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什么样地理有温泉

什么样地理有温泉

发布时间:2022-04-22 00:04:19

① 温泉形成的原因高中地理

岩浆活动时,将热量传递给地下水,地下水温度升高。地下水沿着断层线上升到地表面形成温泉。

② 温泉的形成需要哪些地理条件

一般说来,温泉的形成需具下列三条件:
(一)地下必须有热水存在;
(二)必须有静水压力差导致热水上涌;
(三)岩石中必须有深长裂隙供热水通达地面。
黑龙江省林甸县、海南省琼海市、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湖南省郴州市、广东省清远市、河北省雄县、湖北省咸宁市、重庆巴南、河北省霸州等地都有着名的天然温泉。

③ 温泉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造山带、断裂带常有地表水、地下水渗透到地壳深处,再从地下水露头处涌出就成了温泉。
“地热梯度”。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以每百米垂直深度上增加的℃数表示。不同地点地温梯度值不同,通常为(1—3)℃/百米,火山活动区较高。 又称地热梯度、地热增温率。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用每深100米或1千米的温度增加值来表示地热梯度;在地热异常区,也常用每深10米或1米的温度增加值来表示地热梯度。地壳的近似平均地热梯度是每千米25℃,大于这个数字就叫做地热梯度异常。近地表处的地热梯度则因地而异,其大小与所在地区的大地热流量成正比,与热流所经岩体的热导率成反比。因此,地热梯度的区域性变化可能来源于热流量的变化,也可能来源于近地表岩体的热导率的变化。而在整个地球内部,地温梯度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地热梯度的方向一般指向温度增加的方向,称正梯度。如果温度向下即随深度的增加反而降低时,称负梯度。热田钻孔穿透热储层后,常出现负梯度。 地温梯度异常可以用来研究地质构造的特征,同时对研究矿产(金,石油等)的形成与分布也有重要作用。[2] 地热梯度的倒数称地热增温陡度(geothermal degree),或称地热增温级(geothermal degree),其物理意义可以理解为温度相差1℃时两个等温面之间的距离。[1]

④ 什么地方有温泉泡

米亚罗

米亚罗风景区新近发现并开放的特大温泉--古尔沟温泉,水温达40度至60度,富含偏硅酸、锂、锌、硼等二十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据说对风湿、胆结石、消化系统疾病和皮肤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黄山汤口温泉

黄山温泉久旱不涸,霆雨不益,四时如汤。水温高,水质洁,饮可健身,浴可消疾。人们都用于去涤污去尘,祛病爽身。黄山温泉,是黄山接待的中心,游客旅途或登山疲劳,入浴池浸泡片刻,便会疲劳全消,心身轻快。

岳西汤池温泉

汤池由于六处泉眼的水温各异,对于不同疾病患者具有不同疗效。36℃-38℃温泉具有镇痛、止痒、安抚作用;38℃-40℃温泉可供皮肤吸收。对关节炎、银屑病、玫瑰糖疹有效,又能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使肌肉松弛,故有解痉止痛的作用,从而对皮肤、发绀、冻疮均有效;9.35的PH值,可治疗皮脂出症、脂溢性皮炎及酒糟鼻;含锌量较高对湿疹及靡烂性损害、下肢慢性溃疡疮有明显疗效。各种疾病患者可根据自己需要进行选择沐浴。

长白山温泉

青山碧水环抱的抚松温泉,水温达61℃,泉水含氡量较高,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疾病和外伤后遗症等病有良好疗效;长白十八道沟温泉属重碳酸钠型水,水温39℃左右;玉浆泉和金线泉均直接注入天池,有诗曰:"诸群若到天池上,须把银壶灌玉浆。"便是形容玉浆泉的甘美甜馨。

广东从化温泉

从从温泉共有泉眼13处,平均水温达60度左右,属矽酸温泉,罗普通水质为,无色无哈尔滨市等优点,对治疗风湿关节炎、皮肤疾病、神经衰弱、慢性肠胃炎等有明显疗效。此处为疗养胜地。

