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信息系统中矢量数据分析的几种基本方法
有四种基本方法:1、矢量空间分析。2、邻近分析;3、叠置分析;4、地图操作。
㈡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都有什么
空间分析能力是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也是GIS与计算机制图软件相区别的主要特征。空间分析是从空间物体的空间位置、联系等方面去研究空间事物,以及对空间事物做出定量的描述。
空间分析需要复杂的数学工具,其中最主要的是空间统计学、图论、拓扑学、计算几何等,其主要任务是对空间构成进行描述和分析,以达到获取、描述和认知空间数据;理解和解释地理图案的背景过程;空间过程的模拟和预测;调控地理空间上发生的事件等目的。
移动GIS是通过与流动装置结合,地理资讯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即时的地理信息。一般汽车上的导航装置都是结合了卫星定位设备(GPS)和地理资讯系统(GIS)的复合系统;在香港曾经很流行的地图王,则是一套可以安装在PDA或手提电话上的即时地图系统。
汽车导航系统是地理资讯系统的一个特例,它除了一般的地理资讯系统的内容以外,还包括了各条道路的行车及相关信息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利用矢量表示行车的路线、方向、路段等信息,又利用网络拓扑的概念来决定最佳行走路线。
地理数据文件(GDF)是为导航系统描述地图数据的ISO标准。汽车导航系统组合了地图匹配、GPS定位和来计算车辆的位置。地图资源数据库也用于航迹规划、导航,并可能还有主动安全系统、辅助驾驶及位置定位服务等高级功能。汽车导航系统的数据库应用了地图资源数据库管理。
(2)地理信息系统如何获得矢量数据扩展阅读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历史
古往今来,几乎人类所有活动都是发生在地球上,都与地球表面位置(即地理空间位置)息息相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5万年前,在拉斯考克(Lascaux)附近的洞穴墙壁上,法国的猎人画下了他们所捕猎动物的图案。与这些动物图画相关的是一些描述迁移路线和轨迹的线条和符号。这些早期记录符合了现代地理资讯系统的二元素结构,即一个图形文件对应一个属性数据库。
18世纪地形图绘制的现代勘测技术得以实现,同时还出现了专题绘图的早期版本,例如:科学方面或人口普查资料。约翰•斯诺在1854年,用点来代表个例,描绘了伦敦的霍乱疫情,这可能是最早使用地理方法的位置。
他对霍乱分布的研究指向了疾病的来源——一个位于霍乱疫情爆发中心区域百老汇街的一个被污染的公共水泵。约翰•斯诺将泵断开,最终终止了疫情爆发。
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核武器研究的推动下,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导致通用计算机“绘图”的应用。1967年,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投入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由联邦林业和农村发展部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渥太华研发。
罗杰•汤姆林森博士开发的这个系统被称为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存储,分析和利用加拿大土地统计局收集的数据,并增设了等级分类因素来进行分析。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产业成长刺激了应用了GIS的UNIX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飞速增长。至20世纪末,GIS在各种系统中的迅速增长使得其在相关的少量平台已经得到了巩固和规范。并且用户开始提出了在互联网上查看GIS数据的概念,这要求数据的格式和传输标准化。
㈢ 地理信息系统中矢量数据的来源是什么求答案,O(∩_∩)O谢谢
(1)地图
(2)实测数据
(3)遥感影像数据
(4)文字材料、统计数据
(5)共享数据
㈣ 土地矢量数据是什么
土地矢量数据是在直角坐标中,用x、y坐标表示地图图形或地理实体的位置和形状的数据。矢量数据一般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来尽可能地将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表现得准确无误。
矢量数据的组织形式较为复杂,以弧段为基本逻辑单元,而每一弧段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交结点所限制,并为两个相邻多边形属性所描述。在计算机中,使用矢量数据具有存储量小,数据项之间拓扑关系可从点坐标链中提取某些特征而获得的优点。主要缺点是数据编辑、更新和处理软件较复杂。
特点
1、用离散的线或点来描述地理现象及特征
点用来描述地图上的各种标志点,如监控点、居民点;线包括直线和曲线,曲线又包括一般曲线和封闭曲线,分别用来表示河流、道路及行政边界等,此外,还包括一些特殊曲线,如等高线;面用来描述一块连续的区域,如湖泊、林地、居民地等。
2、用拓扑关系来描述矢量数据之间的关系
在矢量数据系统中,常用几何信息描述空间几何位置,用拓扑信息来描述空间的相连、相邻及包含等关系,从而清楚地表达空间地物之间结构。
3、面向目标的操作
对矢量数据的操作,更多地面向目标,从而使精度高、数据冗余度小、运算量少,如对区域面积的计算和道路长度的量算,分别用计算区域多边形面积及道路长度而获得。
这样直接根据目标几何形状用坐标值计算的方法,使计算精度大大提高。另外,由于矢量数据是以点坐标为基础来记录数据,不仅便于对图形放大、缩小,而且还便于将数据从一个投影系统转换到另一个投影系统。
4、数据结构复杂且难以同遥感数据结合
矢量数据系统不仅难以同DEM模型数据相结合,而且也难以同遥感数据相结合,从而限制了矢量数据系统的功能和效率。在目前基于矢量数据结构的地理信息系统中,为了解决同遥感结合的问题,往往是将矢量数据转换成栅格数据,再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需要再转换回去。这是矢量数据结构在地理信息应用中的最大不足。
5、难以处理位置关系(如求交、包含等)
在矢量数据结构中,给出的是地物取样点坐标,判断地物的空间位置关系时,往往需要进行大量求交运算。例如,当已知某一土壤类型图和某一积温图,要叠置获取新分类图时,需进行多边形求交运算,组成新多边形,建立新的拓扑关系。因此,矢量数据结构解决这类问题是相当复杂的。
