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重大的地理发现,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如何被发现的
提到地理大发现,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几个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几个名字,葡萄牙恩里克王子、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
关于他们的具体成就,我就不细说了,大家也都比较清楚。
这里有一个国家被刻意忽略了,那就是俄国。
就像俄国在科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一样,俄国在地理大发现方面也不逊色于西欧各国,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俄国从东欧一路向东,穿过西伯利亚,发现了楚科奇半岛,然后又发现了千岛群岛以及阿拉斯加,俄国人甚至到达了今天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
俄国在地理大发现方面的成就如此之大,为啥被忽略了呢?
因为美国乃至整个西方都不喜欢俄国,抹黑不遗余力,怎么会把地理大发现的成就与俄国分享呢?
说完了西方列强在地理大发现方面的成就,下面隆重介绍另一个在地理大发现方面做出重大成就的国家,那就是中国。
其实上古时期的中国人在地理方面的知识就非常丰富了。
比如大禹的足迹就遍布整个神州,一会在浙江会稽山开会,杀掉防风氏立威,一会在黄河流域治理洪水。《尚书》中的《禹贡》就把全国分为九州,对各州的地理情况都有介绍。
《山海经》也是一本地理学着作。
如果说上面的含有传说成分的话,下面几件事可就是真实的史实了。
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法显从陆上去天竺,从海上乘坐商船带了大批佛经回国,途中还在狮子国(斯里兰卡)停留,途经东南亚各国,最后回到东晋控制下的山东青岛。
法显西行足以说明,当时在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到中国之间就有成熟的海上贸易线路了。
法显回国后,着有《佛国记》,记录了自己的沿途所见所闻。
四,唐玄奘去天竺取经。玄奘(唐僧)西游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也更为有名。
因为印度人从不记录历史,《佛国记》《大唐西域记》两本游记就成了研究印度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资料。
五,元朝周达观出使东南亚。1295年,浙江温州人周达观奉命随使团前往真腊,使团取海路从温州开洋,经七洲洋,占城、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萨州),横渡淡洋至吴哥国登岸。周达观逗留约一年后于1296年7月回中国。回国后以游记形式创作了《真腊风土记》。
六,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明仁宗时期,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去过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半岛,最远到达非洲中部。
❷ 地理大发现是指哪些
通常是指15——17世纪,由于陆上通道的人为阻隔,以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为代表的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一系列活动,主要由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支持。
通过地理大发现,葡西两国一度站在欧洲之巅,同时,也将全欧引入海洋时代。
❸ 地理大发现的三大发现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使得人类终于掌握了整个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这个以大航海时代为起始,以大航天时代为终结的伟大岁月,其实就是人类征服自己所成长的星球的过程,并因摆脱手工文明,走入了机械文明。
第二次地理大发现,使得人类走出大气层,进入了银河系,开始探索整个宇宙。人类的进程永远都是在战争与和平中交织进行的,经历了残酷的五次世界大战和期间的和平建设,人类终于逐步走出地球,开始向太空发展,疆域空前辽阔,曾经行之有效的社会法律道德规范,已经开始摇摇欲坠,而新的法律道德规范尚没有得到有效的建设起来,人类社会再次回归到自然的本源,遵循着原始的但是却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的根本游戏规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虽然因此在历史上填写了不少血泪交加的悲剧,也因此使得许多人陷入了暗无天日的生活之中,但是也因此造就了无数的传奇和辉煌,以及白手起家的神话。不少在正常社会中很不可能出人头地的年轻人,由于处身在这个打破了众多繁规俗矩、充满着机遇和创造的时代,解脱了正常社会所强加于自身的枷锁,在自由的天空尽情驰骋,终于建立了不朽的事业,供后世万代崇拜。这种局面直到轩辕华提出了《航权理论》,社会方才逐步走向规范,并由此进入了六国争雄阶段。(详见《大航天时代》)
伴随着这次地理大发现,人类从机械文明步入了潜能文明,借助能量战甲的作用,许多只有在神话和武侠中才可能出现的能力,在现实中已经普及到个人,以血肉之躯翱翔天空、畅游汪洋再也不是梦想。
第三次地理大发现,使得人类终于走出银河系,融入了更为广阔的宇宙之中。在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中期,在一代名将任飘零“建立一个起点公平,辅以公平竞争的规则保证过程公平,最终决定了结果公平的世界!”的号召下,数百万人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探险队,走出了银河系,迈向不可知的星空,这一批人可以说是第三次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同时也是日后神秘的轩辕帝国的创建者。(详见《问鼎河山》)
之后的数百年,人类同样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中前行,并且步入了元素文明时代。通过基因改造,人们可以在变身成为神战士、魔战士、兽战士、龙战士、精灵战士、矮人战士或者鬼战士时,分别掌握“光、暗、风、火、水、土、无”七大元素中的一种,其威力和功能远远超越潜能时代的能量战士。
❹ 地理大发现成果有哪些
地理大发现成果:
①到达美洲的沿海地区
②开通绕过美洲南端的航路
新航路开辟的相关情况如下: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越过大西洋到达美洲;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及其船队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进行了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说。
❺ 总结地理大发现