广东中山温泉

整个建筑群兼有东方宫殿式的气派和园林式的幽雅,显示了中华民族建筑和园林建筑艺术的特色。中山温泉之园林建筑博采众长,独具一格,以中国园林特色配欧美先进设备,格调高雅,故有"温泉碧苑"的美誉。

海南琼海官塘温泉度假区

有"世界少有,海南无双"的温泉热矿水,日流量达万吨,温度70℃至90℃。泉水有益元素丰富,属含氟、硅、锶的低矿化度、低铁的氯化物重碳型热矿泉水,可用于医疗、疗养、沐浴等。

河北平山温泉

用平山温泉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能收到很好的疗效,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殊的效果。同时,洗温泉澡还能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促进消化作用,加快新陈代谢,对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都有良好的作用。

河北嶂石岩

嶂石岩是河北省新辟的自然风景区和"农家乐"民俗旅游区。风景区四季有景,融北雄南秀于身。景区内冬暖夏凉,最热月平均气温22.1C,是避暑疗养的理想之地。

南京汤山温泉

汤山泉水清澈透明,对皮肤病、关节炎、神经痛均有疗效,有的还能杀死寄生生物,促使皮肤细洁光滑。汤山温泉的泉眼附近,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结晶较好的天然矿物。

辽宁兴城温泉

水温高达70度,水中含有硫磺、钾、钠、钙、镁、铵等十余种微量元素和某些放射性元素,对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神经衰弱和妇科疾病等,都有很好疗效。

河南临汝温泉

临汝温泉水温为63℃,属高温矿泉。PH值为7.3,呈弱碱性,因此沐浴时使人滑腻舒适。泉水含有30多种矿物质和放射性质物质,是硫酸盐泉、食盐泉、重碳酸盐泉和氡泉的一种复合型矿泉。

大兴安岭阿尔山温泉

阿尔山的神泉,以她神奇的治疗功效,富有魅力的传说和幽雅的风光,吸引着区内外的病患者和游客们。白天,泉畔上人群熙熙攘攘,欢声笑语荡漾在清泉之间;傍晚,从蒙古包里、牧民旅社里飘出悠扬的四弦胡、马头琴声,使人们陶醉在童话般的境界里……
中国特色温泉
2004-03-02 10:55:44

华清池温泉

中国现有温泉2700多处,而陕西省的华清池温泉历史最为久远。它水质纯净温和,芳流千古不竭,名人轶事众多,名冠诸泉之首,享有“天下第一温泉”的美誉。华清池温泉约形成于二三百万年以前,千百年来“不盈不虚,与日月同流”,水温常年恒止在43℃,又因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此沐浴而闻名于世。白居易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正道出了温泉之非凡魅力。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此沐浴。如今的华清池已成为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沐浴胜地,设有涤尘池、长汤、少阳汤等各类浴池近百间,有盆池、淋浴、冲浪浴、仿唐浴等。行色匆忙的游客,可免费用温泉洗手、洗面。

眉县汤浴温泉

陕西眉县汤浴温泉,又名“凤凰泉”、“西汤浴”,位于眉县太白山北麓的汤浴口,距西安100千米左右。这里山环水绕,古木丛郁、景色如画,因地处龙凤、凤凰两山环抱之中,故名凤凰泉。据记载,“凤凰神泽”为眉县八景之一。隋文帝杨坚曾在此建“凤泉宫”作为避暑洗浴之地;唐玄宗曾三临其地,赐名“凤泉汤”。眉县汤浴温泉现有大泉3口,水温经常保持在60℃左右,水中含有钾、钠、镁、铁、钙、碘等多种元素,其中硫酸钠含量较多。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凤泉水对皮肤病、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现凤凰泉处建有疗养院、温泉度假村等,为旅游疗养的胜地。

