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理问题: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四大经济区;地理区划 各包含什么省到底是怎么分的有点混乱
三个经济地带指东部,中部,西部三个,这个的划分基本和地域上的东中西部的划分一致(省份就不打出来了,好多。。。。)
四大经济区:分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这些的划分基本都是根据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战略等等来划分的(我个人说不出一个什么具体的非常详细的数据之类的标准)
是有点混乱,不过你记的时候容易出错的记一下考试应该不会太难,比如山西是中部的,陕西是西部的这种界限比较模糊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啦。
❷ 河南省经济地理区位有什么特点
当列举河南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时,其区位优势一定会被提及:
地处祖国中部,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穿省而过并在郑州相汇,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
“东部沿海开放”时,河南不属于东部;“西部大开发”时,河南仍然不属于西部。因此,其区位优势一直未换来经济发展,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河南登场了,希望在“区位优势”的帮助下成为追饼大军中的领导者。但我们有必要仔细审视河南的“区位优势”。
一、河南的地理优势
即使在“中部崛起”战略下,河南的地理优势能否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尚不可知。“中部崛起”战略主要体现为政策优势,政策优势要转化为经济发展,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外部条件。放眼望去,安徽、江西将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河北、山西将依托“环渤海经济圈”及“京津经济走廊”谋划自己的棋局;湖北会依托“长江经济带”,上连“成渝经济带”,下引“长三角经济圈”,通过“武汉-襄樊-十堰”经济带谋划发展;至于湖南,其也有“珠三角经济圈”可依可靠。
河南呢?目前高调唱响的是“中原城市群”,但从郑州通往各地市的高速路上所行驶的车辆数量、类型可以看出,目前“中原城市群”间的城际经济联系并不紧密。并且,只有内部的循环是无法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的,珠三角的两头在外经济,长三角的外销经济,无不说明此点。因此,押宝在“中原城市群”能赢吗?由此而来的疑问就是,地处中部,不沿海、不靠边,与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相距甚远,这还能称得上“优势”吗?
二、河南的交通优势
无可否认,京广、京九、陇海铁路,京珠高速、连霍高速的穿省而过,为河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京广、陇海已经存在了几十年,我们并未看到他显着的提升河南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并未带动相关行业经济的发展,如物流、仓储、运输等。为什么?就是因为河南没有自己的经济中心,也不靠近经济中心,以至这些所谓的优势带给我们的只能是沿线农民卖几个盒饭而已。“中部崛起”战略,“中原城市群”策略再次燃起了以交通优势带动经济发展的希望,但,这些曾经的优势还存在吗?
京九线的中部枢纽在安徽的阜阳而不是在陇海、京九交汇的商丘;郑州铁路局被肢解,连同属一省的信阳都不再归属郑铁局管理;亚洲最大的铁路中转站正在武汉建设,这一切还能让河南一再宣扬自己的交通优势吗?如果别人的车轮只是在你的土地上经过,这能带来经济的发展吗?
中国25年的改革开放,最终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并未形成整个东部沿海的同质发展,这点从同属一省的苏北、苏南的经济发展差距即可得到明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最终也只会形成某些固定的经济中心,而不会带来所在区域的全面经济发展,成渝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将很可能是对应国家战略的经济中心,河南,仍然在这些圈子这外。并且可以看到,随着国家交通网络的建设,几大经济圈的交流完全可以不再经由河南。因此,河南还能一再宣扬自己的交通优势吗?
三、结论
“中部崛起”形成的经济中心,只可能是“郑州经济圈”或“武汉经济圈”中的一个,两相比较,河南,真的需要仔细的寻找自己的优势,因为,前方的路,还很远、很长!
