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一地理 等高线地图怎么看
将地图上,将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叫等高距。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如山峰、山地、丘顶等);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洼地等)。等高线是曲线状时,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数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相交一处时,该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并在图上绘有陡崖图例。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该处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该处坡度较缓。
高原:一圈一圈的同心圆,越靠近中心的圆所标的数值越大,代表它的海拔越高
盆地:和高原的图相同,数值正相反,代表中心的海拔低
丘陵:在一个区域内,有许多小的形同于高原的等高线图,其标注的值相差不会太大,否则就成山峰了
山地:图形也类似于高原,不一定是圆形,在一个圈内,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小圈,代表山峰
如何识别:看每条线上标的数值,数值越大,代表海拔越高,如高原山地等;数值越小,海拔越低,如盆地。
[编辑本段]等高线图的判读
1、数值大小: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
密集:坡度陡;
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编辑本段]地形剖面图
1、画法:从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各点海拔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
2、注意点: ①剖面线连续多次经过同一条等高线时,多取几点;
②剖面线经过河流时,应画出河床。
三、实际运用:
(1)选“点” 设计:
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地方。
(2)选“线”设计。
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其基本要求是:
①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②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引水线路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包括城市规划、居民区、农业、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
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
居民区应考虑:①依山傍水,靠近水源;②地势平坦开阔地向阳地带; ③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
山地、丘陵发展林业
[编辑本段]附:
如何看等高线地图
面对地图看, 上北下是南,左西右为东,地图方位已辨明 。
地图符号颜色识别:
绿为林地蓝为水, 地貌、公路棕色绘,其它符号都用黑。
等高线显示地貌特点:
等高闭合是规律,弯曲形状象现地; 线多山高线少低, 坡陡线密坡缓稀。
等高线显示地貌原理:
由底到顶,高度相等;水平切开,垂直投影。
地貌识别:
山顶凹地小环圈, 区别要看示坡线; 山顶短线向外指, 凹地短线向里边;
山背曲线向外凸, 山谷曲线向里弯; 山背凸棱分水线, 山谷凹底合水线;
两山相连叫鞍部, 高低两组等高线; 群山相连最高处, 棱线称为山脊线。
地形起伏判定:
总观地貌形态, 辨明各处高低; 区分上坡下坡, 沿线编号注记。
四种地形地物分布规律:
山成群,形似脉, 小山多在大山内; 先抓大山做骨干, 记了这脉记那脉。
上游窄,下游宽, 多条小河汇大川; 河名顺着河边写, 流向流速看注记;
桥梁渡口有几处, 深度底质要熟悉。
(三)道 路
平原地,多而宽, 山丘地,窄而少; 山区若是有大路, 多沿河旁和山谷。
(四)居民地
平原密,山区稀; 要记村镇有规迹; 桥、堡、店、镇靠公路, 沟、涧、岭、峪在山区;
泡、湾、河、洼顺水找, 村、屯、庄、窑多散居。
地物符号定位点确定方法:
两个图形下中央, 方圆三角当中量;底部宽大底中间, 下有直角角顶上。
换算距离的三个公式
(1)1:2.5万地形图换算,1:2.5万图,用4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实例计算:在1比2.5万的地形图上,量得某线段长为8厘米,求相应实地医寓为多少公里?根据口诀换算:8/4 =2(公里)。相应实地距离为2公里。
量得从张庄到李庄实际距离为16公里,求在1比2.5万地形图上为多少厘米?根据口诀换算:16×4=64(厘米)。
*在1:2.5万的地形图中,每4个厘米为实地1公里.
(2)1:5万地形图换算
1比5万图,用2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3)1:10万地形图换算
1:10万图,用1去乘除;乘得固上长,除得公里数。
量读距离方法:
地图比例先搞清,计算消去两个零;若要求出未知数,图上用除实地乘。
(二)比例尺量读
图上量,尺上比;看分划,读距离。
(三)里程表量距:
针归零,盘向已;起点推.终点起;按比例,读公里。
用坐标尺量读精确坐标
纵边压纵线,横边通过点;公里看图廓,米效看图边。
用坐标尺量读图上目标
纵边压纵线,米数对交点;横边米数处,就是目标点。
以目标清晰程度目测距离
距离250米一300米
墙可见续,瓦能数沟,人脸五官分不清,衣服颜色可辨明
距离400米,人脸看不明,头肩可分清。距离500米,门见开或关,窗见框子格,头肩分不清,男女可分明。
距离700米 瓦面成丝,窗见衬,人行迈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
判定方位
“磁针”、时表、北极星, 依照地物看特征。“磁针”避开铁磁用,摆干稳静指向定; 时针折半朝太阳,
“12”所指是北方,•先找“仙后“大小熊”,小熊尾端是北星,北星又居“仙后“大熊”中,找到北星北方定;独树南面叶茂盛,树桩年轮北面浓,突出地物北面潮,靠南积雪早消溶。
㈡ 地理看图的方法....
