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广西大学在哪里
广西大学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00号,邮编:530004。
(1)广西大学地理位置怎么样扩展阅读:
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简称“西大”,创办于1928年,首任校长是有教育界“北蔡南马”之称的“一代宗师”马君武博士。1939年在桂林更名为国立广西大学,竺可桢、李四光、陈望道、陈寅恪等一批名家曾在此任教。1952年,毛泽东亲笔为广西大学题写校名。1953年,师生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华中和华南地区的19所大学。1997年,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是列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并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部省合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② 广西大学高峰校区在哪里
广西大学没有高峰校区。
广西大学只有1个校区,就是校本部。地址为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截止2015年,学校占地面积4700多亩。学校设有31个学院及1个独立学院,9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2个,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法学、哲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的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③ 南宁这个城市怎么样,广西大学怎么样
南宁被称为绿城,是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树多环境好
广西大学是211院校,面积大,地理位置好,师资力量雄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选择这个学校不会后悔的,对得起高考的努力
④ 广西大学西校园第二教学楼 在哪里,怎么走
广西大学西校园第二教学楼地址:南宁西乡塘区大学路100号。
广西大学第二教学楼附近的公交车:
604路、605路、10路、19路、207路、24路、31路、33路、46路、76路、8路、36路、204路、222路、34路、52路、58路、66路、88路、91路、K1路、84路、602路、13路、15路、804路、44路、218路环线等。
简介
截至2018年4月,广西大学共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共61项;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8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27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2个。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广西大学
⑤ 广西大学具体位置。
广西大学的地址是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
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有着“绿城”美誉的广西首府南宁市,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也是教育部和广西共建的省部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高校、“一省一校”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首开广西高等教育之先河。首任校长是有着教育界“北蔡南马”之称的“一代宗师”,我国着名教育家、科学家、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1939年成为国立大学,竺可桢、李四光、陈望道、陈寅恪、王力等一批名家曾在这里任教,是当时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广西大学题写了校名,同年,广西大学农学院独立建制,成立广西农学院。1953年,广西大学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停办,师生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大学,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1958年,国务院批准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97年,原广西大学与原广西农业大学(1992年广西农学院更名为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迈上了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广西大学秉持“勤恳朴诚”的校训,积累和沉淀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西大精神。新世纪以来,经过国家“211工程”建设、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广西大学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学科特色更加鲜明,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显着提高,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
学校现设27个学院,学科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学科门类,有98个本科专业(2017年招生79个,其中有24个专业按9个大类招生),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硕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博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和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行列。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广西重点建设的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有4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培育基地”,1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努力服务社会,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其中,王丕建教授长期从事牛、猪杂交改良研究工作,在国际水牛会议上获“科学先驱者”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张先程研究员主持的“籼型杂交水稻”项目获1981年国家特等发明奖;卢克焕教授(第二完成人)承担的“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黄日波教授主持的 “高活力a-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研制与应用”项目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双飞教授主持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学校作为主持单位,获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4项,其中曾建民教授主持的“反重力近终形铸造技术及其应用”、王巨丰教授主持的“大幅度降低雷击事故率、跳闸率和断线率的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关键技术研究”、王双飞教授主持的“轻工过程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关键设备及工程化技术集成创新”项目成果分别是我校首次获得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年获广西科技成果奖一等奖3项,其中梁恩维教授主持的“伽玛射线暴及其余辉的辐射成份和物理起源”和石德顺教授主持的“水牛体细胞克隆和干细胞建系关键技术与机理的研究”项目成果包揽2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6年唐纪良教授主持的“十字花科黑腐病菌Ⅲ型分泌系统调控机理及其效应子研究”项目成果获广西自然科学一等奖。学校还紧密结合区域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校市、校厅、校地、校企科技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沈培康教授目前已率先创建了世界上唯一年产1.5吨的三维石墨烯小试生产线,并建成年产15吨的中试生产线。余克服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自2014年以来连续对黄岩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珊瑚礁进行系统科学考察,获得了大量国内唯一的第一手研究样品,对我国南海及沿海地区保护与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6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13项,申请发明专利2800件,获授权发明专利451件,30件专利技术成果成功转让或许可实施,2017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27项。新世纪以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共5项,占广西有史以来获得国家级重大项目近半数(45.5%)。其中2017年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3项,立项数比2016年增加27.8%。“十二五”期间学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3项。学校协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南开大学等28家成员单位共同组建了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研究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是中国—东盟研究领域唯一的中国国家级创新团队。
