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如何预防洪涝地理

如何预防洪涝地理

发布时间:2022-04-22 03:47:54

A. 地理有关洪涝灾害方面的知识

洪涝形成:
洪涝发生一般都有这几个条件,一是短时间内降水量大;二是或者降水量不大,但是短时间内向某一地点聚集;三是正常的降水,但是人为地将疏水道堵塞;四是排涝设施不完善。

洪涝危害:
第一,生命财产损失严重,第二,地表受到严重的损毁,第三,影响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解决途径:
一.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比如少排二氧化碳,少砍森林。二.建设好防洪防涝的排水,疏通设施的建设。三.为了尽量减少损失,做好预防措施和撤离的预案。

只知道这么一点呵呵...

B. 如何预防水灾

水灾的防治措施

1、多植树、多绿化,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不乱砍滥伐,从根源上预防洪涝灾害的发生。

2、加强河道整治,堤防建设以及水库工程建设是避免洪涝灾害的直接措施,长期持久地推行水土保持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发生洪涝灾害的机会。

3、切实做好洪水、天气的科学预报与滞洪区的合理规划,建立防汛抢险的应急体系,这些措施可以大大减轻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居民日常防范措施

1、平时多学习一些防灾、减灾知识,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

2、密切关注汛期的洪水预警,服从统一安排,及时避难。

3、地处洼地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砌好防水门槛,设置挡水土坝,以防止洪水进屋。

4、家中常备船只、木筏、救生衣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汛期到来前检查是否可以随时使用。

洪水将要来临时的物资准备

1、准备一台无线电收音机,随时收听、了解各种相关信息。

2、准备饮用水、罐装果汁和其他保质期长的食品,并捆扎密封,以防发霉变质。

3、准备好保暖用的衣物及治疗感冒、痢疾、皮肤感染的药品。

4、准备手电筒、蜡烛、打火机、颜色鲜艳的衣物及旗帜、哨子等,以便遇险时当作求救信号。

(2)如何预防洪涝地理扩展阅读:

一、灾前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二、自保措施:

1、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2、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3、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4、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三、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四、水灾自救:

1、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当天气预报连续报有暴雨或大暴雨时,居住在河谷、低洼地带,沿江沿湖地区的同学,就要提高警惕,随时注意灾情的变化,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2、在洪水到来之前,按照预先选择好的路线撤离易被洪水淹没的地区。

3、如果洪水来势凶猛,已来不及撤离时,可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的大树上,等候救援。但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经水一泡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只能用做暂时的避难场所,因此,还应想别的办法逃生。

4、如果有可能,可吃些高热量食品,如巧克力、饼干等,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避难时,应携带好必备的衣物以御寒,特别要带上必需的饮用水,千万不要喝洪水,以免传染上疾病。

5、用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衣服等工具发出求救信号,以引起营救人员的注意,前来救助。

6、可借助木板、木床、箱子等可以在水上漂浮的东西逃生,但须注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这种办法。

7、洪水过后,不要徒步过水流很快、水深已过膝盖的小溪。

此外,洪水过后,还应按照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服用预防药物,搞好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卫生,以预防传染病及防止蚊蝇滋生。

C. 我们怎样预防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一般是由于强降雨导致,分局地洪涝和大范围洪灾(如我国的98洪灾),除城乡积涝、河流决堤等直接性灾害外还有其引发的塌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的次生的地质灾害.局地洪灾的形成原因一般是由当地局部性的短时强降雨,一般常见为夏季的午后强雷阵雨,雨势大,持续时间不是很长,由于短时间内降雨量太大,城乡排水系统和山林渗水速度跟不上,易引起积水、塌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范围小,程度较强.大范围的洪灾一般是由于上游持续连阴雨造成水库蓄水达到极限,必须开闸泄洪,导致河流下游水位过高、决堤等情况出现,导致沿岸城乡被淹没、城市排水系统瘫痪等引发的一系列灾害,范围大、程度严重,除了注意因浸水太久可能出现的房屋倒塌等灾害外,还要注意后期的消毒和卫生.根据自己只是整理的

