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考古学家和地理学家等扮演了重要角色,扮演了哪些角色
考古学家在当今人文社会中扮演了一个探究当时人文社会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而地理学家则扮演了一个探索外部可能性的冒险者角色。
考古学家是专门从事挖掘古迹、古生物化石等一些与地层有关或是与古代历史文化有关的成功人士,是运用考古学知识进行研究的专家。
地理学家是指受地理学训练、并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互相存在的关系(即地理学)为目的的科学家。
❷ 说张相文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有何根据
我国地理学在清末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摆脱作为历史附庸 的地位,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近代地 理学的先驱者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张相文更被称为中国近代地理 学的奠基人。张相文(1866—1933),字蔚西,号沌谷,江苏泗阳县人。 甲午战争时期,他经常阅读地图了解战局,由此开始研究地理 学。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我国的狂潮,更加激起张 相文钻研地理学的决心。他在认真阅读我国古代地理着作的同 时努力学习日语,积极学习和吸收西方近代地理知识,并将我 国传统地理学与西方近代地理学结合起来,创立了我国近代地 理学。张相文编着出版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张相文一生主要 以教书为职业。他在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天津 北洋女子高等学校以及北京大学等学校讲授过地理学课程。在地 理教学中,张相文吸收西方地理知识,结合我国特点,编着出版 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如1901年上海南洋公学出版《初等 地理教科书》2册;1901年上海兰陵社出版《中等本国地理教科 书》4册;1908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的《地文学》10册。其中 《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是我国人编着的 近代教育的最早教科书。我国有教科书,始于地理,“教科书” 一名也由此创立。这两种书的影响极大,推动了近代地理教育和 近代地理研究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而他撰写的《地文学》不但 是我国自编的第一部地理着作,还是我国最早的自然地理教 科书。全书分为星界(宇宙)、陆界、水界、气界和生物界5编。 直到今日,普通自然地理学着作的编写,其基本内容仍不出这五 个方面。张相文在此书中首次增加了生物界一编,将无机自然界 与有机自然界联系起来,这是近代地理学上的一个重要进展。张 相文编着的《地文学》的出版,无疑是我国近代地理学兴起的又 一标志,它也为发展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定了初步基础。1909年9月28日,在天津河北第一蒙养院召开的中国地学 会成立大会上张相文被推选为第一届会长。中国地学会是我国第 一个地学学术团体,为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的前身。它 的成立促进了我国舆地学向近代地理学的转变。中国地学会成立 之后,张相文就决定出版《地学杂志》,作为学会的会刊,并长 期负责编辑工作。《地学杂志》作为我国最早传播新地学的刊物,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总之,张相文的这些活动都积极宣传、扩大了科学地理学思 想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为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 重大贡献,不愧为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者。
❸ 俄国近代(16世纪40年代---20世纪)的地理学家有哪些,他们有什么贡献
(1)普尔热瓦尔斯基(1839——1888)
19世纪后半期,俄国军人尼古拉·米哈依洛维奇·普尔热瓦尔斯基对中国西北塔里木盆地的探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从1870~1885年,普尔热瓦尔斯基携带助手和几个哥萨克兵士,先后4次在蒙古、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青海各地探险。当时,这些地方并不对外开放。在欧洲人心目中,它们仍然是那样神秘莫测。
1870年,普尔热瓦尔斯基开始了第一次探险。他从靠近蒙古边境的俄国城市恰克图出发,经过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来到中国北京,目睹了紫禁城的雄伟壮丽。
离开北京后他往北抵达呼伦湖。他被呼伦湖的美丽倾倒,为呼伦湖绘制了一幅全景图。然后他再上路拐往南行,来到包头。不久,他又穿过鄂尔多斯高原,往西南进发,考察了青海湖。
美丽的青海湖堪称鸟的天堂。这里是大雁、天鹅、丹顶鹤等鸟类的栖息地。鸟鸣不绝于耳,鸟蛋随处可捡。这种情景,真让“业余生物学家”普尔热瓦尔斯基流连忘返。他恨不得自己也成为青海湖的一只鸟,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离开青海湖后,普尔热瓦尔斯基继续往南,深入柴达木盆地,登上了巴颜喀拉山脉,成为向黄河和长江上游挺进的欧洲第一人。他原想去拉萨,但是经费用完了,更重要的是时令已进入冬季,青藏高原早已大雪封山。普尔热瓦斯基只得中途而返,越过大戈壁,仍回到出发地恰克图。归来不久,他将这次探险经过整理编写成着名游记《蒙古,党项人的国家,以及北西藏的荒漠之地》。
游记的出版即刻引起欧洲的轰动,很快被全文或者节译成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并一版再版。普尔热瓦尔斯基也就在一夜之间成了欧洲的名人。
普尔热瓦尔斯基的第二次探险是在1876~1877年间。时间不长,行程也只有4000多公里,然而这是一次有重大地理发现的学术探险。
他从伊宁出发,沿伊犁河谷地前行,沿途满目苍翠,杨柳依依。他跨越了天山山脉,又从库尔勒涉过塔里木河,发现了喀喇布朗和喀喇库什两个湖泊。湖水很浅,有的地方都已底朝天。野生动物很多,有好些连普尔热瓦尔斯基这位颇有造诣的业余生物学家也叫不出名来。它们瞪着双眼,打量着这个陌生人。湖边长满了芦苇。普尔热瓦尔斯基躺在苇草上稍事休息,脑子却转个不停。探险家的敏感使他沉思:这是不是神秘的罗布泊?