文化温泉

帝都温泉位于广东恩平市良西,日自喷水量达4100立方米,相当于3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水温可高达73℃,热水自喷可高出地表8~9米。经广东省757地质大队检测证明,这是广东省水量最大、水质最优、自喷能力最强的温泉度假区。其最大特色是自然天成,设计者完全按照天然热水池的要求来设计,池底池壁采用天然的河卵石铺贴,让泳者踩上去感到自然、舒适。另外,温泉根据《易学》思维,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设计中,在中央大池中安放十二生肖像,外轮廓大体按中国地图的图形设计,在温泉洗浴区设计了一太极图形状的冷热交替洗浴池,阴一边是冷水,阳一边是地热矿水。帝都已建成的69个池子中,每一个池子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让游客在泡温泉的乐趣中能观赏大自然景色,认识和回味文化。在旅游从“休假时代”转向文化游乐时代的今天,帝都正以独特的内涵迎接游客。

巢湖温泉

巢湖有着名的三大温泉:半汤、汤池和香泉。半汤位于巢湖市郊汤山脚下,因冷热两泉合流而得名。半汤泉水冷热合流,清洁明澈,出地一般在55℃,内含活性元素30多种,经国家权威科研机构鉴定,半汤既产沐浴温泉,又产饮用矿泉,品位上乘。香泉距和城30千米,泉水热气腾腾,香味浓郁,世称“香泉”。香泉从山下6~7处石缝中喷出,有的形成池塘,有的高达1~2米,水源充足,常年不断,与南京汤山、巢湖半汤、庐江汤池同出一脉。香泉日常水温在45℃~47℃之间,溢涌面积达2700平方米,日涌量达1800吨。汤池地处大别山余脉,有数处温泉,古称“坑泉”,后称“汤池”,其泉水温度高达63℃,水中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二氧化硅、硫化物和多种阳离子及微量元素,对50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

高山温泉

在黑风口的黑石下面,涌流着1000多平方米的地热温泉群,这里常年热气腾腾、烟雾缭绕,温度大多为60℃~70℃以上,有的高达82℃。吉林省长白山温泉有“神水”之称,可舒筋活血,驱寒除病,对关节炎、皮肤病疗效显着。长白山温泉附近还有名曰长白药水泉的矿泉水,对胃病、慢性心脏病有明显疗效。又因矿泉水清凉解渴,所以人们称它为“天然汽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望采纳!!

⑤ 请教:什么样的地质条件能够开采出温泉来!

两种地质条件

1、地壳岩浆活动的地质条件

当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渗透到地壳深处,受高热、压力作用后,循裂缝上升涌出地表时,温度仍高于人体体温,即形成所谓温泉。

其涌出的形态很多,有默默无声缓缓涌出,也有隆隆巨喷而出,还有一些是热水和着泥浆、天然气一起涌出。这种原因所形成的温泉叫做硫酸盐泉,又叫做硫磺泉。

2、受地热能的地质条件

受地表水渗透循环作用所形成。也就是说当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渗透,深入到地壳深处的含水层形成地下水,(砂岩、砾岩、火山岩、这些良好的含水层)。

包括深城岩温泉、变质岩温泉、沉积岩温泉。即通过物理探测、地质分析,推算出因地热产生的含水层深度,从而在有温泉开发可能性的地热地区进行钻探,从深层断裂带打出温泉水。

温泉依温度之高低不同可分为三类:高于75℃者为高温温泉,介于40℃至75℃者为中温温泉,低于40℃者为低温温泉。

(5)什么样地理有温泉扩展阅读:

关于温泉形成的必要条件

1、地下必须有热水存在(地底有热源存在)。

2、必须有静水压力差导致热水上涌(岩层中具裂隙让温泉涌出)。

3、岩石中必须有深长裂隙供热水通达地面(地层中有储存热水的空间)。

关于温泉的种类

1、三伏温泉

“三伏温泉”是由现代养生科学依托古法而倡导的夏季养生保健新理念,主要是根据中医学科中的冬病夏治衍生而来。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从而收到辅助冬病夏治,养生健体的效果。