1 地理大发现2 原因:1、经济矛盾激化。15世纪末16世纪初,封建制度内在矛盾加深,一方面货币地租盛行并取代劳役地租使得农民对领主的人身依附松弛,使得农奴制趋于瓦解,并最终导致领地经济衰败和封建贵族破产,另一方面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在不断的分化,这一切导致阶级矛盾尖锐。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加深了封建制度的危机,统治阶级为摆脱困境、增加金银收入,于是鼓励探险活动。2贸易危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453年征服了近东,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在海上进行劫掠活动从而控制了地中海商道,同时由埃及、红海通往印度的道路被阿拉伯人独占。而在15世纪后半期,人口再次增长,市场的复兴促使人们加快了为将商业扩展到欧洲大陆以外以进行的探索,这就迫使欧洲商人探寻直通东方的航路,以摆脱贸易危机(英国绒面呢的出口在15世纪中叶的确稍有上升,但在同一世纪的最后25年里再度上升后便又下降了。3、对贵金属的需求。1300-1450年,旧金矿、银矿产量逐渐减少,大量的金银因为与东方贸易的巨额逆差而外流。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货币流通量的增加。
3 影响:1、促进了欧洲殖民者的海外扩张,推动了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2、世界市场的出现。地理大发现之后的300年间,西欧的商人奔走于世界各大洲,把欧洲原有的区域性市场同亚洲、美洲和非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方性市场联结起来,出现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3、促进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东西方贸易联系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区。 4、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 5、促成商业革命的发生。 6、价格革命。
❻ 地理大发现中,新发现的地区主要是指
是指15~
,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
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应该说,任何一个文明民族的代表人物首次到达地球表面某个前所未知的部分,或者确定了地表各已知部分之间的空间联系,因而加深人类对地球地理特征的科学认识,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均可以称为地理发现。在十五世纪之前,只有南极洲这样的无人居住的大陆和某些岛屿、海域为人类所未知。而居住着未开化民族的陆地和岛屿,则只对“文明民族”而言是前所未知的。从各文明古国的产生到十五世纪的漫长时期,各文明民族在古代文化发源地以外的广大区域已完成了许多发现,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大地球形的概念。1409年,湮没了1000多年的托勒密《地理学指南》被译为拉丁文后,大地球形说广泛传播。但是古代学者没有可能直接验证地球的形状,也很少可能精确地测定地球的大小和海洋陆地的分布。15~
,由欧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发现、美洲的发现、环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险活动,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产生飞跃。这些事件被通称为
。在西欧,葡萄牙首先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探险活动。
早期,
亨利
创办地理研究机构,为取得黄金、象牙和奴隶,组织了多次非洲西岸的探险活动,先后发现了马德拉岛、佛得角群岛,并从直布罗陀沿非洲
到达几内亚湾。1473年,葡萄牙船只驶过赤道,后达到刚果河口;1487年,迪亚斯的探险队到达非洲南端,发现好望角,并进入印度洋;1497年,以达迦马为首的船队沿迪亚斯航线继续向前,经非洲东岸的莫桑比克、
,于1498年到印度西南部的卡利卡特,开辟了从大西洋绕非洲南端到印度的航线,从而打破了阿拉伯人控制印度洋航路的局面。葡萄牙通过新航路,垄断了欧洲对东亚、南亚的贸易,成为海上强国。与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同时,西班牙统治者也极力从事海外扩张。
发现美洲,就是这种扩张的最重要收获。
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
的西航计划得到
和王后的支持。1492年,他携带着
和王后致
的国书,率领船队从帕洛斯港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后向西航行,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和古巴、海地等岛。但是,哥伦布误以为巴哈马群岛是印度的辖地,把当地
居民称为
,并误认为古巴是中国的一个省。1493~1496、1498~1500和1502~1504年,哥伦布又进行了第二、第三和第四次航行,先后发现了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牙买加、特立尼达等岛屿,以及由洪都拉斯到
的海岸。第三次航行中在帕里亚湾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哥伦布至死也没意识到,他发现的这些地方并非中国和印度,而是一块
。后来,意大利
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到达美洲,才认识到这是一个
。在人们认识到大西洋西岸的陆地并非亚洲,而是一个新大陆后,人们的地理视野扩大了。1513年,西班牙
巴尔鲍亚越过
地峡,看到了西南面的大海,他把
域称为“南海”(今太平洋)。为了到达亚洲,人们努力寻找沟通大西洋和“南海”的海峡,或者象好望角那样的地角。基于这种愿望,葡萄牙
麦哲伦在
的支持下,开始了新的航海探险活动。麦哲伦曾经参加葡萄牙远征队,到过非洲、印度、苏门答腊、爪哇、班达群岛和
海峡等地。他相信大地球形说。1519年麦哲伦率船队,从西班牙的桑卢卡尔港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到达南美东岸以后,即沿海南下,在南美大陆和火地岛之间,穿过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海峡,进入“南海”。起初向西北,后转向西航。船队在航行中从未遇到风暴,即把该海域称为太平洋。1521年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在与当地
的冲突中被杀。1522年麦哲伦船队剩下的“
”号返回桑卢卡尔港,完成环球航行。
后,欧洲至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和美洲的最有利的通商航路都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占据。荷兰、英国等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并
其他地区。
,荷兰的巴伦支为探寻一条由北方通向中国和印度的航线,曾三次航行
地区,先后发现熊岛、斯匹次卑尔根岛,并到达新地岛最北端、喀拉海和瓦加奇岛;