于是,普尔热瓦尔斯基回俄国后宣称他找到了罗布泊。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传出,地理学界大哗。因为普尔热瓦尔斯基说的罗布泊的位置,与地图上标示的罗布泊相距400公里,当时地理学界权威、德国的利希特赫芬对他的说法进行了猛烈的指责。后来的考察使学术界的意见趋于一致:两人都没错,原因是罗布泊是一个频频变迁的湖泊,其位置受流入湖内水量的多寡的影响。
普尔热瓦尔斯基的第三、第四次探险,目标都是西藏。第三次,他深入西藏腹地,到达离拉萨只有270公里的地方,遭到当地驻军的阻止。神奇的“日光城”在他的心目中,就像绚丽的彩虹,可望而不可即。第四次他来到了西藏东北部,然后回国。
在第三次探险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新疆罗布泊附近的一块绿洲边,意外地发现了一群正在吃草饮水的野马,一匹匹骠肥体壮,可爱极了。他浑身的热血立即沸腾起来,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打一声响亮的唿哨,策马猛追。野马受到惊吓狂奔起来。普尔热瓦尔斯基发现追不上,拿起枪打倒了两匹,费了好大劲把它们拖回营地,再制成标本运回俄国。
俄国的生物学家惊喜地发现,这种野马是‘世界上一切野马之母”。他们欢呼普尔热瓦尔斯基找到它们是“了不起的探险发现”。俄国沙皇亲自将这种野马命名为“普尔热瓦尔斯基马”。
http://ced.xxjy.cn/Resource/Book/E/KPTS/TS001033/0024_ts001033.htm
(2)谢苗诺夫
1856~1857年间,俄罗斯地理学家和探险家谢苗诺夫在伊塞克湖和天山进行考察,并着有《天山游记》一书.这也是近代研究天山的主要着作。后来,由于这次卓越的探险,他被称为“天山的谢苗诺夫”,谢苗诺夫开始迷恋起这片神奇的土地,为此他重新给自己起了新的姓:天山斯基(Tien—Shanskiy)
后来的俄罗斯登山者在最初的启蒙里都少不了天山这一课,这是因为俄罗斯虽然领土广阔,但是高山全部集中在中亚的帕米尔高原和天山一带。如果想攀登更高的山峰,中亚的海拔7000米级别的山峰无疑是最好的攀登训练场所。
但是,由于托木尔峰位于前苏联和中国边境线上,再加之两国关系紧张,很快就被从名单中剔除,由邻近的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替代。
时过境迁,前苏联的解体导致新的国家产生,边境的大门被打开,但是山还在那里。1990年,托木尔峰又重新回到名单中。从那以后,人们的攀登不再是为了登上报纸标题。这些山峰不再属于前苏联,或属于塔吉克斯坦斯坦,或属于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边境分享山峰的所有权。http://www.xj.cninfo.net/tour/TOMUR/xuebao.html
(3) 道库恰也夫(Докуцаев1846—1903)
俄国自然地理学家、土壤学家。在他之前,英、法、德的土壤学家一直认为土壤是基岩崩解粉碎产生的,土壤的分类都按基岩进行分类,诸如前寒武纪土壤、泥盆纪土壤等等。他通过对俄罗斯平原土壤的研究,指出:土壤不仅仅是岩石崩解产生的,而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五个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气候与植物的作用比基岩大得多,土壤是历史发展的自然综合体。土壤是景观的一面镜子,土壤的地带性规律反映了景观的地带性规律。道库恰也夫创立了自然地带学说,划分了自然土壤带,论证了自然现象的地带性规律。这一思想直至目前仍然是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道库恰也夫着有《俄国黑钙土》、《关于自然地带学说》等着作。他是十月革命前俄国地理学的优秀代表,也是世界最优秀的地理学家之一。在道库恰也夫前后俄国地理学家最着名者还有谢苗诺夫——天山斯基、沃耶科夫和阿努钦。其中沃耶科夫对地理学发展的实际贡献比较大,他开创的比较气候系统研究,注重地理学农业方面的应用,按照他的建议在格鲁吉亚成功地种植了茶树,在土耳其斯坦成功地种植了棉花,在乌克兰播种了小麦。他重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报导人类土地利用破坏性后果的欧洲第一人。
http://anglepanda.spaces.live.com/
❹ 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代着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有哪些
地质学家李四光、
气象学家竺可桢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中国着名音乐家、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的创建者之一。东北地质学院(现为吉林大学地学部)的首任院长。
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博士学位。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等职。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着作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和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1] 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桢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34年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❺ 求十个最具影响力的地理学家名字
埃拉托斯特尼 (276BC - 194BC) - 计算地球大小。
托勒密 (c.90–c.168) - 编译希腊及罗马知识而成着作《地理学》(Geographia)。
