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自然地理》中国为啥要成为全世界第一个人工控制气候的国家
中国倒不一定是全世界第一个人工控制气候的国家。
比如人工降雨。很多国家都会使用。
现在为了降低pm2.5。也使用人工雾化器。
比如为了降低冰雹的形成,可能会在云雾中喷洒雾剂。
‘贰’ 为什么说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纵观世界,山川地貌最特殊的地方无疑就是中国。中国地理环境可谓之得天独厚,全世界仅此一家。也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山川地貌,让中国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
纵观历史,大中华文化圈的范围可谓之无比广阔,西到咸海,西北到阿尔泰山脉以北,西南到缅甸、尼泊尔,东到大海以及日本朝鲜,东北到库页岛,白令海峡,北到贝加尔湖畔,南到南海以及东南亚诸国。总面积约2000万平方公里,当然中华核心区也就是北到燕山阴山一代,南到南沙,东南到台海澎湖,西到横断山脉,新疆,东到大海的近500万平方公里土地,拓展区则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三省以及俄罗斯侵占中国东北西北的领土。今天中国,虽然饱经风霜,但值得庆幸的是,基本继承了大中华圈核心部分,也为中华民族重新崛起提供了坚实基础。
中华文明起源于陕西河南两地,伏羲女娲、三皇五帝活动范围基本在河南陕西一带。到秦始皇时期,中华文明圈大幅拓展,东到到海,西到河西走廊,西南到四川云南,东北到辽宁,北至阴山山脉。当然,秦始皇死的太早,如果能再活20年,或者说其后代子孙能有像秦始皇这样的,估计秦国疆域还会继续拓展。到唐朝,中国领土面积拓展到1200多万平方公里,到大清干隆盛世,中国统治这约130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但从地形看,这可能是冷兵器时代中华帝国疆域拓展最大限度,原因很简单,以当时人类发展条件,中国独特的地形限制了疆域进一步拓展。
从长安出发,往西祁连山,阿尔金山、进入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当时的条件,基本没有通过可能,如果往北,则进入天山山脉和阿尔金山谷口,面对这两座长达2000多公里的高耸大山,冷兵器时代军队也很难通过,即使过去了也回不来。如果继续往西近3000公里的昆仑山则将消灭任何一支强大军队的梦想。往西南,横断山脉则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险,纵使侥幸通过,进入青藏高原,面对喜马拉雅山脉,也基本是死路一条。
古代打仗,打得是钱粮供给,大山巨流则是钱粮供给天然掣肘。当然,中华雄主往西往西南都攻不出去,那么西方强大的霸主(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也攻不进来,即使他们有心进攻,估计实力也大多消耗在雪山峻岭,严寒荒漠中,不仅粮草无法供给,严酷的自然条件也让这只军队消耗殆尽。侥幸到达中原,或许已经不是军队,而是难民,也只能沿街乞讨,沦为笑柄。
西南,西北的崇山峻岭,荒漠干旱,基本灭绝了西方大国入侵中国的梦想。东南到辽东半岛,茫茫的大海,冷兵器时代也没有任何一支强大力量能通过广阔无垠的海洋来进攻中国。东西南都有天然屏障,如此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仅此一块,这是上天赐予中华的宝地。而纵观世界其他文明古国,则没有中国如此幸运。印度基本属于无险可守,自己处于一块肥沃的大平原上,而西方的波斯,阿拉伯帝国的骑兵基本可以长驱直入进入。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希腊文明也是如此,基本处于无险可守地步,战争频发,民族争斗不断,这无疑让文明如昙花一现,始终无法像中国那样几千年持之以恒的积累。
当然,但从中国地形来看,中国敌人可以从西南穿过云贵高原进入中国。假设一支来自印度的入侵者从西南出发,进入云南,广西、贵州,则有可能进入中国。但也仅仅是进入而已,这里做一个推断,一支10万人印度军队从西南进入云贵广西,走了近2000公里崇山峻岭,相信这支军队或许得损失一半。再往前走,他们往北则会面对巨流长江,假设他们沿着长江东进,则会遇到大巴山脉和武夷山阻隔,如果中国军队在大巴山和武夷山扣设防,或许就是西南疲惫之师的灭顶之灾。当然,侥幸有5000人冲出重围,他们也只有两条路,一是往正东方向走,因为北面的雪峰山和南岭是到难以逾越的屏障。二是沿着珠江东进,绕过南岭武夷山脉,则进入江浙地区。这条路倒是可行,问题是,这一趟下来差不多有5000多公里,这支5000人的军队沿途被围剿,疾病天气消耗,到江浙估计也几乎全军覆没。到了中国,却已经成了一只病鸟。
当然,历史上中国也并非完全没有敌人,中国历史上来自北方的敌人异常凶残。虽然中国北方有南北走向长达1000多公里阴山,还有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吕梁山、太行山、燕山阻隔。但相对西南,这些山脉略显单薄。每每在汉民族为主的中原政权因内耗力量削弱时,北方游牧民族便开始突破贺兰山与阴山,阴山与燕山,祁连山与贺兰山的重要关口,进入河套和京津地区,中原政权则不得不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强大骑兵。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路线一般为三个方向,一是东北方向,突破燕山,从燕山和太行山口进入华北平原,或者突破山海关,从辽东走廊进入中原。二是西北方向,经过河西走廊,穿过祁连山贺兰山口,进入黄土高原,进入关中,威胁长安、洛阳。三是正北向,经过阴山与贺兰山口,进入河套地区,骑兵直奔关中平原。