㈤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为什么要进行矢量数据
矢量数据结构定位明显,属性隐含。有便于面向现象的数据表示,数据结构紧凑、冗余度低,有利于网络分析,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缺点是数据结构复杂,软件与硬件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多边形叠和分析比较困难,显示与绘图成本比较高。栅格数据结构明显,定位隐含。其数据结构简单,空间分析和地理现象的模拟均比较容易,有利于与遥感数据的匹配应用和分析,输出方法快速,成本叫低廉。缺点是图像数据量大,投影转换比较困难,栅格地图的图形质量比较低,现象识别效果不如矢量数据。一般情况下,同一个GIS系统能够处理、存储栅格和矢量数据。对同一个研究区域而言,有时为了处理问题的方便,需要实现栅格和矢量数据间的转换。矢量和栅格数据转换的方法:
1、矢量向栅格的转换方法,内部点扩散算法、复数积分算法、射线算法、扫描算法、边界代数算法。
2、栅格向矢量转换的方法,通常包括四个基本步骤,多边形边界提取、边界线追踪、拓扑关系生成、除去多余点及曲线圆滑。
㈥ gis矢量数据的获取方式主要有哪些
自己用采集器来获取,然后画图,适用于小范围,如工厂;或者是找有测绘资质的地图公司购买,全国各个地市的导航数据都可以买的到。
㈦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来源
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源有:地图数据 ,遥感数据,文本数据,统计数据,实测数据,多媒体数据和已有系统的数据。
(1)空间数据:野外数据采集和地图数字化。对于大比例尺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而言,野外数据采集可能是一个主要手段。野外数据采集的方式有平板测量、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另外,地图数字化目前仍是GIS中获取数据的主要手段。地图数字化有两种作业方式:数字化仪的手扶跟踪数字化和地图扫描数字化。
(2)属性数据:一般为字符串和数字,一般采用键盘输入,它的获取主要在于资料的收集。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随着GIS的发展,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近年来,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服务"(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㈧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来源及获取方式(明天考试,急)
GIS的数据源,是指建立的地理数据库所需的各种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地图、遥感图像、文本资料、统计资料、实测数据、多媒体数据、已有系统的数据等。
①地图
点――居民点、采样点、高程点、控制点等。
线――河流、道路、构造线等。
面――湖泊、海洋、植被等。
注记――地名注记、高程注记等。
②遥感数据
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数据源。遥感数据含有丰富的资源与环境信息,在GIS支持下,可以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球生物、军事应用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信息复合和综合分析。遥感数据是一种大面积的、动态的、近实时的数据源,遥感技术是GIS数据更新的重要手段。
③文本资料
文本资料是指各行业、各部门的有关法律文档、行业规范、技术标准、条文条例等,如边界条约等。这些也属于GIS的数据。
④统计资料
国家和军队的许多部门和机构都拥有不同领域(如人口、基础设施建设、兵要地志等)的大量统计资料,这些都是GIS的数据源,尤其是GIS属性数据的重要来源。
⑤实测数据
野外试验、实地测量等获取的数据可以通过转换直接进入GIS的地理数据库,以便于进行实时的分析和进一步的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所获取的数据也是GIS的重要数据源。
⑥多媒体数据
多媒体数据(包括声音、录像等)通常可通过通讯口传入GIS的地理数据库中,目前其主要功能是辅助GIS的分析和查询。
⑦已有系统的数据
GIS还可以从其它已建成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数据。由于规范化、标准化的推广,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可交换性越来越强。这样就拓展了数据的可用性,增加了数据的潜在价值。
㈨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为什么要进行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
矢量数据结构定位明显,属性隐含。有便于面向现象的数据表示,数据结构紧凑、冗余度低,有利于网络分析,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缺点是数据结构复杂,软件与硬件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多边形叠和分析比较困难,显示与绘图成本比较高。栅格数据结构明显,定位隐含。其数据结构简单,空间分析和地理现象的模拟均比较容易,有利于与遥感数据的匹配应用和分析,输出方法快速,成本叫低廉。缺点是图像数据量大,投影转换比较困难,栅格地图的图形质量比较低,现象识别效果不如矢量数据。一般情况下,同一个GIS系统能够处理、存储栅格和矢量数据。对同一个研究区域而言,有时为了处理问题的方便,需要实现栅格和矢量数据间的转换。矢量和栅格数据转换的方法:
1、矢量向栅格的转换方法,内部点扩散算法、复数积分算法、射线算法、扫描算法、边界代数算法。
2、栅格向矢量转换的方法,通常包括四个基本步骤,多边形边界提取、边界线追踪、拓扑关系生成、除去多余点及曲线圆滑。
㈩ 地理信息系统有哪些采集数据的方式
应该说主要有几种途径,一是对原始纸质数据、电子数据(表格、图形文件、遥感影像、航片等)的矢量化,二是利用卫星、飞机、各种采集仪器(全站仪、GPS数据采集车等)直接采集数字化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