❸ 何为经济地理区位
经济地理区位是指此地区或交通线沿线经济发展程度、需求程度等等。
自然地理区位:交通建设需要看其地理位置以及所在地区的地形(比如地形是否平坦)和气候条件 (史上最高级别的台风等)。
战略区位是指此地区的战略地位如何,如是否在国家的边境地区等等。
❹ 城市地理区位 都有什么类型
城市地域形态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五种类型,它们成为世界各地城市地域形态的代表模式。
(一)团块状城市
这是在城市对磁心的向心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城市地域形态。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在向心力作用下向市中心地区集中,城市地域呈同心圆状向外延展,城市地域形态呈团块状,一般为单中心城市。即使有一些伸展轴也较短,与城市地域半径的比值小于1.0。这种城市布局紧凑,有利于生产部门的协作和管理,节省用地,也使市政设施更加经济。
但团块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一系列弊病。随着城市地域呈同心圆状向外扩展,往往造成工业区和生活区层层包围城市,这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工业布局中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团块状城市是平原地区一种较常见的城市地域形态。如中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堪萨斯城等。团块状城市如果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只向一侧延展而形成扇形城市地域形态。合肥市城市地域以老城为中心向外扩展,除了在东北面铁路外侧,城市规划中有意识保留其间农田和菜地,其余三个方向都有延伸,形成新的建成区。
(二)带状城市
主要是在沿交通线发展的轴向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城市地域形态,也有的是在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或外部吸引力作用下形成的。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总有对交通条件的依存性,城市发展沿交通线(铁路、公路、河道等)向外扩展,最终形成条带状城市地域。此时,这些交通线便成为城市的发展轴。带状城市的外部形态是有两个相反方向的超长轴,与城市半径之比值大于1.6。我国南方河网地区以及沿铁路线的中小城市中,不少具有带状的地域形态,如常州、西宁、沙市等。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带状地域形态,该城为70年代规划建设的科学城,一条长达9公里的南北中轴决定了城市地域形态为带状,平行南北主轴,有两条高速干道,与境外高速公路接轨。
(三)星状城市
当城市的发展轴并非一条或平行的若干条,而是由3条以上相互交叉的轴线构成时,城市在沿交通线的轴向力和对磁心的向心力共同作用下,形成有3个或3个以上的超长伸展轴的星状地域形态。星状城市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和离心性。我国的郑州、秦皇岛、嘉兴等为星状城市。嘉兴市星状地域示意图,嘉兴城在唐宋时建成的城区为团块状地域形态,明清时期,由于城区河道淤塞,不能通行漕运大船,城市沿环城河道向东、北两个方向伸展。1909年沪杭铁路通车,城市沿铁路迅速延展。解放初期,由于陆路交通发展缓慢,城市仍以沿河伸展为主。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工业发展迅猛,在城市外围形成大片工业飞地,城市地域呈松散状态。60年代以后,城市地域扩散进入相对稳定阶段,主要是以填充轴间空地为主。70年代后期,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城市开始转向沿路发展,以老城区为中心,沿四条对外公路及大运河伸展,各方向伸展长度为2.5~4.3公里,城市地域演变为星状。
(四)组团式城市
城市由于受自然条件因素(如用地、河流阻隔等)的影响或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主要是规划和控制),建成区以河流、农田或绿地为间隔、形成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众多团块状城市地域形态,称为组团式城市。如我国重庆市市区,由于受山地地形和河流的制约,形成了有机疏散成组成团的地域形态。市区分解成市中区、江北、南岸、沙坪坝、大渡口、九龙口6个组团,它们之间以河流、山岭、冲沟、农田等自然物间隔,各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就近生产生活,成为我国自然形成的组团式布局的典型实例。国外一些大中城市规划,采取有机疏散成组成团的思想,将城市市区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有一定功能的组团(或小城市),组团之间留有绿地相隔,形成多中心、开敞式的地域形态。如赫尔辛基市、科隆市、杜塞尔多夫新区等。
其中科隆市市界内面积405平方公里,人口 97万人,分成9个区,绿地面积占市区总面积的56.5%。这种有机疏散、开敞式的地域形态是改变我国一些大城市团块状、摊大饼式发展方式的一种有效的模式。
(五)一城多镇
大城市周围客观上存在着大小不等的城市或城镇,它们之间自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吸引与被吸引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有机的有组织有秩序,不同于人为建设的卫星城或一城多镇的布局形态。一城多镇的布局形态是在城市的对外部吸引力或离心力的作用下,或是通过人为的规划和建设而形成的,较多地表现为大城市和周围的卫星城,中心城与卫星城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有的甚至为依存关系。在我国,卫星城的建设绝大多数是适应工业生产的发展而建立的。例如,上海市中心城周围的闵行、吴泾、松江、嘉定、安亭、金山卫和吴淞等卫星城(其中,闵行、吴淞已划入市区),是解放后随着上海工业发展和中心城工业疏解而逐步建立的。从“二五”开始,为了解决一些规模较大、用地较多、运输量较大、“三废”较严重的冶金、化工、大型机电及有特殊要求的仪表工业的发展问题,陆续开辟了闵行、吴泾、嘉定、安亭、吴淞等卫星城镇;“四五”期间,为配合引进国外石油化工、合成纤维等先进技术与装备,发展石化工业,在杭州湾北岸金山卫一带围海造地,建设了金山石化卫星城;“五五”期间,为发展大型现代化钢铁工业,在长江口沿岸建设了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壮大了吴淞卫星城的规模。各卫星城镇均以较便捷的交通线路与上海中心城联系,加上县城和重要的集镇,形成上海一城多镇的布局形态。