对地理的地图记忆深有感触。你可以借鉴我们这里的高中生的做法:把地图当枕头用。买大地图挂在床的对面,睡前瞄两眼。另外买小地图册带在身边,随时可以看。我们高中生,特别是我们这一届——08届考生,取得了我校历史上的新辉煌,这与我们的拼命是分不开的。多看是法宝!!!!
对于地图这玩意儿,没有速记的好方法,实际上最慢的 最笨的 ,恰恰是最好的,重复记忆才会在脑海里扎根。短效突击没有用!!!!学地理,千万不能图省事,地理这门学科太特殊,没有捷径可寻!
在白纸上勾画,多练习。再跟地图比较,看哪里不足,直到大体准确为止。
中学生要想在地理学中游刃有余,特别是高三和高一的学生要想在高考和会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就必须走出地理学习的误区,走进地理学。进入高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努力向更加顺应学生认识规律和时代要求的方向发展。那么,学生能否适应教师的这一转变,他们对知识的把握、运用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怎样提高?也谈几点认识。
一、走进地理课许多学生在地理课上感到困惑。为什么课堂上老师讲的我都明白,可是一到做题就不知所措了?这与如何上好一堂地理课有直接关系。“课堂三刻值千金”,45分钟的含金量不容小觑。为了上好地理课,必须努力做到三个方面。首先是预习:预习非常重要,预习只需快速浏览一下,获得一个大致的印象即可。必要的预习不仅可以使我们对新课的内容有所熟悉,以便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而且还能了解自己知识薄弱点。上课时有重点地听,聚精会神地听,非常重要。常有这种情况,稍不注意,便发现自己从斯里兰卡跑到了危地马拉。其次是记笔记:上课时能适当有重点地记笔记也很重要,俗话说得好:“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记老师强调的内容。记自己不能立刻吃透的内容;记笔记时最好能空出五分之一的空间,便于在复习时做注释和补充。盲目滥记、为求只字不漏、图文并茂,其实也是误区。因为记多了影响听讲,会舍本求末的,所记内容也不知其所以然。第三是要课后及时复习,当天巩固,效果更佳。
二、走进地理书进入高中,随着课程的增多,要读的书那么多怎么办?我看重在理解。没有必要花很多心血去背诵,其实也是无用功。书中的语句和例子最终要给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方法。例如:现今的地理书做了许多蓝色标志,大家习惯把有篮点标志后的句子背下来,边背边叫苦,最后在考试时空有满腹经文却无从下笔。难道这不是一大误区吗?现行课本不仅有带篮点标志的是重点,而且,图和图下的小字同等重要。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地理老师建议将书“由厚变薄”“再薄变厚”。何谓由厚变薄:概括出原理,建立知识体系,将每一知识点归纳为知识树上的一片树叶,那么几本书的内容也不过是几张薄薄的提纲。有了整体上的把握再去记忆,你会发现,很多知识点有极强的内在联系。很轻松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还有什么样考题不能对付呢?那么何谓由厚变薄?就是将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资料补充到知识体系中,每个知识点力求全面,这样你的知识大树才会枝茂叶盛、根系发达,不必担心书比以前厚。因为这些超厚的书都在我们脑子里存档了。
三、走进地图册地图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创举。是学好地理学的工具。看图说话并不是地理学的全部,但是识图能力差确是学生的共性。打开地理考题不难发现地图的重要性,有50%以上的试题是读图题。有的图侧重考察我们分析能力,根据图上的信息寻找答案;有的图是一个背景,围绕该区域可以组成一系列问题;有的图故布疑阵,设立陷阱,等我们心甘情愿地往里跳;有的图羞羞答答,含含糊糊的暗示让我们绞尽脑汁寻找它的庐山真面目;还有的无图考图,需要做到心中有图。由于多数学生不重视地图,也就多次为自己的不重视而付出了代价。尤其是经纬网图,稍有变形就目瞪口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多看图。边看边联想,尽可能把所学知识点与地图相联系,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以一图而温习全书。看图首先要看清图名、图例、注记;其次是根据题目要求寻找相关信息。当然,看图是不能只,动脑子才是最重要的,魏格纳只所以创立了闻名于世的大陆漂移学说也说明了这一道理;要学会图图转换,多角度去看图。以经纬线为线索,以线带面联想式看图,可以使你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走进地理热点不可不关注,也不可过分关注。尤其是不可过分拘泥于自己做过的关于该热点的习题。关键还是了解,理解热点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养成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去分析热点问题习惯这才是目的。也就是说把它作为分析问题提高思维能力的“工具”就可以了。但切不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也不可误认为热点等于“能力”。
