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统计图怎么看

地理统计图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2-04-19 02:51:10

1. 怎么看地理三角形统计图

辅助箭头法是地理三角形统计图判断的最佳方法。判读步骤如下: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在图1中为“﹡”),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1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46岁为73﹪;65岁以上为4﹪。


地理统计图在高考试题特别是人文地理试题的考查中运用较多,主要用来考查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认识数据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二是根据图表和数据解释说明有关概念的能力;三是根据有关数据信息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2. 地理怎么看图

高考对图像知识的考查,有三种要求:
1、一般性读图 目视感知,获得直接信息.
(1)读图要求:识别符号表示何种地理事物或现象.
(2)读图步骤:一是先看图例注记:二是区分要素单项,说明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三是总览全图,先单项后综合,先左后右,最后加以整体记叙:该填写的填写,该计算的计算,该说明的说明,一一加以回答.
2、分析解释图像 目视分析,获取间接信息.
(1)目视分析要求:通过感觉、知觉、记忆力、思维力共同参与活动.
(2)目视分析程序:
第一步,凭视觉、感觉、知觉获取直接信息;
第二步,从记忆仓库中提取与直接信息相关的一些知识;第三步,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进行知识加工整理.
(3)答题:按照题目要求,先答出图像中显示着哪些地理事项(直接信息),再答出分析解释后的结论,这就是获取的间接信息.
3、动手画图补绘散点图、绘制柱状图、补绘洋流与等温线、补绘等高线等等.

几种常考地理图像的复习方法
(一)、区域分布图的判读
普遍以政区图为基础的包括地形、河流、矿产、城市、铁路等要素的综合地图,其他还有气候类型分布图、水系分布图、资源分布图、洋流分布图、工农业分布图、交通图等.地理分布图的判读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地理位置,初步提取有效信息
首先,通过经纬度位置确定国家、地区.掌握世界上主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区域,如赤道、南北回归线、0°经线、120°E经线穿过的国家、地区、大洲、大的地形区等.

次,用知名的国家、岛屿、湖泊、河流及地形等地理事物确定相对地理位置.即通过某地理事物与周围相关知名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比较,明确它的位置.如
果没有给出地理事物的名字,可以用其轮廓、形状去判定,因为每个大洲、国家和我国省区轮廓都有其特殊性,注意观察、比较和总结.如梯形状的埃及、昂首雄鸡
状的中国、跪俑状的陕西省、肥鹅状的的黑龙江省等.
2、熟悉并充分利用图例和注记充分提取有效信息
3、整合信息,归位验证
归位验证就是把综合的信息再带到具体的区域,结合题干要求,进行“回头看”,可确保准确无误.
各类型区域图考查要求
1、区域分布型图像题 该题型往往以重大热点问题为背景切入,侧重于中国与世界区域地理知识.
2、 区域路径型图像题 要求重点了解不同区域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的地图空间概念、心理地图的构建、图文转化以及知识迁移等方面的能力.
3、区域分析说明型图像题 要求熟悉地理主干知识的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并能将概念原理的含义在知识的运用中真正得到体现.这类题的形式较多,一般包括剖面图、原理(成因)示意图、景观图、系统联系图和统计图等.
区域常考知识链接
1.
区域分布型的重点内容有:①重要的地理界线(如洲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外流区与内流区、三级阶梯分界、气候及人口界线等等);②重要区域的范围(如中西
欧及北欧的主要国家、东亚的国家、西亚的非阿拉伯国家等);③重要的国际或区域性组织的范围及其变化(如欧佩克组织成员国、东盟、上海经合组织等).
2.
区域路径型的重点内容有:①移动路径(如台风移动路径、锋面移动路径、风向等);②交通线路选择与设计(如海运、铁路线、旅游线等);③物产运输路线(如
世界石油、铁矿、煤炭、木材、小麦等的运输路线);④人口迁移;⑤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的路线等(如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输工程等);⑥科学
考察路线等.
3.区域分析说明型的重点内容包括以下各类图表的绘制或判读:①剖面图;②气候资料统计图(降水、气温);③各种比例图及统计曲线;④区域差异比较图表(工业、农业等的分布)等.
(二)、地形图的判读(含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
①数量上的特性,
②形态上的特性,
2、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详见等高线图) ,这是识别等高线图的关键.
3、熟练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学会识别一些特殊的地貌类型.如:新月型沙丘、火山、梯田等.
4、学会等值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详见等高线图)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
1、判读方法和步骤是:
①看清楚剖面线是沿什么方向作的;
②根据图上曲线弯折状况和高度表(即垂直比例尺高度)读出沿线地形特征和地势起伏情况;
③判读沿线地形特征或判断地形区
2、绘制方法和步骤是:
①根据要求选剖面线,确定纵横坐标比例尺,画好坐标.
②寻找地图上剖面线与高线的交点,并逐一记录它们的高程和高差,
③将它们一一对应到剖面图的坐标上,
④将这些坐标点连接成平滑的曲线,即完成剖面图.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曲线出现转势的时候,附近两个点之间的连线形状,需要参考平面地形图的局部形状而定.
(三)、等值线图的判读