学校着力提高教师水平和质量,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造就了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学校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662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3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18人,有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人员1人,有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员73人(包括延长退休24人),终身教授4人。其中,专任教师2110人,博士生导师325人,硕士生导师1783人。目前我校有院士1人;双聘院士5人;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外籍教授、专家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中国科学院“国外引进杰出人才”(百人计划)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青年千人计划”人选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7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1人。
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发展和改革取得了众多标志性成果。2007年至今共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共61项,获得项目数居地方“211工程”高校前列。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2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1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肯定和欢迎。学校连续12年获得“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教育部评为“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高校”、“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2017年度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广西大学KAB创业俱乐部荣膺全国十佳。8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38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其中李林、党鸿辛、陈太一、沈善炯、卢鹤绂、文圣常、施汝为、韩斌等8位校友当选为两院院士;还有许多校友成长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领导,各行各业的专家、骨干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力军。目前学校有各类在校学生8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6993人,全日制普通硕士、博士研究生8113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23人,2016年全年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及港澳台生1679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27837人。学校大力加强办学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发展,教学科研装备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校园占地面积470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7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6.23亿元,图书馆实体馆藏总量377万余册(件),电子图书587万册,电子期刊3.5万种,中外文数据库182个,数字图书馆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已形成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并重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有效支撑我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教育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西大学的发展。2016年1月8日,彭清华书记来校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确立了“建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2016年9月20日,陈武主席来校主持现场办公会,提出“要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打造广西高校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排头兵,高端人才培养成长的排头兵”。2016年9月21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和随后林蕙青副部长来校视察,明确学校为广西“一省一校”政策的重点扶持高校。2017年6月,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报经自治区党委同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大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广西大学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表明广西大学“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纳入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办好广西大学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希望,标志着学校进入以“双一流”建设为主要目标和引领的新阶段。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学科群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今天的广西大学,正牢牢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朝着努力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标,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打造广西高校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排头兵,高端人才培养成长的排头兵。学校将继续秉持“勤恳朴诚“的校训,致力于知识创造与传播、文明传承和创新、社会引领与服务,推动国家富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⑥ 广西大学具体位置
广西大学位于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简称“西大”(GXU),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市,是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11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广西大学共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457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9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15人,专任教师1955人;其中,有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广西大学
⑦ 广西大学怎么样
作为一名老广西人和西大学子,广西大学怎么样,我最清楚了。在2019年在备战高考的时候,我的目标是冲出省外,几乎没有想过留在省内,也几乎没有想过自己会来到广西大学。但是,真香定律还是发生了,因为种种原因,我的志愿填了广西大学,并来到了这里。当我来到这里后发现,广西大学并不差,相反,我觉得广西大学好到超乎我的想象。
广西大学校车
更多广西大学的详细内容,可以移步广西大学碧云社区进行了解噢,里面有详细且真实的评价广西大学部分详情
⑧ 广西大学在211高校中处于什么水平
大四狗前来回答一波。
广西大学在全国的211大学中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因为每个省必须有一所211大学,广西大学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综合学科大学中最好的,所以成为全省唯一一所211大学。这跟广西本身不太发达的经济环境和教育有一定关系,其实广西的非综合性大学中广西医科大学是一所专业实力非常优秀的大学,但是因为他本身不具备211综合性大学的条件,所以还只是双非学校。
但是广西大学作为全省唯一一所211大学,教育资源的倾斜程度还是很大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广西大学的土木工程被评为双一流学科,这是对西大学科专业实力的一大肯定。土木工程作为西大的王牌专业,师资力量非常强大,生源也很好,这里就不做数据的罗列了,每年获各类奖项的优秀同学层出不穷,研究生保送的院校也是985大学中的强势院校,作为土木学院的一员,身边确实是看到很多优秀的同学(比如拒绝保送清华、北大的牛人,他最后选择了中科院,神人)。所以,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西大土木工程学院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平台了,本身有硕士点和博士点,想要有更好的发展,要靠自己努力,毕竟有很多出色的前辈在先,证明这个平台的优秀,不要一味人云亦云。
这里提一下,西大校园环境优美。之前进行了新的一版校园规划,由何镜堂团队(着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家、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着手规划,目前大部分建设已经完成,新来的同学可以直接享受成果啊(平常不常拍照)。
答主在西大4年了,算是老人了,从之前高考填报志愿时的不太情愿,到现在明白了,大学是一个平台,要珍惜西大这个平台,优秀的同学能够在西大走向更好的未来,那你就不要居高临下的抱怨,平常总是调侃西大,但事实上,西大确实还可以,完全可以满足你想去更好平台的要求了。
⑨ 广西大学怎么样交通方便吗地域情况如何
广西大学占地面积全国排名第六,分东西校区(其实两个校区是由一个大通道连在一起的)。
这个的绿化得很好,恋爱环境不错,呵呵,校内人口2W多。在南宁市区的西面——西乡塘,这边聚集了广西的大部分高校,离火车站也不算很远(上班时间甚为拥挤)。从广西大学通向城区各向的公交车都有。
缺点是什么,我就不好说了,人各有志。呵呵
偶然看到你的提问,就回答了。
⑩ 广西大学在哪里
广西大学位于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分东、西两个校区,市内乘4路、10路、24路、33路、35路、43路、46路、48路、62路、66路、76路、88路、91路、204路、207路、222路、西乡塘专线、西乡塘专线大站快车、604路、605路、8路、34路、37路、44路、52路、68路、84路、59路公交车到“广西大学”站下车即到广西大学正门(西校区);或者乘14路、31路、72路、71路、84路、85路、803路公交车到“西大东门”站下车即到广西大学东门(东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