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上海地理怎么形成的

上海地理怎么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2-04-20 16:05:25

1. 中国古代的时候上海的地理位置重要吗

要说上海,广大朋友肯定非常熟悉,它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

但是要问上海的地理位置在古代的重要性,那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对外政策与对内国策有着莫大的关联。

首先,从我所学地理知识来看。“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由于长江所携带的泥沙沉积于此,长年累月便形成了一块陆地,也就是说,“上海”这座城市的面积总体来讲是不断扩大的,它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在历朝历代也是不同的。

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上海在被强行设为通商口岸时,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经验已经交通运输工具也随之涌入,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上海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上海也因此逐渐成为了一座近现代的国际化商业中心。也成为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缩影。

2. 上海的地理环境

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太湖流域东缘。境内河道(湖泊)面积约500多平方公里,河面积率为9%~10%;上海市河道长度2万余公里,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公里~4公里。
上海境内江、河、湖、塘相间,水网交织,主要水域和河道有长江口,黄浦江及其支流吴淞江(苏州河)、蕰藻浜、川杨河、淀浦河、大治河、斜塘、圆泄泾、大泖港、太浦河、拦路港,以及金汇港、油墩港等。其中黄浦江干流全长80余公里,河宽大都在300米~700米之间,其上游在松江区米市渡处承接太湖、阳澄淀泖地区和杭嘉湖平原来水,贯穿上海至吴淞口汇入长江口。吴淞江发源于太湖瓜泾口,在市区外白渡桥附近汇入黄浦江,全长约125公里,其中上海境内约54公里,俗称苏州河,为黄浦江主要支流。上海的湖泊集中在与苏、浙交界的西部洼地,最大的湖泊为淀山湖,面积为60余平方公里。

3. 上海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上海,是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天马山为上海陆上最高点,海拔高度99.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巅”。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乌龟山)、佘山岛、小洋山岛等岩岛。

在上海北面的长江入海处,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3个岛屿。崇明岛为中国第三大岛,由长江挟带下来的泥沙冲积而成,面积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长兴岛面积88.54平方公里,横沙岛面积55.74平方公里。

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13年,全市平均气温17.6℃,日照1885.9小时,降水量1173.4毫米。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4. 上海是怎样从小渔村变成一个超级大城市的

因为地理位置和人口的关系才从小渔村变成一个超级大城市的。

人员和因素,这个因素在中国当时是上海独有的。英,美,法租界的建立,以及大量移民的涌入,导致了现代上海,西方租界和各地移民部队的社会政治局势。没有任何一方可以控制局势,只能形成局势。受约束和平衡的社会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可以形成更平等,更自由,更轻松的社会关系,进而导致宽容的文化习惯,可以平等对待不同的文化,并且可以彼此和谐相处。正是这种文化环境促使外国人放弃广州而奔赴上海做生意,使上海迅速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和对外贸易的第一个港口门户。

5. 上海的地理特征

二、地理环境
夜色中的上海市人民广场方位
上海市地处东经120°51′-122°12′,北纬30°40′-31°53′,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为海拔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趋势是由东向西低微倾斜。以西部淀山湖一带的淀泖洼地为最低,海拔仅2米~3米;在泗泾、亭林、金卫一线以东的黄浦江两岸地区,为碟缘高地,海拔4米左右;浦东钦公塘以东地区为滨海平原,海拔4米~5米。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佘山为上海陆上最高点,海拔高度99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巅"。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乌龟山)、佘山等岩岛。大金山海拔高度103.4米,为上海境内最高点。全市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约10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约120公里。陆海岸线长约172公里。在上海北面的长江入海处,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3个岛屿。崇明岛为中国第三大岛,由长江挟带下来的泥沙冲积而成,面积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长兴岛面积88.54平方公里,横沙岛面积55.74平方公里。
气候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06年平均气温18.4℃,日照1638.2小时,降水量1042.6毫米。全年7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
面积
1949年,上海的土地面积仅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市的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几乎是1949年的10倍。2006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3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岛。
水文
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总面积的11%。上海河网大多属黄浦江水系,主要有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扬河、淀浦河等。黄浦江源自太湖,全长113公里,流经市区,江道宽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终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苏州河上海境内段长54公里,河道平均宽度45米。上海的最大湖泊为淀山湖,面积为62平方公里。
地势
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大金山为上海境内最高点,海拔高度103.4米。