D. 如何预防和躲避突发洪水

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救援。

不要单身游泳转移,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4)如何预防洪涝地理扩展阅读

洪水的形成

洪水是河湖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流量急剧增加,水位明显上升的水流现象。洪水具有很大的自然破坏力,淹没河中滩地、漫溢两岸堤防。按成因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洪水常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山洪以及溃坝洪水等,海啸风暴潮等也可以引起洪水灾害。

突发性洪水往往在一些小流域发生,这给预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为一些小流域,特别是偏远的山区,往往是没有任何观测资料的。而且,由突发性洪水来得急,即使有观测的降雨数据,做了预报得出了有危险的结论,人们也往往无法及时做出有效的反应,或者说根本来不及反应。

E. 如何防治洪涝

在我国流传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因治水有功,故名传千古。而当代的治水的重点也可归纳为:疏通河道,给洪水以出路。近几十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更多地在规划洪水使其驯服上下功夫,江河防洪以加高加固堤防为主,今后在加固加高堤围工程上还要继续加强,但必须把江、河道清淤疏浚也同样重视起来。近年来,大江大河堤围不断被加高,但这些几乎都被泥沙淤积所抬高的河床抵消了,所以只是一味的加高堤围并不能解决问题。

防治洪涝必须将工程防治与生物防治经合起来,两条措施一起搞,只有这样河道行洪能力才能增大。因此,在防洪涝害工作中应当采取蓄泄统筹,标本兼治相结合,治水与治山相结合,工程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综合治理,将下降的水量进行合理再分配,减少洪涝灾害损失。同时要把绿化造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作为防御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来抓。我们首先要重视生态环境,加强江河上游水土保持,减少泥沙入江河量。因此应在江河流域封山育林,以涵养水源,先堵住水土流失这个洪灾之源。

而针对于山区,防治洪涝要先做好水土保持,因为这是根治河流水患的重要环节。主要的措施有植树造林、种牧草、修梯田、挖蓄水坑和蓄水塘等。这样,山区做好水土保持,上游建库、中下游筑堤,洼地开沟,就能调节蓄水,有蓄有排,既收到防洪,又能防旱的效果。第二,要扭转以前的重库轻堤的思想,重建轻堤的倾向。增加防洪投入,以提高防洪工程标准。修筑江海堤围,做好防治屏障,并建立排灌两用抽水机站。第三,疏通河道,还地于水,提高防洪行洪能力。严禁和限制围湖造田、围海造田,坚持退耕还湖,加快江河的水电工程建设进度,尽快发挥工程防洪调蓄的作用。第四,必须增强水患意识,提高大江大河防洪除涝能力。在江河的上游和河流汇集的地方兴修水库,拦蓄洪水,调节河流夏涝冬枯的变化。第五,计划生育不可松懈,要防止人口剧增。第六,提高气象部门的监测、预报水平,以使人们做好灾前的准备工作。

F. 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

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1、水利工程措施

以工程续建配套为主,按设计标准扩建新建涝区内的排水沟道系统,修复和新建桥、涵、闸、站等建筑物,完善田间配套工程,及时排除内涝,同时整治容泄条件,保证涝区内外排水顺畅。

2、水土保持措施

种植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当地农业生产。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减少或防止空气或水质污染,美化、保护和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从而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保证和促进农业高产稳产。

(6)如何预防洪涝地理扩展阅读:

洪涝灾害防治之水利工程特点:

1、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单项水利工程是同一流域,同一地区内各项水利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工程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单项水利工程自身往往是综合性的,各服务目标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矛盾。

水利工程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也是紧密相关的。规划设计水利工程必须从全局出发,系统地、综合地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得到最为经济合理的优化方案。

