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时间识别方法有哪些

地理时间识别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4-21 19:54:42

‘壹’ 地理纬度带相应时间咋判断

如果是要问具体时间,不需要纬度,只需要经度1经度=15分钟
如果是要判断季节或月份的话,首先要明确该地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之后,就可以判断了,最好是用太阳方位来判断,以北半球为例,夏季日出东南,冬季日出东北,春、秋季日出东方。南半球于北半球刚刚好相反。
如果不知道太阳方位,可以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来解释,一般气压带和风带一月南移,七月北移。

‘贰’ 地理上怎样划分时区

以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为1时区,往东每15度1个时区,往西一样,在太平洋中部有条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避开部分岛屿将它们划归其所在时区

‘叁’ 地理有晨昏线时怎么判断时间

地理有晨昏线时的时间判断,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线为是6点,昏线为18点。
然后再确定所求地点与晨昏线经度差,15度一个小时,算出偏差几个小时,往东就加上,往西就减去。

‘肆’ 地理判断时间一类的问题怎么做呀

辛苦找到的,对我帮助很大啊如何求地方时 地球每小时自转过的角度为150,每转10需4分钟,且在同一纬线上东早西晚。根据这一原理,地方时的求法是: 某地地方时=已知的地方时土4分/10×两地经度差。 这里必须明确三点: (1)、式中加减号的选用:如果所求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用加号;如果在已知地的西边,则用减号,即“东加西减”。 (2)、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00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经度数相减(大数减小数);如果两地在00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经度相加,即“同减异加”。 (3)、计算地方时的步骤: ①确定两地的经度差;②确定两地地方时差;③确定两地东西方向;④代入公式计算。 (4)、已知两地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经度,求另一地经度的方法步骤是: ①求出两地的地方时差;②计算两地的经度差;③求经度(东加西减)。 2、新、旧两天的分界线 国际上规定,把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这条日界线是人为规定的,是固定的,其东侧日期比西侧日期晚一天,也就是说,飞机和轮船在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时要减去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时,要加上一天。 实际上,除了1800经线这条日界线外,地球上还有一条自然的、移动的日界线,这条日界线所在的经线,其地方时为0时,它不停地自东向西移动,其东侧比西侧早一天。这两条日界线把地球上所有的区域划分在两个不同的日期内,只有当两条日界线重合时,全球才处于同一天内。 3、有关光照图判读可能用到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1)、赤道上昼夜等长日出时间为早上6点,日落时间为晚上6点晨线与赤道相交处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相交处的地方时为18点。 (2)、正午12点为一天中白昼的中点,即从日出到12点的时间间隔等于从日落到12点的时间间隔,换句话说,就是上半天时间与下半天时间相等,等于半昼长。 (3)、地方时为12点的那条经线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其地方时为12点。 (4)、0点为一天中黑夜的中点,其所在经线为自然日界线,与12点所在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5)、站在晨线上的人,同时看到日出;站在昏线上的人,同时看到日落。 (6)、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但日出日落时间不一定相同;同一纬线上各地,日出日落时间相同,即昼夜长短相同。 (7)、晨昏线与极圈相切的那一天是二至日;晨昏线经过极点与经线重合的那一天为二分日。 --------- 时间计算方法: 1.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计算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求时差,按照“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来计算。第三步确定两地的东西位置,已知东部时间求西部时间,则减“时差”;已知西部时间求东部时间,则加“时差”。第四步校正答案,答案大于24则减24,日期加一天(已知日期的第二天);答案小于0则加24,日期减一天(已知日期的先一天);答案介于0与24之间,则日期与已知日期相同。 日照图上应注意特殊点、线的地方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图一中的A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如图二中的B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图二中的D点),上中天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图二中的NC经线),下中天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如图二中的NA经线)。 (图详见《高中生》杂志04年3期学习世界) 在读日照图时必须判断晨昏线,判断晨线和昏线的方法有两种: ①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②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2.区时的计算。首先根据经度计算时区,经度除以15(四舍五入,取整数)。第二步求时差。第三步和第四步与地方时计算相同。 3.公式法计算时间。 (1)地方时计算: 已知A地的经度为LA,地方时为TA,B地的经度为LB,求B地的地方时TB。 可用公式:TB=TA+(LB-LA)·4′。 应用公式时,LA、LB为东经取正值,为西经取负值。 将此公式变形,反过来利用时差计算经度,确定某点的地理位置。 利用LB=(TB-TA)/4′+LA时,LA、LB为东经取正值,为西经取负值。时间差换成分钟。校正结果,0°~180°为东经,-180°~0°为西经,大于180°则减360°,小于-180°则加360°区时的计算。 (2)区时计算:已知A地的时区NA,区时为TA,B地的时区NB,求B地的区时TB。 可用公式:TB=TA+(NB-NA)。 应用公式时,东时区取正值,西时区取负值。 4.新一天、旧一天所占比例的计算。全球存在两个日期,肯定有两条分界线,一条是自然的,即0时所在的经线;另一条是人为的分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般以180°经线代替)。0时所在的经线向东至180°经线的范围为新一天,0时所在的经线向西至180°经线的范围为旧一天。当0时所在的经线为西经,那么新一天的范围大于一半;当0时所在的经线为东经,那么新一天的范围小于一半。地球新的一天从日界线西侧开始,东侧结束。如图阴影部分为旧的一天,空白部分为新一天,图三新一天开始所占经度范围为0°,图四随地球的自转新一天所占经度范围为15°,新一天的时间为1小时。图五全部为新一天,即新一天的为24时。所以,新一天所占的时间=新一天所占的角度÷15°。 5.日出时间与日落时间的计算。 日出时间 =12-昼长/2=0+夜长/2。 日落时间 =12+昼长/2=24-昼长/2。 看看这个 http://www.6to23.com/s18/s18d2/s18d2d5/200411692456940.htm

