。既有科考问题求证过程的悬念吸引,又有行进式拍摄的新奇看点,使节目具备很强的期待性和可视性。
编辑本段社会评论
《地理·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类电视栏目。该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对于我们正在汲取知识营养的青少年来说,观赏性特强。[1]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首先它题材宽广,观赏性强。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识性强。《地理·中国》栏目,以对自然现象的探问为发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通过展示地质科考的推理和求证过程,揭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以满足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其三它行进式科考拍摄,可视性强。 “以行进中的地质科考”为主线,摄制组跟随地质专家,在科考行进中发现问题,求证问题,解答问题。既有科考问题求证过程的悬念吸引,又有行进式拍摄的新奇看点,使节目具备很强的期待性和可视性。
编辑本段创办意义
1)中外媒体中,地理题材,拥有广泛的受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国家地理频道,以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成功运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当前我国电视界,还没有自制的、以自然地理为内容定位的高层次、成规模的电视栏目。《地理·中国》栏目的推出,可以填补这一项空白。
3) 创办《地理·中国》栏目,对科教频道意义重大。《地理·中国》是一档面向广众群体的高层次科普栏目,它的创办是对科教频道现有内容的重要补充和新的开拓。栏目既是一档科普教育,也是一种深层次的爱国主义和环保教育,它将使人们从更充分地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科学发展的意义。
编辑本段主创团队
《地理·中国》栏目的主创团队,主要由原社教中心教育专题部的精兵强将组成。这只团队历年来不仅为科教频道连创收视佳绩,还承担了诸如教师节特别节目《奠基中国》、“纪念长征60周年特别节目《伟大壮举·光辉历程》”、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创作的《光辉的历程》等重大任务,这些节目均受到中央及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制片人
阚兆江,男,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现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副总监,兼任《地理中国》栏目制片人。历任《夕阳红》栏目主编、《当代教育》栏目制片人、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教育专题部副主任、主任。
主持人
于胜春,男,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过《当代工人》、《当代教育》、《人与社会》等栏目和多期大型节目。主持风格自然、真诚、机智、乐观, 是央视优秀主持人之一,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编辑本段栏目回顾
1柴河地质探秘【哈拉哈河火山群支脉发现】
2巨洞之谜【格凸河暗河洞穴】
3鄱阳湖的奥秘【鄱阳湖】
4解密远古之花 上【达尔文讨厌之谜的破解】
5解密远古之花 下