2、对环境有很大影响。水利工程不仅通过其建设任务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生影响,而且对江河、湖泊以及附近地区的自然面貌、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甚至对区域气候,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利有弊,规划设计时必须对这种影响进行充分估计,努力发挥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影响。

3、工作条件复杂。水利工程中各种水工建筑物都是在难以确切把握的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下进行施工和运行的,它们又多承受水的推力、浮力、渗透力、冲刷力等的作用,工作条件较其他建筑物更为复杂。

4、水利工程的效益具有随机性,根据每年水文状况不同而效益不同,农田水利工程还与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密切联系。影响面广。

5、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技术复杂,工期较长,投资多,兴建时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标准进行。

G. 怎样预防洪涝灾害的措施

洪涝的原因,可分为深浅两个原因。浅者,豆腐渣的防洪措施;深者,环境恶化也。而高温,谁都知道环境恶化是其根源。
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1、入湖水量大,出湖水量小。年平均入湖水量高达3018亿m3,是鄱阳湖的3倍,黄河的5倍,太湖的10倍。由于只有一个出口,泄洪能力有限。一遇暴雨,形成上压下顶之势,致使上百亿m3超额洪水滞留湖内,酿成洪涝灾害。
2、泥沙淤积,湖容缩小。大量洪水,带来大量泥沙,淤积在洞庭湖内,年均淤积达1亿m3。1949年以来,全湖平均淤高1.7m。
3、防洪标准低,抗灾能力弱。经过一期治理,防洪标准由3-5年一遇,提高到5-10年一遇。但这个标准远远不能适应洞庭湖区防洪的严峻形势,也远远低于全国7大江河已经达到的20-100年一遇的标准。
造成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固然是气候的异常所形成的长时间持续暴雨,但人为因素也是主要原因。由于人口膨胀,向森林、湖河争地,过度采伐森林,破坏植被,填减湖泊,侵占河道等人类掠夺性活动,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增加了洪涝的发生几率。
森林的破坏降低了人类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对全世界的降水资料进行汇总,科学家们发现:这个世纪,由于地球温度升高约
0.5℃
,许多干旱地区变得异常干旱,而湿润地区则洪涝灾害明显增多。

H. 如何防御洪涝灾害 怎样预防洪水带来的灾害

洪涝灾害的防治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尽可能使已发生的洪涝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加强堤防建设、河道整治以及水库工程建设是避免洪涝灾害的直接措施,长期持久地推行水土保持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发生洪涝的机会。切实做好洪水、天气的科学预报与滞洪区的合理规划可以减轻涝灾害的损失。建立防汛抢险的应急体系,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最后措施。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I. 如何正确的预防躲避突发性的大洪水

要了解突发性大洪水的预防躲避措施,首先要了解洪水的成因及类型。下面将从分类讨论的角度,为大家简要介绍如何预防躲避突发性的大洪水。

根据成因,洪水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暴雨洪水2、山洪3、泥石流4、溃坝洪水5、融雪洪水6、冰凌洪水


由突发的意外引起的洪水,如水库或河道崩溃等,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堤坝崩溃的原因很多,其中以地震引起为多。有可能是因坝体年久失修、疏松,堤坝内水量骤增,压力增大,导致坝体溃决;也有可能是因为坝体蚁穴、鼠洞之类的窟窿较多,渗水漏水未能及时发现,导致堤坝崩溃。
溃坝洪水来势凶猛,水头较高,如果来不及逃走,可以爬上建筑物屋顶上,或爬上高大的树木上暂避。溃坝洪水一般来势凶猛,但消退也较快,待水面降落消退后即可生还。如果在水中,则要沉住气,尽可能抓住飘浮的木板、家具等;要远离电线、线杆,尽可能不在洪水中游动,等待时机求救。
预防溃坝洪水,关键8要加强巡查,查找隐患,加固处理。同时加强汛情和水况监测,要采取24小时轮班监视,及时通告群众迅速撤离。