以上5种类型是对城市地域形态的抽象概括,可以认为是城市地域形态的一般理论模式。根据这些模式所开展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在世界各地方兴未艾。结合各城市的特点和条件,规划师和建设者在改善城市地域形态、建设理想新市区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如根据有机疏散成组成团思想改造大城市中心区,根据一城多镇模式建立卫星城镇甚或平衡都市,根据城市发展轴理论提出建立城市发展走廊和发展轴等等,这其中不乏有成功的实例。
❺ 城市地理区位都有什么类型
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地理位置因素、历史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1、河流(保护屏障,提供水源,交通)
2、地形(平坦开阔)
3、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1、宗教
2、军事 1&2的影响越来越弱
3、交通
4、经济 3&4影响从古至今都很强
5、科技
6、旅游 5&6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新兴因素
地理位置因素(交通通达度什么的)
历史因素……
❻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四大经济区、地理区划,各包含什么省划分依据是什么
按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
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市、自治区),
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9个省、自治区),
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东、中部地带“热”“冷”差异很大,对宏观调控的承受能力及反应能力也存在很大差异。尽管中国政府针对不同的地区实施了差别性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承受能力的差异使得中部地带对政府宏观政策的反应要明显大于东部地带。
中部地带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高,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低,企业融资主要依赖国有银行,不利冲击对中部企业的影响远比对东部企业大得多。
东部企业的市场融资渠道多,在紧缩情况下企业融资的调整能力较强。中部企业基本依赖国家资金,一遇紧缩便易发生资金断档、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当宏观紧缩刚使东部经济从过热状态冷却下来的时候,中部经济却已从正常增长陷入停滞衰退;而调控措施一放松,又会出现东部经济再度趋热及通货膨胀进一步蔓延。宏观调控紧不得,松不得,可调整的空间很小。
宏观紧缩常常未达到预期效果便中途放松,有时不是出于兼顾经济适度增长的考虑,而是迫于中部企业经营危机的压力。
宏观调控在这种情况下放弃紧缩,不是“软着陆”过程中“紧”“松”搭配的主动调整,而是地区贫富差异及“热”“冷”差异压力下的被迫应急措施。
三个经济地带指东部,中部,西部三个,这个的划分基本和地域上的东中西部的划分一致。
四大经济区:分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这些的划分基本都是根据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战略等等来划分的。
在东部地区,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仍然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
在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稳步推进,今年上半年,中部六省经济增速稳居“四大板块”之首。
在西部地区,优势能源资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经济区正成为西部地区三大“增长极”。
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快推进,逐步走向统一市场的东北板块经济竞争优势明显提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外向型经济一度受到严重影响,东部地区许多企业陷入海外订单锐减、开工不足的困境。
现在的三大经济带是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
1、东部沿海地带
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12个省、市、自治区。
本带经济发展主要是加强传统工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新方向发展。
东部地带经济总量在中国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巨大(1978-2004年东部地带GDP在中国GDP总量中所占的平均份额为54.9%),但其对总体经济波动的影响却小于中部地带。
2、中部地带
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在中国的三大地带中,中部地带的经济波动对中国总体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大。
中部地带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高,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低,企业融资主要依赖国有银行,不利冲击对中部企业的影响远比对东部企业大得多。
3、西部地带
西部地带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10个省、自治区。
❼ 请问中国的八大区域分别是哪些
您的位置: ido社区-ido.3mt.com.cn → 社会军事 → 股票经济 XML
中国八大经济地理区域、八大都市经济连绵区、八大局部都市经济圈
发贴人:219.156.126.*发贴时间:2006-8-19【复制本帖地址】[必看]
经济普查修正区域经济版图 部分地区GDP仍低估 (2006-01-05)
规划专家解读"十一五":警惕区域经济冲突 (2005-12-28)
收费围城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2005-11-16)
中国区域经济兴起为东盟提供更多商机 (2005-10-22)
谢谢周教授,你给出了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条件下的环保问题即是: (2005-09-13)
葛惠君:建设浙中城市群 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2005-08-31)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困难与出路 (2005-08-15)