6. 上海地理概况有哪些

上海地理概况上海虽然尚没有雄伟的名山大川、奇峰异谷,也无世界奇迹之类的名胜古迹,但是,多少年来一直以她独有的风韵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革命活动在这里发生并影响全国;上海是新中国的“窗口”,40多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及海内外来华投资的热点;上海是历史文化名城,有70余处国家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的最好展示;上海还是万国建筑博览城,外滩风格各异的建筑群及近年新建的千姿百态的新建筑,引起了海内外建筑界的瞩目……上海已成为一座融古色古香和现代潮流为一体的旅游中心城市。

清晨,一轮红日从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上升起;海关的钟声划破新外滩的宁静;滨江大道上晨炼的人们以及跳交谊舞的男女正跃跃欲试……与那些延绵起伏的古典建筑群一起沐浴在金色的晨光中;那拔地而起的宏伟大厦与散落在各处的富有异国情调的别墅楼宇,组合成了上海特有的城市形象;那横空出世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及“地铁”、高架内环线,让您感受到现代城市交通的崭新一页;那龙腾虎跃、构架未来的浦东新区、虹桥开发区、漕河泾开发区以及这些热土上所创造的建设速度,令人瞩目。

夜幕降临,您不妨登上黄埔江边高耸入云的新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极目远眺,万家灯火尽收眼底。近处,南京路上的霓红灯宛如一条五光十色的灯河,这里的灯彩不亚于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您也不妨步行至新外滩的游轮码头登上豪华的浦江游轮,在夜幕中,游戈于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与“东方明珠”、外滩之间,去感受一下“船在江中游,人在画中行”的意境。这就是上海的都市风光,这就是改革开放中日新月异的大上海。

如果有一天,您漫步在黄浦江畔,从外白渡桥出发,沿宽阔的中山东一路往南,直抵延安东路。

此时,黄浦江拍岸的涛声和轮船的汽笛声不绝于耳,数十座巍峨的大厦绵延起伏。这就是闻明世界的外滩。

徜徉于滨江大道上,您会发现哥特式的尖顶和古希腊式的窟窿,巴洛克式的廊柱和西班牙式的阳台。就在您的眼前身后,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异国情调,那别具一格的韵味让人流连忘返。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数十幢巍峨大厦沉浸在灯的海洋里,一座座晶莹剔透如水下宫殿。

临江远眺,整个外滩建筑群璀灿夺目、参差跌宕。这气势、这意境宛如一部不同凡响、恢宏壮阔的交响史诗。外滩的建筑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

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万国建筑博览”—— 外滩,可谓当之无愧。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今日上海的山山水水,都是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变,是大自然的杰作。

上海的自然景观大致可分为“山之旅”、“江之旅”、“湖之旅”、“岛之旅”四部分。“山之旅”主要指上海松江的“松郡九峰”或是“云间九峰”;“江之旅”自然是指黄埔江这条上海的母亲河,是上海的一项特色旅游。“湖之旅”是指青浦的淀山湖风景区,而“岛之旅”则是指崇明、长兴、横沙、金山等众岛屿。

上海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许多震动中外的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迹,处处为您讲述着一个个使人永不忘怀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成为包含民俗的人文景观和纪念地。

在上海,每到秋祭,纷至沓来的人们在这里祭祀先烈、缅怀革命历史,已成为了一种风俗。

大上海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曾是风起云涌可歌可泣的地方。在这里荟萃多少风云人物,散落在上海各处的不同住宅建筑,由于其主人的非同寻常,蕴含了耐人寻味的历史意义。这里曾留下许多革命先烈的足迹。瞻仰孙中山、宋庆龄、鲁讯等故居,会使您产生抚今追昔的深沉遐思,这里还有无数个达官贵人的住宅,探访一下李鸿章、蒋介石等人的公馆,可以联想起主人那段显赫的发迹史。

上海的宗教寺院有着1700多年的传播发展史。宗教文化也和其他文化一样随着近代都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中西结合丰富多彩,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

上海的宗教建筑分布市中心和郊外的各个角落。它们各以其历史悠久、风格炯异、装饰典雅而着称中外。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千年名刹—龙华寺、以供奉大型玉石坐像而闻名中外的玉佛寺、现存最古的松江清真寺、屹立于佘山顶上,宛如中世纪欧洲古城堡的圣母大教堂……,无一不展示着上海宗教深厚的文化底韵。