2、五福温泉

益气强心,对于降脂及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脑血管功能是一种治疗保健良方。

祛风除湿,对手足麻痹或疼痛者,尤其对关节痹痛、头晕头痛者有良效,常浸泡可消除劳倦。活血祛淤、通络止痛。对陈旧性跌打损伤、头痛,尤其对风湿痛、骨关节痛者具有良效。

3、药物温泉

薄荷温泉 对常见的感冒初起、鼻塞、头痛、肝气郁滞、胃闷痛、消夏解暑等有一定的疗效。

当归温泉 活血补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蒙医药汤 蒙医药是蒙古族丰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医以“三根”学说为主要理论基础(三根--赫依、希拉、巴达干),同时还包括阴阳五行、五元学说、七素及六基症学说。比如阜新宝地斯帕温泉度假区的蒙医治病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温泉

⑥ "温泉建立的地理条件"

形成温泉必须具备地底有热源存在、岩层中具裂隙让温泉涌出、地层中有储存热水的空间三个条件。详见温泉网络

⑦ 什么地方可以有温泉

水温超过20℃的泉。水温超过当地年平均气温的泉也称温泉。温泉的水多是由降水或地表水渗入地下深处,吸收四周岩石的热量后又上升流出地表的。一般是矿泉。泉水温度等于或略超过当地的水沸点的称沸泉;能周期性地、有节奏地喷水的温泉称间歇泉。中国已知的温泉点约2400多处。台湾、广东、福建、江西、云南、西藏等地温泉较多,其中最多的是云南,有温泉400多处。腾冲的温泉最着名,数量多,水温高,富含硫质。世界上着名的间歇泉主要分布在冰岛、美国黄石公园和新西兰北岛的陶波。

温泉的形成温泉的形成,一般而言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地壳内部的岩浆作用所形成,或为火山喷发所伴随产生,火山活动过的死活山地形区,因地壳板块运动隆起的地表,其地底下还有未冷却的岩浆,均会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由于此类热源之热量集中,因此只要附近有孔隙的含水岩层,不仅会受热成为高温的热水,而且大部份会沸腾为蒸气。多为硫酸盐泉。 二则是受地表水渗透循环作用所形成。也就是说当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渗透,深入到地壳深处的含水层形成地下水,(砂岩、砾岩、火山岩、这些良好的含水层)。地下水受下方的地热加热成为热水,深部热水多数含有气体,这些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当热水温度升高,上面若有致密、不透水的岩层阻挡去路,会使压力愈来愈高,以致热水、蒸气处于高压状态,一有裂缝即窜涌而上。热水上升后愈接近地表压力则逐渐减少,由于压力渐减而使所含气体逐渐膨胀,减轻热水的密度,这些膨胀的蒸气更有利于热水上升。上升的热水再与下沉较迟受热的冷水因密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静水压力差)反复循环产生对流,在开放性裂隙阻力较小的情况下,循裂隙上升涌出地表,热水即可源源不绝涌升,终至流出地面,形成温泉。在高山深谷地形配合下,谷底地面水可能较高山中地下水位低,因此深谷谷底可能为静水压力差最大之处,而热水上涌也应以自谷底涌出的可能性最大,温泉大多发生在山谷中河床上
一般说来,温泉的形成需具下列三条件:
(一)地下必须有热水存在;
(二)必须有静水压力差导致热水上涌;
(三)岩石中必须有深长裂隙供热水通达地面。
台湾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位于欧亚和太平洋两大板块之间,即是火山活动相当发达的地形之一,因此造就了台湾的三大火山系统->大屯火山系(基隆火山、龟山岛)、东部海岸山脉以及澎湖群岛区但大多数火山皆为死火山,由于地底深处尚有未冷却的火山岩桨继续流窜,地热也致使台湾的温泉分布及活动相当的活跃,因此火山区域内往往可以发现温泉与喷气孔。火山型温泉的硫化物需遇热才会大量溶解于水中,形成“硫酸泉(石膏泉,俗称为硫磺泉)”与“盐酸泉”。另外一种主要系统,则是为贯穿全岛的中央山脉两侧,此区的温泉数量几占全台八成以上,属于变质岩和沉积岩,由于含有丰富的碳酸氢离子,与岩石中的纳、镁、钙、钾矿物质作用而成的“碳酸泉”,因此多为中性或碱性。
泉口温度显着地高于当地平均气温而又低于(等于)45℃的地下水天然露头叫温泉。温泉的最高水温可达70摄氏度以上。
是水温热到可以洗澡、煮水饺、川烫青江菜、涮羊肉的泉水就称之为温泉。当然,因为温泉是自然产生的,所以使用柴火烧或是热水器加热的水并不能算温泉,充其量只能说是热水。