‘伍’ 地理,从图上看出时间和日期是怎么看的啊!

太阳光照图表示太阳光照射地球表面情况图,它可以经纬网上绘制,也可在地球公转图上绘制,判读综合性强,跨度大,是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知识重点,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
地球光照图有三种形式:极视图、侧视图、变式图,在各种图形上判断日期的方法是观察各条纬线昼夜长短的状况和极昼极夜的范围。
(一)极地投影图的判读
1、根据地球自转确定南北极。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方向,而在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方向,所以图1图2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图3图4是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2、根据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情况确定节气,若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为极昼(如图1),或者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为极夜(如图5),则为6月22日即北半球夏至日。若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极夜(如图2),或者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为极昼(如图3)则为12月22日即北半球冬至日。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如图5),全球昼夜平分,这时是3月21日或9月23日,即北半球春分或秋分日,南半球节气与北半球相反。
3、根据地球自转确定东西经度。图1图2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图3图4图5地球顺时针方向旋转,根据自转箭头指东原则,以0°经线为基准,顺地球自转方向增大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如图中FB为东经度,EA为西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呈正南正北方向,在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上,沿任意经线向中心走都是北方,反之是南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呈正东正西方向,顺地球自转方向为正东,反之为正西(如图1-5中的C点、D点,D点位于C点的正东方向)。
4、找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可根据日期来确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23°26′S(如图2图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23°26′N(如图1图4),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即0°(如图5)。经度位置则是找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在极视图上(图1、2、3、4、5)们于昼半球中间的经线上。
5、计算地方时刻。根据赤道上一年四季昼夜平分确定日出(6时)正午(12时)日落(18时)子夜(24时)。在图1-5中,晨昏线与赤道相交于AB两点,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B点为太阳升起时刻,即清晨6点,A为太阳落下时刻,即黄昏18点。D点正对太阳为正午12点,C点为子夜24点(0点),其他点的时刻,只要算出与上述四点的经度差,根据地球自转速度15°/小时和东 早(加)西迟(减)的原则加减相差的时间即可。如图1中
E点的时刻为A点时刻+45°÷15°/小时=18+3=21时
F点的时刻为B点时刻-45°÷15°/小时=6-3=3时

(二)侧式图
1、确定晨昏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垂直,是一个大圆,晨 线昏线各为一个半圆(如图6图7),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从夜半球跨跃到昼半球的半圆线称为晨线。反之,从昼半球跨跃到夜半球的半圆线则为昏线。面对地球自转侧视图,解题时有这样一个规律:当太阳光线在图的右侧时(如图7),看到的晨昏圈的一半是晨线,反之为昏线(如图6),即为“左昏右晨”。
2、确定节气,晨昏线一定与太阳光线垂直过地心,利用晨昏线与地轴重合还是与极圈相切来判定节气。如果晨昏线是与地轴重合,晨昏线被切割为昼夜弧相等的两部分,此时为春、秋分(如图8)。如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昼,南极圈以南为极夜时(如图9),即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如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夜,南极圈以南为极昼时,北半球为冬至日(12月22日)如图6、图7。
3、如何计算地方时刻,首先计算出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侧视图是半球,总经度度为数为180°,用总经度度数180°÷(7-1)=30°,并根据地球自转角速度求出相邻经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0°÷15°/小时=2时,再在赤道上找出日出(6时)正午(12时)日落(18时)午夜(24时)四点,看所求地点在已找出的四点的东侧还是西侧,相隔多少经度,根据东早西迟的原则早加迟减求出地方时刻。例:如图10所示,求D点的地方时。先确定A点为日出(6时)B点为正午(12时)C点为子夜(24时)三点中的一点,再求D点的地方时,D点地方时为A点地方时-2×(30°÷15°/小时)=6-4=2时。
4、计算昼夜长短。根据昼弧和夜弧,所跨经度来计算。如图10求A点昼长为90°÷15°/小时)×2=12时,D点昼长为150÷15°/小时×2=20时,在北极圈以北昼长为24时。不过侧视图上昼弧和夜弧仅表现了一半,所以在图上数出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后,乘以2即为所求地点的昼弧和夜弧。
5、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纬度