J. 如何预防暴雨洪水灾害

(2)保证安全生产计划,落实生产责任,确保防止灾害性天气的多项具体措施的落实。
(3)定期与季节性检查相结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对事故隐患和苗头,认真分析原因,提出和落实改进方案。
(4)落实天气预报上墙公布制度。设有专人负责每天将当地气象台的预报内容填写好,遇暴雨应使用警示提醒。
(5)所有机械设备、电气箱做好用电安全检查工作,做好防汛的多项设备保护工作。
(6)架空电缆,过路电缆需认真检查,确保抗风抗暴雨能力,以防损害人身安全和危及财产。
(7)做好宿舍、仓库、办公室的抗灾能力,对存在隐患的住房及时做好修理和预防措施。对存在隐患的危房需马上做好转移与安置工作。
(8)对已完工的箱涵接头井盖需采取必要的防范设施,对施工中的箱涵基坑应备足水泵,做好暴雨排水准备。
4.救护和疏散根据救人重于救灾的原则和企业防灾演练操作规程,首先是拨打救护电话和抢救被灾害围困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有序疏散人员和物资至安全区域。
暴雨洪水应急措施破坏性洪涝发生后,很可能造成建筑物、构筑物倒塌、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很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化学危险物品大量外泄等次生灾害。洪水应急程序主要适用于企业所在的区域历史上有洪水记录或可能发生洪水时对可能事故的预防和发生事故后的应急。该程序根据各个不同的企业所能承受的不同洪水强度,考虑气象中心发布的应采取的洪水应急措施来制定具体的程序内容。此程序应与当地的应急救援部门和气象服务中心发布的需采取的措施紧密联系。程序中的事故预防措施应包括对洪水预兆标志(暴雨、雷阵雨、冬季冰雪的融化等)的识别,以实现在洪水到来之前或气象中心发布洪水警报之前,采取必要的预防性措施。在事故应急措施中,应列出在洪水应急中需采取的特别行动,例如,对需要用沙包填充区域的划分、沙包的获得和补充、重要设备的移动、对建筑物的记录、疏散路线的确认、汽车特别是储罐车的防滑等各项具体措施。
1.灾害预警凡气象台发布特大暴雨、风暴或台风等紧急警报,企业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全体人员进入紧急应急状态。小组成员应指挥各施工班组做好防汛准备,如准备好沙袋、加固临时建筑的门窗及各类机械设备的入库措施。同时小组领导应向公司领导报告防汛情况,听从统一调度指挥。
2.灾害防治一旦发生台风或水汛的苗头,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奔赴现场,组织抢险工作。要求施工人员切断一切电源,同时有序疏散人员和物资到安全区域。若发现人员伤亡应及时组织抢救,并向上级领导及时汇报。
我国暴雨洪水的特点:
我国暴雨洪水的特点1.我国暴雨洪水的地理分布特点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大范围的暴雨主要是由两类天气系统形成:一类是西风带低值系统,包括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和锋等,影响全国大部地区。这类暴雨,一般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水总量大,在大流域内常常形成组合型暴雨洪水,可造成大范围严重的洪涝灾害。另一类是低纬度热带天气系统,包括热带气旋、东风波等,多见于华南各省及东南沿海地区,这类暴雨持续的时间虽然较短,但往往强度大,也能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尤其是上述系统减弱成低压或外围云系,常常可以深入到我国中部或北部地区,造成大范围的强降水,酿成严重的洪涝灾害。从我国年暴雨日的累年平均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其特点也是东南多,西北少;沿海多,内陆少;迎风坡多,背风坡少。广东沿海、广西东北部、湘赣两省东北部、四川盆地西部等地是我国多暴雨地区,也是容易发生洪水的地区。
2.洪水的季节分布特点洪涝发生的季节与各地雨季的早晚(即季风雨带的季节进退)、降水集中时段及热带气旋活动等密切相关。

阅读全文

与如何预防洪涝地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