《地理·中国》之《太姥山传奇》
6黄土中的秘密【洛川黄土剖面】
7太行山中的奇观【赞皇县赤壁长墙】
8石林传奇【路南石林】
9赤水观瀑【赤水丹霞地貌】
10黄龙的诉说【黄龙钙华】
11沙海的奥秘【巴丹吉林沙漠】
12鸭绿江神韵【鸭绿江】
13天露池之谜【丰宁第四纪冰川遗迹】
14嵩山探秘【嵩山五世同堂地质奇观】
15山中奇境【乐业 大石围天坑】
16会飞的山峰【葛仙山】
17神奇的小岛【南碇岛六边形石柱】
18深藏的美丽【九寨沟】
19走进龟峰【龟峰丹霞区象形石】
20红岩石瀑【大洪山琵琶湖红岩石瀑】
21洞穴奇观 上【武隆芙蓉洞喀斯特】
22洞穴奇观 下
山河探秘第一部
23神秘的巨洞【同第二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一集】
24探索长崖之谜【同第七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二集】
25少林传奇【同第十四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三集】
26大漠寻奇【同第十一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四集】
27山中奇观【同第九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五集】
28石林亿万年【同第八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六集】
29好大一个湖【同第三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七集】
30塔里木河探秘【塔里木河】
31龙虎山探奇【龙虎山洞穴和古火山口】
32游历地心【天柱山超高温高压变质带】
33生命之石【延庆县千家店盆地硅化木群】
34万柱迷谷【临海市六边形流纹石柱群】
35塘中的发现【海口双池岭 罗京盘玛珥式火山群】
36峡谷行【大渡河金口河大峡谷】
37水下的博弈【治理黄河】
火山的奥秘
38巨灾后的反思【马提尼克岛圣皮埃尔培雷火山大爆发】【火山的奥秘第一集】
39险象环生【夏威夷火山空难救援】【火山的奥秘第二集】
40零距离接触 上【火山专家考察活火山】【火山的奥秘第三集】
41零距离接触 下【火山的奥秘第四集】
42感知火山脉搏【火山专家研究火山喷发】【火山的奥秘第五集】
43破解火山密码 上【火山专家检测火山喷发】【火山的奥秘第六集】
44破解火山密码 下【火山的奥秘第七集】
山河探秘第二部
45走近人间瑶池【同第十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一集】
46千万年的镌刻【同第十九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二集】
47海中奇观【同第十七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三集】
48黄土谜题【同第六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四集】
49神奇芙蓉洞 上【同第二十一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五集】
50神奇芙蓉洞 下【同第二十二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六集】
51天坑的秘密【同第十五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七集】
2月2日至2月8日 停播
52澜沧江探源【果宗木查与吉富山之争】
53奇峰身世之谜【同第三十一集】
54巨湖天成【贝加尔湖新成因】
55寻找长江源【沱沱河与当曲之争】
56涠洲岛的故事【涠洲岛古火山口】
57佛祖的宝座【桂林兴平莲花盆石洞】
58黄河之水哪里来【玛曲与卡日曲之争】
59石头中的玄机【同第三十二集】
60死亡之谷【临夏盆地古生物化石堆】
走进自然奇观
61感知大堡礁【澳大利亚大堡礁】【走进自然奇观第一集】
62尼亚加拉大瀑布【美国 加拿大尼亚加拉河大瀑布】【走进自然奇观第二集】
费尔南多岛【巴西费尔南多火山岛】【走进自然奇观第三集】
63神奇的峡谷【美国科罗拉多河大峡谷】【走进自然奇观第四集】
64水母湖探秘【帕劳群岛水下洞穴与水母湖】【走进自然奇观第五集】
65火山奇观【美国夏威夷火山公园 美国怀俄明黄石公园】【走进自然奇观第六集】
66直面火山【同四十二集】【走进自然奇观第七集】
67石中的龙鳞【汉中黎坪龙山网状沉积岩】
68石头中的万卷书【山东潍坊临朐山旺盆地硅藻土页岩古化石】
69解秘泥石流【四川绵竹清平乡泥石流】
70硅化木传奇【同第三十三集】
71寻找毒泉【云南腾冲扯雀塘毒泉】
72神秘的石中花 上【同第四集】
73神秘的石中花 下【同第五集】
74奇丽黄山【安徽黄山三大奇观】
75神秘的圆湖【同第三十五集】
2011年56期 56 20110304 雁荡有奇峰【雁荡山】
57 20110305 石瀑之谜
58 20110306 泰宁丹霞寻奇
59 20110307 三清山观奇
60 20110308 巨崖出太行
61 20110309 走进石花洞
62 20110310 奇立黄山
63 20110311 大洪山中的奇遇
64 20110312 幽深腾龙洞
65 20110313 不寻常的森林
66 20110314 迷洞重重
67 20110315 海岛探幽
68 20110316 深谷中的石柱群
69 20110317 神奇的白水洋(上)
70 20110318 神奇的白水洋(下)
71 20110319 暗河寻奇(上)
72 20110320 暗河寻奇(下)
73 20110321 神奇的山谷
74 20110322 火山堆中的秘密
75 20110323 石海之谜
76 20110324 佛祖的宝座
77 20110325 寻金之路(上)
78 20110326 寻金之路(下)
79 20110327 水晶宫探秘
80 20110328 地下的森林
81 20110329 探秘千年牡蛎礁
82 20110330 古墓中的秘密
83 20110331 树轮里的秘密

Ⅵ 中国十大溶洞都是哪十大

织金洞、黄龙洞、腾龙洞、本溪水洞、芙蓉洞、崆山白云洞、石花洞、玉华古洞、梅山龙宫、雪玉洞。

1、织金洞

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官寨苗族乡,地处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距省城贵阳120公里。地理坐标26°38′31″~26°52′35″N, 105°44′42″~106°11′38″,公园占地面积170 km2,海拔900~1670m。

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发现此洞。织金洞现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

织金洞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首; “中国最美的旅游胜地——“中国十大奇洞”之首。