吉哈德斯·墨卡托(Gerars Mercator) (1512-1594) - 创新的地图学家制作了麦卡托投影法。
亚历山大·冯·洪堡 (1769–1859) - 被视为现代地理学之父之一,出版了《宇宙》(Kosmos)及创立了地理学的分支。
卡尔•李特尔(Carl Ritter) (1779-1859) - 被视为现代地理学之父之一。稳占柏林洪堡大学第一把交椅。
阿诺德·亨利·盖奥特(Arnold Henry Guyot) (1807-1884) - 在冰川结构、冰川运动,特别是快速冰流(ice flow)的高度认识享誉盛名。
威廉·莫里斯·戴维斯(William Morris Davis) (1850-1934) - 美国地理学之父及侵蚀循环(cycle of erosion)的发展者。
韦达‧白兰士(Paul Vidal de la Blache) (1845-1918) - 法国地质政治学学校创办人及提出人文地理学原则。
麦金德爵士 (1861-1947)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共同创办人,之后帮助创立了英国地理协会(Geographical Association)、雷丁大学(Reading University),并成为英国地理协会会长,《历史的地理枢纽》(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及心脏地带(Heartland)理论作者。
瓦尔特·克里斯塔勒 (1893-1969) - 人文地理学家及中心地理论发明者。
段义孚(Yi-Fu Tuan) (1930-) - 美籍华人学者,开展人性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作为一个学科。
大卫.哈维(David Harvey) (1935-) -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Marxist geography)家,空间及城市地理学理论作者。
迈克尔·弗兰克斯·古特柴尔德(Michael Frank Goodchild) (1944-) - 着名地理信息系统学者及在2003年获颁皇家地理学会(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创会奖项。
奈杰尔‧思瑞夫特(Nigel Thrift) (1949-) - 非表象理论(non-representational theory)发起人。
❻ 世界上较着名的地理学家有哪些
魏格纳(1880——1930)德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者。
达·迦马(1469——1524)葡萄牙航海家,地理学家,开辟了欧洲前往印度的航路。
麦哲伦(1480)葡萄牙航海家,地理学家,探险家,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郦道元(公元466)中国地理学家,《水经注》作者。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现代地球科学主要奠基者之一,“两弹一星”参与者,中国武汉大学主要创建者之一。
❼ 最有成就的自然地理学者
陆大道: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顾朝林: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名与行政区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
❽ 自然地理学专业一般出来做什么工作
1、先从兴趣爱好考虑:地理学专业方向分为三支:自然地理学(研究方向有水文、地貌、气候、生物、泥炭等)、人文地理学(研究方向有城市规划、区域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有地图、遥感、GIS等)。具体考试科目不同招考学校也不同,建议进一步咨询,有的放矢。
2、再从从就业方面考虑:
(1)中学教师,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初中、高中地理教师,所有专业。
(2)大学教师,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城乡规划、旅游方向。
(3)城乡规划研究院(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
(4)测绘系统(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
(5)、减灾系统(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
(6)、国土资源厅(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城市规划等)
地理学专业前景:
地理学研究者的就业范围比较窄,多数都是在公共设施部门工作,特别是在高等学校、
研究所;统计机构;地区、区域和城市规划机构;生存环境规划局;环境保护机构。
此外,该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在地图、网络全书或其他专业出版社,在出版、广播、电
视、国际旅游经济、咨询机构、勘测考察公司等工作,只有极少数毕业生也能在原材料
生产企业,如石油公司等相应部门工作。
❾ 找一下在地理方面有成就的名人的简介。谢谢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着,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❿ 现代国外自然地理学者
2009年英国大学地理学专业排名 1 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 2 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 3 杜伦大学The University of Durham 4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5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