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高中地理怎么区分海陆

高中地理怎么区分海陆

发布时间:2022-04-17 00:32:18

❶ 地理高手进 在线等 海陆分布与海陆因素的区别以及对气候影响的不同

海陆分布主要是指陆地和海洋,他们之间相对的位置,一般会在考气候的时候用得着。海陆因素,主要是指轮廓,比如说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降水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海陆地因素

高中地理中的一陆南 七陆北怎么理解请详细说下

“一陆南 七陆北”是指:一月份,大陆(南北半球大陆均包括)等温线向南弯曲;七月份南北半球的大陆等温线向北弯曲。

运用上述结论注意的几个方面:

  1. 结论中的“一和七”是指月份,注意1月是北半球大陆的最冷月(冬季),南半球的最热月(夏季),7月正好相反。

  2. 上述规律仅强调陆地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注意海洋等温线弯曲方向与陆地相反。

  3. 结论中的“南和北”在不同半球表示着不同的纬度高低。例如“一陆南”可以解释为一月份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南半球大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

  4. 上述结论的成因主要是考虑到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的同纬度陆地与海洋温度的差异。

列举几个例题:

(1)当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时(想到蒙西高压,北半球冬半年,应运用一陆南),大陆等温线则向南弯曲;

(2)当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流动时(想到北半球夏半年,应运用七陆北),大陆等温线则向北弯曲;

❸ 高中地理 那个地方都是什么气候 怎么分类

第一步,看气温判断属于气候哪个带。

热带,最低气温高于15℃。

温带,最低气温在0-15℃或者低于0℃。
上面是我简单地记忆,把亚热带和地中海的气候放一起了。详细的话应该是【亚热带】:最冷月均温0℃-15℃(有两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最冷月均温为0℃-15℃) 【温带】:最冷月均温<0℃

寒带,最高低于0℃。(注意是最高低于。)

第二步,看降水判断气候的类型。

年雨型,只有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气候。

少雨型,一年都几乎没有雨的。有热带沙漠和寒带气候。

夏雨型,所有的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有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虽然降水特征一样,可是它们气温特征不同。热带最低温在15℃以上,亚热带属于温带气候类型,最低气温在0-15℃之间。热带草原虽然也是降水集中在夏季,可是它的降水量很少的,冬天几乎没有降水。

冬雨型,只有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集中,夏季降水少。

其中:
年雨型:是指全年降水量多,季节分配均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夏雨型:是指夏季雨水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水比较少
冬雨型:是指冬季雨水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雨水比较少
少雨型:是指全年少雨或无雨

❹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怎么判断的

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形”定位(半球):

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以“温”定带(温度带):

热带:终年皆高温:> 15℃;

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

寒带:冷季最低温:< 0 ℃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

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征的描述技巧

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降水以及光照三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气温

①气温的高低;

②气温的年或日较差

终年高温;终年严寒;夏季高温;全年温和;

气温年较差大(小);最热月或最冷月气温

降水

①降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的季节分配;

③降水的年际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干季、湿季之分);降水丰沛;全年少雨

光照

①光照的强弱;

②年日照时数的多少

日照时数长(短),日照强烈(较弱);光照充足(不足)

①气温特征: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大于15°C可以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化大;小于10°C表明海洋性显着,气温季节变化小。

②高温、凉爽、温和、寒冷:夏季月均温大于20°C可认为是高温,小于20°C可认为是凉爽;冬季月均温大于0°C一般可认为是温和,小于0°C一般可认为是寒冷。

③降水特征:主要读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化,估算降水总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低于10 mm描述时称为稀少,10~50 mm为少雨,50~100 mm为多雨。

❺ 高中地理:判断海陆分布及季节 夏季-北半球7月-大陆气温高-向高纬凸 冬 1月 低 低 为什么

记一个口诀 :1陆南,7陆北。
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所以,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北半球向北凸,即7陆北;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北半球向南凸,即1陆南。

❻ 高中地理的海陆位置、海陆分布、相对位置都是指什么

海陆位置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相对于海洋或者陆地的位置,例如出海口、沿海、内陆、远洋、近海。
海陆分布通常是指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
这是一个地理上面的概念.先以一个地方为基准,然后与另外一个地方做对比;例如杭州的经纬度为东经120度,北纬30度;而广州的经纬度为东经114度,北纬23度,如果以杭州为基准,则广州在杭州的西南方。

❼ 地理:怎么分别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纬度因素等

热量差异通常分析纬度因素,降水差异通常分析海路因素
比如:为什么漠河比海南冷?因为漠河的纬度高,太阳高度较小,获得的热量少
为什么塔里木盆地降水比青岛少?因为青岛近海,是季风气候,水汽充足,降水多,而塔里木盆地,身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是大陆性气候,降水少。
地形因素、常考的有青藏高原,还有一种就是在等值线图中局部地区出现明显弯曲,十有八九都是地形因素导致的;
垂直地带分异也是常考点,例如,山顶与山脚不同的景观就是垂直地带分异造成的。

❽ 怎样分辨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纬度因素,最好举几个例子

一、海陆因素:

如我国西北地区的大陆性气候,和我国沿海地区的季风气候,指两地距离海洋的远近程度不同,体现在东西方向上,如我国的东部和西部;

二、地形因素:

同一纬度,我国青藏高原是特殊的高原山地气候,而东部平原地区是季风气候。体现在两地的南北位置差异上,如北京和海南;

三、纬度因素:

赤道附近的热带气候,和极地附近的寒带气候,一般指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如盆地、高原、迎风坡、背风坡等。

(8)高中地理怎么区分海陆扩展阅读

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类型,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气候带。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

地势自西而东构成三级阶梯:西部有青藏高原,地势最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由极高山和高原面组成,有“世界屋脊”之称,是第一级阶梯,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与第二级阶梯为界。

青藏高原以东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之间为第二阶梯,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中国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第三阶梯。这种地貌格局是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的。

❾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太多了,我一个例子吧,比如问你区位因素有哪些?这是常见的题目,该怎么答呢?答:自然因素:降水、气候、土壤、社会因素:交通、劳动力、政策。其实掌握技巧很好答!

❿ 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地形因素怎么样区分

海陆因素一般指两地距离海洋的远近程度不同,体现在东西方向上,如我国的东部和西部;
纬度因素一般体现在两地的南北位置差异上,如北京和海南;
地形因素一般指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如盆地、高原、迎风坡、背风坡等

阅读全文

与高中地理怎么区分海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