五、灵活运用地理试题越来越活,每一题都是新面孔,尤其是高考。出题的角度和方式别具一格。盲目的、疯狂的、大量的做题也是一个误区,效果也不理想。只做不想,会的永远是这一题,做题切忌就题论题,要一题多变、多联想、找异同,熟练以后还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和角度自己出题,挺有成就感的。对考试时的分析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对地理还存在困惑的同学,希望你能学习和探索中喜欢上地理学,走出地理学习的误区,走进地理学。开发你的潜能,张扬你的个性。把自己培养成为21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
㈢ 初一怎样学好地理技巧
初一地理学习小技巧
第一,就是要上课认真听讲。这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会把重点难点讲得详细,如果你不听,那就会错过好多考试要点。所以,上课认真,没听到的多请教老师同学,这很重要的。
第二,要不耻下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想学好地理就必须不懂多问,问多即懂。不要害羞,学习好的同学都可以问,也可以多向长辈父母,老师兄弟姐妹请教,做到知识无死角。
第三,就是要勤奋背诵。背诵很重要,把笔记都背起来,就不怕考试考什么了。就要有耐心,认真背诵,全记住在心里,那肯定胸有成竹啦!
第四,多练题。买一有带课文解释和练习题的教辅,多练就能应对考试。当然,要买一些练习题简而精的,这样不会枯燥,学习效率也快的很。如果不懂的可以请教别人,看看步骤二。
第五,多动脑筋。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要多动脑,靠自己。脑子多转转,自然就灵活而又聪明啦!
第六,多看图。看课本里的图片,更要学会看经纬度图,要灵活应用,不要学得死板,因为考试有很多都是出课本的题,所以要注意看,记在心里,才能随机应变。
第七,细心。所有学科都要细心学,认真学。把粗心的习惯改掉,考试自然就高分。
㈣ 怎样学好初一地理
仅供参考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 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学好7年级地理第一步
学地理,说白了就两个字‘看,背’
看,就是你要学会看图,要学好地理,会看图是最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连地图都不会看,那么,他/她的地理绝对很差。
背,就是你要记住概念,记住它的地形,地貌,地势,还有气候特征,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学好7年级地理第二步
要知道所学习的那个区域在什么地方?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知道所学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
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学好7年级地理第三步
要了解所学地理事物产生的原因。比如,为什么一个地区同另一个地区有差别,为什么有些地区又很相似?
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学好7年级地理第四步
要了解所学地理事物带来的影响。是有利,还是不利。
要认识学地理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地对待学习。我们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不具备中国地理知识是不行的。试想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一点不懂,何以动手去搞建设?要知天下大事,不知世界地理,同样不行。
学好7年级地理第五步
要明确学习的内容。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还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内容?还是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国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情况?