值线图是常见的专题地图,一般有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等人口密度线图、等太阳高度角线图、等盐度线图、等PH
值线图、等潜水位线图、等震线图、等时线图等.近年来的试题又出现了几种等值线相结合的形式,如一图多用,更能考查能力.判读等值线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
面:
1、看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确定地理要素递变规律和方向.这一步最为关键,它会影响后面一系列问题的判断.
2、看等值线的弯曲形状变化,确定地理要素的分布特点.
3、看等值线的疏密程度,确定地理要素变化的缓急和幅度大小.
4、看等值线的闭合曲线,确定地理要素的局部高值或低值中心.
【等温线图】
1、气温最高月与最低月的分布状况及变化,特别要注意一些重要的等温线,如最高月20°等温线、最低月0°等温线等,
2、等温线的疏密与温差.
3、等温线走向与纬线、海岸方向和地形的关系.
4、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的弯曲与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诸多因素相关.
5、等温线的闭合.等温线成闭合曲线的地区,大多是受地形影响,而形成暧热或寒冷中心.
【等压线图】
1、海平面气压场的基本形式:
2、风力大小及风向的判读.
3、天气变化.
①气团天气图的判读
②气旋、反气旋天气图的判读
③锋面天气图的判读
【等高线图】
1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断地形类型.
①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为平原.
②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为丘陵.
③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在 100 米以上为山地.
④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为高原.
2 .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如图一中 A 处,凡外高内低的为洼地.
3 .凡等高线重合,并用锯齿状表示的为陡崖.悬崖的相对高度可用公式计算:(n-1)d≤H

3. 如何讲地理统计图

地理统计图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主要有柱状图、结构图、曲线图、折线图、平面直角坐标图、三角形坐标图等。可以从三个核心方面入手:
1、平面坐标图的读图技巧
1.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的判读
(1)读图关键
①此类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而不像其他统计图的构成要素可多可少;②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不表示绝对量,图中各点所读取的三个数值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③三要素在数轴上的比例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一致,可能三条数轴上的值全部向右由大到小或全部相反。
2.直角坐标图的判读方法
用直角坐标图来表现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①根据题目或材料信息,读图名并结合图像确定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②联系所学地理知识,结合所提问题回到坐标系中观察图像走向和分布范围;③区分各条曲线含义,采用隔离法分别研究并思考各曲线间的内在联系;④注重地理要素间的时空联系,树立空间定位思想;⑤构建地理要素因果联系体系,思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核心点二柱状图的特征与读图技巧

柱状统计图也称直方统计图。该统计图用矩形的高低来描述数据的大小,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比较。一般把分类项在水平轴(X轴)上标出,而把数据的大小在垂直轴(Y轴)上标出。柱状统计图主要用于表现某地理事物某一时间的数据特征及数量随时间的变化,侧重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比较。注意:柱状统计图的“柱”、条形统计图的“条”可粗可细,也可以用直线表示;同一“柱子”可以表示同一内容,也可分段表示不同内容。柱状统计图主要通过比较两条以上柱状统计符号高度的差异,来说明统计对象的量值因时间或空间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
柱状图的判读步骤与方法:①看清图名和图例;②看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项目及其数值单位;③思考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之间的关系;④对柱值的高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纵坐标因子随横坐标内容的变化;⑤分析原因,评价产生的问题,提出建议、对策。