‘陆’ 高中地理如何算时间

可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根据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出晨昏线中哪条为晨线,哪条为昏线。
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晨线西部的地区将由夜晚进入黎明,昏线东部的地区则由白天进入黑夜。
地理时间可根据区时计算,每个时区相差一小时,从西到东时间增加,从东到西时间减少。
看图的话,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晨线的地方时为6时,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春秋日出在东,夏在东北,冬在东南。
地理时间的算法:首先要明确,你所说的地理时间是什么时间,地方时还是区时。
地方时的确认方法:一地太阳高度角最大时的时刻为中午12:00,到第二天太阳高度最大时,为一天,24小时。
区时指,一地所在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地点相差一经度相差4分钟,十五度相差一小时。
在我们计算的时候往往是以一个地方的区时来计算的。
1)已知一点球另一点:基本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应的加减几个小时。得数值大于24就日期加一日,在数字上减24即可;若不过减便向前借一天,即日期减一日,数字上在加24进行减法,得出数值,即可。
2)有晨昏线:赤道终年6:00日出,18:00日落,晨昏线与赤道相交那点的经度为6:00或18:00,由经度差按东加西减即可算出时间。

‘柒’ 高一地理地方时是多少的方法,跪求!!!(超高分)

地方时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便有不同的时刻。这种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同一经度上地方时相同,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同。经度每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每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360°,地方时相差24小时,即1天。因此,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等于它们的地方时之差。不同经度地区的人们为了更方便的表达时间,通常都以自己所处地区的昼夜变化来定义24小时。

需要指出的是,地球上的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而从理论上说,经度不同的两地是互为东西的,因此,在时刻上也是互为迟早的。已知某一经度的地方时,求知另一经度的地方时,在不考虑日期差异的情况下,向东推算和向西推算的结果是一样的。例如,已知120°E的地方平时为20时正,求知120°W的地方平时,向东推算要进8时,向西推算则退16时,其结果都是4时。但如果考虑日期,就得人为地把东西方向看成是有限方向,以免发生日期混乱。

所求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数×4分钟(以上计算均不越过日界线)

如:已知东经106°某地地方时为7月1日10点30分时,求东经173°某地和西经84°某地的地方时各是什

么时间?

解:173°E某地时间=7月1日10点30分+(173-106)×4分

=7月1日10点30分+268分

=7月1日14点58分

84°W某地时间=7月1日10点30分-(106+84)×4分=6月30日21点50分。

计算昼夜长短必须具备的知识是:
①熟悉经纬线的基本性质。在同一纬线上,各地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在同一条经线上,各地的地方时相同,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即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②能正确识别晨线和昏线。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两部分组成,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称为昏线;相反,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称为晨线。位于晨线上的点正值日出,位于昏线上的点正值日落。
③理解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直射哪一半球,该半球的昼就均长于夜,并且昼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增,另一半球则昼均短于夜,昼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④牢记几种特殊情况。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极圈内极昼期昼长为24小时,极夜期夜长为24小时。
计算昼夜长短的方法、技巧是:
①利用相邻的两条经线间的经度差计算。在光照图上,一般只均匀地给出几条经线,用360°除以图中经线间隔数,即可得到相邻两条经线间的经度差;再根据昼弧所跨越的经线间隔,计算出昼弧所跨越的经度数,用该经度数乘以1/15就是该地的昼长。
②利用昼弧与夜弧的比值计算。昼弧与夜弧的比值可由昼弧与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若求出:昼弧/放弧=a,则昼长=24/(1+1/a)。
③利用日出、日落的地方时计算。计算地方时,一般不考虑地表的地形起伏、地球的椭圆形状以及大气散射作用对昼长的影响,因此由日出到正午、由正午到日落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若假定某地日出或日落的地方时为A,则该地的昼长=2×|12-A|。
④利用对称纬度计算。不同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昼夜长短恰好互补。即某纬度的昼长(夜长)等于与之纬度数相同的另一条纬线的夜长(昼长)。

‘捌’ 地理时间怎么算

可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根据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出晨昏线中哪条为晨线,哪条为昏线。
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晨线西部的地区将由夜晚进入黎明,昏线东部的地区则由白天进入黑夜。
地理时间可根据区时计算,每个时区相差一小时,从西到东时间增加,从东到西时间减少。
看图的话,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晨线的地方时为6时,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玖’ 地理上 如何计算时间

地理上时间有地方时和区时,地方时是因为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所以按照经度15°,时间相差1小时计算,东边时间大于西边时间;区时是在地方时基础上,把全球划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做为全区的区时,一个时区时间相同,不同时区时间不同,相差一个时区区时就差1个小时,如北京在东八区,伦敦在中时区,相差8个小时,北京在东所以比伦敦在时间上大8个小时。

阅读全文

与地理时间识别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