21 世纪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新热点 (2005-08-10)
一、八大经济地理区域
1、大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东北部
2、黄河下游地区(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3、黄河中游地区(华中地区):河南、陕西、山西、内蒙中部
4、长江上游地区(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
5、长江中游地区(中南地区):湖南、湖北、江西
6、长江下游地区(华东地区):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7、南部沿海地区(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香港、澳门
8、大西北地区:宁夏、内蒙西部、甘肃、青海、新疆、西藏
二、八大都市经济连绵区
1、长江三角洲经济连绵区
所含省市区:上海、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
所含大都市圈及其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后加*,
下同)
环上海都市圈:上海*、南通、苏州、嘉兴、舟山
环南京都市圈:南京*、合肥、扬州、泰州、镇江、滁州、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巢湖
环杭州湾都市圈: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嘉兴、上海
环太湖都市圈: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
2、珠江三角洲经济连绵区
所含省市区:广东中部、香港、澳门
所含大都市圈及其中心城市:
珠三角都市圈: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江门
大珠三角都市圈:香港*、广州*、深圳、澳门、珠海、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江门、肇庆、清远
3、环渤海经济连绵区
所含省市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
所含大都市圈及其中心城市:
渤海西岸(西渤或京津冀)都市圈: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沧州
辽东半岛(沈大)都市圈:沈阳*、大连*、鞍山、抚顺、锦州、本溪、营口、铁岭、阜新、辽阳、盘锦、葫芦岛、丹东
山东半岛(济青)都市圈:济南*、青岛*、潍坊、淄博、泰安、滨州、东营、莱芜、烟台、威海、日照
4、台湾海峡经济连绵区
所含省市区:福建、台湾
所含大都市圈及其中心城市:
海峡西岸(西峡)都市带:厦门*、福州*、漳州、泉州、莆田、宁德
海峡东岸(东峡)都市带:台北*、高雄*、基隆、新竹、台中、嘉义、台南
5、环北部湾经济连绵区
所含省市区:海南、广东西部、广西南部、越南北部
所含大都市圈及其中心城市:
环北部湾东岸(东湾)都市带:南宁*、湛江*、海口、三亚、茂名、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
环北部湾西岸(西湾)都市带:河内*、海防*、谅山、广宁、太平、南定、清化
6、大东北经济连绵区
所含省市区:黑龙江南部、吉林中部、辽宁
所含大都市圈及其中心城市:
哈长都市圈:哈尔滨*、长春*、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牡丹江、绥化、伊春、吉林、松原、四平、辽源
辽东半岛(沈大)都市圈:(见第二项第3条)
7、长江中游经济连绵区
所含省市区:湖南北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
所含大都市圈及其中心城市:
环武汉都市圈: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咸宁、孝感、天门、仙桃、潜江
环长株潭都市圈: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常德、娄底、益阳、萍乡
赣西北都市带:南昌*、九江、宜春、新余、萍乡
环洞庭湖都市圈:荆州、常德、益阳、岳阳
8、长江上游经济连绵区
所含省市区:重庆、四川东部、云南北部
所含大都市圈及其中心城市:
成渝都市圈:重庆*、成都*、绵阳、德阳、遂宁、南充、达州、巴中、广元、广安、资阳、眉山、内江、自贡、乐山、雅安、泸州、宜宾
昆明都市圈:昆明*、玉溪、曲靖、楚雄、攀枝花
三、八大局部都市经济圈
1、中原都市圈
所含省市区:河南中北部
所含城市:郑州*、开封、洛阳、焦作、新乡、许昌、漯河、平顶山、济源
2、关中都市圈
所含省市区:陕西中部
所含城市: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商洛
3、徐州都市圈
所含省市区: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东西南部
所含城市:徐州*、连云港、宿迁、宿州、淮北、枣庄、济宁、商丘
4、蒙中都市圈
所含省市区:内蒙中部、山西北部
所含城市: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大同、朔州、榆林
5、太原都市圈
所含省市区:山西中部
所含城市:太原*、晋中、阳泉、吕梁、祈州
6、兰州都市圈
所含省市区:甘肃中部、青海东部
所含城市:兰州*、西宁、白银、定西、天水、武威、临夏、海东
7、河套都市带
所含省市区:宁夏、内蒙西部
所含城市:银川*、中卫、吴忠、石嘴山、乌海、阿拉善左旗、巴彦卓尔(临河)
8、北疆都市带
所含省市区:新疆北部
所含城市:乌鲁木齐*、吐鲁番、昌吉、石河子、沙湾、奎屯、乌苏、克拉玛依
上一贴:转贴:破解美中贸易逆差及人民币升值困局
下一贴:在竞争中走出国门
科技IT IT世界
数码生活
通信网络
汽车时代
生活娱乐 体育焦点
娱乐八卦
开心爆笑
旅游美景
健康综合
房产装修
社区文学 鬼话恐怖
网络文学
史料杂话
长篇嚼字
情感男女 星座情感
情感世界
男人女人
动漫空间 动漫发烧
游戏发烧
影视发烧
音乐发烧
摄影贴图 贴图空间
摄影空间
社会军事 中国加油
股票经济
新知文化
社会事件
>> 查看全部发言 [本主题共有帖数 0 篇]
神行者GPS: 先发制人 神行者导航仪成都降价大销售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姓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法 | 相关软件 | 会员权利 | 论坛社区 | 帮助信息 | 合作伙伴 | 隐私保护
京ICP证040435号 北京华纵鑫湾技术有限公司 第三媒体&; 1999-2006 版权所有
中关村新科祥园3号楼309公寓 邮编:100080 电话:(010)82521628,82521629
❽ 地理上的区位因素包括那些
自然区位因素:气候,植被,地形,土壤,河流,资源。人文区位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