上海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只是一个近代城市,然而翻开上海的历史你会惊讶地发现,早在6000年前上海已成陆,西部嘉定、青浦、松江就是最先成陆的一些地区。

上海境内犹如星河闪耀,至今仍遗存着一百多幢优秀的园林建筑。

我们向您推荐嘉定、青浦、松江和南市老城厢四条“一日游”黄金线:到嘉定可浏览唐代南翔寺经幢、南朝砖塔、宋代孔庙、明代秋霞圃;在青浦,您会对唐代青龙塔、宋代普济桥、元代放生桥、清代曲水园和万寿塔感兴趣;宋江的唐代陀罗尼经幢、宋朝方塔、护珠塔、明代大照壁和清代醉白池会令您流连忘返;步入南市老称厢,则置身于代表明清风格的古城墙、豫园、文庙、三山会馆、书隐楼之中……物换星移千百年,这些古老的建筑饱经风霜,历经沧桑,但它们仍以各自的魅力,成为上海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上海在长达近200年的开发过程中,始终处于中西文化的交汇点,集中了中、西、古、今各种人文社会资源,仅名人故居、各种纪念馆、博物馆就有几十处;上海还是一个都市景观资源十分丰富的大都市。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建筑景观,被称为全国第一街的南京路商业街,都是具有上海特色的旅游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浦东的开发开放,虹桥开发区的建立,上海高层建筑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内环线高架公路、成都路高架公路以及地铁的贯通。上海的都市景观呈现五彩缤纷的新气象。

7. 上海形成的地理原因是什么

今上海地区,吴淞江以南于751年(唐天宝十载)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第二年改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辖有华亭、娄、上海、青浦、金山、奉贤、南汇7县和川沙厅。吴淞江以北于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设嘉定县,后又析出宝山县。长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镇,1277年升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为崇明县。上海市区原是吴淞江下游的一个渔村,至唐宋逐渐成为繁荣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建上海镇,镇因黄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经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设上海县,辖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乡,为松江府属县。1927年设为上海特别市,1930年5月改称上海市。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全市划为黄浦、老闸、新成、静安、江宁、普陀、邑庙、蓬莱等20个市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等10个郊区。50年代,上海的行政区划作了几次调整,至1964年5月,上海市辖有黄浦、南市、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10个市区,以及上海、嘉定、宝山、川沙、奉贤、南汇、松江、金山、青浦、崇明10个郊县。1980年,设立吴淞区。1982年,恢复闵行区。1988年,撤销宝山县和吴淞区设立宝山区。1992年,撤销上海县和原闵行区,设立闵行区。1992年9月,以川沙县全境、原上海县三林乡和黄浦、南市、杨浦3个区的浦东部分,设立浦东新区。1992年10月嘉定县撤县,设立嘉定区。1996年,上海市辖有黄浦、南市、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宝山、闵行、嘉定和浦东新区14个区,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崇明6个县和石化地区。1997年4月撤销金山县,设立金山区。1998年2月撤销松江县,设立松江区。1999年9月撤销青浦县,设立青浦区。2000年6月,黄浦区和南市区撤二建一,设立新的黄浦区。2001年1月9日,撤销南汇县,设立南汇区;撤销奉贤县,设立奉贤区。2002年底,上海市辖有浦东新区、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黄浦、卢湾、静安、宝山、闵行、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南汇、奉贤18个区,崇明1个县。全年对部分镇的设置规模和布局进行调整,撤销12个镇政府(其中撤二建一10个,撤三建一1个)。至2002年底,全市共辖有99个街道、132个镇(比上年减少12个)、3个乡;3393个居委会(比上年减少14个)、2044个村委会(比上年减少655个)。

8. 上海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原因:鸦片战争后上海作为对外通商港口,最早接触西方的先进技术。后来的洋务运动有很
多官办企业在此发展。到解放前作为殖民地其最先接触先进技术和思想。
地理区位因素:上海作为沿海城市,港口条件成熟。作为沿江城市拥有广阔的长江沿岸腹地,是
中东西部重要城市的出海口。
自然地理原因:上海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宜人。由于长江出海口形成的冲击平原,地势平坦,

土地肥沃。
政策因素:综合各方面因素其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其轻重工业和商业都得到全面发
展成为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

阅读全文

与上海地理怎么形成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