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其次,要用联系的观点学习,例如,气候和农业有密切的关系,矿产和工业有密切的关系,人口的分布和自然环境有关系。各种自然条件彼此又有关系,如:气候和水文,水文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学习,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此外,学习地理,既要了解课本中的内容,学会阅读、使用、绘制地理图表等技能,还要留心观察自然和社会,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观察时,要动脑筋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好以上几点,就不怕7年级地理学不好了。
㈤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地理识图能力
初中地理其实并不难,学好地理首先要会看图,邦德华纳老师总结了一些地理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参考看看。
1.地理图册抱着睡,没事默画地图。相信大家都人手一本地理图册吧,毕竟是学习地理科目必备的武器。
2.把地理图册逐字阅读一遍,边看边做笔记。图册上的所有图都要看,包括图片旁边的文字也要认真通读,比如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等都要看,这些将来都是你答题时的要点。
如果有看不懂的一定要标注出来,找时间集中问老师,千万不能搁置不管。掌握图名、读图例、读正图的顺序,通过整体读图实现相关的地图信息的提取。学生一定要掌握多种读图方法如空间顺序法(如气温、人口分布图等等)、逻辑顺序法(如气候形成示意图)、时间顺序法(如产量增产图)等等。这些读图的方法应渗透于地图本身蕴含内容的挖掘之中。
你也可以把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贴到床头,睡前醒后都看一遍,这样中国的疆域和区划以及地形、温度带分布等知识心里就有谱了,世界七大洲四大洋也印在脑子里了。
背会了,就拿张白纸,自己默画地图,脑海里回想着这些地方的山川河流、人口、城市等。之后不管题目考你什么,你脑子里都能想起相关内容,分自然全得了。
㈥ 怎样提高地理识图能力
图是地理考查的核心 , 许多地理问题是围绕图编写的。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 许多学生不知如何识图 ,尤其是刚刚升入七年级的中学生。
识图的前提是对图的记忆。如何记忆图呢 ?
平日的地理学习 , 能结合图的地方 , 一定要结合图学习。读图、析图获取知识的过程 , 就是记忆图像的过程。通过读图查找地理事物 , 并分析解决问题 , 地图的大体轮廓及图中的地理事物就在大脑中有了最初的印象。知识学完后 , 再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 遗忘速度先快后慢 , 还要进一步巩固 , 才能形成比较牢固的记忆。可通过对课堂的回忆、想图、画图等方式 , 进一步记忆。
识图的能力 , 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应该利用课外时间 , 通过多种方式 , 提高自己的记图、识图能力。
1.不管是时事 , 还是地理问题 , 凡涉及到地图的地理事物 , 要先想一下它们在地图中的位置。不知道的就查地图 , 久而久之在大脑中就形成了有关世界或某一区域的大体形象。如海湾战争涉及到伊拉克等国家 , 通过地图了解伊拉克国家在世界中的位置 ,
战争发生过程中军队调动路线及原因等情况。
2.同学之间相互编一些与图有关的问题 , 进行“无图考图式”练习。如学完“中国的行政区划”后 , 编写诸如黄河干流从源头到入海处 , 依次流经哪些省级单位等 , 进行对图练习。
3. 经常面对一幅范围比较小的区域图, 想它周围的地理事物。如面对东南亚图, 想它周围的海洋、国家等情况; 面对亚洲, 想它周围的大洋、大洲等情况。
4.采用画略图的方式 , 边想边画学过的图。
5.学习某一区域的图 , 经常联系它所在的更大范围的地图进行记忆。如学习我国的主要河流 , 联系亚洲图去记忆 , 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注入印度洋的主要河流等知识就很容易理解、记忆。
最后 , 笔者建议每一名中学生 , 最好家中挂一幅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和家乡
所在省区的地图, 常看、常想、常记。
都是一个班的分给我吧,好不容易找到的!!!!!!!!!!!!!!!!!!!!!!!!!!!!!!!!!!!!!!!!!!!!!!!!!!!!!!!!!!!!!!!!!!!
㈦ 初一上册地理→经纬网图怎么看
横纬竖经,经线越东越大为东经,越西越大为西经。纬线越北越大为北纬,越南越大为南纬。方位辨认为:左西右东,上北下南。
㈧ 初一地理学习方法
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课本的目录提示了全书的要点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做到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如何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1)学什么? (2)在哪里?(3)为什么? (4)有何利弊?(5)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如果是正在忙着备考的学生或者想要提升自身能力的朋友,可以到《全脑速读记忆吧》进行交流。坚持就会有收获,祝你成功!
㈨ 初中地理看图技巧
初中的地理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关于地图的知识通过形象的记忆就可以了,比如说行政区划,主要的山脉,主要的河流,主要的地形,主要的气候。这些基本上都是分区域背诵记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