虽然历史上中原政权大多数时间基本可以成功抵御来自北方敌人,但北方游牧民族依然能时不时也能进入中原,将中华文明挤压到江南一禺,甚至如蒙古、女真那样完全统治中国。但每每当他们入住中原建立政权后,就自觉不自觉的融入到中原文化中,成为中华文明一部分。而这则正是中华文明绵延5000年经久不息的原因所在。中华文明独特魅力具有无比强大的感召力和亲和力,让北方游牧民族主动融入。
当历史进入19世纪,冷兵器时代结束了,中国真正的威胁终于来了!虽然中国地形地貌得天独厚,但正是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让18世纪的中国人变得故步自封,盲目自大,视天下诸国为蛮夷,自视天朝上国。而正是这种盲目自大使中国错失了与西方同步发展机遇,大清帝国虽然能平息陆地上敌人,但面对西方大炮利舰,大清帝国一败涂地,割地赔款。沦为西方国家凌辱的对象,甚至连一直对中国奉若神灵的倭国,棒子国也对中国虎视眈眈,踏上中国土地便狐假虎威其凶恶甚于西方人。可惜,既然上天能赐予中华世界上最好一块土地,这块土地能在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创作最璀璨的文明,那么这块土地上人民也绝非他人鱼肉,只要这块土地上人觉醒,团结,外来的敌人就必败无疑。
世界5000年文明史,中华至少4800年处于世界之巅,而今经历了百年风云的中国已经重新崛起。1949年到今天,中国经过68年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军事实力也位居世界前列,而且今日之中国依然以西方三倍速度快速前进。放言中国周边,聚集了世界一半人口,世界1/3的经济产能,中国周边依然是当今世界人气最旺,经济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没有之一。虽然,欧美日一些国家对于中国及其周边的崛起充满敌视,并利用历史上他们留下的一些边界纠纷不断挑拨离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但只要中国这个核心依然稳固,以目前中国之国势,没有任何一个敌人可以打败中国。
中国最大的敌人只有自己。如果中国能够在现代工业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处理好内部问题,解决好发展与环境、发展与民生的问题,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在民主、法制建设上有更大突破。20年之内,中华将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
‘叁’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为何是地震的频发国
因为中国处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由于地壳运动,板块漂移原因因此三者不断产生摩擦碰撞使地质活动活跃,因而造成地震及火山,喜玛拉雅山就是因受板块挤压形成的。
‘肆’ 4.请从地理位置上分析为什么中国有条件成为世界的重要发展极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有漫长的海岸线和陆上边界,在陆地上与14个国家相邻,在海洋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这样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很多国家之间发展贸易。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的重要发展极。
‘伍’ 推荐《地理中国》这档节目500字 介绍+原因
地理·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类电视栏目。该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对于我们正在汲取知识营养的青少年来说,观赏性特强。[1]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首先它题材宽广,观赏性强。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识性强。《地理·中国》栏目,以对自然现象的探问为发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通过展示地质科考的推理和求证过程,揭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以满足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其三它行进式科考拍摄,可视性强。 “以行进中的地质科考”为主线,摄制组跟随地质专家,在科考行进中发现问题,求证问题,解答问题。既有科考问题求证过程的悬念吸引,又有行进式拍摄的新奇看点,使节目具备很强的期待性和可视性。
‘陆’ 中国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有哪些明显的优势呢
大家知道,美国和日本是当之无愧的发达国家,但全世界陆地总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以及面积排名全球第三的我国却并在发达国家之列,这就足以说明某个区域的发达程度和地理上的面积大小没有绝对关系。中国人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的出处其实就源自历史上黄河的多次改道,曾经位于黄河东岸的一些村庄变成了黄河西岸,意指世间万物变化无常和兴衰更替,正如曾经举世瞩目的四大文明古国。