核心点三结构图的特征及读图技巧

结构图是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像,常采用几何图形比例分割手段制作而成。结构图主要有扇形统计图和饼状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通常只用一组数据系列作为数据源,它把圆面划分为若干个扇形面,每个扇形代表一项数据值,其大小用来表示相应数据项占该数据系列总和的比例值,可以用来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全部的比例关系。
饼状统计图是在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派生出的一种统计图。饼状统计图在反映某些地理事物比例关系的同时,也可反映总体的绝对值。
扇形图和饼状图的判读步骤与方法:①审清题意,阅读图名;②阅读图例和文字说明,明确图上反映了哪些地理事物;
③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在脑中呈现相关的知识点;④读图了解图中反映的地理事物的数值特征,对反映的地理事物进行排序;⑤结合其他信息回答问题。

4. 地理图表类型有哪些

通过地理图表来考查考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非常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这也是各类命题的大势所趋。这一要求在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得到了较好的反映,甚至于到了无图不成题的地步。以下是对“高考地理图表类型”的归类 :

(一)坐标图

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表示两项或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形。它一般用柱状、曲线、折线、点等来表示相关的地理信息。常见的坐标形式有:

1.两维坐标:即直角坐标,用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坐标中的点、线等内容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它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如课本中比较多见的有:

横坐标表示时间的变化,包括一日内的变化(如气温的日变化图、气压的日变化图)、一年内的变化(如全球气温年变化图、降水量柱状图)、多年内的变化(如郊区农作物产量变化图、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气温平均值的变化图)。

纵坐标表示空间的变化:包括水平方向的变化(如夏至日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图、海水温度和盐度随纬度分布图、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图)和垂直方向的变化(如海水温度垂直分布示意图、气温的垂直变化图)。

此外,教材中还有许多有相互关联的地理事物,它们也可以用两维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如震级与烈度之间的关系、资源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之间的关系等。

2.三维坐标:这种图表尚未在课本中出现(新版初中地理教材里现已开始出现),它是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之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

3.多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具有并列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如土壤的成分组成、气候的气温降水资料、风频玫瑰图等。

解读坐标图时,首先要能正确判读并理解坐标系统中各坐标的具体含义,明白该图反映了哪两个或哪几个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其次要获得坐标中的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坐标图上的点、线(折线、曲线、直线)、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如曲(折、直)线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折、直)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此外,尤其要注意曲线或折线变化的起点、终点、转折点的特殊变化,从中发现规律性及根本特征。

在判读坐标图时,要注意三类问题:一是忽视坐标轴上数量信息而导致判读错误。如对比两幅降水柱状图的降水量的多少,不能仅看表示降水的柱子高低,就认定降水量相同或不同,而要认真看清纵坐标单位数值。二是忽视图中的隐含信息。不少考生只注意图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而不注意分析其蕴含的道理,只是从表面上读懂该图,比较肤浅,没有接触到本质。三是判读正三角坐标图时,要注意这种三角坐标图的三条边都是坐标轴,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也应是一致的,要看清楚各轴所代表的含义。

(二)等值线图

所谓等值线,就是在地图上将地理要素值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常见的主要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震线、等盐度线、pH等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但不管哪类等值线图,它们是有一些共性的,如每幅等值线图的等间距相等,它的弯曲、疏密都表示一定的含义等。故无论是哪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等值线的极值、走向、弯曲形态、疏密状况等,并要对此现象作进一步的探究。下面以最常见的几种等值线图为例:

等高线图

等高线即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它一般具有下面几个特征:1.同线等高:即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故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个地点不可能有两个不同的高度,但陡崖处除外;2.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同,故只要知道一幅等高线图中任意两条线的海拔,就可推算出其余各线的海拔;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即无论等高线如何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如果图幅较小的话,不一定能显示出来;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在同一幅图中,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5. 地理 人口增长统计图怎么看

出生看纵坐标左边的…死亡看横坐标…自然增长率看右边斜三角

6. 地理的三角坐标图怎么看请赐教

三角坐标图是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中常常出现的一种地理统计图。一些考生由于没有掌握它的正确判读方法,很容易失分。其实,这类统计图的判读关键在于掌握以下阅读步骤: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