中科院下辖的《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家级地理研究部门也给予高度赞誉,称其为“中国溶洞之王”,“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

2015年9月19日(日本时间下午17点),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加入世界地质公园。填补了贵州没有世界地质公园的空白。成为贵州省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

2、黄龙洞

黄龙洞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核心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

被列为国际旅游洞穴会员、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点)、中国旅游首批知名品牌、湖南省最佳旅游景区、湖南省着名商标、张家界旅游精品线之一,享有绝世奇观之美誉。

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旅游溶洞”。2009年,黄龙洞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旅游奇洞”。

3、腾龙洞

腾龙洞风景名胜区,是国家地质公园,距湖北利川市城区6公里。景区总面积69平方公里,集山、水、洞、林于一体,以雄、险、奇、幽、秀而驰名中外。

1988年,经25名中外洞穴专家历时32天实地考察论证:腾龙洞属中国目前最大的溶洞,世界特级洞穴之一。

198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审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国家级权威刊物《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震撼腾龙洞"。因为腾龙洞的宏伟盖世,海军69l艇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利川艇”。

腾龙洞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宜人的气候条件,是旅游、疗养、探险、地质考察的理想之地。

2015年12月,利川腾龙洞入选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

4、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际旅游洞穴协会亚洲会员单位,是至今发现的世界第一长地下充水溶洞,被赞誉为“钟乳奇峰景万千,轻舟碧水诗画间;钟秀只应仙界有,人间独一此洞天”。

本溪水洞位于辽宁省本溪市东北35公里处,由水洞、温泉寺、汤沟、关门山、铁刹、庙后山6个景区组成,融山、水、洞、泉、湖、古人类文化遗址于一体,沿太子河呈带状分布,总面积200平方公里。

水洞景区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内深邃宽阔,现开发地下暗河长3000米,水流终年不竭,清澈见底,洞顶和岩壁钟乳石发育较好,千姿百态,泛舟游览,使人流连忘返。

温泉寺景区,泉水温度可达44℃,日流量400吨,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庙后山古文化遗址,是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对研究辽东古人类分布、古代地理有重要价值。

5、芙蓉洞

芙蓉洞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形成于第四纪更新世(大约120多万年前),发育在古老的寒武系白云质灰岩中。洞内深部稳定气温为16.1度。

芙蓉洞主洞长 2700 米,游览道1860米,底宽12-15米以上,最宽69.5米;洞高一般8-25米,最高48.3米;洞底总面积37000平方米,其中辉煌大厅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面积 1.1 万平方米,最为壮观。

整个芙蓉洞的最大静态和客容量为185000人。同时被誉为“世界三大洞穴”之一。2011年7月6日,芙蓉洞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A(5A)风景名胜区。

6、崆山白云洞

崆山白云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邢台市临城县境内,是崆山白云洞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南距邢台市56公里,北距石家庄市86公里。

崆山白云洞形成于5亿年前的中寒武纪,是我国北方一处难得的岩溶洞穴景观,崆山白云洞是全球同纬度最大的溶洞,开发有为“人间”、“天堂”、“地府”、“龙宫”、“迷宫”五个洞庭,洞内四季恒温17℃,主要景观150多处,沿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和107国道。

7、石花洞

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南车营村,距京城55公里,为七层溶洞,上下高差150米。现一、二层全部和三层、四层部分已对外开放,游览长度达2500米。

石花洞原名“潜真洞”,自发现至今已500多年。因洞内雕有三尊大理石佛像,曾改称“石佛洞”,香火曾盛极一时。

石花洞是国内发现的岩溶洞穴中集规模大、洞层多、沉积类型全、次生化学沉积物数量大的洞穴,其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也可居世界洞穴前列,与闻名中外的桂林芦笛岩、福建玉华洞、杭州瑶琳洞并称中国四大岩溶洞穴。

8、玉华古洞

玉华古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距福银高速将乐互通口3公里。古洞总长5公里,有藏禾、雷公、果子、黄泥、溪源、白云六个支洞,共169个景点。

它形成于二亿七千万年前,由海底沉积的石灰熔岩经过三次地壳运动的抬升和亿万年流水的冲刷、溶蚀、切割而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今正处于发育生长期,是一处胜景天成、如梦如觉、自然幻化的人间仙境。