客观来说,每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都有其优缺点,比如日本最大的地理优势之一,便是其四面临海,不存在邻国纷扰。而我国未来海陆皆可的运输选择,则很可能在之后的发展上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尽管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和地理优势不能直接划等号,但却可以对该区域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正如地处多个断裂带的岛国日本,火山喷发和破坏性地震无疑是影响最大的自然环境因素,而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则对美国的地势低洼地区已经带来明显的影响。
‘柒’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中国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呢
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和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地理位置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会经常使用到的,比如我们在买房的时候,选择那一套房子,我们最关注房子的地理位置,包括距离道路远近、与河流的远近、位于小区内的方位、前后间距等等。对于世界上的国家来说也一样,也有地理位置的差异,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邻国位置等等。一带一路规划示意图
再次,从邻国位置来看,中国周边拥有14个邻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如果处理得当,周边拥有众多可开展国际贸易的对象。而且在中国周边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日本和菲律宾等国人口都超过1亿,所以中国周围市场极为广阔。但是,换一个角度,可能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了,比如我国虽然沿海但是受岛链限制、虽然邻国众多但是矛盾也多。我们还是十分倾向于中国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我们将会以大智慧来扬长避短发挥地理位置优势,推动国家发展。
‘捌’ 为什么《地理中国》的观赏性那么强
《地理·中国》栏目的内容属自然科学范畴,节目通过对地质、地理、地貌形成及演变等自然现象的揭示,普及科学知识,展示大自然的神奇。
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玖’ 请从地理位置上分析为什么中国成为世界的发展极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有辽阔的国土,有漫长的海岸线,有丰富的资源,有众多的人口。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科技等多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成为世界发展极。
‘拾’ 为什么中国的地理位置是十分优越
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海陆兼备、河流由西向东呈放射状、山区资源丰富 。
1、从纬度位置看,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
2、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到亚欧大陆的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南北气温差异很大成因:1.纬度位置: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低,白昼短,地面获得光热少,故气温低;2.冬季风影响:源地距北方近,南下时加剧北方严寒。
3、中国东临太平洋,使东部广大地区受湿润气流影响,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海洋资源丰富;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上交通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4、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多国接壤,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来往,
5、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有利条件。
(10)地理中国为什么呢扩展阅读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省级行政单位总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民族众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中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