2.过图中标出的点(在图1中为“﹡”),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1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1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46岁为73﹪;65岁以上为4﹪

7. 地理统计图怎么读

一、常见的地理统计图
1.柱形统计图柱形统计图也称直方统计图。该统计图用矩形的高低来描述数据的大小,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比较。一般把分类项在水平轴(X轴)上标出,而把数据的大小在垂直轴(Y轴)上标出,这样可以强调数据是随分类项(如时间)变化的。柱形统计图可以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如“某地年降水量逐月分配图”。
2.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使用水平横条的长度表示数据值的大小,来描述各个数据之间的差别情况。一般把分类项在垂直轴(Y轴)上标出,而把数据的大小在水平轴(X轴)上标出,以此来突出数据的比较。条形统计图可以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如“我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和流域面积比较图”。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用来反映某一时段内某一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用以预测该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某国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图” (人口金字塔图)。

3.曲线统计图
曲线统计图以曲线方式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它是用圆滑的曲线将各数据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图形。该统计图可以用来详细分析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也可用来详细分析多组数据随时间变化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一般分类轴(X轴)用来代表时间的变化,并且间隔相同,而数值轴(Y轴)代表各时刻的数值的大小,如“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量相关性图”。

4.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是在曲线统计图的基础上,以折线方式显示数据变化趋势的统计图。它是用直线段将选定的各数据点连接起来而组成的图形。该统计图简化了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突出了各时间段内的数据变化大势,显得更加直观。如“北半球气温5年平均值的变化图”。

5.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通常只用一组数据系列作为源数据。它把一个圆面划分为若干个扇形面,每个扇面代表一项数据值,其大小用来表示相应数据项占该数据系列总和的比例值,可以用来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全部的比例关系。如“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地区分布图”。

6.饼状统计图
饼状统计图是在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派生出的一种统计图。饼状统计图在反映某些地理事物比例关系的同时,也可反映总体的绝对值。如“某年鞍山、丹东、吉林、铜陵四城市工业产值和结构示意图”。

7.圆环统计图
圆环统计图也是用来显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它可以显示多个数据系列,由多个同心的圆环表示。它把一个圆环划分为若干个圆环段,每个圆环段代表一个数据值在相应数据系列中所占的比例。如“某国三大产业结构图”。

8.散点统计图
散点统计图除了可以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外,更多地用来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它不仅可以用线段,而且可以用一系列的点来描述数据。散点统计图可分为“直角散点统计图”(也称XY散点统计图)和“三角散点统计图”(也称XYZ散点统计图)两种。XY散点统计图在组织数据时,一般将X轴置于一行或一列中,而将Y轴置于相邻的行或列中。XY散点统计图可以按不等间隔来表示数据,也可用折线或平滑曲线把各散点连接起来,以便更好地描述变化趋势。XYZ散点统计图与一般的直角坐标示意图不同,该统计图用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作为“三角坐标系”来表示三个变量。XYZ三条数轴分别代表不同的分类项,而每一散点则分别代表三种对应的数值。三角散点统计图常用来表示某一地理事物中各分类项在总量中的比例关系。

9.气泡统计图
气泡统计图是一种特殊的XY散点图,可用来描述多组数据。它相当于在XY散点图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个变量,即气泡的尺寸。气泡所处的坐标分别标出了水平轴(X轴)和垂直轴(Y轴)的数据值,同时气泡的大小可以表示数据系列中第三个数据的值,泡越大,数据值就越大。在组织数据时,一般将一行或一列作为分类轴,相邻的行或列作为数据值,而另一行或一列作为气泡的大小值。如“1980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铁矿和粗铜生产图”。

10.面积统计图
面积统计图用面积的大小来显示某一数值的大小,可以用来描述国民经济不同时期某一数值的变化,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图”;而且还可以表示某一数量中各分量的对比关系,如“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储量图”。该统计图还使用折线和分类轴(X轴)组成的面积以及两条折线之间的面积来显示数据系列的值,如“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图”。面积统计图强调幅度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显示绘制值的总和还可以显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此该统计图常被用来描述国民经济不同时期、不同产业部门的产值数据等。