9、梅山龙宫

梅山龙宫,是湖南最大山脉雪峰山(古称梅山)的腹地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湖南省新潇湘八景景区、首届湖南大众最爱旅游目的地。

梅山龙宫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资水河畔,是一个集溶洞、峡谷、峰林、绝壁、溪河、漏斗、暗河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溶洞群,有九层洞穴,探明长度2870余米,已开发游览路线1896米,其中包括长466米世界罕见的神秘地下河。

整个洞府分为龙宫迎宾、碧水莲宫、玉皇天宫、龙宫仙苑、龙宫风情、龙凤呈祥六大景区。

10、雪玉洞

雪玉洞地处丰都鬼城的长江对岸,位于龙河峡谷险峻陡峭的岩壁之上,是重庆市着名的溶洞型景区,占地15平方公里,景区内珍稀动物(猕猴、野猪、红腹锦鸡等)与成群溶洞、蜿蜒河流、飞泻瀑布、凌空峭壁、悬棺等景点和谐一体。

周围地区更拥有悠久的土家风俗,形成了独特的龙河文化。雪玉洞是龙河旅游景区溶洞群中的精品,也是三峡库区长江旅游黄金线上一朵新兴的奇葩。

雪玉洞全长1644米,现已开发游览线路1166米,上下共三层,分为六大游览区:群英荟萃、天上人间、步步登高、北国风光、琼楼玉宇、前程似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十大奇洞

Ⅶ 石花洞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
目前我们所处的位置是世界地质公园石花洞,石花洞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距市区50公里。石花洞又名潜真洞、石佛洞,是中国四大名洞之一。石花洞风景区是华北地区岩溶洞穴的典型代表,被专家评价为中国罕见的多层洞、岩溶景观最丰富的溶洞。石花洞以天然形成的石花得名,石花形式繁多,异彩纷呈,数量庞大,为国内洞穴之最。石花洞的总体特征是洞体多层多支,从上到下共7层,每层景观各不相同,分人文趣味层、探奇观赏层等,被誉为“北京的地下明珠”。其中由月奶石形成的“石莲花”,由540余片石钟乳组成的高10米、长18米的石幔,以及石旗、双彩石盾、龙宫双柱等景观都是中外洞穴岩溶景观精品。石花洞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

Ⅷ 急需临安溶洞的资料!

中国石花洞(瑞晶洞)位于杭州至黄山的黄金旅游线上,深藏于青山似景、绿水如带的群山之中。奇丽壮观如童话世界的中国石花洞(瑞晶洞)属于寒武纪喀斯特地貌,发育至今已有五亿年之久,它由七个洞厅组成,面积达2.8万平方米,落差为124.6米,其中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近百米,是目前国内已知的最高懂厅。洞内景石绚丽多姿,具备喀斯特溶洞中所应有的一切品种,被誉为“中国岩溶博物馆”。更具特色的是什么罕见的石花,仅二洞厅的洞顶上就遍布有3600朵晶莹剔透、洁白如冰的石花,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称世界之最。因此,专家们对中国石花洞(瑞晶洞)“集天下溶洞于一身”,她还被浙江大学列为”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石花洞(瑞晶洞)不仅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古地质科考价值,是旅游爱好者和地质学家及广大学生探奇、考察、教研、夏令营活动的理想境地。