初,英国的哈得逊曾屡次探索经
通向中国的航路;斯霍特于1616年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荷兰的塔斯曼于1642~1643年环航澳大利亚,发现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这些航海探险进一步扩大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并进行了一些有关洋流、风系等的科学考察以及岛屿和陆地的实测工作。到了18世纪,库克的海洋探险已属于科学考察的范畴。14、
时,欧洲各国已有
。
末,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等,迫切要求向海外寻找市场和原料出产地。但是
牢固控制了东西方贸易通道,从地中海经埃及出红海,向印度洋的航路又在阿拉伯人手中。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为了扩展商业和殖民活动,积极鼓励航海事业,开辟新航路。这是促成
的主要原因。其次,欧洲商人和
对黄金的贪欲是促成地理大发现的另一原因。此外,西班牙和葡萄牙都位于欧洲突出于大西洋中的地区,地理位置也有利于航海业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变革,对地球科学的进步和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都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古代学者关于大地球形的猜测,通过地理大发现,特别是环球航行得到了证实,宗教迷信关于地球形状的种种说法最终被否定;证明了地球上存在着一个统一的世界大洋,海洋与陆地相比较,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推动了全球海洋和陆地的考察研究;促进了地球科学的进步,也促进了天文学、航海学、天气预报学的发展及造船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近代化过程;促进了欧洲的
和世界市场的出现,开始了殖民掠夺,同时也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
❼ 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
15~17世纪,由欧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发现、美洲的发现、环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险活动,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产生飞跃。这些事件被通称为地理大发现。
❽ 历史上地理大发现包括哪三件大事
。“地理大发现”主要指以下几大事件:
(1)“新航路的发现”。从十五世纪起,葡萄牙人不断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占据了一些岛屿和沿海地区,掠夺当地财富。1487~1488年葡萄牙人巴托罗缪·迪亚士到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成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重要突破。葡萄牙贵族瓦斯哥·达·伽马奉葡王之命于1497年7月8日从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北上,之后由阿拉伯水手马季得领航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里库特,次年载着大量香料、丝绸、宝石和象牙等返抵里斯本。这是第一次绕非洲航行到印度的成功,被称之为“新航路的发现”。
(2)“新大陆的发现”。在葡萄牙组织探寻新航路的同时,西班牙也力图寻求前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1492年8月3日意大利人克里斯多弗·哥伦布奉西班牙国王之命,从巴罗斯港(即古都塞维尔,今称塞维利亚)出发,率领探险队西行,横渡大西洋,同年11月12日,到达了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华特林岛),之后又到了古巴岛和海地岛,并于1493年3月15日回航至巴罗斯港。此后哥伦布又三次西航,陆续抵达西印度群岛、中美洲和南美大陆的一些地区,掠夺了大量白银和黄金之后返回西班牙。这就是人们所称谓的“新大陆的发现”。
(3)“第一次环球航行”。1519年9月20日,葡葡牙航海家斐南多·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探险队从巴罗斯港出发,横渡大西洋,沿巴西东海岸南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即后来所称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1521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死于此地。其后,麦哲伦的同伴继续航行,终于到达了“香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中的哈马黑拉岛。之后,满载香料又经小巽他群岛,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循非洲西海岸北行,于1522年9月7日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地理大发现”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是应封建社会日趋衰落、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的时代要求,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对于扩大原料产地、市场以及交换手段的必然需要。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对世界生产力分布也有重大影响。
❾ 世界上的地理大发现有哪些
地理大发现(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时代或大航海时代、新航路的开辟,是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在这些远洋探索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与此同时,欧洲涌现出了许多着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瓦斯科·达·伽马、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胡安·德拉科萨、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乔瓦尼·卡波托、胡安·庞塞·德莱昂、斐迪南·麦哲伦、亚美利哥·韦斯普奇与胡安·塞瓦斯蒂安·埃尔卡诺等。
在当时,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新航路的发现,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说是一部大侵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