11.玫瑰统计图
玫瑰统计图也称雷达统计图或定位统计图,它是由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出多条数值坐标轴,每个分类都有拥有自己的数值坐标轴,把同一数据系列的值用折线连接起来而形成。玫瑰统计图用来比较若干数据系列的总体水平。气候统计学上常用玫瑰统计图表达某地某一时段内风向的频率等。如“某地风频统计图”。

二、复合统计图
复合统计图就是把几种含有地理要素内容的统计图叠加在一幅图上。它可以是同一类型的统计图的叠加,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叠加,有些甚至是多种地理要素内容叠加在同一幅图上。请看下面的几幅图:
“海洋表层盐度和温度的纬度分布图”是把两幅曲线统计图叠加在一起,用同一个横坐标来表示纬度位置,而两条纵坐标表达的意义则不同:左边的纵坐标表达海洋表层水温值,右边的纵坐标表达海洋表层的盐度值;读实曲线表达的盐度变化规律时应看右边的纵坐标,读虚曲线表达的温度变化规律时应看左边的纵坐标。

“某地气温与降水月份分布图”则是一幅气温曲线统计图与降水柱形统计图的叠加,共用同一横坐标来表示月份,曲线表示气温变化状况,它的值可以根据右边的纵坐标读出;长矩形和高低表示各月降水量,它的值可以从左边的纵坐标读出。
“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图”是扇形统计图与环状统计图的叠加,中间部分为扇状统计图,它表示理想土壤成分体积分数的比例关系;而外围的环状统计图则表示各体积分数分类项的比例关系。
“天山地形剖面与水热状况图”(2000年广东地理高考题)将天山的地形剖面及其对应的三项气候资料曲线叠加在一起,提出一些只有利用图中隐藏的信息才能回答的问题,综合性更强、知识跨度更大。
在复合统计图中,各种地理要素内容读起来相互之间有些干扰,但如果采取“分而治之”并注意其交叉点的办法认真进行分析,也是不难解决的。但这必须建立在熟练判读各种单项统计图的基础上,否则自然是无从下手。
三、变式图
变式图,顾名思义就是把已知形式统计图的内容用另一种形式的统计图来表达,如下面的几幅图。初看起来,似乎无从下手,但是只要认真分析,便会发现,新图虽未曾相识,但万变不离其宗,并非无从读起。只要我们了解了各类统计图的功用,掌握了常见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便能触类旁通,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对新图做出正确的判读。

8. 地理三角统计图怎么看

举个例子

希望对你有帮助

9. 地理三角图怎么看

可以使用辅助箭头法快速做出地理三角图的相关题目。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1),确定是呈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递增。

3、读出三个箭头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数值,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百分比数据。据图2可读出P点所示国家三个年龄段人数各自所占的总人口比重。

(9)地理统计图怎么看扩展阅读:

地理三角坐标图是高考试题中常出现的坐标图。其特点主要有:

①构成要素一定是三项,不能任意增减;

②三项要素各自所占的比重之和一定为100℅;

③三项要素在数轴上的比例由低到高递增的方向一致,要么呈顺时针方向递增,要么呈逆时针方向递增。这种图要求考生读取三个坐标变量的数据,并根据数据比较、分析一些重要的地理现象的地理特征、形成原因及对策等。所以,正确判读坐标中的数据成为解决问题的基础。

10. 谁能讲讲地理的三角坐标图怎么读

三角坐标图是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中常常出现的一种地理统计图。一些考生由于没有掌握它的正确判读方法,很容易失分。其实,这类统计图的判读关键在于掌握以下阅读步骤: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1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在图1中为“﹡”),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1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1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46岁为73﹪;65岁以上为4﹪。
举例说明于下:
例1
(福州市2005年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图2表示我国西部地区某乡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粮食单产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情况图(a点代表70年代,b点代表90年代)。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各数据趋于减小的是(
)
A.粮食总产量
B.人均粮食占有量
C.耕地面积
D.粮食单产
【解析】
按照上述步骤分别读出a、b两点各自的三个坐标;再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答案为D。只是在第一步划出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方向时,需要注意本题与一般的三角形坐标图有所不同:一般的三角形坐标图三个箭头为顺时针方向,而这里为逆时针方向(如图2所示)。
【答案】D

阅读全文

与地理统计图怎么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