玉穗倒挂 双峰插云

雪山飞瀑 谔鱼出海

玉穗倒挂 双峰插云

雪山飞瀑 谔鱼出海

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距杭州120公里,与国家级旅游风景区“黄山”、“千岛湖”各相距100多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石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一般难以见到,它色泽洁白,晶莹剔透,呈花瓣放射状生长,美丽异常,瑞晶洞由于洞壁裂隙特别发育,方解石的含量高,洞内温度气压相对比较稳定,这就为石花产生创造了特别条件。瑞晶洞石花多达36000多朵,如此巨大的数量,目前在全世界有关资料中尚未有记载。这些石花形态各异,争奇斗艳,竞相怒放,有的似三月飞英,有的似夏日阳光下拍岸的浪花,有的似秋菊绽开,更有成片的石花如北国冬日漫天飞舞的大雪,纷纷扬扬,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各厅琳琅满目的石英钟乳景观数不胜数,奇不胜奇,维妙维肖。专家们评论说:“瑞晶洞有七星岩之宏大;庐笛岩之绚丽;瑶琳洞之离奇;灵山洞之幽静,集天下名洞于一身。”她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较高古地质研究价值。如此美妙的地下迷宫,怎不令人神往。
瑞晶洞发育在5亿年前的晚寒武纪条带状含白云质灰岩之中,洞口向南,洞体按自然组合划分为七厅,一般宽35--50米,高10--57米,洞道长460米。总落差121、6米面积达16900平方米。洞厅规模,洞庭湖体落差,洞景品位等方面,在国内溶洞中实属罕见。洞外,青山连绵,秀水蜿蜒,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洞内钟乳石具备喀斯特溶洞通常所具备的一切品种和常见的绚丽、奇特之外,其最显着的特征是洞庭湖体宏大壮观,及由此而造就的磅礴气势和华贵风度。洞厅间层次清楚,石钟乳发育历史久长,景观晶莹透剔,洁白如

Ⅸ 石花洞的钟乳石有什么特色

石花洞位于北京房山区南车营村,因其洞体深奥神秘又称潜真洞;又因洞内生有绚丽多姿奇妙异常的各种各样石花而得名石花洞。石花洞地处西山深处,目前已发现此洞有7层,层层相连,洞洞相通。其规模与景观大于桂林的芦笛岩与七星岩,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为北国极为罕见的地下溶洞奇观。

瑰丽的石花洞景观

石花洞内的自然景观玲珑剔透、花彩多姿、类型繁多、有滴水、流水和停滞水沉积而成的高大洁白的石笋、石竹、石钟乳、石幔、石瀑布、边槽、石坝、石梯田等和渗透水、飞溅水、毛细水沉积形成的众多石花,石枝、卷曲石、晶花、石毛、石菊、石珍珠、石葡萄等。还有许多自然形成的造型,如海龟护宝等。并有晶莹的鹅管、珍珠宝塔、采光壁等,众多的五彩石旗和美丽的石盾为中国洞穴沉积物的典型,大量月奶石莲花在我国洞穴中首次发现。

石花洞现已形成20大景区、一百五十多个主要景观,各个景区遥相呼应,互为映衬。“瑶池石莲”已有三万余年的历史;“龙宫竖琴”堪称国内洞穴第一幔;“银旗幔卷”、“洞天三柱”等十二大洞穴奇观无不令人赞叹叫绝。石花洞的洞口设置了“世界洞穴奇观展”,展出世界着名洞穴景观照片上百幅;在洞外还有“野生动物展”、“奇石展”等。

岩溶洞穴资源以独特的典型性、多样性、自然性、完整性和稀有性享誉国内外。丰富的地质资源,显示了石花洞在地质科学研究、地质科普教学和旅游观赏中的价值。石花洞中洞穴沉积物记录了地球的演化历程和沉积环境的变化,是一处研究古地质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库。石花洞石笋见证北京几千年的气候变迁。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行星地球年项目负责人汉克.沙克尔来石花洞考察后评价道;“参观中国第一地质公园石花洞其乐无穷,石花洞是人们进行地学教育的良好范例”。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视察后欣然题词赞誉其为“地下地质奇观,溶洞博物馆”。

石花洞的沧桑变迁

大约在四亿年前,北京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积了大量的碳酸盐类物质。由于地壳运动,几经沧桑变迁,海底抬升为陆地。大约在七千万年前,华北发生了造山运动,北京西山就此形成。而后碳酸盐逐渐被溶蚀成许多岩溶洞穴,石花洞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地壳运动的多次抬升与相对稳定之过程,使之发育为多层多支溶洞。

公元1446年,明正统十一年四月,圆广和尚云游时发现此洞,命名“潜真洞”,并在洞口对面的石崖上镌刻“地藏十王”像。明景泰七年(1456年),圆广和尚又命石匠雕刻十王教主“地藏王菩萨”佛像,安坐在第一个洞室,则又称为“十佛洞”(石佛洞)。因洞内石花集锦,千姿百态,玲珑剔透,近年被北京市政府定名为“北京石花洞”。

石花洞

阅读全文

与地理中国石花洞如何下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