中国十大温泉度假圣地
1.温泉度假圣地-九华山庄
2.海南皇冠假日滨海温泉酒店
3.广东中山温泉宾馆
4.广州金山温泉度假村
5.四川海螺沟温泉
6.四川峨眉山天颐温泉乡都
7.西藏德宗温泉
8.西藏排龙温泉
9.云南南部金平勐拉温泉
10. 广东从化新温泉度假山庄

⑧ 什么样的地质地貌会形成温泉

一般火山地貌和地热两种形式会形成温泉。附近会有大量的变质岩和沉积岩,或者硫化物等 明显区别于别处
形成温泉必须具备地底有热源存在、岩层中具裂隙让温泉涌出、地层中有储存热水的空间三个条件
具体形成温泉有两个原因
一种是地壳内部的岩浆作用所形成,或为火山喷发所伴随产生,火山活动过的死活山地形区,因地壳板块运动隆起的地表,其地底下还有未冷却的岩浆,均会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由于此类热源之热量集中,因此只要附近有孔隙的含水岩层,不仅会受热成为高温的热水,而且大部份会沸腾为蒸气。多为硫酸盐泉。
二则是受地表水渗透循环作用所形成。也就是说当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渗透,深入到地壳深处的含水层形成地下水,(砂岩、砾岩、火山岩、这些良好的含水层)。地下水受下方的地热加热成为热水,深部热水多数含有气体,这些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当热水温度升高,上面若有致密、不透水的岩层阻挡去路,会使压力愈来愈高,以致热水、蒸气处于高压状态,一有裂缝即窜涌而上。热水上升后愈接近地表压力则逐渐减少,由于压力渐减而使所含气体逐渐膨胀,减轻热水的密度,这些膨胀的蒸气更有利于热水上升。上升的热水再与下沉较迟受热的冷水因密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静水压力差)反复循环产生对流,在开放性裂隙阻力较小的情况下,循裂隙上升涌出地表,热水即可源源不绝涌升,终至流出地面,形成温泉。在高山深谷地形配合下,谷底地面水可能较高山中地下水位低,因此深谷谷底可能为静水压力差最大之处,而热水上涌也应以自谷底涌出的可能性最大,温泉大多发生在山谷中河床上。

⑨ 形成温泉的条件是什么

泉水的一种,是一种由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其水温高于环境年平均温度50℃,可以洗澡、煮鸡蛋等。形成温泉必须具备地底有热源存在、岩层中有裂隙让温泉涌出、地层中有储存热水的空间三个条件。

⑩ 地下多少米有温泉

一般在几百到几千米,
有的地下20米到80米就有温泉了
另外,温泉并不是只有火山口有
许多地方都有的
20℃以上就可以叫温泉了。

阅读全文

与什么样地理有温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